登陆注册
6208100000002

第2章 暮色(2)

卡车里面倒是很干爽。显然,不是比利就是查理,已经把车清洁过了,不过还是能闻到装了软垫的皮坐椅些许的烟草、汽油和薄荷油的味道。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发动机一打就着,不过声音很大,刚发动时突突作响,空转时更是达到了最大音量。嗨,这么老的一辆车肯定有一两处缺陷的。嘿,那老掉牙的收音机还响呢,这可是一笔意外收获呀。

找到学校没费什么事,虽然我以前从未去过。学校和许多其他建筑一样,就在公路边上。乍一看去不太看得出来它是所学校,幸好看见了那块上面写着福克斯高中的牌子,我才停下来。它看上去就像一溜用栗色砖修建的配套用房。这里有许多树和灌木,一开始我没能看清学校的规模。这哪里有什么教育机构的感觉?我感觉倒是很怀旧。铁丝网栅栏在哪儿?还有金属探测器呢?

我把车停在了第一栋楼前,门上挂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有“行政办公室”字样。不见有别人把车停在这里,所以我断定这里肯定是不让停车的,不过我还是决定去问问路,而不要像个白痴似的在雨中绕圈子。我不情愿地从舒适温暖的驾驶室出来,上了一条有深色栅栏的小石路。开门之前,我深吸了一口气。

里面灯火通明,而且比我想象的要暖和。办公室很小,有一个小小的接待区,放着几把带衬垫的折叠椅,地上铺着橘色斑点的商务地毯,布告和奖状混乱地贴在墙上,一个大立钟发出清晰而响亮的滴答声,在大塑料罐子里的盆景,好像这里户外缺乏植被似的到处都是。这个房间被一个长柜台分割成两部分,柜台前凌乱地放着装满了纸张的金属网篓,台子的前面板上用胶带胡乱地贴着色彩明亮的广告宣传单。台子后面有三张办公桌,其中一张被一个大个子的、红发、戴眼镜的女性所占据。她穿着一件紫色的T恤衫,这件T恤衫让我立刻觉得自己穿得太多了。

她抬头看着我:“你有事吗?”

“我是伊莎贝拉·斯旺。”我通报了姓名,看见她的眼中立即闪过明白了的眼神,我料想,无疑我已经成了这个小镇上闲聊时的话题,警长轻浮的前妻的闺女终于回家来了。

“当然,”她说道,她在自己办公桌上一堆早就有所准备的文件中翻了半天,才翻到了要找的那几份,“我这就把你的课程表给你,还有一张校园的地图。”她把好几张纸拿到台子上给我看。

她帮我仔细检查了一下我的课程,在校园地图上把上每一节课的最佳路线都一一标了出来,然后给了我一张纸片让每个老师签字,要我在放学前再把签过字的纸片交回来。就像查理一样,她冲我笑了笑并希望我喜欢福克斯。我也冲她笑了笑,而且尽了最大的努力,让她相信我的微笑不是装出来的。

我出来朝车边走去时,别的学生开始到校了。我开车沿交通线绕学校转了一圈。我高兴地看到大多数的车都跟我的车一样破,一点儿不浮华。在凤凰城,我住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低收入的居民区之一,而这些居民区都隶属于天堂谷行政区管辖。在学生停车区,看见一辆新梅塞德斯或者保时捷是很寻常的事情。这里最好的车是一辆亮闪闪的沃尔沃,它简直鹤立鸡群。不过,一到停车位我还是马上就把火熄了,省得它那雷鸣般的声音把注意力吸引到我身上来。

我在车里看了看校园地图,想当时在车上就能把它记住,这样的话,就有希望不需要一天到晚走到哪里,都得把它贴在鼻子前面了。我把所有的东西塞进了书包,将书包带子挎在了肩上,吸了一大口气。我可以搞定,我底气不足地对自己撒了个谎,没有人会把我吃了。最后,我深呼一口气从车里走了出来。

我往人行道那边走去的时候,脸一直缩在帽兜里面。人行道上挤满了十几岁的孩子。我朴素的黑夹克并不显眼,这降低了我受到关注的可能。

一到自助餐厅,三号楼一眼就可以看到了。东边的角上有一个白色的方块,方块上用黑漆写着偌大的一个“三”字。快到门口时,我觉得自己的呼吸渐渐有点急促了。跟在两个穿着男女皆宜的雨披的学生后面走进教室时,我尽力屏住了呼吸。

教室不大。我前面的那两个人一跨过门就停了下来,把雨衣挂在了一长排钩子上。我也跟着她们那样做了。那是两个女孩子,一个是瓷白皮肤、金发碧眼,另一个皮肤也很苍白,一头浅褐发。起码,我的皮肤不会很显眼了。

我把纸片拿上去交给了老师,一个高个子、秃顶的男老师,他在讲台上放了一张名牌,写明自己是梅森先生。看到我的名字后,他呆呆地看着我——不是什么鼓励的反应——我自然刷的一下子红了脸,红得跟番茄似的。不过至少,他没有把我介绍给全班同学,而是直接把我打发到后面的一张空着的课桌上去了。坐在后面,增大了我的这班新同学盯着我看的难度,但是无论如何他们还是做到了。我一直低着头,看着老师发给我的阅读书目清单,都是相当基础的:勃朗特、莎士比亚、乔叟、福克纳。我全都读过了。这很令我欣慰……同时又让我觉得厌烦无聊。我不知道我妈妈会不会把我原来写的那一夹子论文给我寄过来,或者说不知道她会不会认为那是作弊。老师嗡嗡嗡地讲他的课时,我在脑子里跟我妈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争论。

下课铃响了——发出一阵刺耳的嗡嗡声,一个瘦长瘦长、有皮肤病、头发黑得跟抹了发油似的男生从过道的另一边倾过身来跟我说话。

“你是伊莎贝拉·斯旺,对吧?”他看上去过分热情,像那种典型的象棋俱乐部的人。

“贝拉。”我纠正道。距我只有三张课桌之遥的同学,全都扭头看了我一眼。

“你下一节课在哪儿上?”他问。

我不得不在书包里查对了一下:“嗯,政治课,有关杰弗逊政府的,在六号楼。”

往哪个方向看,都避不开好奇的眼神。

“我去四号楼,可以告诉你怎么走……”确实是过分热情,“我是埃里克。”他补充道。

我很勉强地笑了笑:“谢谢。”

外面早就又下起雨来了,我们取了上衣,出来走进了雨中。我可以肯定,我们后面有好几个人跟得非常近,可以偷听到我们说的话。我希望自己不是在犯多疑症。

“这么说,这儿跟凤凰城很不一样喽?”他问。

“非常不一样。”

“那儿不怎么下雨,是不是?”

“一年三四次。”

“哇塞,那会是个什么样子?”他感到很惊讶。

“阳光灿烂。”我告诉他。

“可你晒得也不怎么黑呀?”

“我母亲是半个白化病患者。”

他担心地审视了一下我的脸,我叹了一口气。乌云跟幽默感似乎不相融。几个月下来,我就不会说挖苦话了。

我们绕着自助餐厅往回走,去往南边体育馆边上的教学楼。埃里克把我一直送到门口,尽管楼号标得清清楚楚。

“好了,祝你好运,”我拉门把手的时候他说,“说不定我们还会一起上别的课。”他说得满怀期待。

我给了他一个生硬的微笑,进了楼门。

这天上午余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这样过去的。教我们三角的老师是瓦纳先生,不说别的,就因为他教的这门课,我无论如何都会很讨厌他的,他也是唯一一个要我站到全班面前作自我介绍的老师。我说话结结巴巴的,脸也红了,而且回到座位上去的时候还让自己的靴子给绊了一下。

两节课下来,每个班上我都已经认得好几张面孔了。总有某个胆子比其他同学都大一点的同学会向我作自我介绍,问我喜不喜欢福克斯。我试图回答得很圆滑,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不过是说了一大堆谎话。起码,我从来就没需要过那张校园地图。

有一个女同学上三角和西班牙语这两门课都坐在我的旁边,她还和我一起去自助餐厅吃午饭。她个头很小,比我五英尺四英寸的个头儿要矮好几英寸,但她那一头乱蓬蓬的黑鬈发把我们在身高上的差距缩小了不少。我记不住她的名字,所以她唧唧喳喳地谈论老师和同学时,我都会微笑和点头。我并不想听下去。

我们和她的几个朋友坐在一起,我和她坐在桌子的一头,她把这几个朋友都介绍给了我。他们的名字,她说完了我也就全忘了。他们似乎很钦佩她跟我说话的勇气。英语课上的那个男同学埃里克在餐厅的另一头冲我挥了挥手。

就是在那里,我坐在餐厅吃午饭,试图跟七个好奇的不认识的同学聊天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他们。

他们坐在自助餐厅的一个角落里,在这间长长的屋子里距我坐的位置最远的地方。他们一共五个人。他们没有说话,也没有吃东西,不过他们每人面前都有一盘没有动过的饭菜。他们没有呆呆地看着我,不像绝大多数同学那样,所以,盯着他们看很安全,无须担心和那些非常好奇的眼神接触。但吸引我注意的并不是这些,我开始留意他们。

他们丝毫没有相似之处。三个男孩子中,有一个块头很大,肌肉看上去像一个结结实实的举重运动员,一头黑色的鬈发。另外一个高一些,瘦一些,但也很强壮,一头蜂蜜色的金发。最后一个瘦长瘦长的,块儿头小一些,一头凌乱的古铜色头发。他比另外两个更孩子气一些,而其余两个看上去像大学生,甚至像这里的老师而不是学生。

两个女孩子截然相反。个头高的那一个体型犹如雕像般的匀称。她身材优美,就像《体育画报》泳装专刊封面上的那种,就像每个女孩子只要跟她待在同一间屋子里自尊心就会备受打击的那种。她有一头金色长发,飘逸地披在背后。矮个子女孩儿则像个小精灵,奇瘦,五官很小。她留着一头深黑色的爆炸式短发。

可是,他们又都有相似之处。他们每个人的皮肤都有一种近似病态的苍白,天底下所有的学生中最苍白的都生活在这个没有阳光的小镇,比我这个白化病患者还要苍白。尽管他们头发的色阶范围不一,可他们都有如同黑曜石般的眼眸,并且在他们的眼睛下都有深暗的阴影——淤伤那样的紫色,好像都失眠了一宿似的,或者好像鼻子尚未痊愈似的。尽管他们的鼻子,也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之一,全都是直直的无可挑剔的尖鼻子。

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我不能把目光移开的原因。

我之所以盯着他们瞧,是因为他们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的脸都美极了,美到了人间无从寻觅的程度。这是一些或许只有在时装杂志的喷绘页上才有希望看到的脸,或者说是技术娴熟的画家描绘出的天使的脸。很难说谁最美——也许是那个无可挑剔的金发女孩儿,或者是那个古铜色头发的男孩子。

他们全都望着一边——没有看着对方,没有看着其他的同学,也没有看着我所知道的任何某样特别的东西。我注意到,小个子女孩儿端着盘子站起来了——苏打水原封未动,苹果一口没咬——用一种轻灵而优雅的、仅属于T型台走秀的步伐,大步走开了。我吃惊地看着她那柔软灵活的舞步,直到她把自己的盘子里的东西倒掉,然后悄悄地从后门溜了出去,速度快得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把目光迅速移回到其余的几个人身上,他们仍坐在那里,没有丝毫改变。

“他们是谁?”我问西班牙语课上的那个女孩儿,她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

她抬起头来,想看看我所说的他们是谁——尽管可能早就从我的语气中听出来了——突然那个瘦一点儿的、孩子气重点儿的、可能也是他们中最小的那一个男孩儿转过来看着她。但他的视线只在她身上停留了不到一秒,然后他的黑眼睛就闪向了我。

他迅速把视线移开了,比我还要快,虽然我窘得立即低下了头。那匆匆的一瞥,他脸上没有任何感兴趣的表情——就仿佛她叫了他的名字,他本能地抬了一下头,心里早就决定了不理睬一样。

我旁边的女孩儿不好意思地咯咯直笑,和我一样看着桌子。

“那是爱德华·卡伦和埃美特·卡伦兄弟俩跟罗莎莉·黑尔和贾斯帕·黑尔姐弟俩。走了的那个是爱丽丝·卡伦;他们全都跟卡伦大夫夫妇住在一起。”她低声地说道。

我用眼角匆匆瞥了那个漂亮的男孩子一眼,只见他正看着盘子,用他白皙而修长的手指把面包圈撕成小块扔进嘴里。他的嘴动得非常快,两片完美的嘴唇之间仅仅露着一条缝。其余的三个依然望着一边,不过我感觉到他在悄悄地跟他们说着什么。

古怪的、少见的名字,我寻思着。爷爷奶奶们才用这种名字呀。不过,也许是这儿时兴呢——小镇上的名字?我终于想起来了,我旁边的女孩儿叫杰西卡,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我家那边,历史课班上就有两个叫杰西卡的女孩儿。

“他们……长得很好看呢。”我努力用明显轻描淡写的语气掩饰自己心中的惊叹。

“对!”杰西卡又咯咯地笑起来表示认同,“只是,他们全都在一起——我是指,埃美特和罗莎莉,还有贾斯帕和爱丽丝。而且,他们还住在一起。”我苛刻地想,她的语调包含了小镇上所有人对此表示震惊和指责的心声。不过实话实说,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就是放到凤凰城,也会引起风言风语的。

“哪几个是卡伦家的孩子?”我问,“他们看上去不像有血缘关系……”

“噢,他们不是卡伦家的孩子。卡伦大夫其实很年轻,才二十几岁或者三十出头。他们都是收养的。姓黑尔的两个是姐弟俩,双胞胎——金发的那两个——他们是领养的孩子。”

“作为领养的孩子,他们年龄偏大了一点吧。”

“贾斯帕和罗莎莉现在都是十八,可他俩八岁就跟卡伦太太在一起了。她是他俩的姑姑什么的。”

“他们真是心地善良的好人,这么年轻,就照看这么多的孩子。”

同类推荐
  • 身份

    身份

    在社交媒体中,一切都只是表象。22岁的塔莉莎芬蒂是位美丽的母亲,她的女儿是个早熟的小女孩。塔莉莎毫不避讳自己上网成瘾,在照顾女儿和在网络上更新自己的生活状态之间,她因为爱和家庭而感到紧张不安。孩子的父亲,是一个精神虔诚的毒贩,名叫洛德瑞克阿巴舍尔,他对另一个女人抱有好感。而她的妈妈,凡尔玛·芬蒂,是位即将失去房子的寡妇。自从塔莉莎社交圈中的一位朋友开始出现在她的体育馆,她的工作中,还有她的家里,她就为被跟踪而烦恼。悲剧很快降临了,而当警察们抓获了跟踪她的人,他们随即又释放了他。塔莉莎被逼自力更生。当你上传消息的时候要小心他正在监视。
  • 螭时之茧

    螭时之茧

    这天窗外大雪纷飞,K大学图书馆报刊查阅室里,却与往常一样的有序安静,只听得到那一片笔尖在笔记本上划过“沙~沙”声。但不久后,一个学生立起并猛然发出了可怖的尖叫,使在场许多学生都不禁惊讶地抬起了头,大家开始窃窃私语,猜测着他究竟怎么了。他是新闻系的学生张文栋,今天本是来为毕业论文查资料的。他借来一套旧报纸,认真摘抄了许久的笔记后,有些疲惫,就胡乱地翻看着当时的各种新闻报导当做消遣。随后,泛黄的报纸一角跃入了他的视线。
  • 苍天有泪之人间有天堂

    苍天有泪之人间有天堂

    几度的生死交关,爱恨纠结后,雨凤和云飞、雨娟和阿超这两对璧人终于相许相守。但,短暂的祥和却在云翔的肆虐下,全毁于一旦!险些失身的雨凤吓得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云飞伤心自责,深恐失去心爱的人;雨鹃和弟妹们也只能急得束手无策,雨凤却始终躲在另一个世界里。为甚么苦难一再降临?连苍天都不禁要落泪......到底,人间还有天堂吗?
  • 玉米的馨香

    玉米的馨香

    《微阅读1+1工程:玉米的馨香》由一百个当代中国微型小说作家的个人自选集组成,是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的一项以“打造文体,推出作家,奉献精品”为目的的微型小说重点工程。相信这套书的出版,对于促进微型小说文体的进一步推广和传播,对于激励微型小说作家的创作热情,对于微型小说这一文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结合,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银河

    银河

    跨世纪文丛是新旧世纪之交诞生的,她融汇了二十世纪文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变异的新成果,继往开来,为开创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格局,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簿之力。本书收录了张抗抗中、短篇小说。
热门推荐
  • 责任与忠诚

    责任与忠诚

    本书是一本关于企业职工职业道德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责任与忠诚——择业的奠基石,工作着就意味着责任,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工作精神直接映射忠诚度等。
  • CRANFORD

    CRANFO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教你成功丛书15本)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人生成功的148个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
  • 明末之虎

    明末之虎

    崇祯六年夏,后金吞并明朝辽南金州后,现代大学生李啸,魂穿成金州一名普通乡下猎户。一文不名,不带系统,不带空间,没有任何特殊金手指的草民李啸,该怎样在这明末乱世,走出自已的生存与发展之路。战辽西,征宣府,据山东,筑高城,拓海疆。。。。。。在这明末的黑暗时刻,且看穿越而来的李啸,如何为神州社稷,为华夏百姓,立下这昭昭功业,打拼出朗朗乾坤!男儿只手将天补,刀马所至皆汉土!
  • 夏虫不可语冰

    夏虫不可语冰

    夏虫不可语冰,出自庄子*秋水,一只夏天的虫子从没有见过冬天,怎么会感知冬天的冰雪之美呢?有时都觉得自己就像那只夏虫,纵然有着酷暑天热情执着的坚毅,纵然有着仲夏夜诗情画意的柔情,可是谁又能体会到你那一片孤寂和苍凉呢?这也就决定了文中易世博就是那个包裹夏语冰的壳,夏语冰把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壳里,她为自己的无知和幼稚感到痛苦,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焦虑,在痛苦、迷茫中独自思索自己的生命意义。
  • 恋爱原本很简单

    恋爱原本很简单

    你想让你所喜欢的女生在短时间内被你吸引,甚至离不开你吗?你想追到一直梦寐以求的那个“她”吗?你想让周围的美女都不可救药地爱上你吗?请锁定《爱情原本很简单》,一本让你重新了解男女规则的书籍,在恋爱中如鱼得水的书!一本从此让你脱胎换骨,过上真正幸福生活的书。不想加入21世纪光棍行列的男人们,请务必仔细阅读此书,把书中所教运用到实践,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激情澎湃!
  • 生理卫生与健康

    生理卫生与健康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只有健康才会让我们觉得人生没有白走一趟。本书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部分,详细解说了人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衣着饮食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另外也叙说了不食习惯对我们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导青少年怎样关爱自己的生理健康,让我们远离疾病的折磨。
  • 成为神明的日子

    成为神明的日子

    神奇的未知世界,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夜以空到了这个世界以后莫名的成了神,然后他首要的任务就是算算自己还能活几天。什么?没有信众的信仰自己就会消失!!夜以空看着眼前这个一个破旧的快要倒闭的神社和一个和自己莫名的绑定契约的神使,他突然觉得日子似乎也不是那么难过了。为了能让自己活的更久一点,夜以空开始了自己除魔算卦,收纳信徒的道路。【总之这是一个意外成为神明,然后开始想办法壮大自己的神社的故事】〖大家可以不要看原著,因为作者写的和原著――没什么太多的联系〗
  • 暗地里的那些事情

    暗地里的那些事情

    一旦想找那个叫银子的女孩聊天,心里竟暖了一下。我选好见面的地点,再给她打电话。仔仔细细的说给她地址,就是想她明白要行走的路线和那家小饭馆的名称。银子来自于一个很偏远的乡村,她第一次给我描述家乡时那份神情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一张质朴的鸭蛋脸上同样有着质朴的笑意。她说俺家被围在了大山里,一群群的山。群山你见过没,就是跟庄户人头上戴的草帽似的,一圈套着一圈。我当时被她的比喻说乐了,就这种修辞方法还大学生呢,怎么念上的呀。但是她还是说清楚了,那些山统称小兴安岭。
  • 凛冬之变

    凛冬之变

    追魂覆影的龙兽,身具蛮力的泰坦,饥不择食的巨魔。异界入侵,人族崛起。古老而又隐秘的存在,为拯救世间而迸发出惊人伟力。这一切的开始,都要从凛冬之夜过后,人类政府设立‘神师专业’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