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2900000004

第4章 越看越丑的心理效应——畸形恐惧症

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发现在那些畸形恐惧症的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存在反复自拍并把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络的强迫症,自拍会成为他们治疗心病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过度自拍实际上加重了这种畸形恐惧症。

自拍过度可能是一种病

最近25岁的Z姓女职员遇到了一个烦恼,那就是在日常的相片和镜子中看自己越看越丑,她甚至害怕遇到镜子里的自己,所以平时在不化妆的时候,她根本不会想到照镜子,而且还将浴室里的镜子移走了。不仅如此,她还将以前拍过的各种照片集中收集起来,然后一把火烧掉了。不过在另一方面,她却从手机中找到了自尊,并且迅速迷上了自拍。

很显然,和Z一样的女孩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很多男性也迷上了自拍,而他们都具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看原来的(真实的)自己越来越不顺眼,而且觉得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实在是越看越丑,而他们又急需一个更加完美的个人形象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此外,自拍的人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此时无论相貌还是身体状态,正处于巅峰,他们觉得有必要将自己最好的青春留存下来,等到年纪大了,人变老、变丑了,就失去了自拍的价值。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玩自拍,并且尽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无论是为了保留青春,还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实际上都是对于自身身体和相貌的一种不自信,他们希望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修复这些缺陷。

正是因为如此,自拍几乎成为一种潮流,并且迅速成为自媒体上最常见的内容,可以说无论是朋友圈还是个人空间,如今都充斥着一大堆的自拍照。显然大家都不愿意让自己的手机闲着,无论是风景区、上课时间、工作时间、下班回家、睡觉前、起床时,还是吃饭,都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自拍一下。

现在已经不再是“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年代了,很多人都懂得如何让自己脱离“丑八怪”的形象,都希望自己可以在人群中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哪怕这种关注是建立在自我包装和修饰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美颜相机的基础上的。这些手机就像一面魔镜一样,他们不用花费时间问“魔镜,魔镜,我漂不漂亮”,因为这面魔镜已经将满意的答案告诉他们了。

这并非简单的自欺欺人,事实上,自拍的确给很多人带来了更强大的自尊,至少多数人会觉得,这样做比整容要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比化妆要更加省事。当然,偶尔自拍似乎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能够让自己更加漂亮地出现在自媒体的各种平台和软件上,这本身就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不过一旦过度自拍,每天动不动就是给自己拍几张照片显摆一下,那么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比如:睡觉时要自拍,他们觉得照照片比休息更加重要;吃饭时要自拍,拍的不是饥饿,而是一种心情;游玩时要自拍,拍的不是美景,而是一种自我娱乐;和别人见面时要自拍,拍的不是朋友,而是自己的美丽……对于很多人来说,自拍成为生活中第一等的大事,而且现在的很多手机为自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手机中自带美颜相机,自带PS软件,具备美颜、增白、祛斑等强大的功能,可以尽可能地让自己变得更漂亮。

然而,很多人在工作中因为经常自拍而被辞退;很多人因为沉迷自拍而变得不敢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很多人因为自拍和恋人分手;还有一些人甚至因为自拍而送了命。有一组数据很令人惊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范围内因为自拍而死亡的人数,比遭遇鲨鱼袭击致死的人数还要多。其中,印度是全球因为自拍而送命人数最多的国家。有社会学家甚至提出了警告:自拍死正在成为一种现象,但问题在于谁也不会想到自拍竟然会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危险,而且其危害竟然比食人鲨鱼更甚,这恐怕是多数沉迷于自拍的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和接受的,但是也正应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毫无疑问,鉴于自拍造成的恐怖影响力,很多人意识到自拍正在成为影响生活、工作和社交的一个大问题。心理医生已经将自拍成瘾当成一种心理疾病来对待了,也就是说,很多人在看待自己的时候缺乏自信,常常会觉得自己的长相有问题,会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并且自觉不自觉地会将身上尤其是脸上的缺点放大,比如皮肤偏黑、脸上有斑点且不够光滑、鼻子上有黑头,自拍时往往过分看重这些缺点,并且认为自己的长相一团糟糕,就像爹妈随意组装起来的一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常常会想到通过自拍来弥补这些缺陷,并且从中重新构造一个更加完美的脸形。而即便是那些长相不错的人,也乐于通过自拍来提升自己的颜值和魅力,只能说在颜值面前,人都是贪婪的,每个人都想要变得更帅、更漂亮。

比如英国15岁少年丹尼·鲍曼为吸引女孩子,竟然每天花10小时拍200多张自拍,这简直就是一个超级自拍狂,然后试图从中找到最完美的照片。由于没能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他曾经半年时间内足不出户,完全沉迷在自拍当中,只能说这份执着让他完全着了魔。他的母亲发现异常后,立即将其带到心理医生那儿接受治疗。

心理医生发现丹尼存在比较严重的身体畸形恐惧症,而这种病症的患者通常会认为自己身体某部分不好看,会习惯性地抱怨脸部、头部某些缺陷,例如头发稀疏、有疤痕或两边脸不对称等,并将这些缺点进行放大。他们往往会成天想着自己的外表缺陷,常常照镜子,或害怕照镜子,或者有时候害怕有时候却频繁照镜子。有些患者会竭力掩饰缺陷,比如刻意留胡须以掩盖疤痕,刻意戴上帽子来掩盖稀疏的头发。还有很多患者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嘲笑,经常会一个人悄悄地去医院,接受药物治疗或牙科、外科之类的矫正手术。比如有个患者因为脸上的一个小胎记,结果常年戴上口罩,而且基本上不在公共场合露面,也不参加工作,更没有什么朋友,就像一个隐形人一样孤零零地与整个社会隔绝开来。

虽然过分在意自己的外貌,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他们还不至于想到要在脸上动刀子,但是会通过某些简单的方式自己进行形象改造,比如化妆或者自拍,以此来提升个人的形象。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发现在那些畸形恐惧症的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存在反复自拍并把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络的强迫症,自拍会成为他们治疗心病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过度自拍实际上加重了这种畸形恐惧症。

对于那些每天动辄花费几个小时,自拍几十、几百张相片的人来说,很有可能就存在一定程度的畸形恐惧症,他们不满意现实的自己,不喜欢甚至有些讨厌身上尤其是脸上的某些缺点,因此寄希望于自拍来解决问题,制造出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

可是这种虚拟的人物形象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或许可以迷惑自己,但是却欺骗不了那些了解自己的人。尽管自拍是为了炫耀自己最美的一部分,是为了刷出自己的存在感和魅力值,可是想要赢得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并不一定要依靠长相。频繁自拍、发照片反而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厌烦,比如在英国那些使用facebook的民众中,就有25%的用户明确表态无法忍受亲友一直上传自拍照。在中国,很多人同样对用自拍照疯狂刷屏的那些朋友感到抓狂,并且咬牙切齿地想要将这些人拉入黑名单。所以那些想要通过自拍来证明自己“漂亮、受欢迎”的人,往往更容易被人排斥。

双下巴的苦恼

M小姐最近有些烦躁不安,她发现自己长出了一个双下巴,现在这个双下巴已经成为镜子里的常客以及生活中的捣蛋鬼,只要她一准备出门或者约朋友逛街,这个双下巴就会在她脑子里跳出来,不断地提醒说:“我是双下巴,我是双下巴!”

M小姐谈了一次恋爱,却被这个双下巴搞砸了,因为她没法忍受自己每天带着一个双下巴与人恋爱、聊天,这对她的自尊来说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和折磨。现在她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不想见朋友、不想出门、不想照镜子(偶尔又疯狂地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双下巴是否“神奇”地消失了)。

久而久之,她开始害怕触碰自己的双下巴,哪怕听说通过按摩可以消除双下巴,但是她始终不敢去触碰。很显然,这个“捣蛋鬼”已经成为她心中的一个阴影,她所能做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它会突然消失,不再总是纠缠自己。

有一天,她实在忍受不了这个,于是决定去医院看看,希望能够通过手术尽快解决这个烦恼。但是在医生看来,根本没有什么手术的必要,因为这个双下巴其实并不那么明显,还没有到要抽脂手术的地步,甚至于只要控制好饮食,就可以让它消失。

M小姐并不这么看,她还是放心不下,就连闭上眼睛都会感觉到下巴上堆积的肉在快乐地抖动,向她示威,向她宣示主权,仿佛这个下巴已经归那堆肉管辖了,而不再是她的下巴。最后没有办法,医生只能建议M小姐先去心理医生那儿看看,很显然他觉得对方已经患上了双下巴恐惧症。

那么什么是双下巴呢?“双下巴”的医学名称为下颌脂肪袋,是由于颈部脂肪堆积造成的,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中年女性群体中尤为常见。它的出现是由于下颌脂肪组织堆积过多,加之上了年纪后皮肤松弛,因重力的作用而下垂,从外观上看就像有双层下巴一样。双下巴的人往往颈部臃肿短粗,缺乏正常人固有的线条美和曲线美。

正因为双下巴缺乏美感,很多人尤其是女士非常害怕自己的双下巴会影响个人形象,因此总是不厌其烦地关注这个部位,抱怨这个部位的赘肉太多。对于那些偶尔抱怨的人来说,实属正常,可是一旦过分关注、过分抱怨,且害怕触碰自己的双下巴,那么就证明患者患上了双下巴恐惧症。

对于患有双下巴恐惧症的人来说,他们总是抱怨自己有双下巴,觉得这个双下巴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几乎一天到晚都会为它感到烦恼。程度严重的患者基本上每天都会着急照镜子,要么就经常不厌其烦地询问别人“我的双下巴明显吗?”哪怕看到那些双下巴的人,他们也会迅速联想到自己身上,并且立即担心自己的双下巴是否太过难看,并且开始怀疑和反感自己的下巴。

这种恐惧症患者并非担心自己长出双下巴,他们只是害怕触碰这个身体部位,事实上,他们非常害怕和厌恶这个部位,总是在尽量避免与之发生亲密接触,而且会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排斥情绪——急于和这个双下巴撇清关系。不论这个部位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别人,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因为他们总是觉得这个东西会让人的整体出现失调。

鲍勃是纽约一家杂志社的知名主编,他此前喜欢交际,经常采访一些名人,但是在55岁之后,开始出现一点双下巴,他的生活就被彻底颠覆了。他开始减少外出的时间,开始尽量避免出现在公共场合。一段时间之后,杂志社也察觉到了一些异常,觉得有必要给他找一个助理,这样就可以减少他的工作量,可是鲍勃却接连辞退了两个非常能干的助理,第一个助理是一个尖下巴的漂亮女士,但这个下巴让鲍勃觉得自惭形秽,他没有办法想象一个尖下巴的女士跟一个下巴松松垮垮的人站在一起是多么不协调的画面。

第二个助理则是一个双下巴,老实说,在过去,一旦鲍勃投入到工作中去,偶尔可能会有几个小时会暂时性忘记自己是一个双下巴,但是自从这个助理出现后,鲍勃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一个行走的双下巴一天到晚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这让他感到难受。鲍勃似乎仇视一切尖下巴的人,也反感和那些双下巴的同事一起工作,因为他总是会从他们的下巴上联想到自己那个双下巴。

无论是M小姐还是鲍勃,实际上,他们都无法控制内心的恐惧,所以逃避成为一个最佳的方式。自然而然,他们有时候希望情况会得到改善,就像前面提到的自拍过度的人一样,畸形恐惧症的患者总喜欢通过自拍来呈现一个更完美的自己,事实上双下巴的患者对自己的外貌也感到非常不满意,那一堆鼓鼓的肉随时都可能摧毁他们的自尊心和生活,为此,他们并不喜欢照镜子,却又热衷于自拍。实际上,很多畸形恐惧症的患者在自拍时,总是喜欢从上往下拍,为的就是让自己的下巴看起来更尖一些,这样一来,双下巴就不那么明显了。

不过,在多数情况下,双下巴恐惧症的人并不那么严重,只是会在心里觉得别扭,希望呈现出最好的一面,而这些症状通过正常的心理引导完全可以进行治疗,因此患者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太过担心。

有趣的行为疗法

为什么很多人会过分在意自己的身体,而且经常会为一些“我是否鼓着腮帮子”“我的双下巴可真是难看”“脸上的疤可没少让我丢人”之类的想法而分心?为什么他们会害怕见到自己本来的样子,并且毫不留情地将自己的缺点不断放大(尽管他们内心一直渴望自己更加完美)?为什么总会有一些人对自己的形象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

我们可以溯本求源,看看那些畸形恐惧症的患者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是那个每天花10小时拍200多张自拍的英国15岁少年丹尼·鲍曼,他的疯狂举动自然仅仅是为了吸引女孩子。在喜欢的人面前展示自我是每个人的天性,但像鲍曼这样的人并不多见,显然他已经病入膏肓了。

那么鲍曼的疯狂举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发现鲍曼的长相并不那么糟糕,小时候更是非常可爱,而且他的母亲那时还总是有意装扮他。但慢慢长大之后,鲍曼却没有那么可爱了,长相有了一定的退步。有一次他在学校里惹了事,母亲非常生气地对他说:“鲍曼,现在你可真是越来越不可爱了,妈妈可一点也不喜欢你了。”这句话让一直受到妈妈宠爱的鲍曼感到非常伤心,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自己的长相,并且非常在意弟弟的长相,显然妈妈更喜欢弟弟。

在11岁的时候,早熟的鲍曼谈过一次恋爱,但是心仪的女孩却总是喜欢和隔壁班级那个更加帅气的男生在一起。这让鲍曼备受打击,为此他开始希望自己变得更加漂亮、帅气,而且开始不满意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比如脸形太宽、额头发际线太高、眼睛不够深邃、鼻子太过平坦,而这也使得他迷上了自拍。

然后就是双下巴的鲍勃,可以说他已经是一个固执的小老头了,或者说受到了中年危机后遗症的影响。但是鲍勃怎么会突然对自己的双下巴感到苦恼呢?按道理说,这个年纪的人很少在乎自己的形象,但实际上鲍勃一直就是一个对自己的个性形象十分在意的人,同他的父亲一样,他一直都将自己当作一个有魅力的人,这种魅力不仅仅在于学识和社交能力,还在于最基本的长相。

鲍勃是一个非常敏感多疑的人,他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长相,任何一点小瑕疵都会让他感到不放心,总是觉得有人会抓住这个瑕疵在背后说闲话。在这种高度自信和自卑的心理下,鲍勃对自己的双下巴感到非常失望,也感到非常痛苦,他倒是希望有一天能有某个天使在睡梦中帮助他割掉那个该死的双下巴。

通过深入调查,就能够发现畸形恐惧症患者通常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第一,他们的家庭生活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比如父母不和睦,学习上遇到挫折,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过分溺爱,过分严厉,过于冷淡,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以及机械地搬弄一些教条对待孩子。当这些不恰当的因素作用到孩子身体上时,就会造成孩子们内心出现障碍,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过分在意自己的身体,会过分在意外界对自己身体的看法。

第二,大部分畸形恐惧症患者的虚荣心很强,过分追求完美,特别是对个人形象要求比较高,总是希望自己成为高富帅或者白富美。此外,他们的性格内向、固执,容易受外界影响,多有自责、自卑、敏感、多疑、胆怯、沉默寡言等不稳定的性格特征,一遇到一些不满意的事情就会执着地专注在上面,誓要死磕到底,结果只会越陷越深。

既然了解了病因以及发病机制,那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很多人会想到药物治疗,但实际上对于很多心理疾病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不仅难以奏效,还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最好的方式还是进行心理引导和治疗,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包括暴露疗法和效应预防法:

暴露疗法

由于畸形恐惧症患者害怕见到或者接触自己身上的某一个缺陷,他们通常会逃避这些缺陷,并且进一步丑化这些缺陷。心理学家认为既然很多缺陷是天生的,没有办法通过常规手段消除掉,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越是逃避反而越是容易成为障碍。相反,如果患者愿意直面自己的缺陷,能够大大方方地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出来,或许能够慢慢改变那种自卑的、敏感的性格。

比如有的人因为害怕额头上有疤,平时出门都会刻意戴上帽子,而且哪怕是大热天也不例外。对患者而言,这些帽子成为最好的遮羞布,但实际上这些疤痕已经深深烙在了他们的心里,而这并不是一顶帽子就可以遮住的。如果患者想要克服这个恐惧症,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摘掉帽子,勇敢地将那个伤疤展示出来,虽然没有必要到处宣扬“看看,我这儿有个伤疤”,但是也应该保持自然和从容。

暴露疗法往往会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应,因为将患者害怕的东西呈现出来,的确会对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很多接受治疗的患者都坦承,自己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就好像一只耗子被绑在一只猫面前,想逃又逃不了。不过,经过长期的暴露疗法治疗之后,很多患者的畸形恐惧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他们显然更愿意摘下帽子或者不那么痴迷于自拍了,也开始更多地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群体生活当中去。

效应预防法

效应预防法是帮助病人停止实施与缺陷有关的强迫性行为,其主要目的是减轻回避性情境所引发的焦虑。简单来说,就是严格要求患者放弃那些自我检查、自我掩饰的行为。比如:有的患者每天疯狂自拍,那么心理医生或者家属就会强制性地收走手机,让他处于一个没有任何自拍条件的环境中坦然地面对自己;有的患者会忍不住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疤究竟有多大、有多难看,这个时候,心理医生会拿走镜子,这样患者就没有办法通过镜子来观察自己的伤疤了;心理医生还会强制要求患者放弃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行为,严格阻止患者从其他人身上寻找参照和对比,以免在对比中进一步伤害自己。

像那个杂志社的鲍勃就一直在接受效应预防法,医生不准他用手机和电脑查看任何有关双下巴的内容,禁止他同别人讨论长相问题,禁止他外出时系上围巾。鲍勃在意什么,想要做什么,心理学家就坚持禁止他做什么,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减少鲍勃在同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刺激和伤害。

在心理学治疗方案中,暴露疗法和效应预防法是非常普遍的行为疗法,对于绝大多数畸形恐惧症的患者来说,心理医生都乐于使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们减缓痛苦,并且尽量消除相应的症状,而事实上,治疗的效果非常不错。而除了行为疗法,还有一种常见的心理疗法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那就是认知疗法。

所谓认知疗法就是对患者进行魅力心理教育、识别错误认知,以及减少对身体缺陷的担心,从而慢慢帮助病人了解这些观念是如何影响一个人对于躯体的感知的,这样患者就会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而不是通过照镜子、自拍或者从外界寻求认可和保证。简单来说,就是引导患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自己,从而构造出新的价值观。

同类推荐
  • 聪明女人要读男人心理学:男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聪明女人要读男人心理学:男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这是一本为女人量身定做的男性心理书,它不仅对男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男人的技巧。有了它,即使不会读心术,你也可以轻松掌握男人的所思所想,并在交往中赢得主动。
  •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可我们的生活却与之息息相关,常常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社交、工作和情感生活。本书将带你分别从日常人际、气场修炼、销售、谈判、职场、情感生活、教育理念以及消费这八个角度认识和了解心理学,提升我们的声望和影响力,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往而不利。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为什么有五种本领还输了——学会克服“贪婪”心理、随手将“金子”丢进海里——学会面对习惯心理、爱找借口的狼——改正“找借口”的错误心理、蚂蚁的追星梦——改正盲目崇拜的错误心理等。
  •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告诉我们:女人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女人能更明白人情世故,懂得男人心理,能更好地获更多的人喜欢,更好地握住幸福。使女人发光的并非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而掌握好心理学就是智慧最好的体现。这本《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意在教女人如何处理情绪、工作、人情世故、两性问题等的技巧,引导女人走向成熟,让女人学会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独特心思,优雅而从容地应对一切。
  •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朝之歌

    朝之歌

    “顾风临,你相信吗?人类和自己亲手创立的机械人,终有一战。”这是2030年发生的改变,由Eston公司研发的智能ai机械人,为千家万户带来便捷,陪伴孤独的独居者,同时也让人类社会变得割裂,诞生了喜爱机械人的机械派,和以人类为上的人类派,这两大对立两面。喜欢机械人的少女左新和厌恶机器的顾风临意外结识,发现了全民机械狂欢下的冰山一角,那究竟是黑不可测的黑暗深渊,还是未来发展的星星之火?当赛博朋克式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带来了数之不尽的便捷,踽踽独行的人类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危机。
  • 地球有话说

    地球有话说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浑身痒痒

    浑身痒痒

    进入腊月,老更也进入了临战状态,小儿子惠临腊月初九就要结婚了,想想,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昨天媒人捎过话来,说过红的时候,给女方家送的离娘肉要大一点,别只割了一小绺,猪尾巴似的,让人瞧不起。媒人还说,倒不是女孩的爹娘想多吃您家二斤猪肉,主要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老更说:那是自然的,我家虽不富裕,不过夹夹缩缩的事我还是不做。老更的话说得很有底气,事实上老更也真不是小气的人,大事小事老更也是办过几件的,比如养老送终娶媳盖房,在牛家铺子,真没给别人留下可以咀嚼长短的口舌。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大悲启请

    大悲启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哈利波特与沙菲克

    哈利波特与沙菲克

    希尔伯特·巴伦·沙菲克,纯血二十八家族沙菲克家族出身,生于1980年5月15日。自身附带“神仙外挂”+“邓布利多老公盖勒特外挂”他的头衔很多——霍格沃茨斯莱特林院长魔药学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的教子。白金汉宫指定的巫师与麻瓜交流者。有女王赐予的公爵爵位。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第一代校长。罗伊娜·拉文克劳之夫,海莲娜·拉文克劳之父。灵虚道人之徒。梅林二级勋章,一级勋章获得者。盖勒特·格林德沃指定接班人,“圣徒”的下一任领导人。梅林大师的法术传承人。斯莱特林首席生,级长,学生会主席。他曾间接挑动了四个学院内战。是屈指可数的可以随意进入格兰芬多休息室的人。曾直面对抗过伏地魔。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变身为仅次于救世主哈利·波特的人。其详细经历就在这里。
  • 律少追妻攻略

    律少追妻攻略

    【腹黑霸道情深不悔男主VS身娇体软假迷糊女主、甜宠、一对一、无虐】结婚只是一时冲动,本来就是一场意乱情迷的花事,可某人却认真了,从来没想过离。律言是一个腹黑的主,骗身、骗婚,附带赠送亿万家产,好不容易才将孟苇变成自己的老婆哄回家。孟苇只想说:“这个背景这么强大的男人,她真的不想要啊!啊!啊!”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孟苇窝在沙发上刷微博。传闻,帝都律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能开挂撩妹追老婆,简直是新时代男性的楷模,新时代女性的梦中良配!孟苇从手机上抬头,瞥了一眼身旁的某人,不屑道:“这媒体的胡扯能力越来越强,简直毫无下限。”某人一脸坏笑抢过她手里的手机,摩挲下巴一脸认真,“我看说的挺真实的,像我这么好的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孟苇翻个大大的白眼,说好的高冷腹黑的男神呢?她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人这么自恋。某人凑过来撒娇,“老婆,这么好的老公,不鼓励一下嘛?”孟苇看向律言湿漉漉的眼睛,好像一只大金毛,看着老实,实则奸诈。瞧,尾巴都快翘上天了。她勾起某人的下巴,笑的轻狂,“好呀,那让本姑娘好好宠宠你,嗯哼~”某人勾唇,一个反扑将她压进柔软的沙发内,笑的恣意,“老婆大人的命令,岂敢不从。”
  •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会说话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是一种修养。人生在世,你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真空里,都无可避免地要和人打交道、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因此,成为会说话的人,对于你的事业、工作、生活都是会有好处的,也将会受用一生。梁实秋总是以平和豁达的心境,饶有兴致地感受丰富有趣的生活,品尝着人生无穷的况味,做着愉快的文章,其幽默、文雅、犀利、宽容的语言,不仅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超凡脱俗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令人易生亲切、有趣之感。
  •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血监狱长

    冷血监狱长

    A:“只有坚实的臂膀和强壮的肌肉才能让你在这个全是野兽的监狱中生存下去”B:“没有别的办法吗?”A:“当然有了,那就是更加坚实的肩膀和更加强壮的肌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