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4700000020

第20章 曙光在前(7)

对我来说,当时学习马克思主义,最初还不只是求知的渴望,更是“现实”急迫的需要。因为我要笔录赵纪彬的著作,却又不懂他口述的那些词——概念和范畴的含义。即使他告诉我这该是哪个字,我也还是不懂它们的内涵,而那时工具书也少。纪彬那里我只见到一本老《辞源》,已快要“散架”,还有一本《哲学辞典》,很薄,小小的一本,记得是时代出版社(这是苏联在中国的一家出版社)出版。纪彬叫我通读一遍,把哲学的范畴和概念先搞清楚,我想纪彬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我太缺少社会学基础知识了。当然,他也想象得到,我这样学历的人,做他这大学教授的助手,确实有困难。何况他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他研究古代儒家学说,至少《论语》、《孟子》、《荀子》,并旁及《墨经》、《老子》、《庄子》等先秦诸子学说,“积淀”在他的“智库”里,随口引出,我没看到过他查对原文。而我的笔录却经常出现错别字,要他订正。我想他大概很吃惊我的无知,我自是也很痛苦。我到这里能干什么呢?如果我不能笔录他的著作,我就成了一个吃闲饭的。于是,我除去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实行一个笨计划:背诵那本哲学辞典。我虽无知,但从小记忆力就好,而且在父亲私塾里就养成了背诵古诗文的习惯。这本《哲学辞典》不怎么通俗,可关于哲学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概念和范畴,它的名词解释,却是具有科学性的。我虽不能真的完全背下来,总还搞清楚了哲学的概念和范畴,还有很大的意外收获,即这辞典不只有哲学概念的解释,也有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各种概念、范畴,以及马、恩、列、斯原著名称的介绍,列宁主义新贡献的解说。在当时,这本辞典可说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导读”,正是在它的指引下,我读了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大部分文章,其中有几篇后来都出过单行本的,如《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论纲》、《〈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共产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神圣家族》等,当然,很多我读不懂,就连《宣言》中批判的各种“社会主义”,因为不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也抓不住马、恩批判它们的要害。我还囫囵吞枣地读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那时读书,也是为自己“思想”所迫,想“补课”,不管读不读得懂,只要我得到这些导师的作品,我就必读,而且要读完,能懂多少懂多少,反正比没有读过强。

有一阵子,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忘了是王亚南还是薛暮桥先生说过,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首先必须吃透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科学解析。纪彬书架上就有一本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还有一部《剩余价值学说史》,记得是三厚本。那段时间纪彬见我总是翻那两本马恩选集,已是有点不高兴。在他眼里,以我的思想水平,读原著是浪费时间,根本读不懂的。又看我动起那本《资本论》来,只好说话了。一天晚上,在他口述《中国思想通史》范缜《神灭论》一章时,先谈起我的学习来。他大意是说:学习要循序渐进。你先在山大听课,这些老师大都是大学名师,陆侃如、冯沅君,都是留法的高才生,多年治文学史、诗史。冯先生还对中国戏曲文学有很深的研究;也讲了杨向奎先生,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古代史研究,有很多独到的成就。你好好听他们的课,记好笔记,回来还应当好好学习一下,对你阅读古文,会大有好处的。听说你也听了丁山先生的课,倒大可不必,因为你听不懂的。看来,你看过一些现代文学书,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应该有的。可以去听一下孙昌熙和刘泮溪先生的课,他们虽然年轻,但思想倾向都还是好的。爱读书是好习惯,但要有选择,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书,都是翻译过来的,这就有一层隔阂。那又不是一般的书,那是革命的学说,它是要改造世界的。苏联就靠马克思主义学说取得革命胜利的,那还又有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的世界观,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还得靠社会实践,不能一蹴而就,是一辈子的事。我看了你读马恩选集,你却从没有向我请教过一个问题,我不信你能看懂。现在你又翻《资本论》,这是一本很深奥的书,也是马克思用他半生的心血,研究现代社会关系的一个伟大发现——即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蕴涵着复杂矛盾的揭露,这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伟大贡献。仅“商品”一章,你就读不懂,而这一章是《资本论》的核心命题。你现在还缺乏看《资本论》的基础知识。他顺手从书架上拿来马恩选集,翻到恩格斯的一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又拿了一本《列宁文选》(这是厚厚的一大本,并非时代出版社出版),指着一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说,这两篇文章你先读几遍,还可以查查《哲学辞典》,把它们讲的内容搞明白,至少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个基本了解。

他的这通教训,从理性上讲,当然完全正确。但在当时,马克思主义书籍正激起我狂热的梦想,我虽口里不好说什么,心里却不怎么服气。我认为,我只能靠读书获得知识,将来要参加革命,也不会有多少读书时间。而且年轻人的好高骛远,甚至狂妄自大,在我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并没少摔跟斗,这是后话。不过,纪彬讲到的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两篇名著,我已是读过的,再读两遍,自然是更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认识,不过,这并不能解决我想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那有点“神秘”的商品生产的问题。于是,我就先寻找中国方面有关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书籍。山大图书馆的图书目录,有关政治经济学的书可真不少。如许涤新、薛暮桥、于光远,都有过一本普及政治经济学的书。他们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经济现象的,也都讲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剩余价值”问题。但却都是新书,并无人借阅过。看来,这类书既没有受到进步同学的重视,也未受到特务的监查,我借它们时借书的两姐妹并未向我发出警告。

《资本论》终于向我“解禁”,那已是1949年春天了,如上所说,纪彬因带头反对山东大学迁校台湾,被山大训导长刘某列入抓捕的黑名单,地下党随即把他转移,送往胶东解放区。青岛临近解放前夕,全市气氛十分紧张,“国军”更加凶霸,而且在抓兵。大姐很害怕,孩子们也不再去幼儿园,我只带着他们在家里玩,连门口传达室也很少去。但大姐不管我看书,于是,我开读《资本论》了!我反复阅读了商品那一章,那的确是难懂的一章,也是马克思从根本上最深刻、最科学解剖资本主义血腥剥削本质的一章;它也是昭示着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能解放自己的强有力的凭证。它层层剖析商品的价值内涵,终于发掘出资本家的利润,就是工人劳动的不予补偿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劳动产品,即商品中的“剩余价值”。为了更深的理解,我又读了马克思未完成,由考茨基整理出版的三卷本剩余价值学说史(原名《剩余价值理论》)。这部书里集中了大量阐明剩余价值理论的实证资料。据说马克思原定要作为《资本论》第四卷出版。中国译本也是三卷本,篇幅与《资本论》三卷差不多,但那时《资本论》只出版了第一卷,二卷、三卷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所以我倒是先读完了《剩余价值学说史》。虽有很多难懂之处,却也把握住了它是用大量资料在论证资本主义的一切价值之源,都是无产阶级“劳动”所创造,“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生产的全部商品价值而又不肯偿付报酬的那部分。在阅读商品一章的同时,我又参阅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里的《雇佣劳动与资本》,据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所说:这篇著作的“基础是1847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做的几次讲演”,那当然是为了启发无产阶级觉悟,揭发资本家利用“雇佣劳动”剥削工人的本质,对“剩余价值”问题讲得通俗而有力。

总之,我认为,反正《资本论》我读过了,加深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我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而且觉得,自己是个苦出身,我受过封建商业资本(这个名词可能是从王亚南著作中学来的)的压迫(即做过西服店学徒),也受过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现代化工厂的剥削。时间虽短,也算个“半无产者”出身吧!其实,那时我对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性质毫无了解。1948年虽读过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了一点窍,因为身不在实践中,还是不懂得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用多少烈士的鲜血才获得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伟大真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权”!

纪彬每月收到的刊物有两种。一种是胡风主编的《七月》,一种是臧克家主编的《文讯》。我知道,胡风先生是赵纪彬的朋友,大姐似也与胡风夫人张女士相识。《七月》主要是发表诗歌的刊物;《文讯》虽是诗人主编,诗却不多。这两个刊物我是必读的,常从中看到现代文坛信息,唤起我固有的对文学的爱好。由刊物《七月》又看到《七月》丛书的吕荧关于美学的评论,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意蕴。吸引我重读两三遍的是书中的《曹禺的道路》和《人的花朵》两篇,这自是因为我有过石家庄那段“戏剧经历”。我虽熟读过《雷雨》、《日出》、《原野》,也多次看过我们剧团的演出,就《雷雨》来说,我同情四凤、同情鲁妈,对繁漪则是既有同情也有不满,对周朴园的凶暴和自私,自是很愤恨,对鲁贵是憎恶,对周萍却只有蔑视。我的情感世界,又一会儿倾向周冲,一会儿倾向鲁大海……这大概正是表现了一个十六七岁无知少年对《雷雨》的鉴赏能力。可就在那时我也有困惑。我很欣赏鲁妈与周朴园相见的那一幕对白,话语虽短,有时还是冲口而出,却内含着往昔的一段情,一段心酸史。即使在负义的周朴园的内心世界,似也保存着“初恋情人”的脉脉温情,一会儿忏悔,一会儿谴责;鲁妈则一会儿悔恨,一会儿自尊……这种复杂与单纯,还不免或多或少地减少了人们对周朴园的憎恶,而且在鲁妈的心目中,也是既有对周朴园的恨,也有对冥冥中命运不公的无可奈何。所以,鲁妈和四凤两代人在同一家庭酿成相同而又不同的悲剧,据吕先生从戏剧表现中找到的答案,并不只是大家族阴暗生活造成的家庭悲剧,而是作者受了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把这一切归之于不公平的天造成的“命运”悲剧。因此,每逢悲剧事实显露时,天上总是隐隐有雷声,鲁妈则自责是自己“造的孽”,而向“天”悲呼。《原野》中仇虎的遭遇,这种宿命的渲染,似更浓厚。姑且不论吕先生的观点是否能得到广泛认同,是否全面,但他的独到的见解,深入的分析,诗情的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篇就是用作书的题名的《人的花朵》。这篇文章分析评论的,是身在延安的两位诗人——艾青和田间的创作。艾青的诗,充满了激情,1947年在北平的学生运动中就已广泛流行,进步的学生们经常在举行集会时朗诵他的诗篇,以激励同学们的斗志,我也会背诵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北方,乞丐向你伸出固执的手》等;田间的诗,是阶梯式的,或者说叫马雅可夫斯基式。田间不只用这种形式写抒情诗,还用它写叙事诗,如《赶车传》,塑造了鲜活的人物。这两位诗人都在解放区,当时一般的说法是“革命诗人”,而吕先生竟誉之为《人的花朵》,这种赞美,也就是对革命的歌颂。吕先生的文章写得那样优美而深刻,简直令我置身于诗境而忘我。我问大姐,这吕荧是个怎样的人,现在在哪里?大姐说,仿佛见过一次,细高的个儿,戴高度近视镜,很年轻,当时也在教书。他这本书是自费出版的,为了出书,他爱人还卖了一对金镯子。吕先生后来在山东大学成了我的业师,在我的学习和文学道路上都起过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后话。

同类推荐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还根据内容适当加入了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记事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主要内容包括离家——调寄《减字木兰花》;秋收——调寄《鹧鸪天》;知青小屋——调寄《桃源忆故人》;春播——调寄《卜算子》;夏忙——调寄《渔家傲》;大会战——调寄《浣溪沙》;冬闲——调寄《西江月》等。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热门推荐
  • 当家主母

    当家主母

    身为宰相府的二十七岁当家主母,享的是荣华富贵,端的是大家风范,担的是灭门之险,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时刻得防着虎视眈眈的三位姨娘,需竭力保住儿子岌岌可危的世子之位,还要管着整个府的吃喝拉撒,更糟心的是,这个宰相夫君太腹黑!
  • 你是我的忧伤

    你是我的忧伤

    从小,苏安禾就把古溪当做自己的偶像,崇拜着他,爱慕着他。那个时候,她总是简单的以为她与古溪能一直幸福下去。上了大学后,遇见了严格,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带给她莫名的幸福,突如其来的感动,终于打动了她,两个人手牵手的幸福。毕业前夕,苏安禾知道了古溪身患重病,内心的挣扎,她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从此以后,苏安禾只身一人承受着所有的痛苦和忧伤,古溪的病情,严格的误解,让她悲伤到快要窒息。对古溪,到底是亲情还是爱情?严格,我们是否还能继续走下去?她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 兽王征途

    兽王征途

    兽!残暴、嗜血、杀伐果断!兽!野蛮、凶狠、横冲直撞!兽!冷酷、残忍、无所畏惧!兽!强壮、霸道、热血沸腾!兽!异化、粗糙、不可思议!兽!兽!兽!无惧魔神、碾压人皇,这是兽王的征途!
  • 神魔天争

    神魔天争

    在这片不知名的大陆上的修炼并非人人都可,大陆能量的稀薄使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名称,而这里的一切却十分的蹊跷,幕后究竟是什么,隐藏着多么滔天的秘密?在这片大陆上以内力修炼为主,实力为尊,世间万物强为尊者,没有实力就没有一切!本书等级分化制度:武者,武士,武侠,武宗,武尊,武豪,武圣,武帝,武仙,武神。
  • 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

    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已重启

    爱已重启

    她被原来认定的终身幸福抛弃在了奔小康的道路,她说她丢失的不是爱情而是信仰。他博爱又淡漠,对于他来说,爱情最美好也只是漫长人生的锦上添花。因为一句谎话,她与他轻易的牵扯在了一起。他说:大不了将错就错。她说:我只是路过。
  • Forever, Plus One (The Inn at Sunset Harbor—Book 6

    Forever, Plus One (The Inn at Sunset Harbor—Book 6

    "Sophie Love's ability to impart magic to her readers is exquisitely wrought in powerfully evocative phrases and descriptions….This is the perfect romance or beach read, with a difference: its enthusiasm and beautiful descriptions offer an unexpected attention to the complexity of not just evolving love, but evolving psyches. It's a delightful recommendation for romance readers looking for a touch more complexity from their romance reads."--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 For Now and Forever)FOREVER, PLUS ONE is book #6 in the bestselling romance series The Inn at Sunset Harbor, which begins with book #1, For Now and Forever—a free download!35 year old Emily Mitchell is still reeling from the surprise news that she is pregnant. Just married, she and Danielle have no time to process the news as they are thrust into doctor appointments, preparing for the baby's arrival—and, in a surprise party, the revelation of their baby's gender.
  • 系统的超级杂货店

    系统的超级杂货店

    嗯,莫天空的理想大概就是把系统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然后抢劫系统的小金库。
  • 程太,别动武

    程太,别动武

    程润哲娶了擅长拳击的陆泱泱,他被第N次家暴后终于提出休妻,陆泱泱这时接到远在澳洲的拳馆的开业邀请函,她说离婚事宜等她回来再说。在澳洲她认识了时尚买手杜孟之,他对她对时尚感的敏锐感很感兴趣,希望陆泱泱能够考虑进军时尚圈。陆泱泱第一次知道自己除了拳击之外还可以有别的能做的事。两人从澳洲去到巴黎参加时装周,陆泱泱意外地充当了一回知名设计师的助理,也因此得知了杜孟之的另外一个身份,时尚教母的独子,财阀二代。杜孟之的身份让陆泱泱想到了程润哲,想到当初和程润哲在一起的缘由,她不想再和杜孟之相处下去,回到了国内,想要和程润哲签下他早就想签下的离婚协议书。可是程润哲突然改变了主意,原来陆泱泱和杜孟之在巴黎的合照被拍了下来,程润哲在网上看到了,他说他不想当一个别人眼中的失败者。陆泱泱不知道程润哲这是吃醋的表现,厌倦了什么事都是他单方面决定的生活。这次她主动提出离婚。杜孟之回国再次见到陆泱泱是在程润哲举办的酒会上。两人相见有些尴尬。陆泱泱在酒会上当众给程润哲下不了台,一时间震惊商界时尚圈。到底他们的婚姻还能否维持,当初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的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结婚的。现在杜孟之的出现又会这对风雨飘摇的佳人制造怎样的麻烦?
  • 如果不能够永远走在一起

    如果不能够永远走在一起

    年少时不经事的私奔,一场意外的背叛,命中注定的重逢。他和她,兜转一生,只为那滚滚红尘中,你到底能否知道,我有多爱你。假若缘分有天意,爱终有结局。言良生自小母亲离家出走,相依为命的父亲突然病发身亡,十七岁的他跟随父亲的好友来到了落落家。两人在天长日久的相处中情愫渐生,却被落落的父母察觉并严加阻止,少不更事的一对男女选择了在一个夜里携手私奔出逃。短暂的新鲜感过后,落落倍加思念母亲,偷偷与母亲联系,在母亲的动员下,丢下良生跟随母亲回了家。从此与言良生天各一方,音讯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