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500000010

第10章 “比基尼京剧”与艺术创新尺度

“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近日引起广泛关注,关注的原因倒不是三点式比基尼,而是参赛选手那戴着“京剧头饰”的扮相。该组照片在网上被广泛转发,并引发口水,有人称之为“糟蹋国粹”,有人称之为大胆创新,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究竟是糟蹋还是创新?其间的尺度如何?颇值得玩味。

据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李裕龙解释,这个头饰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比赛中采用这种形式,会更加出彩、更有东方韵味,也会让西方观众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向世界传递东方美感。他说,这个引起网友热议的“京剧头饰”是赛事组织方创作出来的,并没有刻意模仿京剧的造型,只是采用一种“写意”的形式去表达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此前,他们还用旗袍、青花瓷、道德经、江南水乡等中国文化元素嫁接过,似乎并无“异议”,此番引发口水,有点出乎意料。但他阐发的动机,窃以为并无不当:“比基尼属于西方文化,如何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相结合,是一个大课题,如何挖掘文化底蕴,让中华文化元素体现得更深刻,需要不断探索完善。”

东西方文化如何融合,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确实是一个大课题。在这个大课题下进行各种尝试,其前提当属无可非议,“非议”的,只是尝试的手段。怎样的手段属于“糟蹋”?怎样的手段属于“创新”?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这里且搁下“写意”层面的“比基尼京剧”,不妨看一看传统戏曲的“创新之辩”:前不久在媒体引起广泛讨论的“昆味儿不正”的《2012牡丹亭》,演出后论辩双方阵战甚酣,最终演变成一桩“文化事件”。论辩聚焦于“传统戏曲可不可以创新”?“守派”有守派的说法,“变派”有变派的主张。厘清两者的立场,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回答“比基尼京剧”的置疑同样适用。

《2012牡丹亭》编剧、台湾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的名字,始终都与京剧改革、戏剧创新勾连在一起。对于而今的传统戏曲生态,她有自己的看法:“在大学里教戏曲,每天跟年轻人接触,等于做民调。因此我十分清楚同一出戏在不同时代的学生中有什么反应。现在的孩子离京剧,离中国的文化、历史越来越远。”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青年人重新建立起关联?这是王安祈考虑得最多的问题。《牡丹亭》主演者、著名昆曲演员张军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这样表达观点:“我们必须实验和尝试新事物,这是复兴昆曲的唯一途径。”在“变派”看来,传统戏曲想要复兴,就需要有更多观众的关注,假如现代理念、时尚元素的加入能够吸引年轻观众,就说明这种创新是成功的。

而“守派”更多的是从保护遗产的角度质疑创新,担心“变派”以创新之名把遗产弄丢了。就昆曲而言,他们认为,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昆曲,哪些可以动哪些不可以,不能不顾传统,随心所欲。不能把各种各样属于流行的东西,放置到作为经典的戏曲遗产里面去,这样做将失去遗产的价值。一位昆曲研究者说:“把昆曲改成周杰伦,那大家直接看周杰伦就是了,何苦来看昆曲?如果昆曲成了周杰伦而吸引了年轻观众,那也是周杰伦的胜利而不是昆曲的胜利。你把大家引导到错误的路子上去,那只能加速昆曲的灭亡,把李白的诗都改成白话,那还是李白吗?”这是许多戏曲学者的共识。

其实,“守”还是“变”的问题是一个伪问题。戏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关键还是看变的尺度。面对文化遗产,不能以庸俗的文化进化论看待之:以为现代的艺术一定超过古典的,今天的一定比过去的好,所以传统的、古典的戏曲艺术必须改革以适应今天的时代、今天的观众。著名学者王元化曾指出,“以西学为坐标的风习由来已久”,对中国戏曲的改革,假如不是从戏曲传统的思维出发,而是按西方的艺术模式削足适履,未必有好的结果。

回到“比基尼京剧”。首先,这个调侃的提法是不恰当的,京剧符号只是“写意”到头饰上,与改编京剧是两码事,不能简单地据此以为是“糟蹋国粹”。但酷爱京剧者们的汹汹民意又提醒人们,对于国粹的触碰,决不能随心所欲,京剧符号承载下的民族情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如与大众审美相距太远,就有可能引起反感,乃至造成文化情感的伤害。虽然我不同意有人把这种尝试简单归结为“美女经济加低俗表演”的路子,但我同时认为,此类三点式“露透社”表演,由于先天具有时尚和煽情的功能,一旦将经典京剧的典型符号杂糅进去,或有“穿着芭蕾服跳街舞”之弊,喜感则喜感矣,但对于“把中华文化元素体现得更深刻”则未必有益,甚至有可能南辕北辙。

该守的守,该变的变。如何把握其中的艺术创新尺度,是对当事者“了解传统”与“合理创新”的全面考量。不要害怕尝试,不要回避辩论,理清思路后的创新才会走向正道。

同类推荐
  • 北大五明国学课

    北大五明国学课

    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正好代表人生最应该具有的五种智慧,源于明身、启于明心、进于明性、达于明德、成于明道。五明国学,希冀站在历史的高度,以21世纪的视野、全方位的角度、兼容并包的态度来传播今日之国学,且并不单纯地讲国学,而是将国学用于当下。学习五明国学,在当今物欲横流,缺乏信仰的社会中,找寻真实的自我。以明身、明心、明性、明德、明道之五明,化解对社会、对工作的怨、恨、恼、怒、烦之五毒,以此安顿好我们的灵魂。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全书通篇以日本社会生活中的花道、茶道、俳道、武士道等为切入点,讨论了日本人对美的体会,对生死之道的领悟,作者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通过对日本人精神底色的探究,为理解日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让读者感受了日本文化那种“具体入微”的美丽,尝试了那种“花是樱花,人是武士”的“忍恋终极”的落花之美。日本人的内心是紧张的,但情感却是极其认真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讲究“道”,在各自传统的文化道场里,固守日本其本身的社会文明,其修身养性就是通过认真的仪式讲述人生的真谛,又将日常茶饭事升华为“道”,将人生的体验全在“道”上。
  •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然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常住人口数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四合院、水井、胡同已经渐渐被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楼大厦、高级商场所取代,但那些奇妙美好的民间传说的并未因此消失,《老北京的趣闻秘事》正是一本记录北京辉煌时光的好书。翻开本书,聆听古老的北京城最悠远动人的传奇,感受那个不一样的古老帝都。
热门推荐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师父大量吾乃小屁民

    师父大量吾乃小屁民

    清州,是图国最有名的商业城市。它地处浪沧江和运河的交汇冲要之地,与吴旭国隔海相望。因交通便利,清州物资交流频繁,经济迅速地繁荣昌盛。全国各地的商人来此经商贸易,富商大贾,动辄数百。其中最富的当属盐商。清州是产盐要地,盐业是高利润行业,它让清州人迅速发家致富,积累了巨额商业资本。用“富得流油”来形容他们最为恰当不过,而其中,又以世代盐商冷月……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黄帝问玄女兵法

    黄帝问玄女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亡灵契约:魂归

    亡灵契约:魂归

    林熹本来以为这辈子日子会相当平淡。?没想到居然要背井离乡,去陌生的地方打工,还顺便遇上了一个无良老板。?她以为自己已经够倒霉了吧。?没想到这场难以预料的阴谋,却带着她开启了寻找强大力量的旅途。?魂归,灵魂归息之所。?你的愿望,愿为完成。
  • 位面主宰神

    位面主宰神

    主宰横行在宇宙之中,战神争胜于外域天国之内。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四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四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2018年7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倾世红颜爱而唯一

    倾世红颜爱而唯一

    笑看世间,痴人万千,白首同眷,实难得见,人面桃花,是谁在扮演。时过境迁,故人难见,旧日黄昏,映照新颜。相思之苦,谁又敢直言。梨花香,却让人心感伤,愁断肠,千杯酒解思量,莫相忘,旧时人新模样,思望乡。一朝魂穿而来,面对着冷厉狠绝的他,她想尽办法,只为逃离恶魔身边,自由自在的翱翔在自己的天空。可是天不遂人愿,总是有大大小小的麻烦找上门来,搅乱她的一池春水。几番沉浮之后,当他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她却命薄如纸。再次归来,他能否在人海茫茫中一眼认出她?荆棘遍布,困难重重前她又是怎样不屑的努力?当繁华落尽,梨花香处能否只羡鸳鸯不羡仙······
  • 锦瑟无双之倾君心

    锦瑟无双之倾君心

    她是二十一世纪杀手女王,意外穿越至异世大陆相府小姐身上,一场阴谋也随之展开,入宫为婢是为了躲避追杀还是阴谋的一部分。那刀光剑影惊起了躲藏在背后的麻雀,浮萍的身世也即将揭开。他是帝凰国尊贵的寒王,两人携手面对这一场阴谋,在这乱世两人是否能一直相伴。迷雾将揭,序幕即将拉开。看他们俩如何在这乱世携手,傲视群雄,俯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