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700000001

第1章 序

自从20世纪90年代现代新儒家迅速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显学以来,已有二十余年的时光。学术界提供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以专著形式出现的,既有人物研究(尤其是对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等人的专论),也有专题研究(譬如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心学传统、道德理想主义、政治哲学等问题)。陈永杰副教授当初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选择以梁漱溟、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等人为中心,研究这一哲学派别在直觉问题上的理论探寻及其意义。在完成博士论文数年并作了必要的修改以后,日前交出版社出版的同时,向我索序。我既了解直觉问题研究之困难,深入研究直觉问题有其必要性;也深知当初陈永杰在选择此题撰写博士论文时的执著:他尝试通过对上述四位儒家所持之直觉观的考察,力图呈现出直觉的多重复杂性表现及其意蕴,着力厘清直觉与理智之间的边界和各自的有效范围,并考察直觉与理智的融通是否可能。

具体说来,作者考察了现代新儒诸家直觉观的内在理路,认为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即新儒诸家在逐渐拆解直觉与理智之间的藩篱,且越来越关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从梁漱溟的直觉与理智的对峙,到冯友兰的理智为主、直觉为辅,再到熊十力的性智见体、量智呈用,然后再到贺麟尝试将直觉与理智进行融通而成后理智直觉。对于每位新儒家的致思理路作了较为深入的辨析,揭橥各自之所见与所蔽。透过历史的描述,对于现代新儒家的直觉观作了总体反思。作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渐揭开笼罩在直觉上面的神秘面纱。直觉的本质规定性与理智这种人的认知的逻辑化表达不同:理智是对必然法则的揭示,呈现出的是确定性;而直觉以理智为前提,还涵盖了情感、意志、信仰等因素,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呈现,呈现出某种不确定性、偶然性。直觉是非形式逻辑的,从本体论维度来说,直觉不应被理知方式所建构,因而直觉同时是对形式逻辑的突破;其所得——“体”,依然由人建构而成。因此,直觉更多地依赖人之“诚”,而与人真实的存在相通。

作者的上述思考,无疑都是颇有意义的。当然,部分地囿于作者专门讨论的范围,现代新儒家的直觉观念及其历史的复杂面相似乎还可以进一步勘明。我们都知道,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直觉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但是与智慧相关联的直觉有两个向度:我们把那些具有特别强健明锐的直觉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等人物称为“天才”,因为他们通常会具备常人缺乏的某些“灵感”;这种直觉更多地属于实践智慧。哲学家讨论的“直觉”,则更多地存在于形上智慧如何可能的论域,存在于解决“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说”(首先当然是“说不得的东西如何得”),即如何证成这个世界的第一义,或者如何“转识成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心理学的范畴“直觉”,在哲学家的眼里自然是哲学的范畴。从先秦开始,中国哲学家就比较强调直觉的作用。宋明理学家同样强调直觉,无论是主张“先立乎其大”的陆王心学,还是认为需要通过不断“格物”,才能到达“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境界的朱熹,都是如此。只是其学理用“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作主旨则有所不同。但是现代新儒家重视直觉,有着与先贤不同的语境:从梁漱溟开始,他们之所以强调直觉,很大程度上是在“古今中西”之争中,为了批评工具理性的过度扩张,在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中证明中国哲学不仅有其独特性,而且可以超胜西学。其实,西人也未必不讲直觉,梁漱溟、熊十力和贺麟都了解柏格森的直觉论——当初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正是十分流行的学问。新儒诸家认为,对于中国哲学包括传统信仰具有最大威胁的,是西方哲学的重逻辑分析的传统。换言之,新儒诸家的直觉论的一个侧重点是在直觉与理智的关系中展开的。他们并不认为没有任何知性训练的人,可以直接成为圣人,只是由于儒家“仁智统一”的强大传统,他们对如何为客观知识奠定基础的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知识论问题缺乏更多兴趣。换言之,新儒诸家是在某种偏至的理论形式中发展其直觉论的,而且就对直觉观念作概念分析的向度而言,也有一个未臻完善的过程。它后面隐蔽着新儒诸家需要证成的信仰,而信仰是无法完全诉诸理智的。这一点,港台新儒家唐君毅、徐复观和牟宗三表现得更为明显,正如同样属于文化保守主义的余英时先生曾经非常明确地指出过的那样。唐、徐、牟的后学并不讳言这一点,而以“儒学的精神性”来指代其宗教向度,或者用一个更为流行的说法:“内在而超越。”

在当代中国哲学史上,存在着与现代新儒诸家不同的另一种直觉论。冯契先生在讨论如何“转识成智”的时候,也提示我们需要依靠直觉,不过他会强调“理性直觉”。更重要的,直觉不是单独成就“转识成智”的功夫,而是“辩证的综合”、“德性的亲证”和“理性直觉”三者一起,共同促成我们获得形上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虽然非知识所能限定,但却非非知识;智慧虽非逻辑分析所能达成,但亦可以说非非逻辑。当然,我们对冯契先生的直觉论同样研究不够。也许永杰将来在继续自己对直觉观念的研究中,把现代哲学家对直觉的讨论综合起来探索,会获得更多的进展。

高瑞泉

乙未年新正于上海

同类推荐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之所以活得那样逍遥、自在,是因为他把利益看得很轻,把功名看得很利淡,所以他才能够真正做到“乘物以游心”,并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如果我们也像庄子一样,凡事也想开一些,那么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在喧嚣中拥有一份宁静,在忙碌中拥有一份悠闲。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庄子。有人仰慕“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有人秉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处世态度,也有人心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洒脱性情。
  •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试图重构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的基本体系。从一般层面上,依据人权的层次划分和范畴归属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表现形式,将人权分为应有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通过四维视角的透视,大致把握人权的内在规定和整体结构;从具体层面上,重点论述人权的外在关系和发展依据,即人权与自由、民主、法治、政治的基本张力及其协调;最后,揭示人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其实践途径。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其间的精妙故事,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
热门推荐
  • 李甲忏悔录

    李甲忏悔录

    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十年来,我几乎时时在回想那一幕。我耳边仍是她扑通入水的声音。即使是盛夏,一闻到这声音,我也索索发抖。水花四溅,我被淋了个透湿。很多人都知道,我被一个女人打败了。他们都见证或耳闻了那一幕。都知道了我的臭名。我顶着那个臭名灰溜溜地溜回家来,任世人唾骂。他们指责起别人来总是那么起劲。如果他们是我,我相信他们并不会比我做得更好。所以他们很乐意有这么一个人替他们挨骂。回到家里。我蒙头大睡了三天,然后接受父亲的安排,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婚姻生活平淡无奇,我聊以写诗著书为乐。写毕,我往往趁其墨迹未干又点火烧掉。火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 传统企业电商之道

    传统企业电商之道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传统营销经验和多年电商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为传统企业展现一条清晰的电商发展思路,扫清发展上的障碍。全书从传统企业启动电子商务应从战略规划开始,以实战的角度,阐述如何定位,如何建立电商管理体系,如何做营销管理和分销等一系列内容。相信本书能成为传统企业开展电商业务的行动指南。
  • The Altar of the Dead

    The Altar of the De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灯寺(二)

    青灯寺(二)

    阿月打量了一眼天色,提醒我道:“老大,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还是先回到村庄再说,免得和日本军一样遇上了鬼打墙。”“好,走吧。”我转身迈向原路,阿月跟了上来,天色又幽暗了一些,我们前方的路径因为视线不明,变得越加崎岖。走到一半,我回头看向圣湖,心底不禁期待可以看见昼伏夜出的食骨庵从水面下升起,但又害怕真的会看见不可思议的画面。湖面上依然平静,只有隐隐约约辉映着月光的雾气。“我在想,是不是应该留下来,毕竟食骨庵是昼伏夜出,如果我们想要找到它的话,理论上应该到半夜才能找到。”我说。
  • 快穿之狐狸是女主

    快穿之狐狸是女主

    借用别人的身体,完成她们的心愿,找回华真殿下的魂魄碎片。什么?!魂魄碎片都已经转世!
  • 菩提心义

    菩提心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回头

    别回头

    一栋封闭的旧图书馆里究竟有什么能让人莫名其妙的失踪?墙壁上的“死亡预言”又预言了什么,为何能让人自杀?古朴的青铜镜上的铭文究竟记载了什么,能引出匪痍所思的梦镜?
  • 国有企业严抓“四风”学习读本

    国有企业严抓“四风”学习读本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辅导读本,本书正是从这一现实需要出发,为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的同志编写了学习材料,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参考。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不过,我们也不用着急。因为任何一位妈妈,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