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时起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信仰佛学,完成了他自己内心世界的转变。这一时期,他创作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系列佳作。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表面的意思是:他与几个朋友在田间行走,忽然风吹雨打。那几个人都打起伞或穿起雨衣,而苏轼却任凭风吹雨打,继续吟啸前行。一会儿雨过天晴,山头又见斜阳,风也没了,雨也停了。更深层的意思是:上阕借写自然界的风雨以象征政界上的风雨,表现了作者信佛参禅后的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理念。同时也展现了他信佛习禅后的那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层递进的观念和境界。
这一思想在苏轼之后的生活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支撑着佛老的静达旷放,成就其虚静高洁的心态和淡泊超拔的性格,使其一辈子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自适的心态和风流潇洒的气度。苏东坡有这样的性格特点,他的词也因而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其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的:“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
同学点评:这篇文章作者主要谈到的是佛学和儒道对苏轼创作的影响,但可惜并不是很深入,让人有点意犹未尽。尤其喜欢作者倒数第二段的描述,正如作者所说,是各种不同的思想成就了苏轼的品格个性,而黄州时期更是使苏轼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
(刘晓晓)
从景物描写看黄州诗文
张格格
古代骚人作诗写词一定要拿一些自己所望之景的描写,引出自己此时的心情或者诗词的主题,苏东坡也不例外。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此时开始的四年,成了苏轼一生中写作的高峰时期。像我们熟知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亭下如积水空明”出自《记承天寺夜游》,以及我要着重介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这些诗文紧紧扣住“风、山、水、月”四种景物来叙述自己在黄州的复杂情感。“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也无风雨也无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为了更明晰地进行分析,我选择了其中的“水”景。不仅仅因为水可以静,可以动,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也因为出自《茶录·品泉》的“真水无香”的这种境界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水。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长江的浪水是汹涌的,站在江边的苏东坡想必是被浪水的源源不断和流动的声音所震撼了吧。试想,面前的水不停息地从源头流向下游,自己一个凡人,只能默默站在原地感受这大自然的永生,却又想到自己会和昔日的英雄人物一样被这浪水冲洗掉,产生了悲伤的情感。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水。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汹涌的江水呼啸而来,激起层层浪花,此时的“我”显得更加渺小。江山的美是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在这江山的映衬下,显现了不少的英雄豪杰。这描写不仅是自己内心的波涛汹涌的映射,也是暗示英雄人物的一生经历并不平坦,总是坎坷的,就像要经历这大江大浪的淘洗才会有好的作为。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水。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酒也是水的一种形式。酒能麻痹人的内心,暂时忘却现实,其中有一丝英雄的洒脱,也有对自己的处境——不能建功立业和壮志未酬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水从头至尾的串联,连出了这么一首传颂千年的美词。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是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漂流到各处,越过那茫茫的江面。——船在水上行,人在船上游赤壁,这是多么闲适的情景。正是因为被贬黄州,没法建功立业才会有这闲适的时间来游山玩水吧。“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月夜下,伴着白茫茫的水汽,朦胧的江面,“我”与客游赤壁,坐在船上,周围都是满满的江水,内心是平静的,可以独心思考。
“……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是水。
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遮蔽,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在这里游玩勾起了作者对阿瞒当年被周瑜所困的感慨,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浪淘尽”有异曲同工之妙。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是多么有胆魄的作为,试想,千百士兵追随自己,与自己同生共死,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不仅被世人所认可,又有人在困难的时候支持自己,这种情感想必是不会发生在被贬谪的苏轼身上了吧。羡慕的心情定是有的,有几分就不能确定了,因为阿瞒也是那被江水淹没的其中一员。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是水。
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从事物易变的一面来看,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流水的美好正是在它无限的存在,虽然表面上是流走了,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离开啊!天地万物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纯真自然的变化无不为后世留下了艺术美。
通过阅读苏东坡的诗词,似乎是望穿了他一生的坎坷,他看似简单而又富有内涵的思想感情在作品里景物的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方式寄托着他对理想的追求,使他成为孤独的理想追求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黄州时期诗文的情感变化
赵寒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被贬后到达湖北黄州,并在此地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这一时期既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上的第一个高峰期。从苏轼被贬黄州开始,解读他在黄州期间的文学大作及其心路历程,探究这一时期苏轼的思想变化对他以后人生的影响,就显得有意思多了。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先后多次被贬,然而贬谪经历却成就了他在文坛上的丰功伟业,也造就了他超然旷达的人生境界。
在苏轼初到黄州的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苏轼的这种孤单寂寞的心境和孤傲的人格理想。“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借孤鸿月夜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苏轼本人被贬黄州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也暗示出苏轼当时处境的凄凉。这一时期,苏轼在政治上陷入绝境,心灵饱受摧残,生活穷苦不堪。
1082年三月,苏轼外出途中偶遇下雨时有感而发,作了一首《定风波》,借雨抒情,将自己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上阕写大雨骤降,按常理本该是寻求避雨之处才是,可苏轼却置若罔闻,独自在雨中吹着口哨悠然徐行。表现出苏轼对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已经毫不在意了,对政治上的打击也不记挂在心上了。下阕写刚才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开始感到微微凉意。而山头的夕阳又送来些许温暖,似乎是来迎接“我”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委婉地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平生经历的官场风波的反思和感悟。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说,刚才遇雨时,我没有盼晴,也不认为风雨有什么不好,现在天晴了,喜悦之情也淡得近乎没有。言外之意是,自己已经对政治上的荣辱看得很淡了。
1082年7月苏轼游赤壁,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此时的苏轼已经真正地自我超脱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以怀古为主,语言豪放,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大气、豪迈之感。正好也符合苏轼豪放派的特点。最后以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语,告诉自己:人生像梦一样虚幻,什么也不用想了,还是喝酒吧。至此,诗人终于以一种“物我相忘”的超脱代替了先前的痛苦。
说到《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不得不说到苏轼另一篇关于赤壁的文章前《赤壁赋》。文章的一开始作者就描绘出一幅月下泛舟的美景,作者意兴盎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然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不可见,苦闷情绪深深地印在苏轼本人心中,纵有清风明月的美景相伴,也挥之不去。“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客人箫声之悲,正是苏轼本人之悲,“客”不过是苏轼借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载体。借客之箫音,倾诉自己的一腔不平之气,并由此思考、探究人生之悲、社会之悲。“客”的颓废其实正是苏轼自身内心痛苦的写照,宦海沉浮,所以对时世有沧桑感慨,心情颓废,但随后的回答又表现出寄情自然、豁达开朗的积极心态。在几度遭贬后,苏轼确实有颓废消极的情绪,但旷达的心胸又让他走出低迷状态,积极面对人生,可见苏轼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此时“客”的喜已非单纯的山水之乐,而是冲破了忧患意识的阴霾,显得分外欣慰和轻松。至此,“客”与苏轼合二为一,是肉体和灵魂都得到再生和提升的苏轼,是更加觉悟、更加成熟超然的苏轼。
读黄州诗文,品苏轼情怀,悟深刻道理
郑羽萌
在所有人看来,“贬”不是好事,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心情会十分低落,每日借酒消愁,最后默默死去,而苏轼被贬黄州后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他,从容乐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中他写了途中遇雨的情景,雨骤风狂,但他仍然在雨中舒适漫步。苏轼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给我们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喜悦和豪迈之情。用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在政治风雨面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更让我们看到了他面对人生的风雨——被贬黄州,依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而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慢慢深思。也让我们向他学习,渐渐乐观地面对比苏东坡遭遇到的小得多的困难。
再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书写他内心愤懑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要求精神的解脱。在夜深人静的荒凉大江边,他“倚杖听江声”,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中,悟到人生的真谛,希望摆脱人生的得失荣辱,寻找自由的生活。“江海寄余生”,读来好像有消极情绪,但实际上却是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对自由的追求。
他,活在当下。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句子了,短短两句话,体现出苏轼的清闲,我还看到了他清闲背后的安于现状。他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庄稼已然种上,更无金钱财务的烦心,他开始享受每一天的快乐,身上金钱不多,身边空闲不少。苏东坡乐观、随遇而安的心态,让我不禁有些羡慕他平静、悠闲、没有压力的生活了。
正应他在前《赤壁赋》中所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每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可以读读这几句话,想想东坡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超然,把一切烦恼都抛到脑后,享受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