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当中,民国,虽然只是一股涓涓细流,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剧烈的转型期。
新旧思想的交错与冲撞,中西文化的矛盾与融合,使得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男权和家长制度产生了动摇,最终让一批勇于追求自我解放的女性从春闺当中成功地“破茧而出”。
这些大胆的女性,带着来不及褪去的古典气质,挺直腰板,勇敢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努力接受西式教育,大胆追求婚恋自由,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女性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也不再是时代的看客。在大变革时代,她们风华尽显,以自己的绚丽人生,书写了一部又一部传奇。
在众多的民国女性当中,最为锋芒毕露的当属秋瑾。
生于仕宦人家,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虽然她有个“美丰仪”的夫君,还有一双绕膝的儿女,但是秋瑾不想做时代的看客,她想引领甚至扭转这个时代,也正是因此,她毅然别亲离子而赴国难,远渡扶桑,努力学习新知,热情投身革命,最终取义成仁,以自己的一腔热血惊醒世人,“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的好友吕碧城,同样也是女权运动的先驱。
风华绝代的吕碧城,特立独行,服饰张扬而另类,每每公开露面,总会引动“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壮观景象。她不但拥有美貌,还拥有过人的智慧和不凡的胆识。
十三岁那年,母亲被匪徒绑架,吕碧城为解救母亲,以孩子身份写信请督军援助,最终让母亲平安归来,但是她却因胆识过人遭到了婆家的退亲。成年后,吕碧城文采斐然,官至总统府秘书,最后孑然一身,游历欧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女人,完全可以自己做自己的靠山!
与尖锐、热烈的吕碧城形成反差的,是平静、恬淡一生的杨绛。
杨绛的一生,就如同她的文章一样,平淡、隽永当中,尽显风流。
除了锦绣文章,杨绛最让人感动的还有她与钱锺书的爱情,为了照顾孩子气十足的钱锺书,大家闺秀出身、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杨绛硬是让自己变成了裁衣做饭、修门换灯、爬窗淘沟无所不能的“田螺姑娘”。杨绛爱钱锺书胜于爱自己,一生温婉的她可以忍受别人对她的侮蔑,却会为了保护钱锺书而在批斗会上大声抗议,甚至和“革命群众”吵架,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会用难得的幽默和豁达,作为钱锺书生命的支撑点。
在常人看来,杨绛的晚年并不幸福,爱女钱瑗早逝,钱锺书又先她一步而走。当接二连三的剧痛压向她的时候,她选择了闭门谢客、潜心治学来排遣内心的悲痛。
从鲐背之年到期颐之年,笔耕不辍的杨绛陆续创作了多部新作,含着情,更含着泪。
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位惊艳了时光的女神,那就是林徽因。
集才情、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生前曾经得到过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等多位才子的爱慕。她不但是参与国徽设计的建筑学家,还是天生的艺术家,以及公认的诗人。她不但可以和众多文人学者在派对上高谈阔论,也会跟随梁思成一起攀古庙、走荒野;她的含蓄优雅曾经让哲学家金岳霖一生牵挂,但是她也会为了被拆除的古建筑群而当众失态。这就是林徽因,一株永远留存在时光当中的空谷幽兰。
民国期间,北平文教界曾经流行一句名言:“娶妻当娶凌叔华。”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凌叔华,书画文皆佳,她丰厚的学识、高深的才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抹亮色。她傲然天真,也进退有度,正是缘此,她成了徐志摩一生的知己;她烟视媚行,但也有着大家闺秀的端庄可亲,也正是缘此,才有了她与陈西滢的一生相守。
即使到了晚年,凌叔华的才气也没有丝毫减弱,她在国外举办画展,观者如潮,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她以英文写就的自传体小说《古韵》,征服了海内外无数读者。
这就是凌叔华,一株生长于旧时代水潭当中的白莲花,她在吸收水中浸润多年的养分的同时,以一种俨然端庄的姿态,沐浴着新时代的雨露。
与上述主动走出家门的女性不同,张幼仪,是“被动成长”的女子们的代表。
张幼仪,一个有着完美的旧道德的女性,十五岁就被父母安排着嫁给了徐志摩,原本想夫唱妇随、一生静好,但是没有想到,特立独行的徐志摩最终还是给他们的婚姻画上了一个不完满的句号。
离婚固然不幸,但是婚姻的惨败,却成就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张幼仪。离婚之后,张幼仪在德国留学多年,不但学习了法语、德语,还学习了师范课程。在远离传统社会、远离公婆和父母的德国,张幼仪由一位守旧女子成功转变为一位独立自强的新女性。回国之后,无论从教还是经商,她都举重若轻。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我一直把我这一生看成有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
除了上述女子之外,在民国乱世之中尽显风采的还有盛爱颐、陆小曼、萧红……她们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几千年来被人忽视,甚至被女人们自己忽视的一个真理:女人,不仅可以做时代的看客,而且还可以投身时代,甚至引领时代。
时光荏苒,载走了无数曾经灿烂的繁花,数十年后,在婚恋自由、男女平等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权利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争取这些最基本的人权而斗争的民国才女们。正是她们,在时代的洪流涌向自己的时候,没有转身逃跑,而是勇敢地选择了投身其中,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女性,不再被漠视,更不会被历史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