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2300000004

第4章 河上柏影(4)

丁教授还跟着他来到宿舍,看到了他摞在床头上的更多的书,咦,好几本都是我建议过的书目嘛。

丁教授还问,你是叫王……王什么?

王泽周。汉族姓,藏族名字。

泽周,泽而周之,汉语也通,怎么是藏族名字。泽周,什么意思?不,不对,名字肯定就有个意思,我不问你,这不尊重,我收回。接下来,丁教授掀动着鼻翼,咦!什么香?什么香?王泽周你不是交了女朋友才不肯回家的吧。

老师知道没人喜欢我。

这是真的,女同学她们喜欢家庭有钱的,喜欢家长是干部的,就个人条件来说,喜欢身材高拔,模样英俊,头发鬈曲,性格奔放的。这些王泽周一样都挨不上。他的父亲只是一个农民,一个乡下木匠。这口散发香气的柏木书箱的笨重样子就是一个证明。

教授说,但是,很香,很高雅的香。

这一回,王泽周也闻到了自己柏木箱子的香。有这只箱子都两个学期了,王泽周好像也是第一次正经闻到这香。他笑了,把摞在箱子上的书挪开,再揭开铺在上面的报纸,对老师说,是这箱子的香。

丁教授取下眼镜,把鼻子贴到箱子上嗅嗅,嗬,真是啊,真是这木头的香。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香气如此奇妙的木头呀!

老师,我的老家到处都有这种香柏树。

那你家乡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丁教授拍拍他的肩膀,只是,这箱子的样子真是可惜这木头了!

王泽周便接不上话了。

临走,丁教授留下话。他说,学校每年都要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择成绩优秀者留校任教。到时候,他一定会向学校认真推荐。丁教授都走出去几步了,又走回来对他说,哎哟,我告诉你吧,你要是早几年上学,那就是个抢手货,那几年的女生追求的对象多半是像你这样爱读书,成绩好的。不过,丁教授说,如今这气氛已经变了。风水轮流变,也许哪一天这风气又变回来了。

夏天,气候湿热,窗外树上,蝉声时起时歇。王泽周就这样坐在蝉声里读书。累了,他会俯下身子嗅嗅柏木的香味,那真有提神醒脑的功效。他静静读书,觉得自己正在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从来没有因为出身而被人轻忽的人。这些书——哲学、历史、文学、佛经,这一切的一切,让他觉得自己能战胜佛经里所说那种分别心:别人对自己的分别心,自己对自己的分别心。在他求学生涯的那几个短暂年头,大学生中还流行严肃的著作,弗洛伊德、尼采和萨特,流行的词是反思,这些也都加深着一个年轻人对世界对人生的憧憬与困惑。

思绪纠结不清的时候,王泽周会想到村前石丘上的老柏树,枝干苍劲,阴翳浓重,静静高耸在一川湍流的吼声之上。记忆中的树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存在,那种沉静的清新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奇迹。

那几棵柏树竟然出现在他的梦中。

那是一个闷热的中午。他脸上盖着一本书,遮住窗外射来的光与蝉声,躺在床上睡着了。他没有关门,为的是走廊上的凉风可以吹入房间。整座宿舍楼安静到可以听到走廊尽头卫生间水管漏水的滴答声。这个青年人,慢慢在床上睡着了,入梦了。在他的梦境里,河水奔流声中那几棵柏树的枝叶微微震颤。柏树下有一个朦胧的身影,即便是在梦中,王泽周也知道,那该是他的母亲,在收集柏树的香叶,作为煨桑的材料。她会在曙光刚刚照亮村庄的时候,把这些香柏叶填进小小的祭坛中点燃,在宁静无风的早晨,香炉上的烟柱笔直上升,最后融入蓝天。王泽周在梦中走到煨桑的母亲跟前,用自己都不情愿的什么都知道的口吻对她说,妈妈,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妈妈没有回头,说,我只是要我的儿子幸福,愿我的家庭平安。梦中的王泽周继续问,家庭平安?妈妈,包括我的异乡人父亲吗?这是他这些日子从书中读来的口吻。这个年代流行的学问,弗洛伊德。他说,我觉得我们村里没有人会真的记挂他的平安,包括你,妈妈。在梦中,他把这些话说得振振有词,字正腔圆,即便是在梦中,这样的话说出来,也显得那样唐突无礼。但王泽周无法制止自己,他似乎还能对母亲,对这个没有去过比县城更远地方的乡下妇人说出更无情的话。他梦见父亲在一旁伸出手来要制止他……

王泽周终于从那个难受的梦境中醒来了。

他躺在床上,一身汗水。那本书仍然扣在他脸上,遮断了刺眼的光线。在闷热的空气中,那本书散发着纸的味道,油墨的味道,和黏合书脊的胶水味。王泽周有如此纠结梦境的那些年头,严肃书籍行销通畅,所以,那些关于身份,关于国家,关于民族,关于反思,关于未来展望的书籍,都散发着刚刚走下生产线时的味道。

这样的气味充满一个人身心的情形,多少也像是个梦境。

那本书被人挪开了。

光线有些刺眼,王泽周恍然看见一个朦胧的身影立在床前,那身影发出声音在叫他的名字,王泽周。

王泽周没有答应,这个声音很熟悉,也很遥远。

他睁开眼睛,是你?!

真的是父亲站在他面前。

是我,王木匠手中拿着刚才他盖在脸上的那本书,你做梦了。

王泽周说,我梦见村前的柏树了。

王木匠说,那是想家了。

王泽周说,我没有想家,我只是梦见柏树了。

这一来,两个人就找不到合适的话了。一旦静默下来,一生小心拘谨的王木匠在此情形下更是局促不安。

从小,父亲在人前这种举止,总是让王泽周深怀耻感。对,心理学上就是这么命名他的这种情感状态的:耻感。这个人为什么不能像其他男人一样,大嗓门说话,大甩着膀子走路,打着哈哈跟女人们调笑呢?以至于他的儿子也跟他一样成了一个拘束胆怯的人。

他对父亲说:这里没有别人,你坐下吧。

父亲说,我坐了两天汽车,这辈子都没有这么长时间坐着不动,坐够了。

王泽周问父亲,那以前你是怎么去我们村的?不是坐车去的吗?

王木匠这才在床沿上坐下来,说,给我倒杯水喝。

喝了水的王木匠回忆起饥荒年间自己和师傅背着一套木匠工具,逃离家乡,一路做工,乞讨,一年多时间才到达那个使他重新安身立命的村庄。但他从来不习惯对人倾诉,所以,这些话他也没有出口。那些话,只是像村里刚刚出现的录音机,按下快进键,那些清晰的歌唱与话语,吱吱嗄嗄几声就快速地过去了。他放下杯子,笑笑,说,没想到你还把箱子当桌子用呢?他又说,王泽周,我来接你,我们一起回家。

王泽周指一指散乱在柏木箱子上,和摞在床上的那些书,我写了信给你们,说了我今年假期不回去。

王木匠说,不是那个家,是老家。

老家?

王木匠从手上掏出来几个皱巴巴的信封,放在了儿子面前,老家,我的老家,也是你的老家。

昨天晚上,他看的杂志上,评论家和当红作家正在热烈讨论寻根文学。

王泽周想,我也要寻根去了。

于是,王泽周就跟着父亲去往那个老家。父亲的老家。

中午出发,天近傍晚才接近了那个地方。下了长途汽车,一条土路与公路连接处的标志牌指向一个浅山和山间平坝交界处的村庄。路牌上村庄的名字和父亲在学院寝室中掏出的那几只皱巴巴的信封上的地址是同一个名字。一向平静的王木匠走在一边是茶园一边是稻田的土路上,显得气喘吁吁。快走到村子跟前时,父亲对儿子说,我要休息一下,我要休息一下。

父子俩在离村子不到两百米远的地方坐下来。

太阳西斜,近在咫尺的那个村庄升起了淡淡的炊烟。这是一座中国内地常见的青瓦白墙的村庄。在他父亲口中,这就是老家。正是老家这个词,反倒使得王泽周对这个村庄只有陌生至极的感觉。他这一天的经历,就像是一个漫长的不曾中断的梦境。他希望这只是一个梦境。父亲在他身边捂住脸从口中发出了咿咿唔唔的声音。

他听见自己说,你哭了?回老家应该高兴才是啊!

父亲说,我害怕。

父亲在王泽周出生的那个村庄,是外乡人,也是外族人,现在,他回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家,到了村口却再迈不动步子,他说,我害怕。

在来到这个村庄的汽车上,王泽周读了父亲身上那几封皱巴巴的信。大约知道了父亲这个外乡人的身世。他就出生在眼前这个村庄。十多岁不到二十岁时,父亲的一个姐姐饿死。为了给剩下的家里人——母亲和三个弟妹省一点救命粮,他跟着一个老木匠出外逃荒。用了一年多时间,一路做工乞讨,当他终于在深山中那个异乡村庄停留下来,这时,一起上路的师傅已经死在路上半年多了。十来年前,他写信和老家的人联系上了。那时,他母亲还在,三年前,他母亲也过世了。

父亲还在哭泣,他说,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思,我想让你奶奶看看出息了的孙儿,可她老人家已经过世了。

从那几封信中,王泽周还知道,自己该叫奶奶的那个老妇人没死之前,父亲在老家的三兄妹已经分家自立门户了。而这些信也不是三兄妹中任何一个人写的。

每封信都是这样开头:明轩贤侄,老夫代笔,替你娘亲转告……

最后一封信是这位老夫子告诉王木匠母亲的死讯,并催他归乡:

明轩贤侄:此次致书于你,世间已无有你的娘亲,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必贤侄定是追悔莫及矣。族中人知你艰难,入于蛮人之地,生活所迫,娶蛮妇,共生子,我族中人莫不唏嘘叹息。你娘亲临终之时,留有遗言,说你蛮中之子既已长成,自当能奉养其母,你正可决然还乡,骨肉团圆。

王泽周和父亲坐在村道上,看着黄昏慢慢降落在这个与家乡村庄截然不同的村庄之上。王泽周想,父亲让自己看信的意思是,他再不回山里那个家了。王泽周也早下定主意,他就把父亲送回到他的老家,只把他送到村口,却半步也不会踏进这个村庄,也不会去见这个村子中那个把自己的家乡叫做“蛮中”,把他母亲叫做“蛮妇”的家族的任何一个人。

于是,王泽周对父亲说,爸爸,你该回去了。

父亲泪流满面,你奶奶都不在了,我回哪里去?

王泽周的口气变得冷峻了,你不必害怕,他们不是三番五次叫你回来吗?

王木匠说,我认不得几个字,我家那个老表舅之乎者也的话,小时候我就听不懂。

那你怎么回来了?

我只晓得家里来信就是叫出远门的人回去,我确实也该回来看看了。我离开家的时候,是比你还小的年纪,算算,都三十多年快四十年了!

王泽周站起身来,对着王木匠鞠了一躬,说:“爸爸,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妈妈。”说完,王泽周背朝向那个村庄,向着公路的方向奔跑。他听见父亲在身后叫他,叫他名字的声音是那样的无助与悲伤。但王泽周想,你已经回到你的家乡了,你可以跟你的家人在一起了,你已经回到你的家乡了。于是,他加快了奔跑的脚步。跑得越来越快,这甚至让他想到了一本借回寝室还没有开读的美国小说的名字《兔子,跑吧》。接下来,黄昏的微光消失了,他把奔跑的身躯投入了黑暗,偶尔一辆驶过的汽车打开的车灯,把公路,公路边的树和田野照亮,驶过之后,便把车后的一切都留给了更深的黑暗。

王木匠在身后喊,王泽周,你要去哪里啊?!

王泽周没有回答,他只是在陌生乡间的土路上奔跑,在汽车驶过后迅即陷入黑暗的那条公路上奔跑!

他听到了父亲的哭声,却仍然没有回头。

然后,那个从这个村庄逃荒去到他的家乡的王木匠就被抛弃在他身后的暗夜里了。两小时后,王泽周置身在一个陌生县城里,他用十块钱入住了一家旅馆。第二天,他回到省城里的学校。他在公共卫生间里把自己从头到脚用凉水冲洗一番,然后挺直腰身坐在柏木箱子前看书,却怎么都看不进去。蒙上被子睡觉,怎么都睡不着。半夜刚过,他就起床了。他要回家,他要跟母亲在一起。他小时候就听人闪烁其词地用猥亵的言词谈论村里的坏男人如何欺侮一个无依无靠的姑娘,王泽周知道他们说的就是他的母亲。现在母亲又是孤身一人了,他不能让她一个人留在村里。

走到街上,公共汽车还没有开始运行。他徒步穿过半个城市到达长途汽车站。两天后的下午,也是斜阳西下的时分,他已经回到了那个有老柏树的村庄。

还没有走到家,王泽周就遇见了母亲。

她正在地头把割下的青草,一把把捆起来,晾在栅栏上。这些青草晾干了,储存起来,是来年春耕时耕牛的饲草。当母亲在栅栏边直起腰身时,刚好看到儿子大步向着自己走来。她还没有说出话来,王泽周就张开双臂把她抱在了怀里。儿子成人后,母子间再也没有过这样亲昵的举动。母亲在他怀里只是短短地倚靠了一下,便挣脱出来,红着脸说:“邻居看见了,要笑话呀!”

过去的王泽周腼腆内向,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会如何看待自己。但今天,他再一次张开双臂把母亲拥入怀中,他说,他们就是把嘴笑歪了也没有关系。的确,上大学的这两年,且不说学问的增长,王泽周已是一个身体硬朗的成年人了。母亲倚在他怀里,良久,才开口说,好了,儿子,咱们回家去吧。

回到家里,她问王泽周,你爸爸呢?

王泽周低下头,没有说话。

你爸爸到城里去看你,他没有找到你?

王泽周抬起头,看着妈妈,口气里有掩不住的埋怨与责问,你怎么才想起他?

这回是妈妈低下头,你知道,我跟他一直是这样的。

王泽周说,他不会回来了。

母亲还是全不在意的口气,他会回来的。

王泽周逼问,他为什么要回来?

母亲说,他会回来的。

他回他的老家去了,爸爸他也有自己的家乡。

他的家乡是什么地方?养不活一个人的地方,还是家乡?

同类推荐
  • 陕北煤老板

    陕北煤老板

    全书以陕北煤城古塔镇为背景,揭示一群文化不高的煤老板是如何通过盗挖乱采而“发家致富”。那些陷阱与圈套,那些黑白勾结,勾勒出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和一个个离奇怪异的故事,让你直击煤老板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资产和名声迅速扩大的煤老板訾三通过金钱和美色手段,同煤城的“一把手”付县长交上了朋友,并被聘为县长助理,在网上引起争议……一场因原岔湾矿股份分红纠纷的官司,给原矿主陈老板招来杀身之祸。而雇凶杀人者正是訾三的弟弟訾四,訾四在潜逃时出车祸死亡,几起悬案最终水落石出……
  • 魔针

    魔针

    上海滩石屏开诊所开泰栈蒙格尔寻衅话说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洋人在华夏古国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自不必说。更有一伙披着宗教,科学家外衣的洋痞子,口里急着“和平、博爱”的“圣经”,暗地里却干着男盗女娼,抢掠民脂民膏的勾当。于是,便引出了许许多多炎黄子孙,血性男儿,巾帼奇才,谱写了一篇篇威武雄壮,可歌可垃的史诗。在下今日不说那飞檐走壁的江湖侠客,也不表那花前月下的才子佳人。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以袁世凯为主人公,描写了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事件、义和团运动、立宪之争等政治事件,展示了袁世凯由发迹到下野的宦海升沉历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清季朝廷和官场的惊人黑暗和腐败内幕。
  • 婆婆不是妈

    婆婆不是妈

    《婆婆不是妈》是一本描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西北部的县城里一对婆媳关系的小说。主人公楚晴是某中学的语文老师,在她与婆婆长达30年的生活情感纠纷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到的婆媳关系的心理历程的集合。尤其是主人公在自己即将成为婆婆时却经历了婆婆的离世,由此感受到的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不舍和伤痛,给我们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
  • 全频带阻塞干扰

    全频带阻塞干扰

    这是一个场面浩大而惨烈的故事。21世纪的某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起了对俄罗斯的全面攻击。在残酷的保卫战中,俄国的电子战设备无力抵挡美国的进攻,节节败退。唯一的办法,是制造一场阻塞所有通讯频道的电子洪水,使双方的电子仪器同时失灵。于是,一位俄宇航员,驾驶飞船撞向太阳,引起了一场巨大的磁暴,使地球上的通讯全部中断了。人类回到了马可尼之前的时代,士兵们重新拼起了刺刀。
热门推荐
  • 重生还躺枪

    重生还躺枪

    林加可上辈子加这辈子永远都在被自己的朋友圈连累,所谓的躺着也中枪说的就是她。身为名门淑媛,虽然本来的目标是公主风淑女,不过既然生活都变成这样了,那不如直接——成为女王御姐踩死那群糟心的小妖精吧!
  • 仙武狂歌

    仙武狂歌

    穿越到一个类似武侠+聊斋的奇妙世界,以手中刀剑劈出一个江湖神话!帝临仙武,无限狂歌!
  • 耕田旺夫

    耕田旺夫

    醉酒醒来,成了十两银子买来的媳妇。怎么办?农家小媳妇?机缘巧合下,苏萱有了第一桶金,开心创业奔小康。别人羡慕嫉妒恨,我自逍遥异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群号169177765欢迎大家加入讨论,交流,吐糟
  •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屌丝青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突然就穿越到了大唐。哎呦我去,李世民居然是我爸。程咬金你笑什么笑,不要皮。不然我告我老爸。哼╯^╰。想要要读书,没有钱?没事我出钱,让你读书。
  • 老板第一防线:防止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老板第一防线:防止核心员工流失的策略

    留住自己的核心员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较量的开始,对此,预防和规避核心员工流失的第一道防线就尤为重要,一旦第一道防线失守,后果就不堪设想。北京华夏圣文管理咨询公司对中国1500家企业的核心员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更让中国企业担忧。调查报告指出,核心员工的流失不仅带走关乎企业的商业机密、核心技术、合作客户,更为严重的是核心员工除了自己另谋他就,还往往会带走其他的核心力量。留住核心员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较高的薪酬、福利,还需要用精神激励来巩固。精神激励主要表现为创建一种参与、平等、沟通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公司内部融洽、友好的人际关系。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明目至宝

    明目至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is Side of Paradise

    This Side of Paradi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班丹小说三题

    班丹小说三题

    一把由刺刀改制的藏刀,一肘见长,一如冰锥,寒光闪闪,看上去十分精致,像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打制的。在你买那把刀时,我正在我家阳台暖棚里睡觉。等我醒来时,你已经站在了我面前。你俨然凯旋的英雄,得意而自豪地把那把明晃晃的刀举在我面前,眯起眼睛,露出微笑说,我终于有了一把好刀。我点了点头,啥也没说,因为我还没有完全睡醒。过了几分钟,你又补了一句,“我买了一把刀,你瞧瞧,漂亮吧?可我不知道它派什么用场。”我揉一揉惺忪的睡眼,随口扔给你一句,“吃肉用呗。”你嘿嘿笑,连连点头,把刀郑重地挂在腰间,拍了拍。
  • 掌门十二岁

    掌门十二岁

    “小包子,去,用你的美男计。”小女人狡黠地笑。“……”大美男立即面瘫,全身气息阴冷。“别忘了,是谁把你养大的,我可是你姐哦。”美男双眸森然,突然嘴角邪勾,撕开外衣,大步进逼。“你说你是……我姐?”身体直压而下,咬牙启齿地看着一直挑衅他的小女人。“你,你干什么?”小女人被他压在椅子上动弹不得,热灼的气息让她小脸通红,神情慌张。“那你还是不是我姐了?”美男邪肆地抬起她的下巴,神态撩人。“不……不是。”“那是谁?”“是,是……你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