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4600000005

第5章 与巴金伯伯缘悭一面

其实我见过他。只是相关的记忆不是原生在自己头脑里,是爸爸嫁接给我的。

爸爸说在60年代初带我去看过巴金伯伯。那次巴金伯伯是来北京开会,下榻处似乎是在西单的民族饭店。爸爸说,在饭店的房间里,我一直在看一只信封上的邮票,后来巴金伯伯发现了,曾问过我是不是喜欢集邮。那时我应该是10岁或稍多一些,一张有彩色图案的邮票,显然比大人的谈话吸引我。事隔多年,爸爸再与我聊起这事的时候,我已经连那张相对有趣的邮票也不再记得,当然也不再记得两位长辈未必有趣的会面。

在70年代后期,我比较勤奋地学习过日语。爸爸给我的支持之一,是托请巴金伯伯为我搜求学习教材。爸爸是个拘谨到古板的人,能够为了这件事向别人开口,说明他对我曾经很期待,也说明了他对巴金伯伯的信赖。那时社会开放程度有限,取得国外资料的渠道也有限,巴金伯伯利用出访的机会,为我带来过小学、中学到高等中学的日语教科书,因为第一批带来的全部是上半学年的课本,后来又带了一批下半学年的课本把它配齐,两批共20余册。以后的两年我与这套书朝夕相伴,在学习中,也选译部分课文,试寄给不同的刊物,偶尔也得到采用。记得翻译过一篇课文《盼晴娘》,被《儿童时代》作为“小小说”采用了,编辑部还给我复了短信,那位编辑就是当时刚在文坛崭露头角的王安忆。后来我也搞过一些其他各类翻译,但起步是从这套教科书开始的。这些年来常是心存旁骛,对于译事三心二意,对这套书却是一心一意地珍藏着。它们是我切实地受惠于巴金伯伯的纪念,使他在我心里变得比较具体,但是我没有再见过他。

80年代和90年代,各去过一次上海。

前一次正巧爸爸也出差,他已经先一步到了上海。去会合他的时候,见到巴金伯伯的女婿祝先生正在房里,他刚刚帮助爸爸从一个较差的住处调房过来。后来我们父子去访过巴金伯伯,记不得是什么原因未能相遇,家里只有两位老媪,猜得出就是长期与巴金伯伯同住的他的两位妹妹,她们和爸爸闲谈,并留我们用了午饭。那一餐不俭不奢,与我们的口味很相近。爸爸留在沪上时间较长,后来应该再度往访过,而我另有公务在身,第二日就离沪去了浙江。那次无缘见到巴金伯伯。

后一次是1997年巴金伯伯94岁寿辰的时候,文汇出版社出版了《巴金书简——致王仰晨》,这个集子收了巴金伯伯写给爸爸的300多封信。社方请爸爸去上海参加有关活动,我也陪同去了。那时巴金伯伯已经住在医院的病房里,爸爸去看过他两次。前一次他是随主办单位《文汇报》去的,我在饭店房间里看到了电视报道;后一次我陪了他去,但在医院门口就止步了。那是一个下午,出门前爸爸面有难色地问我:“你是不是不去了?”我想他是不愿意别人有任何误会,其实这心思在我也一样,因为我不但没有工作上的名份,甚至不是巴金作品的热心读者。但那时爸爸年近八旬,我不放心他自己去,便陪他去了华东医院,约好了在外面等他。爸爸出来后对我说,小林姐姐问到了我,说应该让我同去。爸爸一生谨慎又自抑,他情愿显得不近人情,也不情愿被别人视为攀附,其谦卑之下的傲骨,是我看得清楚并且尊敬他的地方。这次我仍无缘见到巴金伯伯。

爸爸与巴金伯伯的友谊,持续了60多年;爸爸做巴金作品的编辑工作,前后也有30年的时间。《巴金全集》和《巴金译文全集》的编辑工作,爸爸是在离休后才开始做的,历时10余年;两部《全集》出版以后到他去世以前,他还在继续编辑一些未能收入《全集》的文稿。在作家生前出版其全集,似乎未闻先例,在外间也引发了不同意见。然而两位老人终能良好沟通与合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这项文化工程。一个编辑和一个作家,这种历久弥深的友谊,在文学史上也算得是罕有之例了。

爸爸不大对家人讲他的工作和他的朋友,关于他与巴金伯伯交往,也只听说过一些零星的小事。比如抗战胜利重回到上海后,他曾设宴款待过巴金伯伯,那是请了厨师到家里来张罗的,那种规格的宴客,他生平大约没搞过第二次,据说是雇了黄包车接送巴金伯伯往返。有个小插曲是:作陪者中有我的姑姑和姑夫,姑夫来时把汽车停在弄堂里,饭后出得门去,发现车上的油箱盖子不翼而飞了。有的回忆便没有什么细节,比如50年代里巴金伯伯来北京公干,时尔会约了爸爸外出吃饭,或去北海公园划船。妈妈说曾见过他们两人长谈,就站在西总布胡同三联书店总管理处的庭院里,巴金伯伯年长,可能先累了,就用一只手扶住树继续站在那里。写此文中,翻阅了《巴金文集》日记部分,在1962年12月29日项内记有,“去淮海路邮局取回王树基汇还的借款一百五十元,……复树基信”。这里的“树基”是爸爸的曾用名。经问妈妈得知,那时为了度过饥馑的日子,不得不请在家帮佣的董阿姨,分期分批地去乡间黑市“套购”鸡蛋,所以有借款一事。

爸爸与巴金伯伯一家过从较密,我却与巴金伯伯缘悭一面。记忆中仅与小林姐姐有过一面之缘,那是早年家住平房院落的时候,她来访过一次,是20多年前的事了。她和爸爸谈话的时候,我回避了,只在她告辞时才去尽过礼数。小林姐姐的言谈和气质都是很温和很大方的,那次短暂见面,留给我的印象很分明。另外,与巴金伯伯情同父子的马绍弥大兄,是住在北京的,他多次来家里看望爸爸,我们碰过几次面,他也是一位朴实而谦和的人。爸爸在今年6月间去世,小林姐姐很快来了电话,她动情地说,想不到王叔叔会先走,真是想不到,也说了鉴于巴金伯伯的健康状况,不便将消息告诉给他。后来她又通过马大哥,对我的情况表示了关心。济生伯伯也有信来,并撰《好编辑,真君子》一文怀念爸爸,刊在《新民晚报》上。4个月后的秋天,巴金伯伯也去世了,虽然他是久病且已年逾百岁,仍然使我感觉意外与不可接受,闻讯后的第一件事,是写信表示自己的哀悼,并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

因为爸爸工作的关系,我比许多读者多了亲近巴金的可能,又因为爸爸个性的关系,使这个可能终未实现。这固然不无遗憾,不过既然这种可能的机会是爸爸带给我的,他把它收回去我也无可抱怨。我相信我已经从上辈人的友情中受益了,那种欲辨无形、不着痕迹的友情,其实是沛然存在也可以切实感受到的。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不致被尘世中不如人意的事情蒙住眼睛,看不到美好人性的光辉。此生虽然与巴金伯伯缘悭一面,而今而后,在精神上与他会面,也许并不是不能期待的吧。

2006年4月

同类推荐
  • 鲜血梅花

    鲜血梅花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鲜血梅花》《古典爱情》《往事与刑罚》《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祖先》共5篇。
  • 炉边诗话:金性尧古诗纵横谈

    炉边诗话:金性尧古诗纵横谈

    本作品是作者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解读古诗的集子,写在冬天,室内有一只取暖的炉子,故为此名。颇有于炉边取暖不拘一格闲话之味。作品收录数50余篇作者谈诗之作,从《诗经》一直谈到清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金性尧以研究唐、宋诗见长,故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也;故尔出版家钟叔河评之为“别开生面”。金性尧论诗论人,皆能以理智与同情之态度进入古人的世界,文字平淡自然,洗尽浮躁与火气,清凉自生。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和谷文集

    和谷文集

    《和谷文集》分6卷本出版:卷一、卷二、卷三为散文随笔,卷四为报告文学,卷五为诗歌、小说、影视,卷六为文艺评论。6卷共约160万字,每卷前还有许多生活照片。陈忠实为文集写了题为《诗性和谷,婉转与徘徊》的序言,对和谷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全面地深入地评价。
  •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积雪草继《低眉尘世,随遇而安》之后最新温暖随笔集。世界浮躁,我们要怎样而活?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道尽每一个人心中的软弱、纠结、矛盾、不安和焦虑。终其一生,我们都是为了获得内心真正的安静和平和。在忙碌疲惫的生活里,依然坚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是内心最强大的人,是真正的英雄。积雪草用温暖纯净的文字告诉我们,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热门推荐
  • Hello,宝贝全球百名新浪名博主谈育儿(0~3岁)

    Hello,宝贝全球百名新浪名博主谈育儿(0~3岁)

    《全球百名新浪名博主谈育儿》分两册,集合新浪育儿名博主的育儿文章精华,给爸爸妈妈提供丰富的育儿经验。本册主要关注0~3岁孩子的常见问题,包括生活篇、教育篇、话题篇三部分内容,从孕期保健的注意事项开始,关注孩子的健康护理、卫生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方面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亲子关系、亲子阅读等方面;热点话题讨论,关注要不要生二胎、孩子该不该上早教班、孩子该不该早识字等困扰家长的问题。
  • The Caddie Was a Reindeer
  • 今天得到男神青睐了吗

    今天得到男神青睐了吗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天才打野少女荀倾城在游戏中撩妹无数,从未翻车。可是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这个她无意中撩到的小姐姐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男人?还是个微博粉丝上千万的男人?!这个男人,人前冷漠无情,却在她面前整天嘤嘤嘤!说好的霸道冷酷总裁人设呢?咱们崩了啊崩了啊!这个小奶狗是什么鬼啊!怎么把一个男神级别的人物掰回正道,在线等,挺急的!
  • 洪荒之盘古证道

    洪荒之盘古证道

    混沌初分盘古先,神魔如蛊阻道途。龙凤呈祥鸿蒙珠,斗法斗兵大魔猿。酸物证道得造化,人间不再恰柠檬。盘蛇一怒吞天地,一斧破开生死路。命运枷锁筑藩篱,盘古生来不认命。盘古:肌肉就是美,力量就是道,我这一斧下去,三千魔神都叫好!混沌魔猿仰天怒吼:瞧把你盘古猖狂的,看我当头一棒给你把斧头卸了!盘古一招“大斧剁大葱”将混沌魔猿劈为两半,又一招“大斧砍大树”,将混沌魔猿本源四分!看着混沌魔猿地水火风四份本源逃逸到混沌深处,盘古撇嘴道:我求求你把我斧头卸了!看着围拢上来的三千魔神,盘古再度举起来斧头:“见识一下真正的力量把!”“这将会是场屠杀!”“无可匹敌的力量!”
  • 活在汉朝不容易

    活在汉朝不容易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烘焙出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高祖既宽又疑、文帝既俭又奢、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和现象,包括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被狗咬死、汉文帝为男宠求情、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抵得上十万兵马的公主、史书上失踪的皇帝、十五岁的皇太后、西汉每个皇帝的男宠……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他的黑白对错。
  • 馥芬居日记

    馥芬居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尊嫡颜

    至尊嫡颜

    一朝重生,翻手为云,扭转乾坤,继母嫡姐渣男统统见鬼去!玩心思,耍手段,施毒计,难道就你们会?重生复仇路,活出精彩人生!只是,男人心,海底针,某个人,怎么甩都甩不掉呢!这可如何是好!
  •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传媒产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本书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包括传媒产业主体法、传媒产业行为法、传媒产业权利保护法等在内的完整的传媒产业法律规制体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跨界阴阳纪

    跨界阴阳纪

    一场意外,一场缘分,一长青春。看白鸿宇的那些伙伴如何浪迹天涯可甜,可笑,可逗比。用此书谨记我心中的青春。
  • 吴下谚联

    吴下谚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