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27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美国永远都不会被外部世界摧毁。如果有一天我们摔倒、失去自由,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摧毁了自己。

——亚伯拉罕·林肯

本书的主题是探索某些早已深深根植于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特点,我把它们归纳在一起,通称为“民族主义”。本书的写作背景是21世纪前十年,我详细考察了这十年间四个巨大的、相互交织的历史发展趋势:一是美国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反应;二是大部分美国白人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日益恶化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三是共和党的极端化,在书中我认为共和党应该改名为“美国民族党”;四是美国如何应对新的挑战,首先是对中国崛起的应对之策。

这四种发展变化相互交织。小布什政府对“9·11”事件的应对战略体现了由来已久的、深深根植于美国基因中的对外部世界的一贯态度,以及美国右翼对“其他美国人”的态度。小布什政府在国外发起反恐战争的同时,在国内实施大规模减税政策,这反映了美国共和党奉行的经济政策已经逐渐远离了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政府时期延续的基于罗斯福新政的政策,而转向了更为极端化的、完全信奉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哲学逐渐摧毁了共和党的主体选民——白人中产阶级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国外反恐与国内减税政策共同将小布什政府及继任奥巴马政府的财政赤字推到史上最高的水平,这就为2008年美国经济大衰退埋下了隐患,导致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这样的结果,再加上美国宪法具有的特征,使美国右翼十分愤怒,在政治上更加歇斯底里,使美国政府陷入危险的停滞状态。与此同时,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实施的那些消耗实力的战略,使美国不可能再对中国的崛起做出任何严肃的应对。(1)如果中国未来在经济规模上超过美国,在地缘政治上挑战美国的主导权,那就会使美国国内的民族主义进一步发酵,在某种方式上也许会威胁到世界和平。

美国的民族主义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导致当前美国困境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在宗教和种族问题上持极端态度的沙文主义(在本书中称为美国民族主义的“反命题”),在国外推行侵略政策,在国内煽动仇恨,这些都破坏了美国民主,从而无法对政策与美国利益问题进行理性的讨论。

另一方面,美国公民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我称之为美国民族主义的“正命题”)也要对当前美国政府的停滞状态负责。被称为“美国信条”的民主与宪法价值观对美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并通过美国传播到全世界。这些美国信条鼓舞着一代代美国人不断改进他们的政治体系,拓展他们的自由。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美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实用机会主义”。秉承这种精神,美国不断找到应对新问题的方法。而这一切最终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楷模”的地位,并对全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然,当今的美国仍然存在大量的、充满想象力的思想和政治能量。然而,在我们这一代,美国无与伦比的辉煌的过去与美国社会中的公民民族主义力量相结合以后,却产生了一种与过往完全不同的效果,至少对一大部分美国少数族裔是这样。当今美国人继承的民族主义基本上是神话式的版本,不仅像全世界绝大部分民族主义者一样,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和在世界上的角色有神话般的解读,而且也神化了美国现在的社会和经济制度。这些民族主义者的神话并非来自现实,令人惊讶的是,这与现实毫无关系。这种思维方式阻碍了美国人真正理解他们的国家,以及在他们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使他们无法做出理性的应对。相反,美国人正在以一种非理性的方式解读世界,并由此做出了非理性的反应。

最重要的是,美国公民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对美国宪法和“美国开国之父”的近乎宗教式的崇拜。这使美国人很难想到当今的美国与两百多年前的美国已经大不相同。如今时过境迁,美国人必须深刻思考和讨论,美国应该如何改变自己,才能解决当今问题。(2)美国的茶党将人们对美国宪法半宗教式的崇拜与白人中产阶级一直以来的恐惧和不满加以糅合,使之成为美国民族主义正命题与反命题融合体的代表。

我的研究建立在美国过去和当代著名学者的著作之上,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那些通过对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剖析来理解麦卡锡主义和越南战争的那一代伟大的思想家,包括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莱因霍尔德·尼布尔、C.范·伍德沃德以及路易斯·哈茨的绝大部分作品。哈茨的作品对理解美国在“9·11”事件后的反应以及茶党的兴起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这些伟大思想家的作品除了在学术圈小范围内流传以外,当今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它们几乎一无所知。(3)

人们并不常用“民族主义”的视角来观察美国政治和文化。绝大多数美国人将他们对国家的感情称为“爱国主义”,或极端一点叫作“超级爱国主义”;如果诉诸意识形态,也可以称作“美国主义”。国内外对美国的批评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美国“帝国主义”这个名词上。当今美国确实存在秉持帝国主义观点和目标的重要社会力量,尽管他们影响力很大,但人数并不多。这些人主要活动在知识界、外交界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新保守主义者。

为了鼓舞更多的美国人支持他们的帝国主义计划,宣传“民族主义”往往是一个必要的手段。与传统帝国主义时期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绝大部分美国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帝国主义者,或者说美国拥有一个帝国。现在美国公众对伊拉克战争普遍失望,要求从阿富汗撤军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个现象表明,美国人民并没有对维持一个“直接帝国”需要的长期付出和牺牲做好准备。事实上,小布什政府史无前例地将对外战争和减税相结合的做法显示,共和党并没有期望美国人民会为“美国帝国”做出牺牲。

当代美国文化对服兵役和自我牺牲持负面态度,但美国文化历来包含了孤立主义的强大基因,这可以从2009年茶党运动以及后来奥巴马政府实施的政策中体现出来。当然,孤立主义是一种复杂现象,它不仅是一种单纯想要从世界中抽身的欲望,尽管这种欲望毫无疑问存在,但它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美国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救世主情结,具体表现就是相信美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山巅之城”。这种信念往往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采取的单边主义政策相吻合。孤立主义的这一面,使美国人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如果没有其他办法,不得不和那些令人恶心的、低劣的外国人打交道,美国就必须强势掌控整个过程;在任何情况下,美国都不能受外部控制,也不必接受外部建议。

与历史上的其他帝国不同,美国的民族认同基础是对民主的坚持,也就是所谓的“美国信条”。尽管在国内实施的美国民主并不完善,对外宣传常常言不由衷,民主的信念确实给美国人设定了底线,在对其他民族的直接控制方面不会走得太远。因此,1945年以后的美国一直是一个“间接帝国”,这更像17世纪时荷兰对东印度的控制,而非18世纪时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但就大多数美国民众而言,即使是“间接帝国”,也是被否定的对象。为了把自己的帝国主义计划灌输给美国民众,小布什政府小心谨慎地对此进行了包装:一方面声称这是传播美国民主和自由价值观的行善战略;另一方面又声称这并不是在捍卫美国帝国,而是在捍卫美国本土的安全。

大部分美国民众不仅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而且在他们认为美国有可能会遭到袭击时就会表现得非常好战,正如美国大革命时期军旗上画的响尾蛇发出的警示一样:“千万不要踩到我尾巴!”(这个口号被茶党采用,尽管是作为个人反对政府的口号。)这种态度被美国当时的民族主义偶像——约翰·韦恩扮演的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他最后一部电影《枪手》中,那位职业枪手的临终独白是:“我不能被冤枉,我不能遭受屈辱,我不愿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这样,别人也不要对我这样。”(4)

如果作为表达个人骄傲、荣誉与自卫的方式,这些话确实让人感到同情,甚至让人钦佩。但是,有一句18世纪的谚语更能体现美国人的特点,即“把大衣拖在地上行走”。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一个人故意把大衣拖在地上走路,这样别人就可能踩到它,于是他就可以借此挑起争端,与人决斗。当前,我们可以说美国的帝国主义者正在全世界找碴儿(拖着大衣走),美国民众却对此视而不见。帝国主义者就等着别人踩到他的“大衣”,然后燃起美国民众“别惹我”的民族主义愤怒情绪。今后,如果美国人的这种态度与同样对真实或臆想的羞辱极度敏感的中国民族主义相碰撞,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美国的这种传统还意味着,基于简单、没有方向和本能的孤立主义,茶党的政治代表不可能比共和党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更加和平、更加多边的合作方式。

美国民众的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造成的。共和党的新保守主义外交专家们至今仍然奉行帝国主义和单边主义。他们利用茶党的沙文主义偏见,轻而易举地操控华盛顿的茶党代表们,以支持美国的全球战略。

由于美国民众对伊斯兰世界一无所知,再加上“9·11”事件后对伊斯兰教的特殊偏见,小布什政府有了扩大“反恐战争”的机会,反恐战争一开始是针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合法战争,后来转变为针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反以色列团体,未来还可能包括针对其他国家和武装力量的灾难性战争。这种愤世嫉俗的民族主义还被共和党应用到其他国际事务上,比如对国际刑事法庭的意见、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等,这些都被描述为损害了美国利益,或影响了美国独立性。在小布什政府的领导下,美国正全力向帝国主义方向驶去,填入引擎的燃料正是美国国内这种受了创伤的、充满报复心理的民族主义。

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共和党全力利用这种民族主义情绪与奥巴马开战,贬损奥巴马。尤为明显的是,共和党抓住了奥巴马在2009年一次演讲中的一句话:“我相信美国例外论,正如英国人相信英国例外论和希腊人相信希腊例外论一样。”

但事实上,奥巴马总统在说完这句话之后还用多边主义论调阐述了一大段经典的美国“公民民族主义”观点:

我对我的国家、它的辉煌历史以及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感到无比骄傲。只要想想我们今天高峰会议的地点(柏林)以及它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会为美国军队在“二战”中做出的巨大牺牲、战后在欧洲投入的巨大资源以及领导西方联盟并最终统一欧洲而感到羞愧。事实上,我们应当为此感到骄傲。

让我们看看当前的世界局势,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我们拥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我们还有一整套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美国宪法中、法律体系中、民主实践中以及对言论自由和人人平等的信念中,这套价值观神圣不可侵犯,尽管并非十全十美,但确实独一无二!

然而,共和党却不顾奥巴马讲话的语境,断章取义地揪住奥巴马的第一句话不放,攻击奥巴马对美国独一无二的伟大信仰不够强烈。2008年,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茶党领导人——萨拉·佩林在《心中的美国》一书中,对奥巴马这句话的回应是:

民主党不认为美国有向全世界传教的特殊使命,也不认为美国人是为了全世界的福祉,而不只是为了美国人自己才要保证美国的伟大。令人震惊的是,奥巴马总统甚至说他对美国例外论的理解如同“英国人相信英国例外论和希腊人相信希腊例外论”一样。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相信美国例外论。他似乎认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只是一种非理性的偏见。对我来说,这简直恐怖至极。(5)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能够理解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统计数据了。比如,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他们国家有20%的预算是用作对外援助的,但事实上,真实的数字只有1%,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少的。这些数字正好让一些国际上的批评家谴责美国是一个自私自利、没有远见的帝国主义霸权国家。但另一方面,很多美国人在国内和私人慈善事业上却表现得非常慷慨大方,这种奇怪的、令人遗憾的对比说明,沙文主义式的民族主义甚至能够摧毁最崇高的理想。(6)

同类推荐
  • 美国,谁做总统都一样?

    美国,谁做总统都一样?

    提起美国总统,人们的脑海里通常浮现的是一个至高无上、威力无边的形象。总统摇一摇,美国震一震,世界就是大海啸了。美国总统真有这么大的权力吗?美国总统在一国之中担当着什么角色?美国总统充其量不过是个“办公室主任”?他到底为金主还是为选民代言?总统真的统领三军吗?总统的地位其实也不稳,随时被监控着,选民不高兴,任职中途也能拉你下马。对不少美国人来说,美国总统,谁当都一样。
  •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我们从1981年至1989年先后分五辑印行了名著二百三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托克维尔(Tocqueville)是法国著名的政论思想家,其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出版后,立即受到普遍好评,使他名扬海外。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其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 领导干部廉洁句典

    领导干部廉洁句典

    作者撷取众多国学句典里的精彩章句,加以归类和译介,目的是给领导干部读者推荐国学知识,从中了解廉洁自律的经验和为官处世的道理,结合当下反“四风”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前,在各种利益的诱惑面前,始终坚守为官底线,坚定理想信念,顺利过好从政关,成为合格的、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领导干部。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 撩个鬼王当老公

    撩个鬼王当老公

    十二岁那年,我不小心打破家里的观音像,把封印在里面的厉鬼放出来了。我以为我会被死,可是厉鬼却对我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道释然清尘落

    仙道释然清尘落

    何为正?何为邪?不过唯心而已!世人求仙问道以求长生知道,却不知,道在天地,道在人心!正邪仙魔,本就没什么区别!仙可以成魔!魔,亦可升仙!可是世人只为求道,可却早已经忘记了本心。忘记了本心又怎么能寻觅大道?
  • 洪荒之红云大道

    洪荒之红云大道

    新书【洪荒之罗睺问道】发布。“吾乃红云,就想问一句,老好人就该被欺负,就该陨落吗?”一个老好人转变腹黑男吞噬洪荒的历程.............普通群,无需粉丝值:554278756VIP(蓬莱仙岛)需要5000粉丝值:698533230
  • 你我一生是朋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你我一生是朋友(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都遭遇了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将百年来国家的演变和人物故事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尽显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关切。特别是作者对近代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原因的分析更是远见卓识,至今发人深省。
  • 至尊医妃:王爷,劫个色

    至尊医妃:王爷,劫个色

    一觉醒来,拥有高智商双学历在21世纪混的风生水起的苏祁穿越了。爹不疼,娘……没有,嫡母长姐各种欺辱,原身还是个神智不清的痴傻儿。苏祁表示,这枯燥无味的古代生活,还是可以来点调味剂的。嫡姐伪善,当众撕下她娇柔做作的面具。太子纠缠,直接送到庶妹床上。只是,她斗过了所有人,谁来告诉她这么个无赖王爷是从哪冒出来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丹曦隐柏里

    丹曦隐柏里

    没有人知道柏弈琛的一眼万年是那一年秋天背着天蓝色双肩包的秋日下
  • 何风扬夏诉缱绻

    何风扬夏诉缱绻

    【1v1双洁,甜文,爽文,金手指,伪双重生】一朝重生,她怒甩渣男,和他甜蜜再恋。一次意外,他失忆忘记她的一切,她却按捺爱恋,默默守护。本以为这辈子两人再无缘分。谁知,他突然恢复记忆,还恢复了前世的记忆!苏夏:前世我辜负了你,我愿意用这辈子来补偿你。何扬:补偿?那就以身相许。苏夏:我有金手指,我要做你的保护伞!何扬:做什么保护伞,好好做我的小宝贝。苏夏:你不要这样,我会不思进取的。何扬:反正你有我,我允许你不思进取。谁来救救她,她被宠的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QAQ……
  • 魔笑娇娆

    魔笑娇娆

    千古一笑,笑煞千古,绝然傲情,狂歌傲舞!忍辱负重,破茧重生,十年鬼窟,修魔成神!“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成了魔,你们还会爱我吗?”独孤绝笑,白发红眸,绝世容颜,似魔非魔,笑魅众生。曾经,她也单纯的笑过,单纯的爱过,用尽了一生痴傻。现在,也许恨都成了奢侈,万众瞩目时,白色的发丝张扬的飞舞,绝色的女子用着血色双眸看着这世间百态,轻浅的笑容,悠远而飘渺,妩媚且娇娆,好似不属于这尘世间的美丽…“今天,只要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可能活着离开…”
  •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吴秀波汤唯主演)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吴秀波汤唯主演)

    著名导演薛晓路编剧执导,吴秀波、汤唯主演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原著小说,全网独家!国民CP再度谈情,深度剖析单身男女的情感历程。焦姣(汤唯饰)15岁就随父亲移民到澳门,从此在赌城安家,并成为赌场公关。Daniel(吴秀波饰)则生活在洛杉矶,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焦姣和Daniel通过一本书,巧合地通过手写书信的方式互相联系,两人从最初的完全陌生,到一步步敞开自己的心扉,逐渐进行心灵的交流,再到最后爱上对方。在书信往来的过程中,两人曾在拉斯维加斯、伦敦等多地数次擦身而过,最终相遇,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