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4800000007

第7章 精神哲学之准备——古希腊自然哲学(2)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前570—前500年)提出“有定形”才是万物的本原,认为数是有定形的,所以数是万物的本原。毕达哥拉斯的这样一种立场是比较容易能够想到的一种立场。他提出的是上面两种解决方案中的一种,就是不以无定形为基点,这就不用解决动力源的问题了,万物一开始就是有定形的,不是什么东西把它们造成有定形的。这个有定形的本原就是“数”,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由数来定形。那么毕达哥拉斯遇到的问题是:怎么来解释万物的变化、无定形?万物的本原就是有定形的,那如何解释无定形,这就是他面对的问题。你把立场转过来,从无定形转到有定形,那么你的问题就是如何解释无定形的东西。毕达哥拉斯认为运动、变化和不定形都不具真实性,那是感性的,它是变幻不实的,但是数是超感官的事物,超感官的才是万物的本原,数才是不变的、永恒的。一切感性的、变化的无定形后面都有抽象的有定形的数,比如说后来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十个对子:有定形与无定形、奇数与偶数、一和多、右和左、雄和雌、静和动、直和曲、明和暗、善和恶、正方和长方等等。这十个对子,每一个前者都是本质的,前者都是处于高位的,后者都是处于低位的。它们的尊卑关系,有点儿像我们中国人讲的“天尊地卑”,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是固定了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数如何创生万物?毕达哥拉斯有他自己的解释,就是说数最初是一,一是最初基本的数,单位嘛。你要讲数最初就要讲单位,一它已经是超越万物的了,你可以说一棵树、一座山、一头牛,你都可以说。但作为一本身来说,你可以说它是万物的来源,从一产生出二,他的那些对子都有着这样的关系。一和二的关系,也就是一和多的关系,所以多就是二,一和万物的关系就体现出从一产生出二,从二就产生出数。一还很难说是数,它是一个单位,一是数的单位。但到了二就有数了,因为这就有了关系,二就是一和一的关系,这就开始产生出数来了。有了数就有了点,每个数都体现为它的某一点,这个点是数学上抽象的点,它是没有面积、没有体积的。从点产生了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各种各样的体产生出四大元素:水、火、土、气,从四大元素产生出宇宙万物。这是一种数学兼物理学的解释,对万物的产生、自然界的产生有一种数学和物理学的解释。

但是这种解释也涉及精神的事务,比如说理性和善,他认为这两者就是一,一是理性和善的象征。意见和恶就是二,二就是意见,意见不统一,你有不同的意见;恶也是这样,恶就是分裂。三代表全体;四和九代表正义,因为这是平衡:二二得四,三三得九,都是平衡的,代表正义;五代表婚姻——它是第一个偶数和第一个奇数的结合;六代表生命,十代表完满等等。精神的事物他都归结为一种数的关系。他把万物都归结为数,这是当时很了不起的一个观点。

万物都是由数所构成,而且他试图要说明如何由数具体地构成万物,比如说天体运行,他就找出来天体运行的数学关系。他也认为音乐可以归结为数的关系,在美学上形成毕达哥拉斯的音乐理论,就是音乐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长度和粗细,这些东西的数学关系决定了音调的高低。他把这样一种音乐理论扩展到宇宙中去,整个天体都是在按照距离远近和质量大小奏响着一种和谐的音乐。由于他这种用数学来解释一切的观点,有人把他称之为现代科技之父。西方的科学技术无非一个是数学、一个是物理学,而且这个物理学是从数学发展来的。所以我们今天发展出电脑,我们现在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电脑、数码相机、数码电视都可以还原为数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毕达哥拉斯很了不起。

但是他有他的矛盾,他的矛盾就在于如何解释运动。你把运动当作意见,把变化当作意见,但是我们毕竟看到这些变化,感到这些变化,你把感性世界全部撇开,那也不行。你还得反过来用你的这样一套抽象理论来解释我们这样一个大千世界。数本身是静止的,是不运动的,是有定形的;而大千世界是运动的,是变化的,是无定形的,你如何来解释。所以,赫拉克利特就出来在这方面对他加以修正。

(三)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比毕达哥拉斯稍微要年轻一点儿,他生活在公元前540年到公元前480年。赫拉克利特的贡献,一个是提出来了自我定形的火,火的概念。在万物之中,水、火、土、气,赫拉克利特抓住了火这一个元素来作为他的万物的始基。他说水也好,气也好,其他无定形的东西也好,都不能解释运动,不能解释动力源。而火可以,火本身就是能动的。所以,他的功劳一个是提出了自我定形的火,另外一个是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逻各斯就是尺度的概念。

我们现在来看看。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相比,他重返无定形的感性自然界,重新回到了无定形。这个是对毕达哥拉斯的一个反动。但是他跟米利都学派又不一样,他找到了一种自我定形的元素,就是火。这个火也是无定形的,火不断地飘忽不定,你能够给火定形吗?你把火装到瓶子里它就灭了。你不能够把火变成一个你想给它的形状,它自己不断地飘忽,不断地变形。但是这个不断的变形又是有它自己的定形的。它不像水和气,水和气你都可以把它装在瓶子里头,装在气球里头,你给它什么形状,是方的就是方的,是圆的就是圆的。但是火不行,你不能给火定一个方的形状或者圆的形状,所以它是自我定形的元素,自己给自己定形的元素。自我定形就意味着它既是无定形的,又是有定形的。它既是无定形的,它没有你所给予它的形状,但是它有自己给自己定的形状,它可以形成火舌、火苗、火花,可以形成自己的形状,它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它是带有一种主动性的,不能够外在地强加于它任何规定。但是它有自己的内在的尺度,有它的分寸。所以他讲,整个宇宙是一场大火,是一场“永恒的活火”。注意这个“活火”,里面有生命的原则在里头,生命跟火在古希腊人看来是非常接近的。有生命的原则,它是活的,活的你就不能给它装在一个框子里头,你就不能给它带上镣铐,否则就会固定在一个形状上,它就会死。

同时,他还说火“按照一定的尺度燃烧,按照一定的尺度熄灭”。按照一定的尺度燃烧和熄灭,或者说按照一定的分寸,“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这是他的一个很著名的名言,这样一来就第一次解决了万物的动因问题,动力源的问题。动力源就在自然,就在自然的本原里面,那就是火。火它本身就是自动的,它不由外物所推动,它是能动的。所以“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一切都在流动——“万物皆流”;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无物常驻”。一切皆流是它自己在流,不是你赶着它流,只有火才能做得到这样,火流才是这样。水流不是的,水流它是从高到低嘛,它只能从高到低,它不能从低到高。但是火是既可能从高到低,也可能从低到高,所以“无物常驻”,这也是他的名言。那么这个燃烧的“尺度”就是他提出的逻各斯,这是他的第二个贡献。

他提出的“逻各斯”这个概念,本来就是语言的概念,即“说话”、“话语”。海德格尔说它本来的意思就是“表述”。但是正因为在古希腊,人们说话是要负责的,所以这个话语又包含有规律、法则的意思。古希腊是契约社会,你说话要负责啊。你现在签了一个契约,你说话不算话,那是不行的,那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所以它又包含有规律的意思。那么这个规律也就是尺度。这个尺度跟毕达哥拉斯所讲的量的尺度还不一样,毕达哥拉斯提出数,已经有一个尺度了,数已经是尺度了,已经是万物尺度了,但仅仅在量的方面加以衡量,多和少,一和多,在这方面衡量。而赫拉克利特的这个尺度它是质的尺度,它是着眼于质,着眼于不同的东西,甚至相反的东西,在质上面相反的东西。量我们知道无所谓相反和不相反,质就有相反或者是对立,或者是矛盾,相反的质统一为一个新的质。有了逻各斯这样一个尺度,我们就可以把相反的东西统一起来,统一为一个新的尺度。在毕达哥拉斯那里他只提出了十个对子,他只看到了对立,而且对立是僵化的,天尊地卑,万古不变的。而在赫拉克利特这里,对立成为了矛盾,甚至成为了自相矛盾。

赫拉克利特有很多的话你要是从逻辑的眼光来看,它是自相矛盾的,但是他就是故意要这样说。比如说最高的矛盾,赫拉克利特已经提出来了,那就是存在和非存在,是最基本的矛盾。存在的概念也首次进入到了哲学,当然赫拉克利特还没有很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他是这样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走下而又不走下同一条河,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这是第一次出现——当然这是就残篇来说,历史上究竟是不是第一次我们无法断言——把存在这个概念纳入到了作为哲学的概念中,当然是不自觉的,他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巨大意义,但是他已经说了“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我们存在和不存在是同一的,都是我们嘛,我们既存在又非存在。这引起了后世一连串不知道多少的争论,并由此催生了后来的存在哲学和形而上学,直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那么存在和非存在两者之间在赫拉克利特那里统一于什么?统一于火的这样一种能动性,这种运动。运动就是存在和非存在的统一,在和不在在运动中达到了统一。所以后来的人都把辩证法归功于赫拉克利特,认为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创始人,其实应该说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思维的创始人,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辩证法,更不能说是辩证逻辑,只是辩证思维的创始人。他已经有了这个思想,但是还没有把它变成一个真正的一贯的方法论。他是辩证思维的创始人。

在创始这样一个辩证思维的时候,在谈论存在又不存在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实际上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非存在、变化就是体现在感性之中,感性都是变化的,都是动摇不定的,而理性是逻各斯,是万古不变的。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一,神圣的逻各斯,那它当然是不变的。但是它又贯穿在一切变化的事物之中,作为一个尺度,一个分寸,永恒的逻各斯,有同样的尺度。在同一个尺度上燃烧,在同一个尺度上熄灭,所以它又是同一的。但是这个同一跟这个感性世界的千变万化如何能够统一起来?普遍的逻各斯跟火的感性形象如何能够统一起来?火是可以看得见的,逻各斯是看不见的,只能通过理性来把握。所以语言的逻各斯怎么能够成为感性的火的内在原则,在这里体现出赫拉克利特的一种犹豫。就是说一方面他已经上升到理性主义的立场,你要把握逻各斯,要从语言来把握理性,已经是理性主义的立场了,要把握普遍的东西,把握一,理性就是要把握一嘛,把握统一性嘛。但是他又还留恋着感性自然界,这在认识论上是无法调和的,到底你推崇感性还是推崇理性?

在哲学史上有很多人争论赫拉克利特究竟是一个感觉论者还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争不清楚,两方面的言论他都有。但是退回到感性自然界去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就是从那里走过来的,你走回到米利都学派那里去没有出路。只有把理性再次往上提升,把这个逻各斯的理性再一次提升,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就进入到了爱利亚派。

二、存在哲学(爱利亚学派)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第二个大的阶段就是爱利亚派的存在学说。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哲学的始基学说,到了赫拉克利特的火作为万物的始基就终结了。那么就过渡到第二个阶段,从始基学说过渡到了存在学说,就是爱利亚派。

存在哲学不再是从感性自然界里面去找一个元素,找一个始基,或者说是找一种规定性,比如说数,数还是在自然界里边的一种规定性。不再是寻求这种始基,不再是用这种始基来解释万物的成因,爱利亚派的存在学说不太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关心的是我们如何对宇宙整体作一个抽象的规定,我们规定了整体,那么一切都不在话下了。我们刚才讲,从赫拉克利特的理性要再往上提升,再往上提升是什么呢?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尺度”。逻各斯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就仅仅是自然界的尺度,万物运动的尺度。但是再往上提升就提升到更抽象的层次,就是宇宙整体的规定性,你如何规定这个宇宙整体。而且不要指望用这样一种规定性来解释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都是非存在的,你要去解释它,那是妄想。你干脆不用来解释它,你只要把所有的那些东西只当作是意见,当作是表面现象,是一种幻觉,是一种感性的欺骗,那么你追求的是这些东西背后的真理。所以爱利亚学派他们就把“真理”和“意见”截然划分开来了。他们也不否认意见,意见当然也有它的道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当然要拥有大量的自然知识啦,但那都是意见,归根结底它不是真理。真正的真理要撇开这一切才能看出来。这就是在为将来的形而上学做准备。

同类推荐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禅的气场

    禅的气场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有容乃大”“大智若愚”等观点,寄寓着丰厚的做人哲理,凝结着深邃的处世智慧。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漫步人生,以道来处事,以气场来应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轻松和愉快,走到哪里都是如鱼得水的感觉。人生即是道场,想要活得精彩,活出洒脱,可以修炼道的气场,从自在中修身、养性、助人、成事。
  •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本书在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和舍勒的感受现象学的背景下,将其新创的道德意识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和儒家心学特别是孟子的良知学说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对道德意识的三种来源即内心的、外在的和超越的起源,也即对道德本能、社会伦理和神学伦理进行了区分和描述,尤其对道德本能之所以是自然本能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回答“我们为何以及如何意识到善?”的问题。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尸语末世沉浮

    尸语末世沉浮

    那些枭雄那些传说般的丰功伟绩从未距离一个普通人如此之近。很显然主角不是“超人”他想要的不多只是简单的生活缠绕世界的蛇吐出了它的“信子”世界被丧尸吞没,沉浸在刺骨的毒液中!一种病毒席卷了世界,科学家告诉人们,那不是病毒,而是上帝的甘露。它名为clgon李树,全身都是clgon!-------------------------------------鉴于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可以帮作者取名哦),我建了一个qq群:979778975感谢大家的支持和意见。
  • 内战风云(二):短暂和平

    内战风云(二):短暂和平

    游子还乡1945年12月1日,天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社评《重见北方父老》称:“一别八载余,今天重与北方父老相见,我们真有说不出的欣慰与感慨。……大公报是生长在北方的。自1902年创刊于天津,……在这数十年岁月中,为国家为人民曾不断尽其报道与言论之责。大公报是北方的报,大公报离不开北方,北方没有了大公报也必定倍感寂寞。但是,大公报竟然离开了北方,离开了八年多!是谁叫大公报离开北方的?乃是空前的外患,严重的国难。
  • 闪婚试爱

    闪婚试爱

    身为孤儿,却有一个疼她至极的养父,秦敏儿以为,其实老天对她还算眷顾。可原来所谓的眷顾其实只是老天跟她开的一场玩笑。养父惨死,未婚夫退婚,一切,皆因那场意外……
  • 像铁人一样工作

    像铁人一样工作

    铁人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用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拥有最优秀的品质和素质,他热情、踏实、自律;他精业、乐业、敬业:他忠诚、知恩图报,是当代员工的典范。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典型化的体现和人格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铁人精神推动了石油大会战走向胜利。推动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同样。伟大的企业必然要有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通过它,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起高昂的士气,提高工作激情。
  • 胖妞寻爱记

    胖妞寻爱记

    徐翩翩原本是一个貌美如花的美人,只因大一那一场情伤,徐翩翩开始暴饮暴食,三年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胖妞……看小胖妞如何收获自己的爱情!
  • 剑踏九霄

    剑踏九霄

    孤影笑,天天就会惹是生非的小子,在高考过后,突然有一天收到一份名为《九霄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看着奇怪的校名,上网也查询不到,便不以为意丢在一旁。因为女朋友一句:“我不喜欢坏孩子。”,孤影笑再次看到这张录取通知书后,决定就算再烂的学校,也要去。给自己女朋友留下一封信后,孤影笑收拾好行囊,看着录取通知书上的地址,向自己的未来前进。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所‘九霄学院’竟然是……九霄学院,处在平行与现世的第十三度空间中。亿万年前,在人、鬼、兽、魔的大战后,一个即将飞升为仙的少年借助巡视神的力量将“鬼、兽、魔”封印回自己的世界,并且开辟出这个第十三度空间锁住人。九霄学院每20年会向现世发出邀请函。让哪些古老家族的优秀后人来到这个空间学习。但是…亿万年过去了,当初的封印也在慢慢的消弱。即将迎接而来的…
  • 无事为福斋随笔

    无事为福斋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假装爱过

    假装爱过

    七岁以后,她的目标就是能找到他,嫁给他。辛苦寻找多年,她都没有放弃,后来,那个男人站在自己身边说,苏染,你嫁给我吧。她认为自己是开心的,可是找不到一点兴奋的理由。程浅阳说,苏染,你就假装相信我爱你,这样不好么?不好。
  •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本书是一本专门讲解饭局说话技巧的实用类指导书,在现实社会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想在社会立足,拥有更多的机遇,人脉是相当重要的一点。成人社会里,结交朋友大多的方法会选择吃饭,而带有目的、利益以及各种社会元素的饭,常被称为“饭局”。当饭多了“局”以后,这将再也不是一次简单的吃饭。而是一种生活在社会里,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交活动及社会构成。在饭局里,以吃为辅,以说为主,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所以饭局上说话显得尤为重要,本书详细的讲解在社会交往中,在不同场合、会见不同的人,该说什么话、改怎样说话,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侯门庶妃

    侯门庶妃

    霜花变,繁花尽,何人在盼故人归?皇权变,阊阖开,谁人谋了这天下?侯门深宅,中宫之策,康庄大道,谁在回廊挑灯看剑?乱世之中,锦绣坦途,幽怨深深何人等到繁华落尽?于红尘中,谱写一首离歌清唱。犹记梦回当年,一度坚城万里,再度缱绻柔情,三度爱恨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