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4000000002

第2章 不贪篇:非我之物,不取分文(1)

不贪,是任何朝代任何官员都必须遵行的为官之道,是最基本的官德要求。在当今社会,领导干部面临着各种诱惑的考验,其中金钱的诱惑是最“致命”的诱惑。如果在金钱面前稍一动心,就有可能乱了阵脚,陷了进去,以致一步步地走向深渊。怎样抗拒“诱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守得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只有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才能视金钱如粪土,视党性原则值千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用不仁义的方法得到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讲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一样。表现了对不义之财的鄙视和淡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切生命都是短暂的。不管人生的长短如何,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和财富,因为财富是维持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人们一边追求幸福,一边拼命敛财。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放弃人格和尊严,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论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圣经》说:“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可见,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的圣贤对于富贵的认识和见解,如出一辙。

在如何对待财富上,我们的古人也为我们树立了可以借鉴的榜样。下面是后人为一个叫曹鉴的前人写的对联,赞扬他守身如玉的美德——

终身行事慎独也;

隔世还金品格纯。

曹鉴何许人也?曹鉴,字无明,元代宛平人。他做官30年,曾任礼部尚书。在任期间,以清廉著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他在湖广省任员外郎时,掌管着湖广省官吏升迁任免的职权。在这期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他有一位老朋友,叫顾渊白,时任麻阳县主簿。一天,顾渊白托人给他带来一只小包和书信。曹鉴拆开信一看,里面的话,都是老朋友之间的离别怀念之情,只是在信的末尾处交代了一句:听说老朋友患有失眠和心慌症,特托人捎上一点本地出产的朱砂,望老朋友试用一下,定有奇效。

曹鉴为顾渊白的情谊所感动。但是,由于他的病情已好转,所以也没有把小包打开,更没有想到老朋友的其他用意。不久后,曹鉴获知另一位朋友患有心脏病,久治不愈,便想起了顾渊白送来的那包朱砂,打算转送给这位朋友。他找到那只积满灰尘的小包,打开一看,意外地发现小包里除了朱砂,还有五两黄金。他这才明白当初顾渊白送礼的本意,除了“叙旧”,还有另一层意思,无非是托他为自己谋求升个一官半职。望着眼前的黄金,曹鉴叹息道:“老朋友呀老朋友,原来你也是一个俗人,也把我看扁了啊!”

曹鉴的儿子看到父亲很是为难,提议说:“父亲,您不可不必为黄金的事担忧。顾伯父不是刚刚去世了吗?这件事再也没有其他人知道了,我们收下黄金,不张扬就是了。”曹鉴一听,十分生气,他对儿子说:“这件事虽然没有其他人知道,但是对于来路不正的东西,我们怎么能贪占它呢?一个人贵在自律,即使是独自一人,也要做到不说坏话,不做坏事,比在人前更要谨慎小心。”

曹鉴的儿子蒙听父教,深受启发,亲自前往顾家,把顾渊白的儿子请到曹府做官。曹鉴热情迎接,置酒款待。饭后,曹鉴对客人说:“你父亲生前给你留下了五两黄金,存在我处,现在还给你。”顾渊白的儿子信以为真,收下黄金,拜谢而去。

其实,中国历史上不乏像曹鉴这样清廉自守的高雅之士,一句“千金散去还复来”,道出诗仙李白的豁达与豪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孔子的名言,也是孔子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背“义”和“仁道”而获取的富贵,就是如过眼云不足取。因此,一个正人君子要想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首先要做到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义之财不取,不义富贵不取,宁愿在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也不堕落。

历史上,捞取不义之财,甚至视财如命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视财物重于“仁道”,以获取财富为乐而不择手段,结果落得身败名裂。周朝时,有个叫陶答子的人,他在陶城做了三年官,名声不怎么样,却积累了数倍的家产。他的妻子比他明白事理,就规劝他说:“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我明白一个道理,没有能力而做大官,这是祸害;没有功劳而家道昌盛,这是积灾。我听说南山有一种玄豹,在雾雨中隐藏七天而不下来觅食,目的就是想润泽皮毛,长成斑纹,达到隐藏自己躲避祸害的目的;而猪却不选择食物的来源,大吃大喝,长得膘肥体壮,结果被人杀掉。而你没有做官的能力,却获得数倍的财富,真是太危险了。你赶紧收手吧!否则,你的灾祸就要到了。”陶答子听了妻子的话,不思悔改,反而勃然大怒,愤而将妻子赶出家门,以落得清静。然而不久,东窗事发,陶答子锒铛入狱,被处以死刑了。

贪图财富的官吏古今都有,似乎杀不绝、赶不尽,但所有贪官的下场都是一样的。在当今中国,也有许许多多的贪官污吏,贪污腐败,巧取豪夺,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虽然一时财富无数,到头来,自己该享受的还是那点;虽然花不完的财富可以留给后代,但在父母的荫庇下,这些孩子又能成为什么大气候呢?一旦东窗事发,一切都归于零,个人和家庭的下场令人悲叹!

有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富而无德的劣行祸乱社会、危害民众,坏事做尽者必遭天惩!贪污是大恶行,人人不齿,必将遗臭万年。有些走上了领导干部岗位的人,居然信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发”的道理,把以权谋私看作本事,为了当大官,有的跑官买官,醉心当官;有的沉醉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正是由于他们贪权、贪财、贪色、贪享乐,最终使自己丧失立场、违纪违法,在犯罪的道理上越滑越远。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万恶贪为源,一贪百病生。领导干部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一定要常思贪欲之害,经得起各种功名利禄的考验。做官要过得住清贫,不为不义之财所动,牢记“广厦千间,夜卧六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这个道理,谨记“养心莫善于寡欲”的教诲,自始至终,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份外之财,坚决拒之门外,节欲自守,以廉为美,做清正廉洁的模范。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这句话出自《汉书·郑崇传》,意思是,我的门前宾客很多,可是我的内心洁净如水。

《汉书》里记载,尚书郑崇这个人,敢于讲真话,汉哀帝非常器重他,听到他的脚步声,就高兴地对人说:“我知道是郑尚书的脚步声,他来了我就踏实了。”然而,由于郑崇不顾皇帝的面子,得罪了两个人,便和皇帝的关系搞得很僵。

这两个人是谁呢?一个是傅太后,一个是董贤,这两个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也就是郑崇,换了他人谁敢呀。那位傅太后,仗着自己是汉哀帝的祖母,要求皇帝封她的堂弟为侯,皇帝本来想答应,不料却遭到郑崇的坚决反对。傅太后知道郑崇作梗,怒形于色,恨不能咬死他。于是他找皇帝数落说:“你身为天子,却受制于一个小小的臣子,你还有当皇帝的面子呢?”那那个董贤,哀帝的男宠,皇帝对他有“断袖”之爱,两个缠绵得死去活来,比夫妻还情深,史书里说,哀帝还差点就把皇位”禅让”给了他。就是这么两个人,让郑崇全得罪了,其他人心知肚明,这回郑崇是凶多吉少了。

于是,有待跟郑崇有往来的那些官吏,见他失了势,不仅不帮助,反而落井下石,纷纷趁机向哀帝告状,说郑崇家里可热闹了,每到逢年过节,他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多得不得了,那些人去干什么,肯定是有什么暗中交易呗。哀帝听了,正愁没招儿收拾郑崇呢,这回看他往哪里跑。随即命人把郑崇召进宫来,厉声喝问道:“郑爱卿,怎么我听说你家的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很多,热闹得像集市。你平时不是把自己打扮得清官吗?一会儿让我这么做,一会儿让我那么做,而你自己呢?却私下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郑崇却毫无惧色,正气凛然地说:“皇上说的没错,我家门口是像集市一样热闹,但是,我的心却像流水一样清澈和平静。如果皇上不信,那就请派人暗中私访吧。”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这是郑崇留给后人的铮铮誓言!它彰显了清白为官的人生品格和清静如水的人生境界。一个人,在身处顺境时,表现乐观是容易的,然而,当他身处逆境时,仍能乐观如故,的确不容易。同样,一个人身处平静之境谈心静如水容易,身处是非之地、矛盾漩涡做到心静如水,又谈何容易!郑崇不论面对什么样的考验与诱惑,不向权势折腰,不为利害所动,不为私心所俘,心如古井,波澜不生,这是一种至高无尚的做人为官的境界,实在值得我们击掌赞赏。

东晋人吴隐之被提升为广州刺史后,一身清廉。广州离东晋的国都建康(现为南京)有千里之遥。许多官员自恃天高皇帝远,常无法无天。负责此处军政大事的刺史就是地方一霸,终日胡作非为。加之广州盛产奇珍异宝,一个人只要能获得一箱宝物,就够子孙数代享用。广州历任刺史和其属下多是贪污受贿的不法之徒。可这些犯了贪贿罪的人不知省察自己的品德操守,而是为自己开脱罪责,说他们之所以会在广州犯罪,是因为在赴任的路上误饮了“贪泉”之水。“贪泉”是距广州20里的石门有一处泉水,于是,官员们为了表明自己是清官,无论多渴都不饮“贪泉”之水。

吴隐之上任广州刺史,路经此处时却偏偏要饮“贪泉”水。家里人劝他还是小心一点好。吴隐之不听,不仅喝了水,还赋诗一首:

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觉得只要心中无贪的欲念,无论喝多少都不会贪。

吴隐之在广州刺史任职后,屋里的陈设极其普通,平时吃的也是疏菜、干鱼之类东西。有人唆使厨师在烹鱼时把鱼骨剔除后再往上送,暗示广州地处偏远,贪污一些也不会骨梗在喉。吴隐之知其含意后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更加警惕。吴隐之任满返回建康时,连一点金银宝物也没有带上。他的夫人曾买了一斤沉香,吴隐之发现后扔到了河里,那条河因此被称为“沉香浦”。

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也是“臣门如市,臣心如水”的又一写照。

今天,像郑崇和吴隐之这样的一种为官之德和人生境界,理应是每个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领导干部只有拥有淡定如水的宁静心理和做官境界,工作才会不受到干扰,官德才不会被玷污。要修成这样一种为官境界,离不开一种从政的智慧。这种从政的智慧,表现为能够看透为官之本,悟明人生之要,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种内省的修养方式。我们共产党人,做官就是做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而不能捞取份外之财。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在做人上不能追求声色犬马,不能沉迷于腐朽的生活方式,不能在物质上贪得无厌。在个人生活上,建立一种内在自足幸福、宁静恬淡的人生模式。不能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处之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抛弃物欲诱惑,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做到这一点,你能修炼一个有官德的领导干部。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这句话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意思是:我将自己的不贪婪视为珍宝,而你将自己的宝玉视为珍宝,如果你将宝玉给了我,那我们就都失去了自己的珍宝,还不如我们各自保存着自己的珍宝吧。形容高尚的品质比玉石更为宝贵。

《左传·襄公十五年》里,记载着下面这个故事——

春秋时期,子罕在宋国担任司城一职,主管城市建筑和车辆器械的制造。按现在的说法,这是一个可以捞钱的肥差。事实也是这样,一些人为了承包工程,总想着用财物到子罕那里买个人情,子罕却品质高洁,不收任何人的任何礼物。

有一次,一个负责开荒石的石工,带着一块美玉来到子罕家,声称这块美玉是自己开采石头时采出来的,并说自己是庸俗之辈,不懂欣赏高雅之物,所以决定将这块美玉献给子罕。

子罕心知肚明,知道石工的用意是什么。但他拒不接受美玉。石工以为子罕不了解美玉的价值,就直接诉子罕:“您放心,我曾拿着这块美玉让玉器匠鉴别过,玉器匠经过仔细鉴别,都断定这块美玉是真正的宝物,价值连城啦。要不,我也敢冒昧地将它献给阁下。”子罕一听,哈哈大笑:“我不收你的美玉,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以廉洁不贪为宝,你则以玉石为宝。如果你把玉石献给了我,不仅我失去了廉洁,你也失去了心爱的玉石,这样一来,我们两人不就都把自己的宝物丢掉了吗?与其我们两人都有所失,还不如你将玉石拿回,我把廉洁保持下来。这样的话,我们就都拥有了自己的宝物,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石工听子罕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拿着玉石灰溜溜地走了。

同类推荐
  •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这本书是我个人对“中国梦”的理解。理解只是开始,关键是如何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中国梦”。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同时,它还是人类文明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 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史

    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史

    2013年,中央情报局(CIA)前雇员斯诺登曝光的“棱镜计划”让美国颜面扫地,也把这个神秘的情报机构再次带进人们的视野。CIA是如何诞生的?它在美国和世界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都干了些什么?本书将为你揭开中央情报局的神秘面纱。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并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涌现出管仲、子产、李悝、吴起、申不害、赵武灵王及商鞅这样的改革家。这些改革先行者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进行了革故鼎新。他们名垂千秋,永载史册。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热门推荐
  • 傲娇总裁宠妻狂

    傲娇总裁宠妻狂

    苏博恒紧紧的拉着叶小晴的手,眼睛充满血丝的说着:“小晴,跟我在一起!不要和顾逸辰走,跟着他只会让你痛苦……”顾逸辰眯着眼,微微的勾起嘴角:“女人?你以为你能逃掉我的手掌心?”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弃女重生腹黑七王妃

    弃女重生腹黑七王妃

    前世,被自己看成榜样的姐姐活活打死,(就因为她认为她们喜欢上了同一个人!)连着最疼爱她的姐姐一起(因为她们俩关系好!)。渣爹也不管不顾(就因为那个姐姐是最合适的九王妃人选)!这一世,她为复仇而生,发誓定会让前世害她之人死无葬身之地!这一世,她活在自己的计划中,唯有一件事,不在她的计划中――遇上他,爱上他,嫁给他…………“黛珂,我病了,快帮我治病!”某男邪魅一笑,丝毫没有生病的迹象。某女嘴角抽了抽:“王爷,你好像请错人了,小女子只是一届舞女,不懂医术。”某男拉起她的手,放在胸口,道:“我得的是相思病!”然后一脸苦相的看着某女。
  • 重生娱乐圈日常

    重生娱乐圈日常

    徐芸的内心是崩溃的,好不容易活到30就莫名奇妙死了,徐芸表示不服。
  • 简单未遂

    简单未遂

    主人公严霞执著于摇滚理想。他的“无为”乐队在北京小有名气,但成员关系很糟糕,终于在一次回光返照激情澎湃的演出之后,矛盾爆发不欢而散。而此时,严霞和女友晴也在频繁的互相伤害之后分手。严霞开始自虐式地背叛自己的理想,背叛自己的坚持。他放弃原创音乐,进入夜总会做起了COPY歌手;他为了开始游戏感情于两个女孩——楠和丹之间。但这一切都让只能他更加矛盾和痛苦。生活总是不断给严霞希望,又无一不以崩溃结尾。
  • 菩萨生地经

    菩萨生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际养娃手札

    星际养娃手札

    【文案一】:古人南姝魂穿星际,成了四千年后一枚又丑又穷的星际女,还附送了一只面黄肌瘦的小包子。对此,南姝眉头轻挑:穷?一碗药膳卖出千万天价!丑?一粒美颜丸瞬间美出星际!小包子?来,拉好手,咋们母子玩转星际!只是,某男,你少将节操的节操丢哪了?为啥总缠着她们母子两不放?【文案二】:四千年后的星际,科技极致,文明没落;地球成为废星,华夏文明沉寂。南姝身携系统,立志复兴华夏。至此,诗书礼乐重现!中医药膳风靡!古武修真震世!【文化篇】:某日,一渣女污蔑南姝,盗窃家藏至宝——留存千年的古籍!南姝:“盗了几本?”渣女:“四本!分别是:《书谱》、《百家姓》、《适情雅趣》、《书法创作论》”南姝轻描淡写:“我各有十本,共四十本!”观众们:“···”说好的古籍罕见,价值连城呢?
  • 卓有成效的八大自我管理工具

    卓有成效的八大自我管理工具

    《卓有成效的八大自我管理工具》相关信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庙上刻着惟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这一直是古人向世人提出的最伟大的建议。也许是受到这条古老格言的启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观点,认为“认识你自己”“管理你自己”对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 殇心花

    殇心花

    二十年风云变幻,而往事依依。江湖轮回,侠心不死。长风已逝,殇心未绝…
  • 重生青春年代

    重生青春年代

    方哲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重生高三。那些未能完成的遗憾,都有机会弥补,可把他激动坏了。可当他回到家中,却发现自己和爸妈成了邻居,还多了一个‘自己’?这到底是什么鬼啊?还有这个富二代的人设,又是什么剧本?这是一个有钱人的时代,也是最骚的青春年代。家声继《回到过去当神话》又一力作,轻松搞笑日常温暖系。书友群:274091522(敲门砖,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