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8900000007

第7章 批评的和实用的

翻译既系从一种文字易为另外一种文字,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自然非通晓有关的两种文字不可。这两种文字,在一般的情形,不外是一为本国文,一为外国文。但两种全属外图文的场合,也并不是没有。例如,我的本国文是中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曾为重庆的一个美国戟时机构,将中途拦截的日本电报译成英文,以供当局参考,协助争取最后胜利。但从外国文译成本国文,实为翻译的正宗。大家认为只要外国文好,就可从事翻译,因为本国文是没有问题的。这种看法并不一定正确,翻译的错误来自双方,如我在上文提到的,“乌鹊”一辞,英国的汉学大师译错,中国的大学教授也同样译错。这有关对原文的了解问题,以后我们再详加研讨。现在且说从事翻译的人,必须通晓两种文字,不过通法有所不同。他对外国文的知识,必须是批评的(critical),而对本国文的知识,就必须是实用的(practical)。为什么对外国文的知识,要带批评性呢?为什么对本国文的知识,要能实际运用呢?下面我们不妨分别举例来说明一下。

我们暂定外国文为英文,本国文为中文。由英文译成中文的翻译过程,便是我们的主题。

先看怎样实际运用中文的知识,来把英文译成恰到好处的中文句子。

‘I thfnk the moral of it all is summed up in the remark which an intrepid lady,whose name has of late become a household word,once made to me.’

——A.G.Gardiner.

句中的a househole word,译成“一个家务的字”,是不合实用的。因为这不但不是一句中国惯用句,而且不像一句中国话。具有相当的中国语文的知识,又能实际运用的人,必然会把这个英文的表现法,译成“一句家喻户晓的话语”。再看:

‘These statements may seem so commonplace that they may be held to be hardly worth making.’

——J.R:Peddie

如果译者不能运用“老生常谈”一句中国成语,就不能很完善而流利地把这句英文翻译出来。

‘Scientific exploration,the search for knowledge,has given man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 being able to shield himself the calamities of nature and the calamities imposed by other men.’

句尾的十一个字,有实用中文能力的译者,便曾以“天灾人祸”四个字来翻译,既恰当而又洗炼,此原文精彩多了。

‘La Roche foucauld said:“In the misfortunes of our best friends,we find something that is not unpleasing”.’

上面这句英文,用“幸灾乐祸”一个中国成语来译,才是最为实用而恰当的。

现在再看对英文的原文,要怎样用批评的手法,来决定它的含义,然后才好着手翻译呢。例如:

‘lt's not cricket.’

这句英文的表现法,句中cricket一字我们原来只知道是“蟋蟀”,但蟋蟀在此是讲不通的。我们鑑定它在此决不能作蟋蟀解,因此引起我们的怀疑,不敢断然下笔。我们于是要去查辞典,便查出除蟋蟀一解外,还可作英国最普通的“棍球戏”解。我们晓得棍球是英国的国技,可以代表竞技精神的。所以英文说:“这不是棍球”,无异是说这不是竞技精神,也就是说,这是不公平的。(It's not fair.)竞技精神就在fairplay.(公正,诚实)上,如果不是公正或诚实的,就变成不正道的了(not honest),甚至有You're cheating me.(你欺骗我)的意思。你如果没有批评的能力,也许就译戍“这不是蟋蟀”,使人读了莫名其妙。

This is a mere apology for soup.

上面这句英文,如译成“它不过是为羹汤道歉而已”的话,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不是指人,要人才可以道歉。我们既判断不能如此翻译,便知apology一字必另有含义。原来它除道歉而外,还有“代替”的意思。代用品总是勉强充数的,不会像本来的好,为权宜之计而敷衍一下,比方我们搬到新房子里去住,窗帷还没有来得及做好,临时用布遮住一下,就说We devise apologies for window curtains(设法用他物代替窗帷。)上举羹汤的例,是说有名无实,意为“这个实在不成其为羹汤”。也许是没有正式烧汤,临时用几皮白菜叶子煮一碗汤,放点味精充数。现在再看:

‘Use zip code numbers.’

一句英文,句中的zip一字,我们只知道是从zipper或zipfascener一个名词而樊化来的动词,意为用拉炼拉紧或拉开,如zip your bag open(closed)。如果根据这个意思来翻译上举的例句,便是“采用拉炼的暗号电码”,用批评的眼光来看,实不够明白。这儿需要作进一步的查究。综合英汉大辞典上载:zip,(名)弹丸飞过室中或打中他物之音,蚩蚩音。——,(自动)作蚩蚩吾,以蚩蚩音而动。最新实用汉英辞典则释作:zip,—n.(俗)(1)(弹丸飞过天空时之)飕飕声。(2)能力,活力,力。to have lots of zip and go(精神很好)。—vi.(1)作飕飕声;飕飕飞驶。(2)猛冲,突进。—vt.用拉炼拉紧。我们日常用的韦氏新世界美语辞典,也和上面举出的大致相同。即zip,n.(echoic),1.a short,sharp hissing or whizzing sotind,as of a passing bullet.2.“Collog.”,energy;vim vi.1.to make,or move with,a zip.2.“Collog.”,to act or move with speed or energy,vi.to fasten with a slide fastener.以上中西辞典上的解释,似乎对这句英文的译者都没有多大的帮助。他非在辞典以外,另想办法不可。据说这句话是从美国街头那灰色邮箱上抄来的,当然与邮务有关,现在全世界各文明国家,为求邮送迅速计,都分邮区,如新加坡邮局,在信件上常盖有Do use Singapore district numbers字样。美国当不例外,这个zip code一定与邮区有关,果然在美国的书上,查出这是从Zone improvement program(地区改进计划)的起首字母构成的新字,与辞典上的zip一字完全无关。它最初写成ZIP code,后来索性全用小写而写成zip code了。这是美国划分邮区的办法,一共用五个数字,前三字为州及城市,后二字才是邮区。他们宣传说Zip Code Belongs in Every Address.(每一地址都应加上邮区号码)。Use zip code numbers.(请采用邮区号码)。

同类推荐
  • 商务英语网络900句典

    商务英语网络900句典

    本书分为网络与商务、网际遨游、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安全、网络知识、附录七大部分。每一章的背景知识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出现,让读者对本章内容有清晰的理解。文中提供大量的典型范例,可以快速提高读者对商务网络用语、常见问答的熟悉程度,方便记忆,易于读者掌握运用。
  • 安徒生童话选(纯爱英文馆)

    安徒生童话选(纯爱英文馆)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话作品集之一。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尽管创作体裁属于童话,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 春天在心里歌唱(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春天在心里歌唱(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春天在心里歌唱》精选了四十多篇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所选篇目皆出自于名家,语言优美,意义深邃,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同时本书的内容广泛,包罗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
  • 从零开始学德语,“袋”着走

    从零开始学德语,“袋”着走

    《从零开始学德语,“袋”着走》恰恰满足了初学者的诉求。不仅封面大方美观,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从基础字母入门,到日常生活、青春校园、职场风云、特色文化等,几乎涵盖了所有你能想到的,以及你若是有机会去德国旅游、生活或是工作能够用到的各个方面。
  • Fox Grin 狐狸的微笑

    Fox Grin 狐狸的微笑

    当我们钦羡大自然中的美丽生灵时,是否想到,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无尽的侵扰。大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正在加速消亡中,让我们伸出爱的手臂请它们停一停……胡冬林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二十年,为森林里的美丽生灵深情画像,青羊、熊、紫貂、狐狸、青鼬、星鸦……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的一角,挽留即将消逝的它们。
热门推荐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

    本书记叙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绝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杜幸明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书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细节,还有对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集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炉,引人入胜,颇具收藏价值。
  • 士兵凶猛

    士兵凶猛

    本书的时代背景是当下军营,讲述了一个普通混编连,通信连的故事。连长由“优秀士兵”提干,务实肯干,吃苦耐劳,对军营诸多做法、习惯、细节稔熟,对士兵和军队感情很深;指导员是地方大学生,有思想有朝气,想在连主官位置上大刀阔斧干一番事业。上级从培养全面过硬连队出发,让他们搭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故事。
  • 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随身空间系列(二)修真界唯一的以器证道的九品炼器师火幽重生在异界,变成殷雅继续炼器。本文随身空间+种田+玄幻。。。。。蓝自己很萌这种题材的文,咳咳,所以就写了。如果说火幽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存在的话,那么十四岁的殷雅就是一个充满了悲剧的存在。殷雅一个有着世家家主父亲,丫鬟母亲的被当家主母厌恶,被父亲嫌弃被兄长欺负的十四岁少女,被迫嫁与一个高自己几十岁的老头的时候,自杀了再醒来,殷雅不再是殷雅,火幽也不再是火幽,原本两个世界的完全没有相关的两个人,因为一场意外融合了。从此火幽接着殷雅的身体活了下去,当她接收了殷雅的所有的记忆以后,她发誓,要用殷雅这个名字在器大陆上成就一番无人可及的事业。她要创造属于殷雅的传奇!——————————————————————————推荐蓝蓝自己的新文:《带着空间穿越未来》:穿越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对于一位在现世没有任何牵挂的人来说。可是,穿越成为离婚女人这就是一件非常悲剧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位爹不疼娘不爱的离婚女人,这就更加的悲剧了,而如果这样一个悲剧的女人还带着两个一个三岁一个一岁的宝宝,那就更加的悲剧了,而悲剧中的悲剧是,她穿越到了一个灰常可怕的时空。一个,非古代,非现代,处于灰常灰常超前的时代的时空。好吧,也就是俗话说的未来。不过好在老天还是对她不错的,让她带着一个随身空间,至少吃菜吃饭的不愁了。片段:“呵呵。”妇人尴尬一笑,“以前都是妈做得不对,你做女儿得要念亲啊,别怪妈啊!”女人一边搓手,一边涎着脸看高贵的鱼渺渺。“这位女士,请不要乱认亲戚,谁是您的女儿?说我的宝宝么?这可是我的女儿,而且您这个年纪可生不出这么年轻的女儿。”鱼渺渺直接装傻,看自己现在发达了来求自己?就这么一句话想让自己原谅?也不看看自己当初做的是什么事!推荐好友的文文:《帝一女》: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妖女倾城:九品炼器师》
  • 诡道传人

    诡道传人

    新书《仙路杂货铺》正式发布!他化身诡门少主,风度翩翩,才冠无双,凭阴诡奇术,绝顶聪明,走上了复仇之路。而在大仇得报之际,他却忽然发现,原来这背后另有阴谋!《一起捉妖吧》同步更新!
  • 雨夜里的星星沙

    雨夜里的星星沙

    一段水晶般透明的爱情,无往而不胜的女孩子明晓溪同时遇到了两个令人心痛的少年,孤独脆弱的冰,温柔优雅的澈。无法选择却又不得不选择,爱是什么,怎样才是最完美的结局?言情小天后明晓溪联合超级新人diddl、叮叮告诉你最后的答案。
  • 潮起潮落

    潮起潮落

    本书以纪实性的手法,全面展示了海协会、海基会机制的产生背景和两会成立以来的折冲与共处历史,深入挖掘了台湾各界对两岸关系的复杂反思与抉择过程,深刻揭示了两岸筋骨相连的血脉联系和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有力昭示了两岸走向统一的历史必然性。本书既有内幕性、细节性的记述,也有前瞻性、哲理性的分析思考。内容夹叙夹议,事件取舍有度,情节引人入胜。资料新颖,文笔流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具有收藏价值。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线织纱

    线织纱

    陆夫人在某天发现,自己竟然同时喜欢上了两人男人,心里甚是惶恐。不巧,被陆先生发现了,"老婆,你这样不好。""???"后来,发现……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