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娘子心中,丈夫肯定也跟自己一样,是一个能够坚守自我的人。可惜,她错了。
谁也想不到,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长相骇人,却不仅没胆量,还没见识。
《水浒传》中,林冲一出场,大家就认定他是个好汉,大部分其实是因为鲁智深。他们一见投缘,立即结为兄弟,且是林冲主动提出来的。这让读者产生了一种错觉,这林冲也跟鲁智深一般,是个铁打的汉子,一味豪爽,专爱结交绿林好汉。其实不然,林冲真正的朋友并不是鲁智深,而是陆谦陆虞候[8]。
我们所认为的林冲,不过是作者想要我们所认为的林冲罢了。《水浒传》的作者一向如此,将好汉的阴暗与愚笨写在暗处。
陆谦与林冲相交多年,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可他这位兄弟实在不是什么良善之辈。高衙内一干众人还没来得及威逼利诱,陆谦就倒戈了。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高衙内的要求,决定凭借林冲对他的信任,骗林冲去街上喝酒,然后派人将林娘子诓骗到自己家里,任埋伏在那儿的高衙内欺凌。
林冲在识人方面的确不行。
林娘子那以善来揣度一切的性格,也没有看出这陆谦是个白眼狼。丈夫临行时,她还劝他“少饮早归”[9]。她怎么也想象不到,等待她的是又一个陷阱。
幸运的是,这一次又得逃脱。不过经此波折,想必林娘子内心已经害怕到极点了吧。此时,她必然更加倚仗她的丈夫,却似乎并没发现,这一次林冲的怯懦和卑鄙暴露得更加彻底。
林冲见说,吃了一惊,也不顾女使锦儿,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候家。抢到胡梯上,却关着楼门。只听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妻子关在这里!”又听得高衙内道:“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的回转!”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的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林冲上的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娘子道:“不曾。”林冲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将娘子下楼。[10]
《水浒传》行文,将好汉的阴暗与卑怯写在暗处,于这一段体现得最为明显。
自己的妻子被人关在屋子里欺辱,若站在门外的是鲁智深、武松、李逵这等莽撞汉子,他们会怎么做?一脚踢开门,杀他娘的去。而林冲呢?他竟站在胡梯上听里面说话,最后大声喊他的娘子给他开门……
如若林娘子可以从容地给他开门,那还哪来身处险境一说?还需要他救助吗?如若林娘子没机会出来开门,那这一声喊用处何在?而且,以林冲的本事,他打不开那道门吗?难不成因为本身的修养,不想随意破坏东西?可片刻之后,他就砸了陆虞候的家。
真相很简单,林冲那一声喊,不是喊给自己娘子听的,而是喊给高衙内听的,他希望高衙内快跑。
林冲为何会如此?他没有胆量面对高衙内,尤其没有胆量面对一个正在欺负自己妻子的高衙内,以他的性格,实在不知道自己强闯进屋后该怎么做。打高衙内一顿吗?想法是有的,可是以后工作怎么办?再说他也没这个胆量。直接放他走?以后自己脸面往哪里搁?又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妻子?
林冲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又一次选择了最为无能的那种方式,让高衙内自己走。两个人不见面,自然就不存在困境了。但两个人不见面,也便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果然,高衙内听到林冲的喊声后,逃掉了。
而林冲此时最为关心的是什么呢?不是妻子是否被吓坏了,而是:“不曾被这厮玷污了?”他在意的从来不是妻子的内心困扰,而只是他自己的利益而已。在意自己的前途,所以不敢面对高衙内;在意自己的面子,所以才这般问妻子。
当得知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后,林冲来了神威,恶狠狠地砸了陆虞候的家。这就是林冲,从没有直面现实的胆气,只有在困境消失之后,他才敢于发泄与反抗,其内心已经怯懦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此时,林冲的懦弱已经一点点显现出来了,他跟他娘子对待此事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林冲,不仅不敢对外反抗,甚至都没有能力坚守自我。林娘子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去做有违内心的事。林冲,似乎做不到,只是林娘子一直没有发现这一点罢了。
这不能全怪林娘子太过愚笨,林冲一直掩饰得太好。他接下来的行为就是证明。
世间有这样一条规律,越是怯懦的人,越是喜欢展示勇猛。这就像很多人,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一旦遇到下属,却突然强横起来,仿佛成了不可一世的霸王。这林冲也一样,为了展示自己的愤怒,他还拿了刀,到处去找陆虞候,想要杀了他。他要告诉世人,我林冲可不是好惹的,惹了我,我就要杀了你。
但是,以林冲的见识,难道他不知道问题的根本所在吗?难道他不知道真正的幕后主使是高衙内吗?
其实,这一切他都知道,但他没有胆量去直面高衙内,即使对方欺负了他的妻子,他依然没胆量去面对对方。他所能做的,只是恐吓高衙内的狗腿子——一群他确定在权势上奈何不了他的人。
林冲如此做,一方面,震慑给高衙内办事的人;另一方面,向高衙内展示自己的力量,他最希望的是高衙内自己退却。
说到底,林冲不过是一个没胆量、没本事的怯懦者罢了,他算什么好汉!
然而,林冲这般做法,足够骗到别人了,足够让人以为他是勇猛而又可靠的了,尤其是在意林冲安危的林娘子。
这就是林冲,表面是个强者,也可以唬到很多人,但其实卑怯而又愚昧。
林冲的愚昧就在于,他总是用错误的方法去应对眼前的困境,其本质是因为内心的卑怯决定了他不敢面对问题,所以他只能挑最弱者下手。他下手的目的,不是从最弱到最强一个一个打倒,而是企图用对付最弱者来体现自己的凶狠,从而期望那最强的自行退却。我们都知道,这注定无用。
林冲的愚笨,引发的后果就是,他让陆虞候没了退路,却也让“陆虞候们”看清了他的本质,知道他一定不敢将高衙内怎么样,于是“陆虞候们”只剩下一个选择了,就是继续撺掇高衙内陷害林冲。
林冲的怯懦,让他和妻子一直身处险境。
很快,林冲就因为自己的愚笨,再一次落入了敌人的陷阱,这次陷得很深,他在里面挣扎,最后落得个遍体鳞伤。他失了职位,进了牢笼,没了自由,还差点儿丢了性命……林冲的本性也彻底暴露了出来。
因为被高俅陷害,林冲被发配了。在发配路上,林冲提出要休妻。
“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11]
好一个卑鄙的林冲,将自己择得干干净净。
有那不晓事的,没读出作者暗含的意思,以为这林冲有担当,怕耽误了妻子的后半生,因此情愿放弃。其实不然,林冲是在推卸责任。
关于休妻,他给出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心里放不下,怕高衙内再来纠缠林娘子;二是怕耽误了妻子的青春,解除婚约后可以还妻子以自由。
单看这第二条,林冲可称得上“伟大”,爱一个人就要给她幸福,不能给她时,就放手。可再看第一条,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林冲实在不堪。
林冲跟自己的妻子解除婚约之后,高衙内就不会再来纠缠林娘子了吗?不仅会,而且更甚。林娘子得自由之后,高衙内更有理由来纠缠了,林娘子回绝的借口都少了一个,且是最为有力的那一个。
事实上,林冲此举的目的是让高衙内以后不再来纠缠自己。“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林冲此句话中,“陷害”的主体没有明说,不过稍一分析就可知道,是免得再陷害他“林冲”本身。至于林娘子,他已经不想管了。
林冲的丈人张提辖不晓事,没听出这话外音,还以为这女婿依然靠得住。其实,林冲已经准备好牺牲妻子、保全自己了。
高衙内看中的是女人的美貌,只不过这美貌的人恰巧是林冲的妻子而已。如果她不再是林冲的妻子,这件事也就与林冲无关了,剩下的就是林娘子独自斗那高衙内……至于斗不斗得过,至于林娘子要受多少折磨,林冲不想再管了,哪怕那个女人一贯以他为生命的全部。
至此,林冲的本性展露无遗,他跟自己的娘子从来都不是一路人。在林娘子心中,生命可贵,平安可喜,但与清白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所以她宁可自杀,也不背叛自己的丈夫。其实,她宁死也不去背叛的是她心中的价值观,是做一个清白人的渴求与欲望。
但林冲不是,他随时可以出卖别人,也随时可以出卖自己的良心。林冲对于做一个好人,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当岁月安好的时候,林冲是个好人,一旦环境改变,他随时都会为了活下去而变“坏”。
说到底,林娘子心中坚守的那一份道德和清白,林冲并不认同。
林冲其实一直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前程,他可以随时出卖别人。
就在几天后,押送林冲的两个公人想完成高俅交代的任务——在野猪林“结果”了林冲,可事与愿违,鲁智深半路杀出,林冲得以活命。那两个公人想要探听鲁智深的底细,回去后将责任推到鲁智深身上。
鲁智深虽一向以粗犷示人,但从来粗中有细,他直接揭穿了二人的险恶用心。当时,林冲可是就在旁边看着的,他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
然而,苦苦护送林冲一路的鲁智深刚走,林冲就把他出卖了。
“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起来。”[12]毫不犹豫地泄了鲁智深的底。
林冲为什么这样做?怯懦与卑鄙。其根源,是不敢担责,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男人,必定是胆小而又怯懦的。林冲所有的问题都在于,他不敢承担责任,这是他内心懦弱的根源。
出卖了鲁智深,两个公人回去也就有借口交差了,这样一来,他们憋着想要弄死林冲的心,便会淡了那么一点点,林冲也就安全了一点点。至于鲁智深因此会遭受什么,林冲才不会管,哪怕鲁智深刚刚救了他的性命,他也不会管。林冲一向只顾自己,他要的是自己活下去的权利,丢弃的是作为兄弟的责任。
多年以后,二人在梁山泊相见,鲁智深开口便是:“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13]有人以为这鲁智深虽为和尚,却只关心女人,实在不妥。其实不然,鲁智深一片佛心,向来只关心值得关心的人。对那不值得关心的,他才懒得去搭理。鲁智深此问,是在为那可怜的女人惋惜,也是对林冲的讽刺。这时候,鲁智深显然已经不想再认林冲这个兄弟了。全书中,鲁智深只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与林冲见面时称呼他为教头过,之后再见,都叫兄弟。而一别多年,老友重逢,鲁智深只呼教头,不叫兄弟,已表明了他的态度。而且,自此后鲁智深与林冲也再没有交流,之后的鲁智深一直同武松待在一起。对林冲这个曾经的兄弟,显然他已经放弃了。
林冲,实在“渣”得可以。
可这人渣,却极好面子。在休书上,他是这么写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为因身犯重罪……”一个身陷囹圄的囚徒,依然放不下曾经的架子。而且,以如今的境况,在给妻子的休书上还写什么“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真的合适吗?
然而,那可怜的林娘子却依然对林冲这男人抱有幻想,哭哭啼啼地前来送他。她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丈夫无情地抛弃了。
林冲实在可恶,他跟妻子说的是:“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14]那好头脑是谁?除了高衙内哪还有第二个?
林冲希望他的妻子能够顺从高衙内,这样自己就不会再遭迫害了。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只不过这林冲,飞得也太过决绝了。面对危险,他不仅没有提醒妻子一声,反而希望她挺身而出,好让自己逃脱。
又一次,林冲选择了自己生的权利,丢弃了本该承担起来的作为一个丈夫的责任。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占据着那可怜女人全部的爱。
林娘子最终抵不过高衙内的逼迫,自缢而死,可她到底是死于迫害,还是死于绝望呢?这又有谁知呢!
林娘子最大的悲剧是她本死于对爱的忠贞,但世人却多以为她死于对林冲的忠贞。她把一己性命进献给了爱情,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她是为了林冲而死的,这连她最后对爱情的献祭,也被林冲夺走了。
这个女人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名字,人们只知道她是林冲的娘子。
这一切的悲剧,在于林娘子不懂得识人。
识人最为简单,却也最为困难,尤其是身处爱情当中。
首先,要看对方是否愿意给予你时间。不愿意给予时间的,一定是不够在意你的。哪怕他整日海誓山盟,说得天花乱坠,一样无用。
这样的人现在在你身边,是因为他眼下没有更好的选择。你不是他生命中唯一的那个,只是他可选择的人里所能够得到的最好的那个。一旦有更好的出现,他可能走得很决绝。
然而,愿意给予时间的,也未必就是真正在意的,还要看他为什么给你时间。是真心需要,是内心怯懦,还是只因没有拒绝别人的习惯?敷衍的给予,比不给予强不了多少,反而会像林冲一样,多出一层蒙骗来。
最为可恶的是那些推卸责任的家伙。他们完全撇清了自己,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明明不占理,却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模样,实在可恨!
这样的人给出的最为常见的借口就是:“我不回来陪你,是为了这个家在外面奋斗……”
其实,这就是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