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1300000016

第16章 北国草(从维熙文集①)(16)

迟大冰拦在帐篷门口说:“这是政治任务,你怎么能抱这个态度?!你留下来,给诸葛井瑞打个下手也是好的嘛。”迟大冰看邹丽梅仍然面有难色,就从地铺上拿起一件雨衣说,“你的活儿,我去干,你和诸葛井瑞帮支部做两件事。先贴一条庆祝拓荒胜利的大标语,再出一个壁报专栏,把诸葛井瑞画的画儿统统贴上,对了,把白黎生写的那首诗,也贴在壁报上。明天开始休整,活跃活跃垦荒队的文化生活,不是有人叫喊这儿是‘绿色沙漠’吗,咱们要改变这种状态。”

迟大冰说得句句在理,邹丽梅只好留下来。诸葛井瑞挑开帐篷帘子,望望天空,问道:“老迟,标语挂在帐篷里还好说,这壁报牌往雨地里一竖,我那些画儿不都淋坏了吗?”

“你看,这是贺志彪加夜班打的雨遮,你们用钉子钉在木牌上就行了。”迟大冰指指帐篷的一角,含蓄地说,“你那些描绘垦荒队的画儿,你珍惜,我也珍惜,就拿卢华和俞秋兰在草垛旁边那幅画儿,简直余味无穷。”他似笑非笑地朝诸葛井瑞瞟了一眼,掀开帐篷帘儿走了。

诸葛井瑞心里“咯噔”一跳,到这时他才明白了迟大冰的用心:原来他是想用他画的那幅画,陪衬即将召开的垦荒队队员大会,借助画面上卢华和俞秋兰站在一起的背影,暗示垦荒队队员们去认识白黎生失踪的原因。诸葛井瑞如同被雷击电打,他简直难以想象,比他仅仅大上几岁的迟大冰,会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俞秋兰,并巧妙地把卢华也拉到被告席上。

邹丽梅看诸葛井瑞一直发愣,便催促他说:“工作量不小,咱们赶紧着手干吧!”

诸葛井瑞手指哆嗦着,下意识地摸着褂子上的一枚纽扣。

“你是不是发烧了?”

诸葛井瑞摇摇头。

“你的手……怎么直哆嗦?”

诸葛井瑞狠狠地一挥手,褂子上的纽扣被他扯了下来。

邹丽梅睁圆了两只秀气的眼睛:“你……”

诸葛井瑞把那枚纽扣往地上一摔,坐在地铺上粗声喘着气说:“你学过护士,爱从医学上解释问题。其实,我身上什么病也没有,只是这儿——”诸葛井瑞指指心口,“堵得厉害,憋得难受。”

邹丽梅对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感到费解,对于他瞬息万变的情绪,更觉得难以捉摸,因而,只是茫然地看着他。

“奇怪吗?”

邹丽梅诚实地点点头:“嗯。”

“该怎么对你说呢?”诸葛井瑞用手指叩打着自己的脑门,“当初,你为什么愤怒地挥动斧子,劈开你家门上的铁锁?”

“因为家里人阻拦我走向新生活。”

“我生气也为这个,这儿也有‘绊马索’。”

“谁?”邹丽梅眸子里流露出无限惊讶。

“老迟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显然,诸葛井瑞这个提法,太出乎她的意料了,她愣了好一会儿,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对诸葛井瑞的话不能理解。

“我不强迫别人接受我的看法。”诸葛井瑞叹口气说,“让时间当我们的检验官吧!”

邹丽梅是个对一切事情都非常认真的姑娘,不甘心就此中止和诸葛井瑞的对话。她追问他说:“你有什么依据?”

“依据?依据就是他今天给我俩布置的工作。”

邹丽梅在大姐启示下,对迟大冰生活上有点看法,她并不认为迟大冰在个人品质上,存在着诸葛井瑞说的缺陷。听诸葛井瑞把布置出壁报,当成判断迟大冰的依据,她不禁莞尔一笑说:“你可太偏激了。老迟叫咱们弄标语,出壁报,是开展垦荒队的文化生活嘛!小马前两天还从荒地上扛来一根被雷电剥了皮的老树,立在咱们帐篷前边,准备用几根八号铁丝拧在一起当篮圈,开辟个篮球场呢!老迟叫咱俩干的,也不过是这个意思。”

诸葛井瑞望着这个心地和外貌同样纯正的邹丽梅,真想告诉她:他俩干的工作,貌似协助垦荒队开展文化生活,实际上充当的不过是迟大冰个人小算盘上的两个算盘珠儿。他通过他俩,在算俞秋兰的账,和卢华暗中较劲儿。可是,他想来想去,还是不告诉邹丽梅为好。因为在诸葛井瑞看来,邹丽梅尽管是个要求上进的好同志,但她单纯、幼稚、善良,对生活缺乏洞察能力。护士学校只教会她护理病人,她还不善于使用医生剖析病人的手术刀。想到这儿,诸葛井瑞对她说:“邹丽梅同志,我去男帐篷取我的画儿,你去找火头军,打点高粱面的糨糊来。时间不早了。”

邹丽梅还想询问什么,诸葛井瑞走了。

该枪毙的老天爷,真像是有意和垦荒队队员开玩笑,拓荒的日子,它“哭”个没完,休整的第一天,它就露出了笑脸。早晨,久别的太阳,从草海的浪尖上爬出来,把一道道金色光束投向雨后的大地。树叶子上滴着水,草尖上滴着水,帐篷滴着水,马棚滴着水。放眼望去,荒原到处滚落着“珍珠”,滴滴答答的单调声响,像是谁在缓缓地弹着一把古琴……

多日听不见的鸟鸣,此时显得格外悦耳,这些鸟儿,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拼命地卖弄着它们的歌喉,“花腔女高音”“悠扬的男中音”“浑厚的男低音”,以及音域概括不了的婉转啼鸣,像是举行“蓝天音乐会”,把连日被秋风苦雨笼罩的沉郁草原,唱得眉开眼笑,返老还童。就连洪奎老汉留下的那只拴在马棚旁边的防狼狗“闪电”,也放开嗓子“汪汪汪汪”地叫了起来,像是催促垦荒队起床,又像是召唤连日来在泥泞草原上跋涉的伙伴们,快来看看草原放晴后的绮丽美景。

五个帐篷里一片死寂,除了卢华和贺志彪骑着两匹快马,天没亮时,就去县委询问白黎生的音讯,顺路汇报一下完成开荒的消息外,剩下的几十个年轻人都还在梦乡。这些日子,他们如同进行了一场大战役的士兵,头上雷鸣闪电,脚下泥水汤浆,个个疲累得如同一把把散了骨儿的伞,难得有睡足的时候。不要说是鸟鸣狗叫,就是帐篷旁边爆炸了重磅炸弹,也难使他们惊醒过来,离开那散发着浓重霉气味儿的被窝儿。

这可愁坏了小火头军叶春妮,苞米粒粥凉了热、热了凉,已经反复几次了。最后,石牛子从灶膛旁边一拍屁股站起来,拿起一个破脸盆,“当当”地当锣敲。他一边敲一边绕帐篷可嗓子喊着:“哎——哥儿们、姐儿们!雨停了,天晴了;鸟叫了,狗咬了;该晒晒长了白毛的被窝了,该洗洗衣服上的泥疙巴了。”当他绕到帐篷中间那块壁报牌前,像发现了什么稀罕玩意儿一样,沙哑的破锣嗓音一下又高上了八度,“哎——哥儿们、姐儿们快来看哪,‘秀才’出画展啦!还有白黎生的诗哪!”

石牛子的吆喝发挥了作用,一群男女垦荒兵陆续走了出来,不一会儿就把壁报围了个严严实实。石牛子装出一副斯文模样,摇头晃脑地念着白黎生的诗:

白桦,白桦,

你披着一身白纱!

像是大自然的女神,

在对谁说着默默的情话!

白桦,白桦,

你披着一身白纱!

像是亭亭玉立的北国村姑,

梳着她永远梳不完的长发!

白桦,白桦,

你披着一身白纱!

风吹你像白云远去,

不知道哪儿才是你的家?

白桦,白桦,

你披着一身白纱!

我愿化作送白云远去的风,

哪怕你飘向海角天涯!

“充满了‘小资味’儿。”石牛子摇头晃脑地读完了诗,撇着嘴说,“什么呀!‘白云’,‘风’,还不是比喻的他和俞……”他伸伸舌头,合上了嘴巴。

迟大冰站在人群中,用赞赏的口吻说:“都说石牛子浑,我看还挺有眼力嘛!”

“不是吹牛,”石牛子拍拍胸脯,“这种狗屁歪诗,我也能写。”

“你看那幅画画得多好!”叶春妮兴奋地叫着。

“哟!这不是咱们队长和俞秋兰嘛!”石牛子伸长着脖子,踮着脚跟边看边说,“咱们秀才真有两下子,把那劲儿都画出来了,真是妙笔传神!”

叶春妮挤到人群里,揪着石牛子一只耳朵说:“叫你喊人开饭,你在这儿出什么洋相?”

“谁出洋相?你瞧嘛!比我爸爸捏的泥人还帅,我爸爸捏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没这么逼真。”石牛子逞能地说,“是啊!贾宝玉和林黛玉这边一热乎,这儿又这么苦,那个‘不怕追到海角天涯’的公子哥儿就鞋底子抹油了。”

“噢?还有这么回事?”

“小俞她……”

“她当然有责任!”

“……”

鸡一嘴,鸭一嘴,喧哗声越来越高。有的向着灯,有的向着火。诸葛井瑞早就躲在人群后边,留心观察动静了,为了不露声色,他竭力克制着一肚子怒火,装出十分平静的样子说:“议论我的画儿,可饱不了肚子,我看还是先去喝苞米粒粥吧!把肚子填饱,好有劲头在全队大会上发言。”

“秀才的话说得很对。”迟大冰接过诸葛井瑞的话茬,顺水推舟地说,“吃过早饭,大伙先晾晾被褥,洗洗衣裳,搞搞个人卫生。下午两点,全队在这块报牌下集合,讨论白黎生的溜号问题,大家不妨动脑筋想一下:究竟白黎生为什么要溜号,我们有没有责任,谁应当承担责任,这件事又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好!现在开饭!”

围观壁报的人们慢慢散开的时候,迟大冰启发诸葛井瑞说:“你和刘霞霞都是当事人,要勇于向不良倾向斗争。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我早就明白了。”诸葛井瑞貌似虔诚地回答,“我在会上第一个发言,你就瞧好吧!”

浑身像泥猴儿一样的女兵们,今天都恢复了姑娘的本色。她们把沾满泥巴的衣裳扔进水盆,换上各式各样的女性装束,如同在帐篷里绽开了几十朵艳丽的鲜花。她们笑着、闹着、唱着、叫着……像是春天的鸟群,飞向草地,寻觅干净水塘,去洗脏衣裳。

十四岁的叶春妮,看见俞秋兰吃过早饭,就躺在地铺上,望着打了蔫的一束野菊花出神儿,就从伙房舀来一瓢水,浇在那即将干了底的花瓶里:

“秋兰姐,我知道你喜欢花,特别喜欢野菊花。”

“小妹妹,你喜欢它吗?”

“当然喜欢啦!”叶春妮晃着两根小辫回答。

“哟!都扎上小辫了,快成大姑娘了。”

“大哥哥大姐姐们,泥里来,雨里去,可我……”叶春妮噘着小嘴说,“我干了什么呢?真没出息。”

“没有你和石牛子做饭,”俞秋兰摸着叶春妮黑红的脸蛋说,“我们瘪着肚子能干活吗?”

“那你早晨为什么只喝了两口粥?”

俞秋兰指指嘴唇,又指指喉咙:“明白了吗?”

“那……我帮你干点什么吧!秋兰姐,你的脏衣裳呢?”叶春妮两眼向四下寻觅着,“我总觉着我给集体干的事儿太少太少了,把衣裳给我。”

俞秋兰坐起身来:“你还要给大家做饭,我自个儿洗。”

“不,今儿个几个大哥哥和石牛子,一块儿到铃铛河逮鱼去了,我放假一天。”叶春妮欣喜地说,“马俊友大哥哥抢了我那根烧火棍,把我赶出了伙房。我没他劲儿大,想来想去,大哥哥帮助我,我要帮助大姐姐。快点,把衣裳给我。”

俞秋兰怕脏衣裳真被小姑娘发现,忙掀开帐篷旮旯的茅草,她一下愣了,一堆待洗的衣裳,包括背心裤衩,都不翼而飞,只在茅草堆上发现了一封短笺:

小俞:

姑娘们都还年轻,不太理解你心情的痛苦,只有我这个“过来人”,知道你的心比嘴上的火疱还疼。

今天,卢华和贺志彪去了县城,我把他们的衣裳和你的一块儿拿走了。我很笨拙,劳动很差,用这点心意弥补我的不足吧!

卢华是全队最好的人,你选择得不错。虽然现在你非常痛苦,但终究会获得痛苦的报答——你会非常幸福的。

没时间给你那束野菊花浇水了,你自己舀水浇浇它吧!你喜欢野菊花,也应当像野菊花那么耐寒耐霜。

大姐唐素琴早上匆匆

俞秋兰握着这个短短信笺,眼泪一下涌出眼帘,滚下脸腮。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平日默默无言,最不引人注意的唐素琴,在极其平凡的外貌下,深藏着这样一颗深邃的心。泪珠儿滑下她的脸腮,滚落到那短短的信笺上,湿了上面的笔迹,她忙把这张薄纸折叠起来,锁进自己的小木箱。

“秋兰姐!你……为什么哭了?”叶春妮睁大了眼睛。

“你还不太懂。”俞秋兰抹抹脸上的泪痕微笑着说。

“你怎么又笑了?”

“大姐姐高兴了。”俞秋兰一下从地铺上站起来,拉着叶春妮的手说,“跟我一块儿到草原上去玩玩吧!顺路再采点野菊花。”

“你的脏衣裳呢?”

“有人拿走了,谢谢你,小妹妹。”

“不,我去伙房帮厨去,我每天送饭,在半路上净玩了。”她跑到帐篷口,一甩小辫回过头来说,“你是病号,我这小伙夫,得照顾照顾秋兰姐,中午,给你做碗白面片汤吃。”

“别……”

叶春妮扭身跑了。

不知是哪儿来的力量,俞秋兰突然感到了生命的充实。她抱出湿漉漉的被褥,晾在阳光之下,然后迈步走向荒原。路过伙房时,马俊友带着一脸烟灰,从一个简易棚子里出来,迎住了她,用他那张不太善于讲话的嘴,对俞秋兰低声说道:“我真想不到老迟他借着开会搞……”

“你怎么也知道了?”

“诸葛井瑞全告诉我了,刚才我又特意去看了看壁报……当初,在北京支部选举,贺志彪提名选老迟时,我不该举我那只手。”马俊友喃喃地说,“想不到,他是这样一个同志。”

俞秋兰急于去找唐素琴。她不愿意把痛苦分给别人承担,因而扭转话题说:

“你的脏衣裳呢?我给你洗洗去。”

叶春妮从棚子里探出头来,抢着回答说:“秋兰姐,你也和我一样,‘马后炮’了,人家丽梅姐走在你前边了。”

马俊友的脸“腾”地红了。

俞秋兰恍然大悟,她含笑说:“有什么话儿捎给她吗?我这就到姑娘群里去。”

“没有!没有!”马俊友低下头,搓着手上沾着的高粱面。

“小马,你的表现可不像个男子汉。”俞秋兰开导马俊友说,“要是你……真喜欢她,就把你在开荒时,代替真马拉套的劲头,使出来,勇敢地往前冲!”

同类推荐
  • 空杯

    空杯

    《空杯》由张宗子著。注满前的杯子空虚无物,饮后的杯子,仍然是空。空是完成,空是期待,空是两次充盈之间的短暂休息,一头连着往事的回味,一头连着未来的希望。中流容与,前瞻后顾,是犹豫,是彷徨,又是逐渐引满的弓,在无限的敬畏中蓄势待发。
  • 老子百句

    老子百句

    《老子百句》精心撷取《老子》中深富智慧的段落百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阐述老子五千言的核心思想。著名学者汪涌豪教授在本书中紧贴当下读者至为关心的内心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将人们已然忘却的老子精义从岁月的锈蚀中打磨出来,探寻老子哲学世界中的生命意义,传递经典所蕴含的深刻智慧。
  • 母亲的幸福树

    母亲的幸福树

    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朋友、波奇的愿望、伙伴、宾尼的铃铛、报复、神像、唐小虎的理想、季哥的椅子、同学介一、最高学位、祖父的酒壶、唱歌的冰棒、电梯工小散、童年的歪房子、母亲的幸福树等文章。
  • 幻景与信仰:爱尔兰神话传奇故事(二)

    幻景与信仰:爱尔兰神话传奇故事(二)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和格雷戈里夫人挨家挨户走访农舍并整理、记录下来的最值得怀念的不朽传说。叶芝曾这样描述书中故事的魅力:“这些故事并没有史诗般恢弘的气势,只不过是由众多小事编织而成的伟大事迹……较之于我们,那些奇异魔幻的生物对孩子们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它们只能一点一滴潜入人们的意识之中。它们所构建的幻想王国是一个可供人们漫无目的徘徊流连的地方,一个拥有各色互异景致的地方,一个从昨日经历就能知悉明日际遇的地方。我多想变回孩童去发现这本书,因为书中不仅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还有着许多旁书所不曾记录的英雄传奇,以及所有民间传说中的童年故事。在我心中,它比西方所有书籍都要珍贵。”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灰姑娘的逆袭

    重生之灰姑娘的逆袭

    莫名晕倒,再度醒来已是儿时。本以为是上天垂怜,却不料风起云涌,迷影重重……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蝉鸣夏季

    蝉鸣夏季

    陆菲说,他对于我来说的意义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句爱情或者初恋就能诠释的了的。他像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是因为他,我开始相信。活下去,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也可以过得很幸福。
  • 醒在黄昏(中国好小说)

    醒在黄昏(中国好小说)

    黄昏临至,落山的晚霞很美,一道残阳分散了凄凉的感觉,我抬头望天有鸟儿涙叫,我低头俯地,凄凉的画面也总是一道不失尽意的风景。擦干眼泪往前走,我不知道往哪儿走?哪儿才是我要去的地方?尽管我彷徨,但我还是要走。走去,身上有了汗,才感到自己轻松了许多。作者在复杂的家庭矛盾中苦苦挣扎,找寻不到出路,生活的琐事压得她踹不过气,生活究竟如何走下去,她在思考着,探索着……
  • 骗子的真情

    骗子的真情

    半年后阿梁因离不开女儿再次抛弃了杨小旭,回到了他前妻的身边。这回杨小旭彻底地崩溃了,她学会了吸烟,经常去酒吧里喝酒,或者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与自己的影子说话。当她几天不吃不喝被送进医院时,医生检查出她得了肝癌,并被告知不及时做肝移植手术恐怕活不过三个月。杨小旭的父母都想为女儿捐肝,可配型失败,没办法,他们只好求助各方媒体报道了杨小旭的遭遇和病情。正在监狱里服刑的潘,在电视里看见躺在病床上的杨小旭,他泪眼模糊,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曾经与她相处的日子。他立即决定申请要给杨小旭捐肝。
  • 洞雅别林三月天

    洞雅别林三月天

    女娲灵石之灾,江湖夺石残杀,混沌中的她被欺瞒,被刁难,受尽沧桑折磨,最终获得真像,寻得真情,而她初心不该,终……
  •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本书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
  • 不懂投资理财,你就穷忙一辈子

    不懂投资理财,你就穷忙一辈子

    投资创造财富?理财改变命运!俗话说,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但是最新的观念是:钱是挣出来的,更是理出来的。
  •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创业十五年,从草根到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可谓传奇。传奇的背后,是马云对失败的极度重视。本书虽然不是马云想在退休后写的《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却包括了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常年观察研究。正如马云所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成功的经验不一定能带给创业者生机,但失败的教训,能使人警醒。
  • 经理成功之道:管理之道

    经理成功之道:管理之道

    本书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