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8400000005

第5章

九连的李林,像是辽阔的江畔平原之上,生生长出来的一绺胡须,引来一箭之地外湿地保护区里的各种鸟雀,到这里新觅了一个天堂般的家园。平素乌鸦、喜鹊、野鸡、麻雀四季不绝,小满时节则飞来数不胜数的鸟类,在林子里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与此同步的是,八方人士也陆续聚集于此,掩藏在庄园要么颐养天年,要么做着发财梦。公路旁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杂商店,也日益多了起来。每到春雪融化、备耕农忙之际,关门歇业了一个冬天的农杂商店门前,日渐人嚷马喧。闲了六月有余,筋骨都呆紧了的果农,一朝行动起来,浑身的关节“嘎巴嘎巴”脆响。他们骑着“嘎吱嘎吱”三响的自行车、倒骑驴,顶着蓝烟“突突突”地驾着农用三轮车、四轮车,下了公路,从四面八方云集于农杂商店门前,满身粘着泥土,络绎穿梭,进进出出,依据在家炕头上掐着指头盘算了一冬的种植计划,购买所需的农用物资。

这天,是一个双休日。在这朴实而辛劳的人群里,突然来了一对城市夫妇,汇入了这股农耕的潮流。因为是大忙季节,加之城郊人杂,他们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这对夫妇穿得整整齐齐,每次来都进入门市最大的一家农杂商店,像在家宅久了的孩子,见什么都新鲜,看这看那,问这问那,打听个没完。见是城里人,老板娘和雇来的服务员格外眷顾,不管闲忙,有问必答,并且每回答一次,这对夫妻都无限感激。他们说明庄园耕种所需,女主人就推荐出几样,五颜六色地摆在柜台上,或瓶装,或袋装,并一一介绍,最后总能商定一种。他们并不多疑,付了钱还被老板娘甜言蜜语地抹了零头,便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每次都是如此。

这一对夫妻,女的叫尹红,是江城某移动公司的业务员。男的叫方知,是江城一所省立林业大学的副教授,早年毕业于省城一所师范大学。按说,他这位农家子弟,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不应该产生购买庄园的想法。为这事,他还与妻子尹红争论了好长一阵子。

“我想购买一处庄园。”一天,教授刚从书店回家,腋下夹着一本书说。

“买庄园?你的脑袋是不是出了问题!”尹红用她一向心直口快的风格揶揄道,“现在人们都住高层,前几天陪一个姐妹去看高层,建得可漂亮了,在湖边,价格也不贵,四千元起价,最好的楼层也不过四千七百元。咱们可以办理按揭贷款,咱俩的工资除了供孩子上学的费用、生活费,足够还贷款了。我看可以考虑。”

“在发达国家住高层是贫民窟,有钱人都去郊外购买庄园和别墅。”看来,教授为此早有思想准备。“你看我买了一本什么书,《浮生六记》!”说着,换上拖鞋,来不及脱外罩就在客厅给尹红读起来:

“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荫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而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芸喜曰:‘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你念的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我听不明白!”尹红说。

“这是清代文人沈复写的《浮生六记》之一‘闺房记乐’。”方知兴致勃勃地坐在沙发上,紧挨着老婆解释说,“沈复娶了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姐,叫芸娘,很有才华,会作诗,喜欢桃源生活。一次沈复带她到郊野一个居住着老两口的池塘边游玩,住了十天,饮酒赋诗,垂钓听蝉。芸娘十分喜欢,对沈复说将来要是能买一个十亩地的菜园,雇人种上瓜果蔬菜,你作画,挣些钱填补家用,我做针线,有情致时陪你饮酒作诗。虽然是粗茶淡饭,但能快乐地白头偕老,神仙一样的日子,不必去远处旅行。”

教授接着说,“古代文人,大凡心底都有一片宁静安和的桃源。那可以是黑暗中挣扎的一份慰藉,可以是山穷水尽的柳暗花明,也可以是求索不得后的一条退路!咱们现在不愁吃喝,就一个女儿,将来买一处庄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过过‘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乡野生活,此生何求!”

“你书教得好好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是挺好吗?再说人家都在攒钱买高层,你可倒好,要去买庄园种地!你歇歇吧,反正我不同意,要买你买,去找你的‘芸娘’,去住你的庄园别墅,我和姑娘就呆在城里,过正常人的生活!”

尹红一句话,给方知的建议判了死刑。

方知知趣,没再出声。可是方知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这些年一个人从农村考学出来,现在晋升到了林业大学的副教授,也是比较年轻的。他的骨子里长满了新观念、新思想。他经常与学生提起的一句名言是“优秀的人改变生活,伟大的人改变观念。”大学教授的工作相对自由,除了一周几次在学生面前的慷慨激昂,其他时间如果不是做研究,剩有成块的时间需要打发。况且还有几个月的寒暑假,浪费了让人可惜。

方知在大学读书时就是诗社的成员,对诗歌理论有一定的研究,又有一定数量的诗作,可发表的不多,大多数习作都压在箱底儿,他对拿出去见人的诗作要求很高,他认为那可是一个人的脸面。这些年忙于教学,养家糊口,赡养乡下的老人,以及为了获得“副教授”头衔,便将诗文爱好搁置了,用他对尹红的解释,就是一心一意地干“正事”。

时光在忙碌者的指尖飞逝而过。转眼,方知和尹红都年过四十。方知发现自己的鬓角有了白发,女儿方卓撒娇时还搂着脖子为他挑。用方卓的话说就是用老爸的白发当礼拜天过。现在的学生学习太紧张,好不容易有一点放松的时间和心情,方知咬着牙享受着女儿“一二”地喊着口号为他清理白头发的幸福。

人过四十天过午,方知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过去,为了干“正事”,他大学毕业后教了十五年的林学课程,凭借农家子弟身上脚踏实地的那股韧劲儿,教学和科研在考核中经常能达到前三名。否则,他也不能脱颖而出,年纪轻轻就晋升了副教授。名利双收,可谓意气风发,完全可以再展宏图,得陇望蜀,将来晋升教授。为此方知也进行过多次预想,并将自己与副教授们一一对比。他发现自己的资历实在太浅了,前面排号的人太多,起码五年内还轮不到自己。另外,要想拿到教授的位置,除了资历,现在的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那可不是三包粿子两包糖就能过关的,眼下请客送礼风日盛,投入很大,搞不好还要掉进学术腐败的泥淖!为此他一直心有余悸。自己是一个农家子弟,有了目前副教授的头衔,完全可以光宗耀祖了,没有必要冒着行贿的风险,再去肆无忌惮地争取下一个目标,搞不好前功尽弃,半辈子的努力毁于一旦,得不偿失。他经常注意报上关于落马贪官的悲惨下场,尽管这与泛滥的行贿受贿之风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为此,除了坐稳副教授的位置,对于晋升教授的事情,他以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尹红说他是小农意识,他也置之不理。

这些年为了稻粱谋,他不得不将书教好,免得误了人家的子弟。可是时间久了,面对乏味、浮躁,没有挑战的工作,他的厌倦之感越来越强烈。他发现,人到中年,自己对诗文的爱好情结,渐渐涌上心头,就像老朋友一样邀他推杯换盏。骨子里挑战意识很强的他激动不已,发现自己在思想里找到了一个打发时间或者叫填充生活空隙的载体,自己何不将读大学参加诗社时所写的一些习作整理成诗集?说干就干,仅用一个暑期,他将一本诗集编辑成册,并起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书名《化蛹成蝶》。

为了设计书籍封面,方知将江城大大小小的书店逛了一遍又一遍,以致售书服务小姐都很熟悉他。封面设计好了他又开始联系出版社,然而自费出书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这个月薪几千块钱的工薪族对此望而却步。“我的诗集能卖出去吗?”他扪心自问。“现在有几个人去书店看书买书?去的都是一些买学习读物的孩子。名著均被束之高阁,何况我的书,自娱自乐而已!”既然这样,在朋友的建议下,他索性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印刷了两百本,精美的封面设计,充满青春气息的诗歌,虽只是私下里赠送朋友,倒也赢得了几分赞许。

一本自印的小册子在手,方知获得了很大的心理满足。他在房贷刚刚结清的第二年,就谢绝了一名有背景的学生给他私下购买驾照的好意,自己乘上公交车去驾校练习车辆驾驶了。他认为驾车是一门技术,驾车上路首先考虑的是安全。驾车必须亲自去练习,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投机成分。驾照考试一科接一科地顺利通过,拿到了货真价实的驾驶证,他突然发现,自己又开始惦记着买一辆私家车了。江城的经济发展过去慢得像头牛,最近几年开始奋起直追,虽然快得像一匹马了,可是拥有一辆私家车对于绝大部分市民来说,还只是天方夜谭。妻子尹红在移动公司工作,收入不高,但也能够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和家庭生活费。过去一直用方知的工资归还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现在,住房贷款结清了,方知就开始惦记着用自己的工资去中行办理一辆车贷了。这想法就像一条小蛇在怀里攀爬,使他躁动不已。未征得尹红的同意,他就独自一人乘坐公交车去了二手车市场——每逢礼拜天都去,他打算买一辆便宜的二手车,熟练地掌握了驾驶技术,达到“人车一体”的程度之后,再弃旧易新。到江城生活这十几年,不是呆在校园,就是闷在家里,再不就是把时间浪费在了同学、朋友聚会的饭局上。坐落在城南的这座二手车市场就像另外一个世界,他闻所未闻,更别谈涉足了。二手车市场里人声嘈杂、交易火爆,黑的、白的、红的、蓝的、黄的、银的等各种轿车,像展览馆一样,默默地、无声地撞击着他的眼球,激荡着他的血液!连续看了几辆,捷达、桑塔纳,七八成新的汽车不过四五万块,他几乎相中了其中的一辆。可是他在做通尹红的工作之后,发现将家里的积蓄都算进来,也凑不齐一辆二手车款。

人就是这样一种高级动物,拥有的或很容易实现的东西,并不十分在意,而越是难以完成的困难,越是感到有挑战性,也就越是想着法儿地要去完成它!

欲望被彻底刺激起来,方知在确认二手车无法办理银行贷款,乡下一帮穷亲戚,举债无门之后,他又领着已经被他鼓动起来的尹红,开始明目张胆地跨进轿车4S店。他事先列好准备购买车型的名单,一家一家地实地查看。先是奇瑞,然后是马自达,甚至力帆、吉利,除了令人望而却步的高档汽车店,这个城市东南西北边边角角的汽车4S店,都被他和尹红像两尾如饥似渴的鱼一样游了个遍。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选择了实用省油的新款捷达。交了百分之三十的首付,与售车小姐一同去中国银行办理了贷款手续。从此,他成为林业大学第一个拥有私家车的教授。轿车接回来,他就开进了校园。崭新的车体闪着银光,格外显眼。师生们从校园里、教室里围拢过来看热闹,像观摩一场猴戏,个个咂舌惊叹。他毫不隐晦自己贷款购买私家车的事实。他就是要向那些口袋装着满满的钞票,却畏首畏尾,不能酣畅淋漓享受新生活的短视者们表明,他们的观念是多么的落后和可笑,只知道生活在金钱和近视眼镜里,脑子里、眼睛里开阔的新思想、新时尚、新视野缺少得太多!而他,在女儿读高一的那个秋季,便起早贪晚地驾着他的新款捷达车,开始接送孩子上下学了。

“私家车”对江城的市民而言,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梦幻般的憧憬中,这个时候,对于方知超前的行为,林业大学的老师们、学生们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和议论。有的说方知观念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有的则在背后对方教授不知深浅的行为给予了猛烈的抨击。论经济能力,与学校的其他老师相比,方知确实是很贫困的一个,更别提达到什么所谓的“中产阶级”水平了。很多有钱人、有背景的纯粹的城里人对方知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中产阶级”们认为打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何必兴师动众去购买一辆私家车,车库、保养、保险、燃油,这是一件十分不值得的事情!方知对此不屑一顾。有时也亮出自己的高谈阔论:买车要有四个条件。对方说什么条件?不就是钱吗,没有钱怎么买车!方知慢声细语地说道:

“不。第一条是观念。你看现在的有钱人很多,但是有几个买车的。比如我,林大里最穷的一个,没钱,但是贷款买车了。第一个吃了螃蟹,实现了拥有私家车的梦想。”

“那么第二条是钱吧?”

“不。第二条是技术。没有驾驶技术安全没有保障,所以必须要很好地掌握驾驶技术。”

“那么第三条是钱吧?”对方句句不离钱。

“不。第三条是魄力。购买私家车,驾驶自己的车,目前毕竟是一件新鲜事物,敢于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一个有魄力的人。没有魄力,畏首畏尾,实现不了拥有私家车的梦想!”

“最后一条,才是钱。”方知接着说,“没有钱,确实买不了私家车。钱是基础,但不是前提。”

方知的这四条购车理论却也说得很多人哑口无言。一些人暗自佩服方知的观念、魄力和真知灼见。有的甚至说:“这年头,穷小子翻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轿车是一个流动的家。从一八八六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开始,人们对它给人类带来的方便毋庸置疑。除了接送女儿上下学和妻子上下班,每逢节假日,方知还带着全家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去风景名胜旅行。省内走遍了,就开始远行省外,最远的一次还去上海、苏杭自驾游。轿车将地球缩小了,方知在这个城市住了十几年都没有走过的路,买车之后很快逛遍了。街道巷子,旮旯胡同,渐渐的,轿车的轮子驶向了九连庄园,似乎命中注定,顺乎情理的,从那次他载着妻子到庄园一位老乡金万能家里作客,就昭示着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成为这里某一块庄园的主人了。

同类推荐
  • 尤尔小屋的猫

    尤尔小屋的猫

    刚刚失恋的杰西还沉浸在悲伤之中,但自己的小说被出版社买下版权又让她看到一丝希望。为了专心写作,杰西搬到康沃尔郡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尤尔小屋。而租住小屋的附加条款就是必须要照顾小屋的神秘“原住民”,一只名叫“佩兰”的,美丽又高傲的——黑猫。本想隐居写作的杰西,却意外卷入尤尔小屋的产权纷争中,也因此与争夺产权的两大家族发生交集。在不断的矛盾与误会中逐渐揭开了尤尔小屋与黑猫佩兰的秘密,一段延续了五百年的关于爱、友情、人与猫的动人故事。为了守护小屋和佩兰,杰西决心投身其中,而她自己的幸福又将被谁守护?
  • 水土一方

    水土一方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从前的从前的从前,世上原本就无人烟。狼奔豕突,虎豹结伴,野兽横行,豺狼当道。一日,女娲巡天,忽觉本该五彩斑斓的美好世界,却无一主宰。尽收眼底的是弱肉强食,茹毛饮血,暴殄天物,尸骨遍野。所望之处,弥漫着无所不在的血腥之气。如此乾坤,不寒而栗。不由心生一念,用泥捏人,并由其来主宰世界,定会姹紫嫣红、光彩夺目。于是,女娲信手拈来水土,背着天神,给了人与动物截然不同的四肢和躯体,又点化了大脑和心灵,使其有思想,会思维。从此,世界上便有了人,人与水土生死攸关的联系也由此而形成。
  • 赵曼曼情史

    赵曼曼情史

    赵曼曼中考没考好,本来不想上高中的,可成绩比她考得还差些的王慧锋都找人开后门去读了,她的心眼就活了,也想去。可她爹不同意。因为她大姨从城里来了。她大姨有个熟人在城里商场卖服装,想找个帮忙的。条件是才毕业的学生,要长得好看,身材要好,口要甜。大姨就想到了赵曼曼。“我不去卖衣服,我就要上高中!”她爹赵领把烟头在地上摁灭,喝道:“胡说八道!上学是为了啥,不是为了找工作?不是为了挣钱?像你那成绩能跟得上不?也不过是白搭几年的钱!”
  • 何处安放

    何处安放

    春天的奇思特村分外的有韵味。各种颜色的花开了,红的绿的黄的白的,一棵棵一簇簇一片片的,布满了奇思特村野。这个泰姆河岸边的古老村庄只有一条由鹅卵石混着沙土铺成的主路,路边长着各种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这条主路和这个村庄的历史一样悠久。村里散落着一座座用芦苇、麦秸或茅草覆盖房顶的农舍,墙壁上用彩石和红砖砌出精美的图案,它们大都建造于17世纪。还有一条从泰姆河分流出来的小河,翻卷着细细的浪花穿村而过。
  • 双花扣

    双花扣

    傍晚时分,天气阴阴的。何家大院的红漆大门紧闭,门前一对石狮子犹如黑夜里的两盏灯,祥镇人却说那是何峰的两只眼,可就是睡着觉都睁着眼的何峰被一枚飞镖掠走了性命。县局刑警队队长肖劲带人撤离了祥镇,案子却没搁浅,何峰的死留下了诸多疑点。瓢儿脚下的水泥路坑坑洼洼的积了雨水,一只脚踩在水洼里,脚拔了出来鞋却掉了。瓢儿是镇派出所的协勤员,穿着一套没有标志的警服没少跟着民警们抓小偷、堵赌窝,帮民警们把贼或赌徒们逮住,民警们也帮他找甩在草棵儿里的鞋。瓢儿的脚在37~38号之间,现如今没人给他做千层底布鞋了,也只能天天趿拉着鞋跟着民警们四处办案。
热门推荐
  • 狠人石铁

    狠人石铁

    石铁,人狠话不多,冷静如屠夫,一步步缔造无敌传奇!
  • 带着英灵系统闯异世界

    带着英灵系统闯异世界

    这是一个名为黎墨的“非洲人”,被两大意志坑到同样叫做“地球”的异世界的故事。ps:建了个扣扣群:928061046,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下。
  • 花开一树为侬香

    花开一树为侬香

    本书收录的都是林徽因作品中的经典,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这些作品或是抒写生命体悟,或是写照真实灵魂,或是从细处阐发幽思,语言温婉含蓄、典雅清丽,处处充满了知性与灵性的妙语绝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徽因的创作气质、品性本源。然而细细读来,你很难想象有些文字会是她在经受病痛折磨或是情感煎熬下创作出来的,其才其情,其坚忍与真诚,无法不令人仰视和佩服。也许金岳霖的一句“极赞欲何词!”正是对林徽因最忠实的评价!
  • 情绪掌控术大全集(超值金版)

    情绪掌控术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困惑,在对物质的占有上,在对生活的追求上,在对情感的忠诚上……其实,每个人都像在同自己战斗,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人就会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迷失自己,成为彻底的失败者;而情绪控制能力强的人就能控制自己内心蠢蠢欲动的想法,能调节即将喷发的怒火,能缓解内心深处的焦虑。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就能保证在人生的路上不致偏离轨道太远。牧之、凤莲编著的《情绪掌控术大全集(超值金版)》从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出发,剖析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困扰,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内在原因,同时提供了一系列调控方案,为读者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指明了便捷的通道。
  • 如果不是你

    如果不是你

    遭遇婚变,小三登门挑衅,婆婆嫌她不能生儿子让她净身出户!向雨梦和境况相同的表姐许欣选择在外地疗伤、工作,但依旧是尴尬难行。心塞的囧事层出不穷,向雨梦被未来上司成旭东见证了她的狼狈,向雨梦各种尴尬。一年后的又一位新上司居然是向雨梦前夫的现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不负来人

    青春不负来人

    谢谢你在我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出现;谢谢你在我最需要勇气时出现;谢谢你在我最美的青春里出现;谢谢你在我不相信每一句话时,却相信了青春不负来人——我的那个来人便是你。
  • 法师真解

    法师真解

    “所谓禁咒,只不过是伤害高点的技能。”“所谓血脉,只不过是不同生物的模板。”“所谓神灵,只不过是属性强大的BOSS。”“所谓法神,不过是众多高伤害技能堆积起来的人罢了。”……骨灰级玩家莫林带着数据芯片穿越异界,从一小小的法师学徒开始,解析法术,掌控禁咒,转化神灵模板,走上灭神屠魔,纵横异界的法神之路。(读者群:586751215)
  • 星河

    星河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一种难言的怆恻跟随着这些句子掩上心头,心虹回首来时路,内心顿感茫然——感情与哀愁永远是并存的吗?锹君璞带着小蕾搬进了霜园旁的农庄,他怀念旧妻美茹,却又惊鸿沈溺在哀愁星河中的心虹,他真想伸出手,拨开黑云,承接住这颗独力穿越广漠穹苍的流星。
  • 欠债还钱(中篇小说)

    欠债还钱(中篇小说)

    我老爹说:“没出息的东西,你学会捡破烂啦?最好的女人,能厚着脸皮去给人家作小?想想那有多恶心!要我说,找这样的女人,还不如打光棍。要是不和她断了,你就别回这个家!”我和老爹几乎同时把电话撂了。我深深呼吸一口城市的空气,这才发现,城市的空气很呛人,就像碎玻璃那样刺痛了我的嗓子。我回头寻找叶红燕,她早已消逝在城市的夜色里了。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