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6900000004

第4章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4)

【凯撒大帝和罗马帝国】

凯撒,出身贵族,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曾出任罗马共和国的财务官、大法官、执政官、祭司长、独裁官、监察官等职务。

在公元前60年时,凯撒为了征服并管理高卢全境,和庞培、克拉苏两人秘密结成同盟,共同组织军队向日耳曼、不列颠进攻。在公元前49年,他率领军队打败庞培后占领了罗马,为实现独裁统治而制定了《儒略历》。在他当政期间,原有的贵族共和体制被破除,中央集权加强,军政大权在凯撒手中牢牢掌握。在他当政期间,罗马基本上完成了君主独裁制的过渡。

公元前44年,凯撒58岁,死于元老院成员的暗杀。凯撒被人们当作罗马帝国的建设者,是一代无冕之王,甚至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帝国的首位皇帝,这是凯撒大帝这一称呼的由来。

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直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为止。罗马帝国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期(公元前27—公元200年)、中期(公元200—公元395年)和后期(公元395—1公元204年/1453年)。罗马帝国的帝国制度由奥古斯都创立,表面上是由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事实上却是皇帝独揽大权的政体。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大约控制了59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成为世界古代史上第一个君主制国家。

【奥古斯都屋大维】

罗马帝国第一代君主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在罗马帝国建立后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即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奥古斯都,展开了对罗马长达43年的统治。

公元前44年,凯撒收养了屋大维,并将他作为王位的继承人。于是,屋大维在凯撒身亡后登了王的宝座。公元前1世纪,他镇压了以分裂罗马共和国为目的的内战,并改革罗马政府体制,给罗马带来了两个世纪的繁荣昌盛。在他去世之后,他被罗马元老院列入“神”的行列。迄今为止,屋大维一直被公认为最伟大的皇帝。

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维独揽大权,开始实行元首制,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持续了一个世纪的内战画上了句号,罗马帝国从此走向了和平、繁荣的新时期。在元首制的表面下,元首控制着元老院,屋大维身兼数职,元首、首席元老、统帅、终身执政官、大祭司长都由他一人担任,独揽军政法等大权,实际上是帝国的王。

由此可见,屋大维所实行的元首制实质上是君主制,屋大维对罗马统治是罗马帝国开始的标志。

【西欧封建等级制】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指的是西欧封建主之间依据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

一般说来,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从6世纪开始,到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在这种制度下,等级的划分及其之间的关系首先以一种人身的依附关系为依托,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在西欧表现为封君封臣制度。

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中央把土地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层层分封,形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形成封主和附庸,这是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封主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必须忠于封主。其次,封臣得到土地时同时也获得了领地上农民的管辖权,对劳动者的控制加强了。这种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

但是,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由于这种分封关系,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并加剧了各层封建主之间的争夺和冲突,导致后期出现格局混乱现象。

【北欧海盗时代】

北欧海盗时代是8世纪末至11世纪中叶,斯堪的纳维亚海盗对欧洲各国进行海上贸易与抢劫商船活动的时期。北欧海盗活动分东西两路:西路的丹麦和挪威的海盗,主要向不列颠诸岛扩张;东路的瑞典海盗,主要向罗斯发展。

公元793年6月,丹麦海盗袭击林第斯法恩岛,震惊了西欧和基督教会,这被认为是北欧海盗时代的开始。自866年始,丹麦人进行大规模远征。1013年,丹麦国王斯万征服英格兰全境,成为丹麦和英格兰国王。1028年,其子克努特大帝创建疆土包括丹麦、挪威、英格兰、瑞典南部和苏格兰大部在内的“北海大帝国”。此为北欧海盗时代的鼎盛期。

8世纪末,挪威海盗占领赫布里底群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以此为基地侵扰爱尔兰。812年,挪威人攻占都柏林。在航海冒险中,挪威人发现冰岛,并移民至此。1014年,爱尔兰民族英雄波鲁率军在克朗塔夫战役中打败挪威人,迫使其从爱尔兰撤出。后挪威海盗转向英格兰和苏格兰,并与丹麦人争夺英格兰,为丹麦人所败。

丹麦人和挪威人还单独或联合入侵欧洲大陆。845年,丹麦人洗劫了巴黎、汉堡,围攻罗马。随后又与挪威人联合袭击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半岛。911年,法兰西国王查理三世同丹麦海盗签订《圣·克雷尔条约》,封罗洛为公爵,将塞纳河口一带地区划归丹麦人。丹麦人和少数挪威人在此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瑞典人的海盗活动发生在550-800年。瑞典人沿“琥珀之路”向东扩展。9世纪又沿波罗的海到达西德维纳河、涅曼河、涅瓦河、沃尔霍夫河沿岸地区,然后一直到达里海,进而深入中亚;有的到达黑海和拜占庭帝国。沿途除抢掠外,还把北欧的毛皮、海豹油、蜂蜜等运往东欧和亚洲,又把东方的香料、酒、丝绸、珠宝、金银等贩运到欧洲,并从事奴隶买卖活动。

北欧海盗之所以兴起,主要是因为北欧铁器时代后期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北欧天然的地理环境加之其较先进的造船技术,还有东西欧陷于内乱或割据状态,这些都促进了北欧海盗的发展。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指的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许可下进行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事实上是罗马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两大宗教的战争。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戴有十字标志,因此被称为十字军。

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耶路撒冷,并伴随着相当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目的,很多封建主和骑士想掠夺富庶的东方,并且罗马教皇想吞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被压迫的农奴和流民受到教会和封建主的号召,蛊惑他们去东方寻找出路与乐土。

十字军东征共进行了10次,持续了将近200年,这让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完全落空,也暴露了其侵略暴行和本来的罪恶面目,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十字军的行动给地中海附近的国家和人民带去了巨大灾难,让很多欧洲家庭支离破碎。但从历史上来看,它并非一场毫无意义的侵略行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伊斯兰教文化对基督教文化的浸染,在东西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激起了西方人的传教意识,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和科技的交流,这些是十字军东征的积极方面。

十字军东征对西方基督教教会产生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部分痕迹至今尚存。

【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人原属纳瓦语系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部落,后来因吸收、融合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许多成就而迅速崛起。

根据传说,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兰的地方来的,当他们来到湖中央的岛屿时,看到一只叼着蛇的老鹰停歇在仙人掌上,这个意象告诉他们应该在这里建造城市。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特诺奇提特兰,这是一座巨大的人工岛,面积约10平方千米,人口达30万。

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础,实行集权统治。贵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最高首领国王和贵族高居于民众之上,并拥有强大的军队,最下层是奴隶。阿兹特克国王由部落会议从特定的家族中推举,无世袭权,并可被部落会议罢黜。

阿兹特克国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同时手工业也相当发达,有金、银、铜、宝石、皮革、纺织、羽毛、陶器等各种工艺品。岛城四面环水,市内河道纵横,景色富丽,被称为“世界花园”。但科尔特斯把这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后来的墨西哥城就建在这一片废墟上。

在天文历法方面,阿兹特克文明使用太阳历与圣年历,已知一年为3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医学方面,知道利用各种草药治病,并已使用土法麻醉。他们崇拜自然神,主神威济洛波特利被视为太阳神和战争之神,其特异习俗之一是以活人为祭品,每年有数千人被祭神灵,武士以献身祭坛为荣。

【英法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是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1453年发起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116年。在这场战争中,发展出很多新战术和新武器。使英格兰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法国领地。让解放后的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这场战争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这场战争,有着很深远的历史背景。12世纪中期,英国的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的领地,为了夺回被英王占领的土地,法国国王与英王进行了持久的战争。14世纪初,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仍被英国占领,这是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于是法国人想方设法想赶走英国人,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且想夺回祖先的土地。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十分愤怒,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

英王亨利二世虽然承认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但又对法王对他的命令置之不理,把作为法国贵族应履行的义务弃之一旁。

路易七世对这个拥有国王头衔、领土比自己大两倍以上的强横逆臣极为不满,把亨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战胜亨利,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法国领土。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最终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之后英格兰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百年战争,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流行黑死病,这使英法两国的经济遭受重创,民不聊生。西方历史学家指出:“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英国圈地运动】

在14世纪、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这场运动的根本导火索是英国的敞田制。英国一直实行敞田制,这种制度把田地等农业用品作为公共牧场,导致田地过于分散,造成了农民耕种与管理的不便。因此,从12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就有人把分散的大片田地通过交换的形式合并起来。最初,这种土地集中的圈地完全采取自愿的形式。

13世纪,《莫顿法令》出现,英国庄园主开始圈占公有地,尤其在14世纪、15世纪,农奴制逐渐解体,圈地的现象愈演愈烈。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通向印度的新航线开通、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以及麦哲伦全球航行的成功,刺激了英国羊毛产业的迅速发展。养羊业很快成为能够获得丰厚利润的行业。

自此,圈地运动真正兴起,最早从工商业比较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开始,当地地主贵族最初以圈占公有地为主。而后开始继续圈占一些小佃农户的租地以及公簿持有农的份地。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完全胜利后,城市工业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为了改变农产品逐渐贫乏供不应求的现状,地主贵族扩大投资,加速进行圈地。资产阶级大力鼓励圈地,英国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得圈地运动合法化,与此同时,农民无法承担圈地费用,或者因为被夺走公有地的使用权无法维持生活,被迫出卖土地。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议会确立多份关于圈地运动的文件,将圈地的数量合法化。

1845年后,英国圈地运动基本结束。1876年改革的禁止圈地法案虽然只适用于公有地,但也预示着圈地运动的结束。

【印加帝国的兴衰】

印加帝国的重心区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上,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文明的缔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1438年发展为印加帝国。1438-1533年,印加帝国版图不断扩大,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

1526年,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发现印加帝国。1529年,印加帝国爆发了争夺王位的内战,实力大大削弱。1533年,皮萨罗率军入侵印加帝国,设计杀害了帝国末代君主阿塔瓦尔帕,印加帝国灭亡,沦为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

根据考古发掘,当时印加帝国有青铜器皿和刀、镰、斧等劳动工具,其冶炼铸造技术相当精巧。他们仅有的家畜是羊驼和骆马。帝国的建筑以及农业方面的设施也很完善。从某种角度来说,印加帝国的文化汇总了千年传统并达到了顶峰。

印加帝国主要信仰太阳神,并自认为是太阳神的后裔。每年的6月24日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节日——太阳节,印加人民会在这个时候举行盛大的活动。

同类推荐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多重视域的研究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多重视域的研究

    本书是作者在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领域不辍耕耘近30年的一个集成和再出发,具有颇多理论创新,如多重视域研究总体框架的设计;对剩余价值理论在揭示人的发展的基本线索方面的贡献和意义的开掘;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关系所做的全新阐释和有说服力的论证;从生存状况和存在状态两个方面对中国人面貌历史性巨变的展示;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满足”目标的设定等等,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哈佛经典讲座

    哈佛经典讲座

    学习的最大成本,是时间。如何在最短时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尽可能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高尚品位?哈佛大学校长邀集30位世界顶级教授,就人类社会的9大核心知识领域,进行了42堂深入浅出的讲座,最终集结成这部《哈佛经典讲座》。此书一经问世,便风靡世界,不仅美国大学人手一册,也几乎成为美国家庭的必备藏书。本书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小说与传记、评论与随笔、戏剧、教育、旅行等9个门类,囊括了3000年来的人类知识精华,涉及的原典达百部之多。读者通过这一本书,能轻松踏入人类知识的殿堂,尽情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使自己拥有广博的视野、深度的思维和不凡的品位。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辨言

    辨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本书从一个在啤酒行业工作过长达11年的资深专业人士的角度,对作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啤酒产品的市场发展历史、行业特点,消费者洞察和行为变化,进行了详细深刻却不乏幽默睿智地描写,揭示了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发展的规律,总结了行业中主要品牌公司成败的原因,同时对该行业的未来进行了科学大胆的预测与展望。可以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一部30年演变历史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对该行业甚至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销售渠道成员、公司员工及投资者等)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的市场经营生态与消费者的演变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窥探未来,从而可以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 神龙归来

    神龙归来

    武修、道修、法修、文修、丹修、阵修等等诸多法门,不管你修于何道法,只要能够经历天劫都可飞升。然而,飞升成仙成神之后,就真的是修士的最终归途吗?再次破空历劫,将遁入新天道,在那里仙神佛魔成了最为低级的修士。想要知道这一切是为何吗?就请用您尊贵的手点开……
  • 穿越地下城之大魔王三号

    穿越地下城之大魔王三号

    坐在电脑跟前抽一支烟,然后…然后就穿越了。游戏世界里多姿多彩,还有美女相伴,然后开始浪里个浪……
  • 惊世毒妃萌宝贝

    惊世毒妃萌宝贝

    重生,她痛定思痛要放倒狂霸孤傲的他,将他当成垫脚石练成绝世强者问鼎天下!可家有醋王的日常真是没法修炼了!“爹爹,皇叔父请娘亲进宫赴宴,哎爹爹你抓我干嘛?”“带你娘回来!你去赴宴!”“爹爹,魔教光明右使叔叔给娘送来生辰礼物!”“丢去喂狗!”“爹爹不好啦!净空大师因为娘亲吐血闭关啦!”“干得好!”——皇权斗争,江湖争霸,御兽修炼,爱恨痴缠……看他与她翻覆朝堂与江湖,刀剑合璧一统天下,大陆称霸无与争锋!【男强女强超爽甜文一对一身心干净全程无虐】
  • 醉花窗医案

    醉花窗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尽神功

    无尽神功

    一个资质低、悟性差的“真·废柴”武修之路。功法与武者之间存在“契合度”,契合度越高修炼越快,传说契合度达到七分之后,每增加一分,修炼效率加倍!一次意外,杨硕获得查看自己与功法之间的契合度的能力……天才们修神功秘典,消耗无数天材地宝,穷毕生之力,勉强摸到武圣境界的门槛。杨硕修低阶功法,向着武道巅峰大步迈进……————————“我的资质,只配修炼低阶功法?”“你们视为垃圾的低阶功法,在我看来,未必不是一部部契合度十分、十二分,乃至更高的绝世神功!!!”《无尽神功》①群:89699930【满】;②群:179340934;③群:82428033;VIP铁杆群:87267585【需粉丝值截图验证】,欢迎大家踊跃加入讨论!
  • 重生之幸福

    重生之幸福

    摆脱了渣男,刚要开始崭新的生活,却悲催的杀害,世界上最悲惨的莫过于此,幸好,还有一次重来的机会。
  • 人皮偶戏

    人皮偶戏

    我,就是皮偶师,我记不清自己活了多久了,也记不清都遇到过什么人,只是日复一日,守着我的偶店。我看着邪恶脱下伪善的外衣,穿上人皮。如果有人来找我,带上我想要的东西,我就会走出店门,将那皮,套在我的人偶上。人皮偶戏,戏里戏外,无非都是披着人皮的鬼,和带着鬼面的人。
  • 冷情盟主霸道妻

    冷情盟主霸道妻

    “好!不就成亲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倒是给我变个女人出来,我便立刻成亲!”“变?怎么变?难不成给你从天上掉下一个!”结果,实践证明,上天不仅会掉馅儿饼,还会掉……话音刚落,只听到“啊”的一声长音,一个巨大的不明飞行物朝两人砸了过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