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生了两个女儿。何氏夫人为大,还有一个妹妹。何氏夫人对妹妹不直呼其名,却尊称“二姐”——当地有老对小、长对幼这样称呼的习惯。父亲的哥哥、嫂嫂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人口多,供养不过,父母把哥哥的二儿子——两岁多的华生抱养过来,想的是他们把华生养大,既有了承门顶户的儿子,也为哥哥、嫂嫂减轻了负担。华生的年龄比何氏夫人姐妹小得多,二老视为己出,吃的穿的比两个亲生女儿还要好,更从来没骂过一声、打过一下。二老没送何氏夫人姐妹读过一天书,从小就教她们“三从四德”和洗衣、煮饭、针线等。华生一到启蒙年龄,就送到私塾里读“四书五经”“子曰诗云”“之乎者也”和学习写字、珠算、记账诸种实务。何氏夫人姐妹也十分疼爱弟弟,华生如果有了过失,两姐妹都帮着遮掩分揽。何氏夫人出嫁以后,二姐更是处处护着华生,姐弟俩一辈子的感情都十分深厚,二姐再说什么,华生都不生气。父母宠爱和姐姐袒护,华生从小就胆子大,说话直来直去,口无遮拦。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华生以敢闯敢干、积极活跃、能识字写字,应了时世的需要,参加了工作。当民兵,领导一声令下,哪怕半夜三更、吹风下雨,他说上山就上山,说下河就下河,天天背一支步枪跑得不拢屋。斗地主、打土豪,他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成了青年积极分子。很快,他入了党,当了干部。华生一生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后来当了公社干部,那些年兴“走后门”,他没有为亲戚朋友谋过一丁点儿私利。但是,他太直,有啥说啥,从来不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更从来没有奉承过任何领导,到退休时还只是个一般干部。最后,为了让二儿子顶班,他让出了位子,提前退了休。华生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嫁在了条件非常好的地方,生活得富足。大儿子参军是汽车兵,因为尊敬首长,团结同志,为人热情大方,驾驶技术好,转了志愿兵,退伍后转业到市政府给领导开车。孙子,人民大学毕业后到美国读研究生,取得了博士学位。接他班的二儿子工作单位一般,二媳妇儿会做生意,家里非常有钱,女儿是送出国读的大学。
何氏夫人的妹妹出嫁在离娘家只有三里多路的谢家,家里殷实。妹夫是一个知书达理、待人宽厚诚恳、能写会算、既种地又做生意的人,在方圆几十里都受称道。公公是一个埋头做田地里的活路的标本式农民,会弹棉花的手艺,忙时种田种地,闲时出门给人弹棉絮和弹缝棉袄的棉花。婆婆非常能干,家里、地里、支客、为人都行。她来当家,家里才有了起色,没有多少年就修房子、买田地。二姐进婆家门,正值家道中兴之时,一家人十分辛劳。二姐既要同丈夫和公公、婆婆做田地里的事,回家还要同婆婆一起煮饭、洗衣、收拾家里,还要推面、搅凉粉儿卖。二姐进门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接着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连同夭折的,一共生了六个儿女。
何氏夫人两姐妹情义深厚,她爱护二姐,二姐更时时挂念着她。何氏夫人出了嫁、二姐只要进城,就要去看姐姐。嫁到谢家,过年过节二姐和丈夫都要给姐姐们拜年拜节。何氏夫人们搬到大沱的头一年,路那么远,妹夫走路都要去给姐姐、姐夫拜年。第三年,姐夫去世,噩耗传来,二姐悲痛不已,号啕大哭:“天哪!这咋个办哪?姐姐的命咋这么苦哇!”儿子还在吃奶,路程又远,二姐不能去,立即催促娃儿老子赶快去找娘家兄弟何华生,一起到大沱去帮助料理丧事。到大沱两百多里路,去一趟并非易事。如果走水路,能够走拢,但是没有客船,只能搭装货的顺风船,顺风船很难遇上,而且从江城到大沱是上水船,慢如蜗牛。日本侵略中国,国民党为打仗修了川陕公路,但是路上都是运兵和运军火的车,没有客车。而且,川陕公路不经过大沱,即使坐车,也只能坐一半的路程。事情紧急,妹夫和何华生靠两条腿走路,当天就起身。一路上,渴了就喝一气凉水,饿了就嚼几口干粮,山道崎岖,紧赶快赶,还是在路上歇了一夜。第二天中午赶到大沱,杨家没有主事的人,他们赶到时,何氏夫人母女哭作一团,两岁多的梦麟包着孝帕痴痴地看着母亲和姐姐,家里乱纷纷一片,啥事都还没有开头。妹夫和华生急忙同杨家从城里去的人商量,然后分头办理,第三天才把人葬了。丧事办完,两兄弟才告辞何氏夫人母子回家。
二姐在娃儿老子走后的几天里,既担心丈夫和兄弟在路上顺不顺利,更为姐姐的事情焦急。娃儿老子回到家,说了到大沱的情况,二姐听了,又为姐姐痛哭了一场。
姐夫去世以后,每年庄稼种上,二姐都要叫娃儿老子到大沱探望姐姐。娘家兄弟何华生当了干部,时间不能由自己支配,时常只有娃儿老子一个人上去。原来上去,全是走路,回来有时搭熟人的顺风船。如果没有船,就靠两条腿走。五十年代,宝成铁路修通,在大沱设了车站,虽然要花钱买票,但是来去方便多了。通了火车,娃儿他爹上去,二姐都要拣姐姐最缺的东西给带一些去。二姐知道,大沱是大山,只出苞谷、黄豆、荞子、燕麦,大米金贵,只要娃儿老子上去,不管自家粮食够不够吃,都要带几十斤大米。允许私人养猪以后,每年杀了猪,还要给姐姐拿些肉去。
妹夫去,何氏夫人都要泡自己最好的茶,做最好的饭菜招待。淑贞和梦麟更是高兴,一进门就像鸟儿一样扑进姨父怀里,“姨父,姨父”地叫。妹夫是个勤快人,看到何氏夫人家里有要男子汉才能做的活路,用不着说,就不声不响地自己找家什去做了。妹夫十分理解人,每天都对何氏夫人说:“不要太破费,随便煮饭就是了,吃饱就对了。”住上几天,看了大沱的山高水清和风土人情,听了一些稀奇事,何氏夫人家里没啥事做了,妹夫就要走。淑贞和梦麟姐弟舍不得姨父走,拉着姨父的衣服央求似的说:“姨父,不要走嘛!姨父,不要走嘛!再耍几天嘛!”妹夫走,何氏夫人就收拾些大沱出产的黄豆、木耳、核桃、柿饼等叫妹夫带回去,有时还打开箱子拿出一截布料叫带给二姐。妹夫每次走,何氏夫人母子都要送多远。坐火车,车站在江对岸,要走三四里路,都要眼里噙着泪水,送到车站,列车开了,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妹夫回来说姐姐一家的事,二姐和儿子、媳妇儿、女儿都围拢侧起耳朵听,问这问那。听到说何氏夫人好,一家人才放心。
开学了。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到街那头的私塾里去上学。虽然书包都是他们的母亲用一块布或是一张毛巾对折后缝成的,带的干粮是玉米面加酸菜的馍或是几个烧熟的土豆,但孩子们很欢乐。
正在门口的淑贞停下了扫地的扫帚,一脸羡慕的神情,看了好远好远。“人家那些娃儿的命倒好哦!”十一岁的淑贞心里想。
“淑贞,你在看啥?”何氏夫人看见愣愣的女儿问。
“嗯?妈……”淑贞语塞,赶忙扫地。
母亲知道女儿的心思,说:“你想上学就去!”
“不……妈……”淑贞知道自己的家是供不起她上学的,再说有几家送女孩子读书?
何氏夫人把女儿拉到怀里,抚摸着她的头,又一次说:“你真的想上,就去!”
淑贞看着母亲,两行眼泪流了出来。
何氏夫人把淑贞送进了街上的私塾。上学以后,淑贞每天吃了早饭就到塾里去读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散了学就到母亲店里帮忙。
读了两年,淑贞见母亲太辛苦,说自己认了一些字,能记个事,把自己的名字能写起了,出门在外能够识字找地方了,于是停了学。
过了两年,杨梦麟到了启蒙年龄。儿子是一定要供读书的,何氏夫人在心里是这样想的,淑贞也认为弟弟是个男孩儿,应该好好读书,长大了出人头地吃轻省饭,带动全家。
到了年龄,杨梦麟就进了私塾。
从小就失去父亲的杨梦麟,越大越不爱说话了。他看见同自己一般大的孩子不管富裕贫穷,都有父有母,大多数孩子还有爷爷、婆婆,一家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而自己只有一个母亲和一个姐姐,心里很不是滋味,很自卑。但是,他读书很用心。在私塾里,起初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启蒙课本,孩子们还没有什么,后来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艰深的古籍,很多孩子懂不了、背不到,经常挨先生的打,他却能讲会背,从没挨过打。街上办了新学,他转入读高小。新学里的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他也成绩名列前茅。小学升初中,十里难得挑一,他被县中录取。
杨家的儿子读书行,早有传闻,又考上了县中,消息很快传遍了整条小街。父亲在山里的那些朋友和母亲在乡下的熟人来赶场,得知杨梦麟考起了县中,都惊讶不已,回去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乡下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开学了,母亲何氏夫人和姐姐淑贞送杨梦麟到县中去报名,并且顺便看一下城里的房子和本家人。
他们坐火车下来,到杨家院子已经天快黑了。走进院子,个子矮小、在城里住了几十年的三婆婆从屋里出来,看见他们,高兴地说:“哦,秀珍们回来了,快进屋里坐!”何氏夫人叫何秀珍。旧时很多女子没有名字,有名字也叫不出来,都是婆家姓在前、娘家姓在后,叫××氏。何氏夫人有名字,也很少有人叫,因此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名字。三婆婆是何氏夫人的长辈,是她的三公婆,知道她的名字,一直这样叫她。
三婆婆见他们拿着被盖卷,以为他们要出远门,问:“秀珍,你们要往哪儿去?”
何氏夫人忙说:“梦麟今年考起中学了,要到陈家壕去上学。”
陈家壕是县中所在地,与师范一墙之隔,在人们口里也是这两所学校共同的代名词。
“啊!”没等何氏夫人母子走拢,三寸金莲的三婆婆就下了两步石阶来到院坝里接他们的铺盖卷,连声说:“我孙子行,我孙子行!给杨家人脸上增光啦!”放下接过的东西,就把梦麟拉到身边,摸他圆润细滑的脸蛋,嘴里还像唠叨一样地夸着。接着,她到屋拿了几个凳子出来,叫何氏夫人母子坐,又去给他们一个人倒了一杯开水递到手里。她也坐下后,又拉过已经是十七八岁大姑娘的淑贞,帮她把滑在脸上的头发拢上去。那热乎劲儿,像对自己的亲孙女一样。三婆婆一生没有儿女,已经几十年一个人过日子。
院子里的说话声惊动了屋里的人。
杨淑芳跑出来,看见何氏夫人们,连声叫:“二妈,姐姐,哥哥,你们回来啦!哥哥考起中学啦?不简单!快进屋里坐!”
这天是星期天,大伯赵发贵在家休息,邱姨和夏莲也在,听说何氏夫人们回来了,也出来招呼。大伯赵发贵和邱姨叫着:“二姐、淑贞、梦麟,你们回来了!梦麟考起中学啦,有出息!”虽然他们是大房,但不是正宗的杨家人,年龄都比何氏夫人小,对何氏夫人不好直呼其名。夏莲嘴甜,“二妈、姐姐、哥哥”叫了个遍。
淑芳的舅舅何新生家在乡下,凡休息都要回家同自己一家人团聚,今天不在。
满院子的人聚在一起,问这问那。
喝水、摆谈,坐了好一阵,何氏夫人站起来说:“你们都去忙,我们把屋里打扫一下,晚上好睡觉。”何氏夫人说了,大家这才各回各屋。
他们上了大沱,临街的铺面和挨着的小厢房租给了别人,院子里的两间小厢房淑芳住了一间、淑芳的舅舅何新生住了一间,西南角上何氏夫人的歇房自己锁着,屋子里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煮饭、睡觉用的一应俱全,他们进城,开了门打扫一下就可以住。因为时不时有人住,屋里不是尘封多年的那样,母子一起动手,把灰抹了、地扫了、煮饭用的东西洗了,就把他们带的铺盖卷等搬了进去。
晚上,几家人都叫吃饭,何氏夫人说他们带得有干粮,实际上是想大家也吃供应粮,都恼火,就随便吃了一点儿自己带的干粮,喝了一些开水,凑合了一顿。
第二天,母亲和姐姐同杨梦麟一起到县中报名。
县中在城东,是民国十七年由几个留日学生和友好人士创办的一所完全中学。抗战时期,县中曾经几次搬迁。日本飞机轰炸江城时,曾迁到城东二十里外的乡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选址建在这里,同师范相邻。这所学校荟萃了当地各学科的顶尖人才,又招揽了一些外来才俊,师资力量雄厚,面向临近的几个县招生,办学正规,课程设置齐全,在川北地区鼎鼎有名。
县中在这里建成才几年,校园里就绿树成荫,宽阔的操场上竖立着好几副篮球架,还有足球场和网球场,办公楼、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都是新崭崭的仿苏建筑……这一切,对于一个少年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进了学校大门,杨梦麟就眼前一亮,走到每一个地方都感到新鲜。他满怀激动和兴奋,同从大沱来的同学李国俊一起,接连几天每天都把校园的角角落落走一遍。学校的环境这么好,杨梦麟暗下决心,要在这里再露头角。李国俊善于言表,也有同感,说:“梦麟,这里集中了几个县最优秀的学生,我们虽在大沱有些名气,但那是在一个小地方,在这里可能就算不上什么了,我们要努力,不要以后名落孙山啊!”杨梦麟朝他点头说:“是呀!”
杨梦麟好静,不爱张扬,更不爱在老师跟前抛头露面,受的干扰也少,这使他思考记忆的学习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上课时,他听得很专心,老师讲的都记得清清楚楚;下课后,他就一个人沉思默记。每次考试,他体育成绩只及格,语、数、外和理、化、生,以及史、地成绩名次却一直排在前面。
初中毕业时,同学们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很低,只想尽快找一个工作。其原因:一是大学难考,二是大多数同学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好。填报志愿时,大多数同学报了中专、中技,报中师的最多。杨梦麟和李国俊报了高中。读高中是志存高远、想考大学又有可能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的选择。杨梦麟报考高中的选择得到了何氏夫人的支持,她是想到自己的小饭店有稳定的收入,淑贞没几年就要嫁人,在婆家当了家,也能在他们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只要儿子能读,她就供。
三年高中,杨梦麟的学习成绩继续名列前茅。毕业时,他填了医学志愿,考上了医学专科学校,来到了省城读书。
杨梦麟学临床医学,内外科兼修,长于外科。二十三岁时,他大学毕业,响应国家“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到了西昌森工局卫生所当了一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