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9800000005

第5章 癌症可能不只是慢性病

最近,权威期刊《科学》刊登的一篇关于癌症问题的文章又一次引发了巨大的争论,该论文认为引发癌症的突变,三分之二是由随机突变引起的,环境因素只占第二,遗传因素远低于上述二者。因对癌症问题常有所思,所以也想在此凑一凑热闹,给专家们的争论添一点外行的调料。

曾经认真拜读过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导,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所著的《癌症只是慢性病》一书,发现书中的一些观点非常有趣:

●癌细胞与生命是同根同源的。故有人戏说:癌是上帝为了调控人类所预设的“程序”。美国癌症专家穆吉克指出:“癌是我们自身的一个更完美的‘版本’,恶性生长和正常生长,在遗传基因层面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把这两者区分开,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重大的科学挑战之一”。

●癌基因是正常基因。癌细胞是分化异常的细胞。癌症则是人体自生的内源性疾病,而不像“细菌”“病毒”等引起的炎症那样,属于外源侵入性疾病。癌症非炎症,乃机体“内乱”也。

●科学家们经过对近100年来全世界所报道的500余例“不治自愈”癌症患者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患了癌“不治自愈”的患者不是“不治”,而常常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形式来“自愈”。如持续性高热性疾病,等治好高热性疾病时却意外发现原先患的肿瘤不明不白的缩小甚至完全消失。这些情况促使人们把对癌症发生机制研究的焦点从基因和细胞分化凋亡外,同时也转移到基因、细胞等赖以生存的机体“内环境”“微环境”上。

何教授在书中提出或引述的许多观点和资料,足以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思考一:癌症可能不只是慢性病

何教授从医学的角度认为“癌症只是慢性病”。我这里说的“癌症不只是慢性病”,则是从自然演化的角度来看待,我觉得我们更应当将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生率看作是“造物主”对人类业已偏离正确生活轨道的“无声的警告”。

为何过去患癌症的人很少,而最近100年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罹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且年龄越来越低?这肯定与人类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在追求和接受现代科技成果带给人们的享受时,无疑也在不断地颠覆造物主设定的“游戏”规则。例如,昼夜交替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则,天黑了,人就应该进入收敛的状态——进入“游戏规则”要求的睡眠休整过程。但自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后,人类便开始颠覆昼行夜息的规则,于是癌细胞就开始异动了。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位癌症专家曾经发表医学论文,指出了夜里的灯光和乳癌的关系,他发现,从上个世纪30年代大夜班盛行以来,乳癌患者就突然大增。有研究认为轮夜班扰乱了生理时钟,影响人体在夜里分泌具有抑制肿瘤成长的褪黑荷尔蒙的释放,提高了肿瘤形成的几率。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经把夜班工作列为致癌的因素之一。

既然“癌细胞是正常细胞”,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体内所有无用的东西都会逐步退化掉,那么,人体内的癌基因究竟有何用处?总不会只起破坏作用吧(这不符合自然界的演化规律。)?难道真是“上帝为了调控人类所预设的程序”?笔者不太相信所谓“上帝的调控”,只是感觉人类对于癌基因的基本作用尚未获得正确的认识,癌基因似乎也应该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这里说的正面作用,也许可以用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的原理来注释,当人体内部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时,就可以保持稳定和谐,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可能也在起某种生克平衡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正面作用。

思考二:癌症或许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副产品

我想,既然“癌细胞是正常细胞”,既然“癌细胞与生命同根同源”,那么癌细胞就是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杀灭癌细胞不仅是无稽之谈,而且也证明现代医学在治疗癌症的问题上已经误入歧途。可以断言,只要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的演化规律背离得越多,癌症的发生率必定会越来越高。尽管治癌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个体患者的生存率也越来越高,但遗憾的是,群体的癌症发病率也同时越来越高。科技的发展并没有遏制住癌症的高发,反而变得越来越可怕,根本看不到彻底战胜癌症的希望。

我想,错不在癌基因,而在人类的生活方式。基本的证据是,人类与自然界相处得越来越不和谐。现在看来,自然界根本不能容忍那么多的人造物质,可是人类对人造物质的追求却越来越疯狂,于是冲突就不可避免,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频繁发生的罕见自然灾害,或许可以将其理解为大自然在人类大量高强度生产活动下感觉自体不适而采取的“自愈行为”,这种“自愈行为”的表现就是各种各样剧烈的自然灾害,甚至也包括人体内部的癌细胞过度激活的行为。

思考三:既然癌症是慢性病,那么就不能或者不宜用急性病的治疗方法来处理

古今中外,恐怕没有一种慢性病是最适合用动刀子的方法来治疗的。医学界正统的观点都认为癌症应当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的癌症经手术切除后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不用做任何的化疗或药物性辅助治疗。但问题是:

1、所谓的“早期癌症”不切除一定就会发展成后期要人命的癌症吗?或者反过来问,所谓的“早期癌症”不切除是否能永远与人相安无事伴随终身呢?如果可能,那一刀不是白挨了吗?

2、如果“早期癌症”真的需要及早治疗,那么手术切除就是最好的方法吗?

我十分怀疑癌症的早期切除方法。首先,迄今为止,人类尚未真正破解癌症的发病机理,因此可以断言,现代医学中所有的治癌技术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尽管为了救命治标也是需要的),并不能根除产生癌症的土壤和条件。其次,既然癌症是慢性病,从中医强调阴阳平衡的观点来看,解决所谓“早期癌症”的问题,最好还是借助中医来修正身体内部的不平衡。何教授在书中借用国外专家的话告诫我们:许多肿瘤早发现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在免疫监管下,癌可以长期休眠,成为一类基本可以控制的慢性病”。《纽约时报》2011年底报道了一场引起美国普遍关注的癌症官司。莫尼卡·朗尼是美国注册护士,2007年49岁时,因乳腺常规X线检查有可疑,病理学家做了活检,被诊断为乳腺原位癌,做了局部切除。后来一位权威教授在复核她的资料后,告诉她根本没有患癌,所有的治疗都是多余的。据《纽约时报》调查,依据活检来诊断是否乳腺癌初期相当困难。一位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表示,过去30年中对原位癌的诊断充满争议、混乱与错误。

我以为,“早期癌症”的治疗,除非是带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者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外,其它的“早期癌症”还是不要轻易的选择手术切除的办法来处理。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别笑,毕业N年后他们写起了高考作文

    别笑,毕业N年后他们写起了高考作文

    非虚构平台“真实故事计划”举办高考作文大赛,延参法师、作家巫昂、出狱青年夏龙、新概念一等奖得主斑马齐参与,与2017年高考同题,高考阅卷组名师评分。抛开应试的紧张压力,经历了生活的消磨与考验,你是否能写好这篇人生中最重要的作文?看看这些社会人重回考场,写下的是青春不悔,还是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故事?
  •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 不可重来的时代

    不可重来的时代

    回顾萧红传奇一生,期待汤唯《黄金时代》 。腾讯大家联手汤唯新片《黄金时代》,从传奇女作家萧红颠簸的一生,到风云际会中一代弄潮儿的群像,重现动乱年代中年轻人的热血、天真,以及他们面对的困境与挣扎。天才辈出的时代还会重来吗?我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吗?《不可重来的时代》,在讲述往事的同时,也来谈谈我们身处的现在。
  • 母亲的芳香

    母亲的芳香

    《母亲的芳香》全书共收集作者散文、随笔55篇。作者通过对生命和情感的领悟,对自然和社会的感触,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人间亲情、友情、爱情、乡情。读之给人以积极的启发和美好的享受。
热门推荐
  • 鼎立之地依旧为尊

    鼎立之地依旧为尊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历史的长河中坠落了,但是留下很多千古谜团,最大的莫过于秦始皇陵,皇陵表明了他要称霸鬼界的决心,虽然他通过一定手段成功转生了,但是称霸的野心却没有消失。
  • 弱点的转换(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弱点的转换(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强调克服弱点的原则、提出改变弱点的良策、列举由弱变强的故事。
  • 这样说孩子才肯听 这样听孩子才会说

    这样说孩子才肯听 这样听孩子才会说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父母的语言是雕琢孩子成才的最锐利的刻刀。语言的力量无穷大,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父母说话得体,每句话都能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离成才的距离就会更近一步。
  • 顾华玉集

    顾华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征战无限历史

    征战无限历史

    为了生存,加入到历史上发生的一场场或伟大或渺小的战争中去;为了强大,不得不与卫鞅,公孙衍,完颜守绪,王振,江海,李自成,刘备等历史人物或友或敌;为了前行,一路上与关宁铁骑,铁浮屠,金国禁卫,明三大营,蒙古轻骑等史诗传奇兵种交锋为伍。这是一个普通人,在严肃的历史中沉浮的故事。
  •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并序)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滕王阁秘闻(全集)

    滕王阁秘闻(全集)

    一场战乱,几度离索,为救父兄,西岭月独自一人远赴镇海,却不想卷入了一桩悬案。黄金屏风暗藏杀机,千古名篇指明线索,她本以为自己能解开悬案,却不想等来了更大的阴谋。一次镇海之行,昔日被人收养的孤女不仅结识了福王李成轩,还摇身一变成了县主。长安街巷繁华如旧,千年古刹中,传世名篇重见天日,一首诗作又牵出跨越几代的江山争斗。众人都以为李成轩韬光养晦只为权倾天下,殊不知他真正在意的唯一人而已。可当种种爱恨终于和权谋争斗纠缠在一起,他们要怎样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 特色甘薯

    特色甘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特色甘薯》分册,具体包括了:甘薯的种植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江苏省近年来较有特色的品系等内容。
  • 中外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

    中外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

    本书选择了中外55位名作家,是为多数人所公认的一流作家,更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著名作家。本书分别对他们的生平成就、创作成果、趣闻轶事等方面加以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述。重点是突出作家们如何走上成功的道路,对他们成才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使读者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 谋杀张啸林

    谋杀张啸林

    杀张未遂上海法租界。深夜,两辆黑色小汽车一前一后悄无声息地驶向华格皋路212号,张啸林住宅。守门的保镖一见车窗内那张并不陌生的年轻男人瘦削而无表情的面孔,立刻打开大门。上海“青帮”三大巨亨之一的张啸林,正躺在烟榻上手云吐雾。随身保镖林怀部匆匆走上三楼张啸林的内宅,悄声低语了几句。张啸林“嗯”了一声,慢慢起身,打了几个呵欠,走下楼梯。几个男人正在客厅等候,看到年过六旬却依然身材魁梧雄霸之气不减的张啸林进来,立刻齐刷刷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