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4000000003

第3章 和智慧的人在一起,行路就不会艰难

心灵没有智慧,如行路没有双目,纵然路走得再多,事做得再好,也会偏离目标,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想要选对做事的方法,先要有做对事的眼光,这便需要智慧。

【路不通时,借道而行】

智慧来自人们的思考。

这一天,禅寺的弟子们被召到堂前,方丈对他们说:“我身患重病,就要离世,我要从你们中间选一位掌管这个寺院。”他顿了一顿说:“你们现在就去对面的山上砍柴,谁砍的柴最好,我就选谁做这个寺院下一任的方丈。”

弟子们听完后,立刻去后院拿起柴刀,准备上山砍柴。谁知近日下了暴雨,山前河水暴涨,木桥被冲断,附近找不到渡船,弟子们想了不少办法,还是没办法过河,只好无功而返。方丈躺在床上一言不发,这时,最后一个弟子回来了,对方丈说:“师父,最近下了暴雨,我没法渡河上山,不能砍柴。不过,我看到岸边果树经过一场秋雨,倒结了不少果子,我摘了几个顶好的给您尝尝,您一定要宽心养病。”

方丈微笑着说:“万事万物讲究随缘而化,难得你如此机变,今天起,你就是这里的方丈。”

灵机一动,在为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办法,就像在烦恼的时候,突然开悟,那种畅快和喜悦无以言表。故事里的小和尚看到断了的桥,起初一定也和其他弟子一样眉头紧锁,但他知道万事讲究随缘,柴砍不了,就做点别的事让病重的师父开心。小和尚有慧根,年纪轻轻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智者。

什么是智慧?智慧不是一本书,一句话,而是在需要的时候,它能为人解决实际问题。智慧来自书本,来自师长的教育,来自为人处世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来自我们的思考。万事万物都蕴含着智慧,能够认真观察的人,自然会对这智慧心有所感,加以提炼。智慧的关键在于灵活机变,因为要面对的事情总有各种面貌,必须有一颗机变的心随时加以应对。

机变的人不去钻牛角尖,他们不会把一个问题想死,也不会轻易对一件事、一个人下结论。他们崇尚变通,就像宽广的河流,可以笔直地流动,也可以绕过高山,九曲十八弯,最后到达大海,也难怪人们说智者乐水,智慧像水,即使兜兜转转,最后都会流入大海。

王羲之是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墨宝都是无价的宝贝,在当时,就有人为得到他写的一个字而绞尽脑汁。不少达官贵人都不能让王羲之动笔,可是,有个人却让王羲之抄了整整一部《道德经》,也算是当时的奇闻。

这个人是个道士,他知道王羲之名满天下,不肯赐字于人,攀交情,他没有;用钱财,王羲之不稀罕。于是道士想出了一个偏招,他知道王羲之平日最爱白鹅,就养了一群好鹅,待白鹅长大,故意让王羲之看见。王羲之看到那群白鹅个个精神,比自己家里的鹅好上不知多少倍,就生了羡慕之心,提出要买这群鹅,道士说:“这鹅不卖,不过如果你愿意为我抄写一部《道德经》,我就将这群白鹅送与你。”

一部《道德经》并不费多少时间,王羲之立刻答应,就这样,王羲之兴高采烈地赶着白鹅回家,不知道自己上了道士的当。

“书成换白鹅”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几只白鹅和王羲之的墨宝,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可道士靠着他的机变,哄得王羲之乐呵呵地答应了这笔不平等交易,这就是智慧的高境界: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有人放弃走这条路,有人却采取迂回的方法,绕到另一条路上,或者干脆自己铺上一条路,向别人借一条道,最后到达目的地。

当人们想要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不懈的努力,但有的时候,努力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机智。没有条件的时候,机智的人能够创造条件;没有突破口的时候,机智的人能够用迂回的方法寻找突破口。机智的人相信任何事物都有弱点,没有攻不破的堡垒,知己知彼,总会想到好办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世界不像从前看到的那样简单,人心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单纯,不必为这种情况感叹,因为你本身也在变复杂。但我们会因为自己变得复杂而不会做事吗?不会,因为我们心中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底线,自己的分寸。同理,别人做事也都有自己的目标、底线、分寸。

对事情,对他人,对自己要有一种“拆得开”的心态,知道他人的目标,就能分辨敌友,甚至化敌为友、求得共存;了解他人的底线,就不会得寸进尺,能掌握与这个人交往、共事的“度”,明白他人的分寸,就能够不去冒犯他人,尽量尊重他人。不必感叹事情千头万绪,如一团乱麻,只要你多多思考,就能把事情拆得简单,拆得开,就能玩得转。

【缜密一些,苦难也能迎刃而解】

想要达到一个好的结果,就要讲究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思考周全,妥善筹划。

一只小狗正在河里洗澡,它问自己的妈妈:“我常听人说到‘聪明’这个词,怎样才算‘聪明’?”妈妈说:“聪明很简单,我给你出一个问题,你猜一猜:两只小狗在烂泥塘里打滚玩耍,回到家后,是爱干净的小狗先去洗澡?还是不爱干净的小狗先去洗澡?”

“这个太简单了,当然是爱干净的小狗先去洗!”小狗说。

妈妈只是笑了一下说:“可是爱干净的小狗也不是天天要洗澡。”,小狗以为自己答错了,连忙说:“是不爱干净的小狗先去洗,因为它身上太脏了!”妈妈仍然摇摇头说:“不爱干净的小狗也许习惯脏着身子,不去洗。”

“那就是两只小狗都去洗澡!”小狗说,看了看妈妈的脸色,知道自己又错了,连忙说:“是两只小狗都没去洗。”妈妈说:“都不对,但都有可能,如果你能一次说出四个答案,就说明你考虑问题最周全,这就是聪明。”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藏着思维陷阱,小狗的四个答案都是错的,但加在一起却是正确的。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很多事都需要多重判断,想到每一种可能,才是周全的回答。

我们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几个盲人去摸一头大象,他们的手触摸到什么,就以为那是大象的样子,于是得出了很多荒谬的结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根据现象的一角,做出错误的推论,却不知现实比我们的想象大得多,复杂得多,不能多看看,多想想,就不能触摸事物的全貌,更不能找到最准确的应对办法。

同理,在我们的心里,也经常存在这种“一叶障目”的死角,我们常常固执己见,被某个观念蒙蔽,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看不到更多的状况,这就造成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偏颇,更严重的时候,我们变成了一个心灵上的盲人,以致常做错事,常常后悔。

乌龟对它的好朋友老鹰说起自己的愿望:“一直以来,我都羡慕你,希望能像你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看一看广袤的大地,可我知道直到死,我也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老鹰仗义地说:“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这个愿望我一定帮你实现!明天我带来一根棍子,我抓着一头,你咬着另一头,我就能带你飞上去!”

乌龟欣喜若狂,第二天,老鹰用爪子抓紧一根棍子,乌龟咬住棍子的另一头,只见老鹰展开翅膀,乌龟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转眼间,它到了半空中!乌龟高兴极了,老鹰也很得意,它实现了朋友的愿望,以后,它可以经常带朋友来天上玩。

没想到不到一个钟头,不幸的事发生了,乌龟一头栽了下去,幸好摔在湖里,没有死掉。老鹰说:“你怎么不牢牢咬紧棍子!多危险啊!”乌龟委屈地说:“我一直咬着棍子,但咬的时间太长,我太累了。”

“那你可以告诉我,我就带你飞下来啊!”

“可是我刚松开嘴,就掉了下来!我们下次还是想一个周详的办法吧!”

老鹰想帮助朋友实现在天空飞行的愿望,结果却是好心办错事,差点要了乌龟的命。由此可见助人为乐也要讲究方法,结果不好,费再大的力也不讨好。也许我们早就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和自己有关的事,过程比结果重要;和他人有关的事,结果比过程重要。

世界上多数事情也是如此,过程虽然重要,但结果却是人们最看重的,想要达到一个好的结果,就要讲究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思考周全,妥善筹划。成功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就能办到,或者说,方法不对,需要排除万难,方法对了,也许只有“百难”,那么我们为何不在一开始的时候多想想,省下那些“难”?

想办法也不是容易的事,一来要有丰富经验,二来我们的思维常有误区,生活中也常出现我们注意不到的死角。这种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不必那么急迫。不论何时,尽量让自己的思考周全一些,缜密一些,你会发现一旦看得全面,事情就不再复杂,苦难也能够迎刃而解,好的结果,自然也就是你的囊中之物。

【在问题变复杂之前,谨慎行事】

认真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两只青蛙去旅行,它们游山玩水,最后走到了一个寸草不生的村落,更糟糕的是,它们玩得太开心,走得太远,早就忘了回家的路。此时烈日当空,它们干渴难耐,只希望找个地方喝口水,再找个阴凉的地方睡上一觉。

一只青蛙突然欣喜地大叫:“前面有一口井!一口井!”说着跳上前去,只见一口水井里,有一汪看上去清凉透亮的井水。青蛙说:“这可真是绝处逢生,我们只要跳下去就能解渴。”它的同伴却说:“你别着急往下跳,你先想想,跳下去以后,你还能不能跳上来?”

青蛙仔细观察井的深度,果然超过了自己的跳跃能力,如果方才它直接跳下去,很可能一辈子都跳不出这口古井。

记得有部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口头禅:“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这句“后果很严重”揶揄自己,调侃他人。不过,“后果很严重”并不是一句笑话,就像故事中的青蛙,如果它没思考就跳进一口水井,恐怕要流着泪说:“后果很严重”。

做什么事都需要想后果,因为事情是你做的,你需要承担这个后果,如果只是小错误,后果不严重,大概只是心中不舒服一下,郁闷一阵子;如果造成严重后果,长时间地影响自己的心情,造成心理阴影,显然这错误的代价就大了。还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程、人际关系,这个时候,恐怕就要追悔莫及了。更多的情况下,后果并非由你一个人承担,如果你承担不了这个后果,就意味着你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损失,还会给他人带去麻烦,这会极大地影响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让他人对你的信任度降低。更严重的例子也有,有人没有熄灭一根烟头,造成整栋大楼的火灾——没有人想故意纵火,这样的结果只是因为一时行事疏忽,多么得不偿失。

一个孩子做事总是粗心大意,他的父亲教育他说:“不要这么粗心,你没听说过‘千里堤溃于蚁穴’?一点小小的疏忽,就会导致大的漏洞。”

“可是,蚂蚁自己要爬过来的话,大堤有什么办法?”孩子反驳。

“古代人在修建大堤的时候,就会预防白蚁,而且人们经常检查大堤,发现白蚁,就要及时消灭,这样才不会有安全隐患。你呢,平时写作业不是丢个小数点,就是少了一个零,这怎么得了?想想你上次的名次,和第一名差了三分,如果你没有忘记那个小数点,你就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不在乎是不是第一名。”孩子嘴硬。父亲说:“小数点在卷子上,你可以不在乎,等你长大了,当了设计师,你点错一个小数点,一座楼就塌了,你也能不在乎吗?”孩子终于低下了头。

不论是长堤上的白蚁,还是设计图上的小数点,看起来都微不足道,却可以导致重大事故。天灾和人祸常常因为微小的疏忽,一些事情在最初的时候可能很简单,一旦它变得过于复杂,就不是我们的意愿能够控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认真的习惯。

认真是一项可贵的品质,也有很多实际好处,好处之一就是它让我们既有专心致志的品格,又有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我们生活的世界并非那么安全,即使过马路看着路灯,踩着斑马线,还可能有意外车祸,在生活中更要多多留神,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给自己给他人以安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防微杜渐”。

危机意识并不是神经质,时刻小心翼翼以为天要塌了,地要震了,每天搞得自己紧张兮兮。防微杜渐也不意味着步步皆兵,每走一步都要左瞧瞧右看看,生怕有什么危险,有什么漏洞。过分小心的人常常因为太过注意脚下,而忽略了大目标。

认真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落实在行动上,只需要做事多想一点,多看一眼,多动几下。在心灵上,需要多多思考,多多筹划,多多想想可能的后果,然后做到谨慎即可。谨慎的人往往不会把事情搞复杂,因为在复杂之前,他早已将其拆成简单的一个一个部分,处理得妥妥当当。

【不人云亦云,才能看破假象】

保持心灵的警觉,不要被其他人的言语和行动所迷惑。

有位老人每天都要去山上打柴,附近几个顽童发现了这件事,想要吓一吓这个老人,就埋伏在老人回来的路上,他们用树枝掩盖自己的身形,等待老人走来。

老人走了过来,几个孩子探下身,用手抚摸老人的头和脖颈,然后迅速藏回树上。他们原以为老人会吓得魂飞魄散,没想到老人一动不动地站了一会儿,一声不响地走了。

第二天,孩子们装出没事人的样子去找老人,一个孩子说:“老爷爷,你知道吗,这附近有奇怪的妖怪,每当有人经过树林,它们就会用爪子抓那人的头颈!”

老人和蔼地说:“那并不是妖怪,是一些爱玩的孩子。”

“你怎么知道不是妖怪?”

“因为妖怪的手没有那么温暖,也没有那么柔软。”

孩子们装妖怪吓唬老人,老人知道妖怪没有体温,那放在自己脖颈上的手肯定不属于妖怪。孩子们本来想弄出一个复杂的陷阱让老人害怕,老人是个聪明人,稍微动动脑筋就拆穿了这个谎言,一旦抓住事情的关键点,就能很轻易地明白事情的真相。

我们都看过侦探片或者侦探小说,那些大侦探总能根据蛛丝马迹做出详细的推理,然后在众人的惊讶之下揪出那个根本不像凶手的凶手。侦探就是拆解事件的高手,他们头脑清晰,观察仔细,思考周密,所以才能看到别人漏掉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能产生一些跳跃联想,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案件。

我们羡慕侦探的头脑,事实上,现实中的聪明人,智商不会比侦探差。因为我们要面对的复杂事态,虽然性质与案件不同,但麻烦程度却差不多少,我们也必须像侦探一样将事情拆解,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这样的经验多了,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解决事情有时就需要抓住某个关键点,能够突破这个关键点,整个事件便会迎刃而解。

一只兔子正在森林里睡觉,一颗熟透的木瓜掉了下来,落在湖水里发出“咕咚”一声巨响,兔子胆小,以为天要塌了,慌忙逃跑。

途中,兔子遇到乌龟,乌龟问:“你为什么慌里慌张的?发生了什么事?”

“不得了了!咕咚一声!天马上要塌下来了!赶快逃命!”兔子说,乌龟听了连忙跟着兔子逃命,一路上,鹿、猴子、羊、牛、马等动物都听说了这个大消息,逃命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最后,百兽之王狮子说:“你们停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谁说天要塌了?”

兔子站出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咕咚”的可怕,狮子带着大家回到湖边,这时,又一棵木瓜掉了下来。

“咕咚!”

动物们面面相觑,随即哈哈大笑。

“咕咚”一声,兔子带着整个森林的动物一起逃命,当动物们知道令它们胆战心惊的不过一颗掉进湖里的木瓜,它们笑兔子,也笑自己。笑兔子没经过调查就大惊小怪,笑自己没问清楚就随波逐流。但是,兔子长得小,巨大的声音可能真的让它认为世界末日就要来了,真正要怪的还应该是那个没能问清事情的自己,要记住别人害怕的,并不一定是自己害怕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对不会爬树的动物而言,一棵树不论笔直还是弯曲,都是复杂的,难以克服的。人与动物不同,人有主观能动性,只要找出那个让捆绑自己手脚与心志的弱点,就能想办法克服。最重要的是保持心灵的警觉,不要被其他人的言语和行动所迷惑,轻易地对事物下了定论,认为困难不可克服,自己一定束手无策。倘若如此,不是事情复杂,是别人把事情说的太复杂,你把事情想得太复杂。

做手术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经验:动手术前每天都在紧张,听别人说动手术如何疼,如何危险,如何麻烦,听多了就会想动手术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但多数上过手术台的人却知道,动手术并没有听说的可怕,疼上一阵子,养上一阵子,病好了,身体也好了。很多复杂的认识就像手术,都是经过旁人夸大才产生的,事实上并没有那么严重,没经历的可以自己亲自看看,没有条件亲自看,至少要保持怀疑,不要轻易胆怯,更不能人云亦云,唯有如此,才能做一个看破假象,直击事物本质的聪明人。

【懂得放弃,才会得到更多】

舍不得的东西越多,人心就越浮躁。

有一得道高人经过森林,遇到一只机灵的猴子,猴子向高人作了个揖,恭敬地说:“我听说您有神通法力,特在这里等候。我早就想变成一个人,你能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吗?”高人说:“这个简单,猴本就有人性,只要拔了你身上的毛,你就能当一个人。”

猴子很高兴,当即就让高人为自己拔毛,高人用力拔下一根猴毛,猴子蹿到半空,痛得龇牙咧嘴,大叫道:“不拔了!不拔了!疼死我了!”

高人苦笑道:“有得必有失,想要得到就要先受苦,猴子要变成人,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你竟然想要一毛不拔就达到这个效果?”

“一毛不拔”是个有趣的成语,生动地说明了何谓吝啬。其实它更适合人们用来自我检讨,人们对待自己很宽容,很慷慨,对待他人却吝啬,甚至一毛不拔。付出的时候,都要再三掂量,这就造成了我们手中或者心中塞满了东西,试想一个背包塞满了东西,容量终究有限,只有舍弃掉无用的,才能将有用的放进去。

古语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在商场上,我们都知道以钱易物,其实生活也是同样的道理,单方面无条件的付出很少有,很多东西都需要换,以勤奋换取成就,以劳作换取成果,这种交换并没有多少功利性,只是一个取舍的过程,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外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生活的道理。

人们常常在取舍之间游移,想要得到,又舍不得放弃手里握着的,这恐怕是每个人都有的烦恼。但生活不能三心二意,否则恐怕连一个都得不到。选择复杂吗?拆开来看,选择一点也不复杂。在选择面前,问问自己:什么最重要?这个“最重要”,不论是心灵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只要是你最需要的,或者最喜欢的,都值得你放弃一些东西去得到,如果放不下,就要和最重要的东西失之交臂。

徐磊在大学时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老师同学都对他赞不绝口,徐磊不但成绩优秀,更难得的是“少年老成、会做人”,大学刚毕业,他就被一家知名企业录用。

徐磊进入公司后勤勤恳恳,经常主动加班,很得领导器重,不到一年,他就得到了独自做企划的机会。为了这个企划案,徐磊更是勤奋调研,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完善周详。几个月后,这个方案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得到总公司的批准,将在国际市场上试用。

徐磊的上司首先来祝贺徐磊,并代表总公司给予徐磊奖励,徐磊却谦虚的给上级写了一封邮件,说这个机会是上司给的,在研发过程中经常受到上司的指点,这笔奖励首先应该给自己的上司。而且在工作过程中,自己得到了同事的帮助,剩下的奖励也应该与同事们均分。

这件事之后,不但上司对徐磊的印象越来越好,一有重要的工作就想到他;就连一向不服气的同事们也都对徐磊竖起了大拇指,徐磊在公司的威望越来越高。

想做事先做人,说的就是徐磊这样的人。徐磊会做人,表现在他懂得拿捏取舍之间的关系。他看似吃亏,损失了一些奖金,包括上司的赏识,同事的信任,总公司的器重。这样的“舍”换来的“得”,足以看出这个人的聪慧。如果能够明辨得失,把握取舍的“度”,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顺畅。

取舍是一种处世艺术,能够让人通过“舍”,来达到更多的“取”。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年幼的时候,父亲曾教导他说:“你如果想让别人为你做什么,你首先要帮助别人做到他想做的事。”这是父亲在教会孩子做人的基本道理:不要只想索取,要学会付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只求付出不问索取的圣人,先索取后付出,稍显功利;先付出后索取,才是真诚。

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因为舍不得,世事才变得复杂,舍不得的东西越多,人心就越浮躁。所有复杂不过是一取一舍,想明白自己坚持什么,最想得到什么,自然不会在取舍之间徘徊不定。想要活得坦荡、轻松,就在付出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得到;在舍弃的时候,看看自己的收获。

同类推荐
  • 给梦想花开的时间

    给梦想花开的时间

    有一个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曾开过卡车,这对他熟练驾驶技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退役之后,他选择到一家农场里开车。在工作之余,他仍一直坚持参加一支业余赛车队的技能训练。只要有机会遇到车赛,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参加。因为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赛车上的收入几乎为零,这也使得他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
  • 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你在为谁读书,现在似乎很少有人觉得这会是个问题,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不妨抽时间问一问自己这个问题,本书作者,一位CEO,鉴于自己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的历程,对国内的青少年如何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自己成为卓越者所需要的潜能给出了规划和答案,《你在为谁读书:一位CEO给青少年的礼物》2006年出版以来,畅销60万册,深受读者好评,这份送给青少年的礼物,使许多读者的人生发生了转折,也让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重新燃起了希望。
  • 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本书将告诉你,责任在你的工作中所占的地位是无比重要的,可以说,责任比能力等等各方面因素都要重要,只有你负起责任,你才会全力以赴地从事你的工作,这样你才可以把工作做好。如果你缺乏责任,那么就是你再有才能,你也将是一事无成。
  • 30岁前男人应该悟透的人生问题

    30岁前男人应该悟透的人生问题

    我们每天都在做事,做的事也不尽相同,但我们的做法却只有两种:聪明的和愚蠢的。由此,做事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聪明的和愚蠢的。聪明的人绝不会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何曾为一个聪明男人,这本书可以给你很多中肯的建议。
  • 再见,演讲焦虑

    再见,演讲焦虑

    一项调查显示:在演讲课上,75% 的学生有演讲焦虑的表现。该题材有广泛的潜在读者,市场需求量大。系统介绍公众演讲焦虑治疗的科普书和专业书目前在市场上是空白。本书深入浅出地、系统地介绍一门科学治疗技术。本书适用于团体治疗,也适用于个人治疗,属于短程治疗。本书的叙述结构和排版的特点:简洁易读、逻辑连贯、学练兼用。公众演讲焦虑是非广泛性社交焦虑中的特定症状之一。在心理学领域有成熟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本书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帮助有演讲焦虑的人控制公众演讲焦虑。李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就职于GE公司多个部分。
热门推荐
  • 惊鸿一瞬

    惊鸿一瞬

    “你是谁?”“我是季惊鸿!”“那我又是谁?”“你是风秋水?”“不对!”“你是神秋水?”“不对!”“那你是叶红枫?顾秋水?”“都不对!”“那你到底是谁?”“我是谁?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啊!”季惊鸿唇边弯起无懈可击的弧度,反手握住姬漱尘的手,在他的手背上轻轻一吻。那一刹那,深情转迅即逝。让姬漱尘恍然间觉得像是一场繁华的烟火。
  • 护身命经之一

    护身命经之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子我独尊:龙妃戏诸王

    妃子我独尊:龙妃戏诸王

    小纪新文《一等皇后的烦恼:陛下为妒夫》已发,大家要支持哦http://m.wkkk.net/origin/workintro/351/work_m.wkkk.net于北夏国,她亲眼看到母妃受虐而死,她满腔仇恨,却只能笑面迎人,忍辱负重,多次死里逃生。他,妖艳无比,灵艳不可方物,面具下的那张脸又有何其的冰冷;他,危险尤物,神秘身份,作风令人闻风丧胆,却对她有着无人可知的阴谋……四年后,皇宫风浪大作,当她报以旧恨之后,谜雾重重,何去何从……
  • 封芒师

    封芒师

    以古代的冷兵器为主线,每一把兵器之中,都藏着一个器灵,器灵又分为守灵人和剑灵,前者是该兵器的铸剑师或者主人,后者是该兵器衍生出的灵体。每一把冷兵器都有锋利的锋芒,容易伤人,想要让兵器封芒,就需要依靠男主这样的封芒师以传承的上古秘法进行“渡灵轮回,封灵于内”。器馆是一座古香古色的茶楼,里面摆着各司各样的冷兵器,在古城大学的公园里面,位置很偏僻,不仅知道的人少而且也不易察觉它的存在。
  • 百度总裁李彦宏给员工的内部邮件

    百度总裁李彦宏给员工的内部邮件

    百度CEO李彦宏发给员工的一封内部邮件。犀利的观念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如果单单从字面上看,“鼓励狼性,淘汰小资”确实有多种不同的解读角度。但倘若跟随本书,将之还原到李彦宏说出此语的大背景之中,细究前因后果阅读分析,或许我们除了立场鲜明地赞同与反对外,还能多读出一些感悟、多给出一些理解。
  • 释天邪歌

    释天邪歌

    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小人物有自己的理想,大时代中浪淘沙,经过一次次的打磨,绝境中唯有那份不服输之心支撑着,只要不死老子总要堪破这天,什么传奇霸业不重要,什么绝世武神,什么王权富贵,干不过也要熬死你…………大浪淘沙,他们或许弱小,或许卑微,但只要不死总要与命运斗争,为敌。传奇因为他们而起,不在绝境中挣扎,就在痛苦中死亡。…………ps:新人处女作,望各位书友能一同见证小人物的大时代,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担待。
  • 物业管理与服务

    物业管理与服务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系列项目式教材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物业服务及管理的工作内容。全书共分七个模块,包括物业管理概述、物业管理与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过程、物业管理专业化服务、各类物业的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与标准、物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本书的编写结合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突破,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式进行课堂组织,按照模块教学方法组织教材内容,内容新颖、充实,重点突出实务操作技巧。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物业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培训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物业管理行业、房地产管理行业等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黑白蝶之倾尽天下

    黑白蝶之倾尽天下

    明明知道走这条黑暗道路越来越远会更难以回头可是仍却义无反顾“爱过你,我只希望你放下一切。”她心爱之人在她的怀中离去她愤怒,并憎恨着世界美好的一面。誓永不救赎!
  • 黑化男神,小悍妻!

    黑化男神,小悍妻!

    缭绕:你的系统我要了,你的身份我要了,你的机缘我要了,你的男主我也要了,因为,我是主角儿!被迫成为配角儿的南樽九反手夺过她的机缘踩了个稀巴烂:嗯……给你,都给你。为什么穿到小说里,一身儿bug的女人欺负了她这个女主角+气运之女还能全身而退?为什么别人的哥哥都是宠妹狂魔,而她的两只兄长却是坑妹的货?为什么原本跟她交集甚少的男二号人会突然贴上来化身妻奴!为什么待她温柔体贴的他这次变得阴险毒辣,损招不断?重生前的南樽九一脸懵逼,重生后的南樽九心里门儿清。因为——我是配角儿……
  • 没人看见你站在那里

    没人看见你站在那里

    灵莉感觉巨大的麻烦压在了自己身上。她眼前浮现出刘忠的脸。终于这样让刘忠说准了。她感到自己在作孽,在糟践自己,她拿了通知书,丢下一捆钱说谁也不欠谁的,然后摔门而去。灵莉没听清何主任在后面喊什么,也不想听。外面的空气十分新鲜。灵莉站下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顿觉全身上下轻松了许多。这阵子她不再想什么了,生活如此,你被搅在里面,有时无法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