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5500000002

第2章 概念:给事物贴上真正的标签(1)

概念是反映事物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属于思维科学的研究范畴。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

【我教老师】

小明第一天上学回家后,表现得比较兴奋,妈妈很高兴,说明小明不排斥上学,而小明更是一个劲儿给妈妈讲发生在同学们之间的新鲜事。后来,妈妈问:“儿子,今天在课堂上老师都教了你什么?”

小明偏着脑袋看着妈妈,表现出很不在乎的样子,说:“老师今天什么都没有教我,反而问我,‘一加二等于几’。”说到这里,小明停顿一下,用骄傲的口吻继续说:“老师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以后还怎么当我们的老师呀。”

妈妈一听,笑着问道:“那你怎么回答她的呀?”

小明说:“她不知道等于几,我只好教她,等于三呀。”

这则小故事中,儿子的回答很天真,他引人发笑的逻辑基础是不懂得“教”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概念呢?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等,而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是对一切事物的反映。逻辑学所指事物包括一切认识对象。从有形物体到无形思想,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以至于精神现象,从各种具体学物到事物的各种性质(如颜色、动作、行为、状态、气味等)和关系(如“大于”、“在……上”、“在……之间”等),只要人们将它当作认识对象的,都是逻辑学所反映的事物范围。

“教”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的所有行为、过程或方式。比如,教师问那位小孩“一加二是几”,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方式,因此,它属于“教”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那位小孩天真地以为老师的这种提问的教学方式不属于“教”的范围。这说明他对“教”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也是不明确的。

任何概念都是从事物的本质和范围这两个方面来反映事物的。因此,明确一个概念,就要对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和事物范围这两个方面加以明确。

1.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

任何事物都有许多性质,同时任何事物都和其他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事物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通称为事物的属性。事物与其属性是不可分离的。各种事物由于属性的相同或相异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组成同一个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组成不同的类。

儿子放学回来后,对爸爸说:“爸爸,给我30块钱。”

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头也不抬地问:“要钱干什么?”

儿子说:“我想买一本书。”

父亲问:“买什么书,需要30块钱?”

儿子回答道:“是《三角》。”

父亲:“既然3角,干吗问我要30块钱?”

30块钱、3角钱……组成“钱”这一类事物。“钱”这一类事物具有相同的属性。《三角》、《几何》、《代数》……组成“书”这一类事物。但是,30块钱、3角钱和“《三角》”,则分别属于“钱”和“书”这两类不同的事物。不同类的事物,其属性是不同的,二者不能混淆。儿子要买的《三角》是书,而其父却将“书”与“钱”混为一谈。由此发出“既然3角,干吗问我要30块钱?”这个可笑的疑问。其闹笑话的逻辑根源就在于不懂得这个事物因属性的相同或相异而形成不同种类的道理。

2.概念反映事物的范围

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是类概念。这种类概念把个别事物当作由一个分子组成的类,把一般事物当作由若干分子组成的类。由分子组成类,由小类组成大类。大类相对于小类是母类,小类相对于大类是子类。母类和子类又分别叫作“属”和“种”。我们所说概念反映的事物范围,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一类事物是由哪些分子或子类组成的。

有位刚念完一年级的某大学哲学系学生暑假回家,母亲杀鸡犒劳儿子,吃饭时,父亲问儿子:“你在大学里学的是什么?”

儿子吃完一块鸡肉,说:“哲学。”

父亲不明白哲学是什么学科,便问道:“学这个有什么用?”

儿子放下筷子,煞有介事地说:“自从我学了哲学以后,看待问题就和别人大不一样了。”

父亲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儿子,问:“有什么不一样?”

儿子说:“比如咱们现在吃的这只鸡,在普通人眼中,它就是一只鸡,一只具体的鸡。但是,在懂得哲学的人看来,这不是一只鸡,而是两只鸡。”

父亲听到这话,有些惊讶,明明今天炖的是一只鸡呀,怎么会是两只鸡呢?想到这里,忙说:“你妈妈今天炖的就是一只鸡,不可能是两只。”

儿子笑笑说:“爸爸,我知道妈妈炖的是一只鸡,我指的两只鸡,是哲学上的两只鸡,一只是具体的鸡,另一只是抽象的鸡。”

这时,一直在一旁默默吃饭的妹妹,再也忍不住了,笑着说:“哥哥,我和爸妈吃具体的鸡,你吃抽象的鸡。”

事实上,抽象的鸡是鸡的概念,概念怎么存在有几只的问题呢?只有具体的鸡才可用只来计数。因此,“一只抽象的鸡”只能是个空概念,即不反映任何具体客观事物的概念,具体说来,它不反映任何一只客观现实中所存在的鸡。

显然,这位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一只抽象的鸡”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是个“空类”,其分子为零。因为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只抽象的鸡。看来,这位大学生的哲学远没学好,他没有弄懂具体和抽象、个别和一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至于对“一只抽象的鸡”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不明确。结果,遭到了妹妹的嘲笑。

【你是一只漂亮的母猴变来的】

为了研究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达尔文花了20多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探索考察,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著作《物种起源》。从此,进化论的思想开始传播。该著作中,达尔文抛弃教会“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用切实的证据提出了“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观点。该观点震动了学术界和宗教界,引起了教会的猛烈攻击,他们认为达尔文不可理喻,是亵渎神灵、离经叛道的极端分子。

达尔文为了宣传真理,经常与反对者辩论,到各地演讲。有一次在演讲的过程中,一位漂亮的女士写了一张纸条,递给达尔文。

达尔文展开一看,上面写道:“按照你的观点,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请问达尔文先生,你是哪只猴子演变而来的呢?”

这明显是一个带有羞辱性的挑衅行为,但达尔文没有回避,而是当场把这句话大声读出来。他的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片笑声。待到笑声停息,达尔文又大声对那位递纸条的漂亮女士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哪只猴子变来的,但我知道你是一只漂亮的母猴变来的。”

他幽默的回答,自然引起一阵笑声。

一问一答中,涉及一个概念分类的问题。女士的提问,过于笼统,没有对概念进行分类,她应该这样问“你是哪只公猴变来的”才是正确的,达尔文回答“你是一只漂亮的母猴变来的”,是对概念进行了分类,让概念更加明确。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对概念进行分类,会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逻辑学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胖子和瘦子穿过树林时,同时发现地上有一把斧头。胖子高兴地说:“瞧,我发现了一把多好的斧头!”瘦子说:“不要说‘我发现了斧头’,应当说‘我们发现了斧头’。”“不!是我发现斧头的,它应该属于我。”胖子大声叫道。他们边走边争吵,这时,忽然听到斧头的主人追过来,并且怒气冲冲地向他们喊叫着。胖子着急地说:“我们现在走不脱了。”瘦子马上反驳道:“不要说‘我们’,你应该说‘我走不掉了’,对吗?”

这里所讲的“我”是一个单独概念,而“我们”则是一个普遍概念。当胖子发现斧头后,他只愿意承认这是他自己发现的,而并不愿意承认这是由“我们”这个有两个分子所组成的类一起发现的。当斧头的主人追来时,胖子说的却又是“我们”这个普遍概念,而瘦子这时正好借胖子前面的话反驳胖子,不是“我们”,而是“我”,因为斧头并不是“我们”发现的。

单独概念是外延的数量为一的概念。例如“北京”是个地名,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它是单独概念;“蔡元培”是个人名,他是清末民初的教育家,也只有一个,它也是单独概念;“七七事变”是一个事件,它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它也是单独概念;“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这个语词虽然较长,但它所指的山峰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它也是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是外延大于或者等于二的概念,它所反映的对象至少有两个个体。例如“人”这个概念,世界上有70多亿个个体,那么“人”就是普遍概念。其他如“电冰箱”、“水瓶”、“凳子”、“行星”等概念,也都是普遍概念。

一般来说,专有名词都是数量为一的概念,因而专有名词所表达的概念都是单独概念;普遍名词所表达的概念至少有两个个体,因而普遍名词所反映的概念都是普遍概念。另外动词和形容词是对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或者性质状态的概括,一般也把它们所表达的概念当作普遍概念。

2.空概念

外延为零的概念叫作空概念,或者虚概念。空概念所反映的是在客观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阎罗王”、“地狱”这些概念,在无神论者看来都是空概念。小说中的人物也都是空概念,例如“孙悟空”、“猪八戒”、“林黛玉”这些人物形象,都只存在于虚幻的小说之中,在客观现实中是没有的。即使那些真实的人物,进入小说之后也变成了空概念。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这个概念,它的原型是客观世界中真实存在过的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但《西游记》中的唐僧有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这一特征就是客观世界中的玄奘法师所没有的,于是在《西游记》中的“唐僧”就是一个空概念了。

3.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例如“人”和“人类”这两个概念虽然都是由一个个的人构成的,但“人”是非集合概念,“人类”却是集合概念。这是因为单个的“人”具有“人”的特征,比如有两条腿、会走路、能说话这些特征,是“人”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也是个体的人所具有的;但是单个的“人”不具有“人类”的特征,比如“人类”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居住于世界各地,这些特征就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所以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别,就在于个体是否具有整体的特征:如果个体具有整体的特征,这个整体的概念就是非集合概念;如果个体不具有整体的特征,这个整体的概念就是集合概念。

如何区别一个概念是否集合概念呢?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在这个概念中找一个个体,用这个个体概念加上“是”再加上该概念构成一个句子,如果这个句子成立,那么这个概念就是非集合概念;如果不成立,这个概念就是集合概念。

4.正概念和负概念

例如“工作人员”和“非工作人员”这两个概念,前者具有“工作人员”的属性,它是正概念。后者则不具有“工作人员”的属性,它是负概念。

负概念都有一个跟它相对应的正概念,而且每个表示负概念的话语中都有一个表示否定的“非”、“不”、“无”等,例如“非正义战争”、“不勇敢”、“无情”等,它们对应的正概念分别是“正义战争”、“勇敢”、“有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负概念都有一个论域。一旦超出了它的论域,这个负概念就不管用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小王上班,忘了戴上安全帽。工长朝他走过来,说:“不戴安全帽?照章罚款10元!”

“罚款?且慢。”小王抓了抓脑袋,灵机一动,狡辩道:“工长,你看那边门上不是明明写着‘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9个大字吗?安全帽当然不是工作人员,我也是照章没戴它入内的呀!”

安全帽当然是“非工作人员”,但小王还是要戴安全帽进入工地,这是因为“安全帽”这个概念已经超出了“非工作人员”的论域,因而不能用上述的规定来约束它。

那么负概念的论域是什么呢?负概念的论域是这个负概念以及跟它相对应的正概念的外延之和。在上例中,“非工作人员”的论域就是它和“工作人员”这两个概念的外延的总和,它们的外延之和是“人”,这就是“非工作人员”的论域。而“安全帽”当然不在“人”的范围之内。

同类推荐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老子之道,高深精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所谓一百个人读《老子》,便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悟,因为每个人都在著述中寻找着自己的人生痕迹,无论是《老子》的原文,还是南怀瑾先生的解读,细细品味,语有回甘,掩卷而思,幡然有悟。本书作者在南怀瑾先生解读《老子》的基础上,融会儒佛之道,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进行拓展,在博大精深的道家学说中领悟处世智慧,解决现代人心灵空虚、灵魂无所归依的困惑,为我们开辟了一块心灵栖息地。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热门推荐
  • 最强修真弃少

    最强修真弃少

    被逐出家门的弃少,获得了一款最强修真装逼系统。你是修炼天才?我一枚经验丹就能升级。你会绝世武功?我一道神雷把你轰成渣。飞剑你有吗?神兽你有吗?仙丹你有吗?拳打都市富二代,脚踹家族古武者。在装逼之路上高歌猛进,让敌人痛哭流涕。PS: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紧急撤离。
  • 无极真仙

    无极真仙

    魂穿异世,罗峰奇异的得到了强化能力。真气强化!肉身强化!丹药强化!武器强化!世间万物,只要拥有能量,皆可强化!于是,某人走上了一条脚踩天骄,拳轰强敌,迈向天下至尊的至强者道路。
  • 金川妖姬志

    金川妖姬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末小舵手

    明末小舵手

    孙世平因索贿,误遭雷劈,被泰山王误送明末,本着出名要趁早的理念,伴随他的成长,频频金手指,点亮科技树。跟随伯父孙传庭的落寞、升迁、建军、斩杀高迎祥直至兵部尚书的过程,孙世平利用资金、技术一路帮扶孙传庭走向一条于前世不同的道路。同时自己以所有的积累,创造了近代化强军打败所有对手,又从经济文化建设入手,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明朝。主角:孙世平安逸沉静的性格本不适合争斗,但是末世的灾难,一次次冲击下,慢慢的成就了一个雄伟的身影。小舵手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文笔可能差强人意,逻辑和故事性上有欠缺,我会努力做的更好
  • 九权荒兽传

    九权荒兽传

    是否曾经想过一朝得道,成神化仙?如果打着游戏突然有个神位你要不要?虚无缥缈的神找上了几个毕业生,十拿九稳要上神界装一把的时候出了岔子流落异世大陆无依无靠,游走之间却与这处神奇的世界结缘,有异兽,腾龙,花里胡哨各种生物……这下神界不知道有什么东西,这地方倒是让众人有了建功立业的想法。御兽控龙,尽在掌握。
  • 破窍九天

    破窍九天

    山村少年偶遇大神通穿越者收为徒弟,从此实力、美女、财富、地位扑面而来,九天大陆唯他纵横!修炼突破他轻而易举,泡妞猎美他手到擒来,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敌人对手他砍瓜切菜!于是,文武双全的张涛开始了他收美女霸天下的王者之路。
  • 穿越之长姐有财

    穿越之长姐有财

    李雨晴莫名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朝代,原主从小死了娘,本主没穿越过来又死了爹,带着两个身无半两肉的小包子,本主怎么在这个落后几百年的朝代,利用自己21世纪所学到的知识造洗衣液,制洗衣机,买地种田发家致富帅哥型男满天飞,不好意思妹妹还没嫁,弟弟还太小
  • 一妃难求:农女太难追!

    一妃难求:农女太难追!

    现代女军官穿越到古代,好吧至少还有茅草挡风雨,可看着家里躺在床上病怏怏的老娘,还有营养不良身无二两肉的妹妹让她不得不想法挣钱,卖菜方,发展农业,什么挣钱做什么。男主篇:初次见面,深山老林他被追杀,她为发扬人道主义挺身而出,却没想到一切皆是命定。二次见面,他是高高在上的九王,她是微不足道的厨娘,他微微一笑,你要什么本王都能满足你,却没想到被她冷冷讥讽,难道我救了一只鸟还指望它捉虫子给我吃?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丝毫不在意身后瞬间发出强大冷气的男人。终于还是不满于她为何总是对自己不削一顾,自落情网不可自拔。那夜二人把酒言欢她醉态酣然“爱情啊,终究是不属于我的”语气仿佛刺痛了他的心,于是他决定默默守护!
  • 邪王宠妃不倾城

    邪王宠妃不倾城

    他娶她,只当是一步棋,却不料,为她所吸引,第一次动心,却爱的那么狼狈。她求他,只为摆脱困境,她只当是一场戏,却始终分不清他的真真假假。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