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0900000008

第8章 常怀愧怍,就因为我是老师(7)

师生之间,本来就不该只局限于校园,不该局限于教和学、讲课和听课。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应该呈现出网状的交错融合。他们生活时空的交集越多,彼此的精神交流就一定越多,而两个生命之间的彼此感染和影响也就一定更深刻和丰富,这样的教育也一定更加动人。

有人总担心家长怕麻烦,不欢迎教师家访。从我们身边许多重视家访的班主任那里获得的经验表明,一些家长并非不喜欢家访,而是不知道家访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什么。家长不喜欢,也可能是因为害怕老师总是告状和指责或“找麻烦”,没意思。也可能是家长真害怕接待,比如,要搞卫生、整理家务,把家打扮得干净美观些等。还有的则可能因为家境不好,或者是夫妻离异等,不希望老师知道,希望给自己和孩子保留一个“面子”……所有这些,一定是因为家长尚未真正感受到老师充分的善意,一定是因为教师还未能成为家长心中的“自己人”。而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家访,恐怕也与此有关。

教师应当是学生和家长心中的“自己人”,而学生也理当是教师心中的“自己人”,师生应当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家人、亲人和朋友。教师始终应该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除了父母,极少有比教师更重要的人了。我们不仅仅肩负着尊重和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责任,还担负着引领他们发展、帮助他们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使命。家访并非只是教师工作的一种方式方法而已,它本身就是教师教育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教师教育责任的一部分。

高度发达的通讯和交通工具,让彼此的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而师生之间、学校和家长之间却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陌生。

我们已经渐渐遗忘了内心最真实的美好,那就是,为了一个你真正该关心的人而付出或者说牺牲一些时间。

这种遗忘,不独属于一些教师,或许也属于一些家长。彼此,只有公私分明的戒备和刻意保持的距离——当教育失去了爱心和真心,难免会成为一场斤斤计较、处处设防的交易。

我常常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寒冬时节,一个孩子和他的父母靠在屋檐下的椅子上晒太阳,鸟雀在门前的树上欢叫。这时候,有人敲门,孩子跑过去:“妈,我们老师来了。”父亲和母亲赶紧起身,把老师从门外的寒风中迎进来。当老师走进孩子家的院子里的时候,他们整个家都变得更加敞亮和温暖了。

这样的场景,有一日,会不会变成教育的一种奢望?

除了分数,你关心过什么?

和一位年轻的教师朋友谈话。

这位朋友自感比较努力,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成绩也在上升。学生和家长却不满意,多次给学校来电或来信抱怨。比如,他对学生和家长态度较为蛮横,无法接受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经常让学生自己对照他从网上下载来的课件学习,学生感到没效果;说话语速太快,发音模糊,学生听不清楚等。

在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测评中,他自然排名靠后。

他找到我,倾诉自己的苦闷:“我经常下班级去辅导,中午经常不休息,我对学生这么负责,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也不差,为什么学生这样对待我?”

我发现,在他的倾诉中,除了讲学习和成绩,不曾讲别的。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努力去抓学生的学习,只要学生的成绩还不错,学生和家长就不该有意见。

我问他:为什么有的老师教学质量并不出色,学生和家长却比较认同和喜欢呢?对学生,除了分数之外,你关心过他们的什么?除了学习,你还了解他们什么?

我建议他多关心学生学习以外的东西。

我告诉他,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绝不仅仅是教和学的关系,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的关系,而应该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是生活与生活的交流,是思想和思想的交汇,是情感与情感的交通。如果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接受关系,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冰冷单调,“命悬一线”,自然容易发生断裂和冲突。

单向的关系是最不稳定的。你必须和学生建立丰富多样的生活的、思想的、情感的联系。这些比知识的联系更为重要,而且往往决定着你和学生知识联系的亲密度。

你对学生分数以外的东西关心和关注得越多,学生对你就会越信赖,对你任教的学科就会越热爱,他的成绩自然就会越好。

他好像一下子明白过来,说:“校长,我明白了。过去,除了学习,我真的很少去关心学生别的东西,也很少和他们谈别的事情。”

我不知道一次简短而直接的谈话,是不是真的对他有所触动。

有太多的老师,并不能理解这一切。除了学生的分数,他们对别的一概不感兴趣——或者觉得毫无必要。

多年前,有个学生来信说:非常怀念你教我们的日子,和我们像朋友一样谈家庭、谈生活,甚至谈自己的大学时期的恋爱生活;你总是在许多事上关心我们。现在的老师,却从来不找我们谈话,在他眼里,我们只是一个个分数而已……

那些年,我作为语文老师,时常和学生聚在一起。下课去班级走走,中午去班级看看,有空就请几个学生到办公室聊聊。我还用心在一本名册上简要记录自己与每个学生每学期谈话的次数、内容。我喜欢问他们的家庭、爱好、梦想、困惑、困难、对过去老师的看法和对现在老师的希望等等。

上课的时候,我也绝不仅仅讲课堂内容。我给学生读新闻、读美文,谈学校里最近发生的人与事,谈班级同学中的一些现象与思考。每逢下雪,我就利用语文课带学生打雪仗;春天来了,我带他们到校园外的田野里、小河边去采摘野草莓;到了六一节,即使他们是高中生,我也想办法让他们过上一个别致的“儿童节”,让他们品尝儿时吃过的零食;上课的时候,看到窗外有人在砍树枝,我就会突然停下来,让他们猜猜为什么要砍掉树枝;如果遇上风雨大作,我还会让学生现场聆听雨声,谈谈自己对雨的感受;我还把每个学生的生日记在笔记本上,一到日子,就送上我为他个人精心挑选的一本好书;我还喜欢向他们敞露我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过去的经历,我谈自己高中时候面对异性的好奇,谈自己工作后还曾经和同事打架,谈自己一直以来有性子急、说话偏激的毛病。

总之,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我都希望他们能够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但我并不急于直接谈成绩抓学习,我特别喜欢和学生一起享受彼此信任、了解、理解与关注、关爱的感觉。即使我找一位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谈话,即使我是如何急切地希望他提高学习成绩,我也很少直奔主题,而是喜欢看似漫无边际地和他聊聊,回顾我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如同面对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

我总觉得,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其说是从学习的实践中得来的,还不如说更多是从个人内心世界里对生活的热爱、对教师的信任以及对责任的理解等诸多别的方面而得来的。我的语文课,看起来总不大像语文课,学生也觉得上课如同在听我聊天,东拉西扯,更像是思品课。奇怪的是,我所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还一直名列年级前茅。

有个班级,学习成绩一直呈下降趋势。班主任很着急,早出晚归,几乎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也花了许多时间抓学习,效果并不好,成绩依然一蹶不振。她感到束手无策。

我问她,你进过几位学生的家里?她支支吾吾说没几个。我说,你如果到每个学生的家里去走走,可能会找到一些想要的东西。

第二次和我谈话的时候,她显然已经是另一种面貌。

她谈一个学生自小母亲就离家出走,只有父亲带她,父亲又不幸残疾,所以这个学生很可怜,学习没人管,生病都没人疼;她说有个学生母亲生了弟弟就对她不关心,所以自暴自弃;她说还有个学生总是喜欢和一群社会上的人在一起,这样下去很危险;她说有个男生总是借口做作业,在家里关起门来打游戏直到凌晨……

听到这些,我对她完全放心了。我知道,这样的老师,已经对学生有了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有了爱,才会努力去了解;有了了解,就会找到适合的方法与途径。在她的眼里,学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的符号,更不是只能用分数来“回报”老师的工具。我相信,她不仅在帮助学生,也在帮助她自己从一条狭隘的道路上走出来。

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己勤勤恳恳备课、上课、改作业,也经常找学生谈话,就是一个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了。他对学生的好和爱,其实,只是对分数和成绩的好和爱罢了。

当他的眼里只有分数和成绩的时候,学生作为一个丰富生动的人,早已经在他心里消失了。

是的,学生作为个体的“人”消失了。

杭州学军中学的陈立群校长认为,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的灵魂。教师要从内心里树立起爱心。他认为,爱学生的个性、爱学生间的差异,是教育的“真爱”;爱聪明、爱分数、爱长相,是教育的“假爱”;爱家长的地位、爱财物,是教育的“错爱”。

陈校长的观点切中时弊,令人耳目一新。

教育如果只剩下了冷冰冰的分数,师生间如果只剩下知识的连接,那么,教育的天地就会狭隘单调,如同监狱,哪里还有什么魅力和美丽可言呢?

同类推荐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
  •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本书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遗传资源多样性、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的履行与国内立法等。
  •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人格是人生的基石,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格是心灵的明灯,它不断地在灵魂与意识之上,给我们以指引和激励。正因为有了对于人格的信仰,我们才会在风霜雪雨的日子里,始终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人格的孕育,我们的心灵之洲才能绿水长流,我们的青春之树才会长盛不衰;正因为有了人格的积淀,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般博大……
  •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魏雅华时评精品选

    本书精选了著名时政经济评论家魏雅华先生近年来所发表的最有影响力的200篇时政评论。作者以手术刀式精准的笔触,对中国社会的痛点、难点和盲点,病灶、时弊和缺陷,尤其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啃不动的硬骨头,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病理学解剖,内容涉猎广泛,批评尖锐深刻,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掷地有声。全书分时政,国际,财经,税收,医疗,住房,法治,股市,体育,文化等10卷,共计30余万字。
热门推荐
  •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本书内容包括:大国文化要义、西方外交文化本原、俄罗斯外交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变化趋势、日本外交文化本原、中国外交文化本原。
  • 文殊师利菩萨无相十礼

    文殊师利菩萨无相十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法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落无声

    爱落无声

    奕君正在涂眼睫毛的时候,家里的门铃突然响了起来,惊得她手一抖,黑乎乎的一团正正地印在眼皮上,讨厌极了。越来越急促的门铃声让她没有多余的时间把自己拾掇好,她打开门,陆雯雯眼红红地靠在门口看着她,娇娇地喊了一声:“奕君姐!今天我要在你这里睡!”语气委屈极了。“吵架都吵到离家出走啦,一起出去喝酒吧!”奕君想也不想就知道她这样的委屈只可能跟男朋友秦汉晨有关,她边说边回到梳妆镜前处理刚刚的小事故,陆雯雯则自顾自地关好门,坐在沙发上,顺手拿起抱枕抱在手里,把头埋了进去不说话。
  • 春回天府(少儿卷)

    春回天府(少儿卷)

    每一个有呼吸、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有迷彩的汪洋,白衣天使的汪洋,志愿者的汪洋,那是血脉连接起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天涯,甚至海角,每一个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春天回来了……
  • 红嫁衣

    红嫁衣

    你见过鬼脸新娘吗?在四下无人的深夜,一个穿着红嫁衣、用头发遮着脸的女人,在她生前住过的宅子里神出鬼没,她走路轻飘飘的,进门都不用开门,一隐身,就进去了……才华横溢的晚报编辑乐小菲在奶奶讲叙的鬼故事里得到灵感,创作起了名为《鬼脸新娘》的长篇小说。小说在报上连载后,受到众多读者的热捧。只是,乐小菲从此也陷在自己创作的爱情小说里,不可自拔。鬼魅一样的奶奶,深夜的磨刀声,让她爱不释手又诡异莫测的红嫁衣……她惶惶不可终日,当爱情再度被蒙上背叛的阴云,一个神秘的鬼脸新娘也出现在乐小菲身边,控制着她步入万劫不复之地。究竟发生在乐小菲身上的这一切,是源于乐小菲从古董店所购买的那件不吉祥的死人穿过的红嫁衣,还是仅仅是一个传说?
  • 物理论

    物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中缘

    梦中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始览

    有始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口才成就一生

    金口才成就一生

    自古至今,语言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它如一朵盛开的奇葩傲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永不凋零。在古战场上,口才好的人能够平息两国之间的纷争,化干戈为玉帛。充分印证了“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其实,语言的作用远远不只于此,正如汉代刘向在《说苑·善说》中所写:“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其敬,王孙满明其言而楚庄以渐,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全身、安国、全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