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6500000012

第12章 晏元献闲愁耽歌酒,欧阳修离恨满平芜

江西在宋朝时出过一批经天纬地的文人,如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等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打下过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同乡中,有一位与他们相比毫不逊色的文人,他就是声名、词名俱为显赫的“太平宰相”、“宋词初祖”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七岁能文,乡里号为“神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张知白以神童荐入试,赐同进士出身。真宗卒,晏殊建言刘太后垂帘听政,深得刘太后的欢心。仁宗天圣三年(1025),自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两年后因论事忤太后旨,出知宋州,改应天府。明道元年(1032)再入二府,为参知政事。康定元年(1040),迁知枢密院事。庆历三年(1043),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

晏殊为人诚实。年少时以神童召,太宗让他一同参加殿试,晏殊拿到试题,看了一下便说:“此题十日前臣已作过,请皇上另行出题。”太宗见他小小年纪却无一点私心,很是怜爱。闲暇之时,馆阁臣僚大都出去郊游宴饮,只有晏殊兄弟在家读书。太宗得知,认为他很谨慎忠厚,便让他补了东宫的官缺。后来晏殊得知了其中原因,便对太宗说:“不是臣不喜欢宴游,只是因为家里贫穷。臣若有钱,也会去的。”太宗嘉其诚实,对其眷注日深。

晏殊执政期间,正当北宋“承平”之时,也是最墨守祖宗成法之际,在政治上要有所改易更革,虽是宰辅,也难有所作为。但晏殊在一些重大事情或关键时刻却敢于兴革,兴学即其一例。鉴于五代以来学校废弃,晏殊遂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大兴学校,其后显身于场屋和朝廷者,多出于此。不仅宋代兴学自晏殊始,而且当时重才、选才、育才亦以晏殊为最力。他爱才惜才、奖掖后进的优良品德,倍受当世称颂。北宋一些台阁重臣和文坛健将如范仲淹、韩琦、富弼、宋祁、欧阳修、梅尧臣、张先等,或出其门下,或由其举荐,都受到了重用。晏殊曾在庭前悬挂一联曰:“堂上葭莩推富范,门前桃李重欧苏。”对此颇有自得之意。

一次,晏殊去杭州,途经扬州大明寺。晏殊看到寺壁上一首《扬州怀古》诗写得怨而不怒,情深意长,不禁大为赞赏。得知作者是扬州主簿王琪,便令人将他召来,设宴款待。聊着聊着,晏殊试探地问道:“旧日我曾吟得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苦思一两年也想不出下联。你看以何为对才好?”王琪沉吟片刻,答道:“可否对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反复吟诵几遍,感觉音调谐婉,浑然天成,禁不住连声称赏。因此越发看重王琪,后来将他辟置馆职,王琪也因这一句而跻身侍从之列。由于喜爱这一联的造语工巧,晏殊将它写进了《示张寺丞王校勘》诗中: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后来晏殊又将它写入词中。平心而论,这一联用在诗里不如用在词中合适。清代张宗橚《词林纪事》卷三即说:“元献尚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mian,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这首词就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变与不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既“无可奈何”又难以名状的惆怅之情。晏殊善于捕捉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感受,并善于抒发由此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心绪,将它毫无痕迹地化入咏景之中。

由他的身份地位所决定,晏殊词中几乎找不出穷苦之音。因为晏殊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下层社会,所以他见到的多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景象。但是,作为一个文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每天听着暮鼓晨钟,看着春花秋月,随着时光的流逝,阅历的增长,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探讨便进入了他的思维领域,老之将至的深沉忧惧和时光流逝的浓重伤感便萦绕在他的心头,使之产生一种时光如水、人生无常的哀愁。这表现在他的词中,就是那绵绵的情思、淡淡的闲愁。

为什么晏殊身为朝廷重臣和仕途颇为得意的文人,词中会出现充满感伤情绪的句子呢?其实,这与他鲜为人知的身世经历极有关系。晏殊有个弟弟名叫晏颖,也是一位神童。他与晏殊一起被推荐到朝廷,进入秘阁读书。曾因赋《宫沼瑞莲》受到真宗赏识,赐其“同进士出身”并拜太常寺奉礼郎之职。但天妒英才,就在获得喜讯的那天晚上遽然病逝,年仅十八岁。当时晏殊也只有二十一岁。其父又在次年亡故,其母也在晏殊二十六岁时去世。在晏殊正欲展翅青云之际,老天爷接连给了他当头三棒,他怎么能不对生命之脆弱和人生之无常产生永生难忘的感触?而且,晏殊的婚姻生活也充满着不幸。他一生曾三度婚娶。初娶工部待郎李虚己之女,后来早逝;次娶孟氏,约在他四十岁左右病故。晏殊经受了青年丧妻、中年失偶的两次沉重打击,其心理的创伤定然不浅。虽然他也有过与姬妾的恋情,但引起了第三位妻子王夫人的妒忌,晏殊只得将其驱逐出府。在婚姻爱情生活中,晏殊也是旧痛未平新恨又添的接连品尝着人生的苦酒,这叫他又怎么会不伤感?

因此,晏殊词虽然写的多是相思离情,但却加进了一些对人生的思索,使词作的内涵得到了诗意的升华。如他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fei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写深秋怀远,气象阔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并将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归结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其原因就在于这首词本身具有高远阔大的气魄,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激发人们去追求远大理想与美好未来。

晏殊词虽然多写离愁别苦,却也有欢快之音。他有一首《破阵子》,写闺阁少女斗草之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chun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一般来说,篇幅短小的令词是不宜于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但晏殊却善于发现人物身上所闪现出的“诗意”,并赋予他笔下的人物以鲜活的生命。这首词写古代少女生活的一个片段。它抓住斗草获胜后的一个镜头,反映出少女们的精神面貌,笔触生动,格调轻灵。开篇以对句点明季节特色。“新社”是古代祭祀社神(土地之神)的日子,时间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当时闺中妇女盛行斗草、踏青和荡秋千的游戏。后三句承此再作发挥,把清明节的风光描画得有声有色有态,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富有诗意的舞台背景。下片一开始就是人物出场。但这只是一种虚写,未见其人影,先闻其笑声。“采桑径”句不仅交代了“女伴”的身份,而且引出了一段简短的对话,刻画出少女天真无邪的活泼情态。不过,这对话只是采桑径里讲的,直到最后一句,观众才见到两个满面笑容的少女走上前台。作者善于烘托环境气氛,通过表情和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无论是舞台设计,还是人物刻画,都与短小的独幕剧颇为相似,十分别致而富有创造性。

晏殊作为一位太平宰相,优游富贵,生活非常优越。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记载:“晏元献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至。数行之后,案上已粲然矣。稍阑即罢,遣声妓曰:‘汝曹呈艺已毕,吾亦欲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他的大部分时间即是花在接待宾客、听歌观舞、饮酒填词之中。所以作起词来特别喜欢小令,多是酒筵花前流连光景的应歌之作,吟咏富贵气象及闲情雅思,承袭了南唐五代题材狭窄、风格婉约的遗风。清代刘熙载《艺概》卷四指出:“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在艺术上,晏殊词受五代冯延巳影响最大,深得其俊洁的特点,并发展为含蓄典雅、温润秀洁。如宋代王灼称赞晏殊词“风liu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匹”(《碧鸡漫志》卷二),清代冯煦甚至认为晏殊词“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附注: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收录晏殊词139首。

***

欧阳修既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新的倡导者,也是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靡丽险怪的西昆文风表示不满。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则承袭南唐余风,谈情说爱,清新婉丽,反映出这位政治家和文坛领袖的另一生活侧面。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用芦杆画地教他识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为西京(洛阳)留守推官,与钱惟演、梅尧臣、苏舜钦、尹洙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充馆阁校勘。景祐三年,因直言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奉诏复职。庆历三年(1043),知谏院,以右正言知制诰,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新政变革。四年,新政失败,范、韩、富等相继离京外放,欧阳修也为政敌谗言所中,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县)。嘉祐二年(1057),以翰林学士知贡举。五年,官至枢密副使,六年,改任参知政事。神宗时出知亳州、颍州等。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太师致仕。

欧阳修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群体中的个性张扬者,他在生活上吟风弄月,恣意风雅,敢于公然享受醇酒美女,表现自己的自然***。据北宋赵令畤《侯鲭录》记载,欧阳修闲居汝阴时,有一位官妓很聪明,对欧阳修所作之词都能记住。一日,欧阳修在酒席间开玩笑说:“几年后要来此地当太守。”数年后,果真由扬州移官汝阴,然而那位歌妓却已不知下落。上任的第二天,欧阳修请同僚在官湖上饮酒,共植柳树。忽生惆怅,遗憾错过了如此佳人,于是在撷芳亭上题诗一首,有句云:“柳絮已将*去,海棠应恨我来迟。”

因为这种无所顾忌的态度,欧阳修便创作了大量的艳情词。它们承袭了《花间》与南唐词的传统,抒写惜春赏花、恋情相思、离愁别恨等等情感,所以其词多与《花间集》、《阳春集》等相混淆。但是,欧阳修词却又不同于五代词。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试看他的一首深婉挚厚的《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写一个上层妇女的孤独与悲哀。上片写闺中的寂寞与男人在外走马章台、寻欢逐乐的冶游生活。下片写闺中少妇伤春自伤的情感。全词通过风景的描写、环境气氛的烘托与动作的刻画,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层次分明,笔触细腻,颇为后人赞赏。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因与丈夫赵明诚长期两地分居,识尽这种愁苦滋味,所以她在《临江仙》词序中说:“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余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可见欧阳修词真是一语道尽了易安的心事。

自古以来,真正的痛苦是在离别之后漫长的孤寂煎熬中所品尝的,所以欧阳修写别后相思的词最为动人。如其《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通过离情别恨来写恋情相思。虽然内容并没有突破《花间集》的樊篱,但构思别致,描写深细,打破了传统词作前景后情的寻常格局。它的上下片分别描写与离别有关的两个场景,并用相思这根线把二者紧密地串连起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运用于各片之中。上片由景到情,又由情转景,极写行者的离愁。下片从柔肠寸断、以泪洗面,登楼远眺、望而不见,平芜春山、春山之外依次展开,写居者对行人的思念。词中交叉使用比拟手法,以春水喻愁,以春山况远,眼中景与心中情相辅相生,颇饶韵味。

欧阳修既喜欢含蓄蕴藉、雍容典雅的文人化歌词,其创作符合宋词“雅化”的趋势;也对清新朴实、活泼生动的民间词情有独钟,深受民间词风格的影响,其创作表现出趋俗的倾向。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对话构成作品主体、自由大胆地运用口语和应用联章体等等。且看他的《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首词写新婚的吉祥喜庆和新婚夫妇之间融洽无间的生活情态。上片化用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意,并把“妆罢”形象化、具体化,写尽新婚夫妇间的蜜意柔情。下片通过描花、刺绣象征爱情的美满,“鸳鸯”两字问得娇憨而富有生趣。词的主体由两段对话构成,语言活泼浅近,细腻传神,极富戏剧性。

而联章体是民间曲子词歌唱的常用形式,是以一组曲子串联起来共同演唱一个主题。依敦煌词来看,联章体有重句联章、定格联章、和声联章等格式。欧阳修主动接受民间词的影响,用联章体创作歌词,为宋词引入了一种新的创作途径。他曾写过两组各十二首《渔家傲》词,分咏十二个月的节令与景物,属于定格联章;晚年定居颖州时写的一组十首《采桑子》词,歌咏颖州西湖的四时美景,则属于重句联章。欧阳修一生宦海沉浮,晚年终于在颖州安定下来。他流连于西湖的湖光山色之中,写了《采桑子》十首,还特意在词前作“西湖念语”,足见对此词的眷爱。且看其《采桑子》之二: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向民歌学习的另一种结果必然是不避俚俗。欧阳修大胆地汲取市井语言,创作了大量通俗浅近的词作,其中有许多朴实无华、真挚动人的佳作。其《玉楼春》说:

夜来枕上争闲事。推dao屏山褰绣被。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窗纱下睡。直到起来由自殢。向到夜来真个醉。大家恶发大家休,毕竟到头谁不是。

情人之间怄气斗嘴是司空见惯的。一般词人都是舍弃这些曾经令人不愉快的场面,而专门回味那些甜蜜销魂的细节。欧阳修却捕捉了这样一个别有情趣的场景,通篇运用口语、俗语将场面描绘得活灵活现,传神逼真。

欧阳修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即使遭受挫折,身处逆境,他也能够等闲视之,始终保持着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初次贬官夷陵,生活在“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的艰难环境中,他仍然坚信“野芳虽晚不须嗟”;再次贬官滁州,他成为《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太守;自滁州移镇扬州之后,他又据蜀岗筑平山堂。后来回到朝廷,友人刘敞出知扬州,他写了一首旷达乐观的《朝中措》为刘敞送行: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这首词中所描述的是作者自己在扬州任上的豪纵形象。与词人开阔澎湃的心胸相适应的,是眼前一览无际的“晴空”,遥望可见的“山色”。“文章太守”的“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豪情,是一种极度自信的表现。“衰翁”云云,潜含着不伏老的倔强意志。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豪放性格和一种近乎狂放的姿态。

平山堂前有欧阳修亲手栽种的柳树一株,人称“欧公柳”。后来,薛嗣昌任扬州太守,也在堂前植柳一株,自榜为“薛公柳”,欲与欧阳修相比,人们知道后,没有不讥笑他的。薛嗣昌卸任离开扬州后,他所栽的那棵柳树就被人砍掉了。几十年后,右司郎中糜师旦游览平山堂,看到壁间字画、堂前杨柳都被毁坏不存,便从别处移来十几棵柳树补栽在堂前,并题诗一首:“壁上龙蛇飞去久,堂前杨柳补新来。一生企慕欧阳子,重到平山省后身。”

欧阳修词的创作是具有开拓性的。从题材上看,抒情、写景、言志、述怀,几乎无所拘束;从风格上看,雅俗兼收并蓄,或精深雅丽,或浅俗泼辣,或雅俗融合;从形式上看,侧重小令,也有慢词,而且只曲、联章齐头并进。清代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继承了南唐词的传统,“而深致则过之”,这是他超越前人之处;对后世也有较大影响——“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这是对欧阳修词史地位的准确评价。

附注: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收录欧阳修词241首。

同类推荐
  • 我不想和你分开

    我不想和你分开

    你做了一个如此真实的梦,当你醒来时,你只想躺在床上继续闭着眼睛,留住那种感觉!有没有人告诉你,真爱来了,不要放弃?!
  • 月落双华

    月落双华

    如果有一天,你曾经深爱的那个人,突然出现了灵魂和身体分离状况,你会选择爱着哪一方?云端月城的温婉月落,地球长大的活泼骆随便,异界共生体之间的躯体挪借,使得结局变得,取舍抉择……(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个人是纯粹为了坏而坏,大家做事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自己的无奈。或为情所困,或为忠于誓言……种种,都是纠结于一个情字。友情、爱情、亲情……万般的情,是滋养人心的甜蜜,也是逼迫人心的利刃。月起月落月流觞,双华双影双纷飞。得与得到,差一字,却也差千里……)
  • 问卿有几多愁

    问卿有几多愁

    我们每个人都有悲伤的往事,难以忘怀的故事,我们可能被过去牢牢锁住,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未来,每天都在挣扎逃脱,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勇气,没有坚持不懈的气力,不妨看看这本书,它可能不是最能打动你的,但是它是有一个曾今苦苦挣扎,逃脱的人写的,它的故事描述者已经走过来了,所以我相信你也能走过来,没有什么是不可放下的,没有什么是无法攀越的,我在海的对岸,山的那边,等你,不见不散。
  • 漫漫何其修

    漫漫何其修

    一个平淡的爱情故事旁人说你有酒我有肉,陌生人,一起聊会天吧我:我有故事你有时间,我们一起看会书吧
  • 喜你为疾,病名为爱

    喜你为疾,病名为爱

    什么是病娇?大概就是我控制不住对你的痴迷不愿看到你在别人怀里最终不愿与别人分享你所以让你众叛亲离可那些都是基于我爱你所以请你原谅我做过的那些疯狂的事情————————————小苏
热门推荐
  • 囚宠逃妃:殿下别撩火

    囚宠逃妃:殿下别撩火

    他,绝世风貌,痞性邪魅强势霸道却唯独只对她。她,美貌如仙,虐他,气他,刺激他,最后一跑了之。有一天,她憋了很久,说道:“喂,人妖,你能不能不要每晚都占我的床睡觉,本来我就嫌床小。”他邪魅一笑,说道:“要不为夫在下,你在上,这样就够宽敞了。”她捂额,汗颜,“你能再无耻点吗?”话音落,他欺压上身,痞性十足,“原来娘子是嫌弃为夫不够无耻呀,为夫这就给你来点猛的。”说罢,床咯吱声响彻不停......前世今生,皆有因果,因果循环,因为情债难还。1V1强势宠,爽甜到爆!
  • 快穿之教主驾到

    快穿之教主驾到

    “教主大人,要休息一会吗?”某系统讨好问到。“不用,进入下一一个世界吧”“教主大人~”“我说了,进入下一个世界。”“嗯,好吧。”某系统表示自家教主太小气,太记仇。自己不就是在教主还没死之前强行把教主的魂魄带走了,至于这么记仇吗......
  • 魔剑

    魔剑

    这天,清洲城外走来一个翩翩美少年。他眉目疏朗,神采粲然,腰佩长剑,缓缓走在城外古道上。少年名叫柳风含,沧洲人氏,出身于贫寒之家,在一次赶集时和父母跑散了,也有人说是他父母故意把孩子撇下了,家里孩子很多,他们养不活。孩子在热闹的集市上哇哇大哭,但并没有引起路人的恻隐之心。后来,一个出家人从集市经过,见孩子哭得可怜,就把他带走了。许多人不知道,那个出家人就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安陆寺住持志悟大师。若干年后,那个被人遗弃的孩子成了一个武功高强的少年。一年前,志悟大师遭人暗算,生命垂危。柳风含跪于尊师榻前,详问尊师与何人结仇,并发誓要为尊师雪恨。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 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 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 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 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 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风月梦

    风月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嫡女重生:帝后无双

    【正文已完】相府嫡女燕无双被夫君和庶妹联手设计致死,熊熊烈火中,她泣血起誓,若有来世,定让这对渣男贱女血债血偿!惊艳重生,她要颠覆一切!父亲薄情,那就让他身败名裂!庶妹阴毒,那就让她们狗咬狗!渣男装深情,那就让他尝尝什么叫锥心之痛……这一世,她掌握自己的命运,守护好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与心爱之人共同谱写一段锦绣华章!百里霈:双儿,纵然江山如画,亦抵过不你唇边笑!燕无双:阿霈,前世债,今生偿,这辈子,我赖定你!【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无小三】【披着重生复仇文的小言情,不喜勿入!】
  • 给我时间爱上你

    给我时间爱上你

    公司业务经理当众骂36岁的陆冰雪老牛吃嫩草,陆冰雪本无心争斗,却被她骂人的话激怒了,在经历了被逼离婚被迫分手之后,陆冰雪稀里糊涂掉进了与年轻美女争帅哥的漩涡中。
  • 带着系统修历史

    带着系统修历史

    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些让人遗憾的事情发生,系统在手,且待我徐徐改之……
  • 细菌

    细菌

    1948年,国共战争时期,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占领了长春,首先面对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城内外数万具正在逐渐腐烂的尸体 。另根据保卫部内线得到情报,国民党保密局不甘心失去长春,已经制定了一个毁灭长春的“三城计划” ,企图通过细菌战将长春变成瘟疫之城、腐烂之城、 死亡之城。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共产党派了门玉生来长春当卫生局局长。在这片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门玉生带领着高大军等一批医疗、防疫干部,一方面要对付鼠疫、霍乱、天花、伤寒、脑炎、回归热等病疫,一 方面还要应对来自敌特分子的破坏与阴谋……几十万老百姓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