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公放下了茶。
他一见三人,便见正平的气度与另二人大为不同。又见他嗅而不饮,显是于茶道也颇为精通,或与自己是同道中人,对其颇有好感。司徒信来而无功,他本也略觉愧疚,正平既有此意,他也乐得以曲赠士。
孤竹公道:“好。”
孤竹公命童子焚香。焚香罢,一片青色幽幽。孤竹公在琴弦上轻抚了一下,小指微动,勾动琴弦,乐声便出,却是一调角音。
角音启乐,而后孤竹公十指轻舞,在琴上灵动起来。瑶琴在他的弹奏之下,发出沁人心脾的乐声来。
这声音十分悠然,韩方虽不通乐理,听了却也十分舒服。司徒信闭目而听,亦是十分享受。
正平一面听,一面口中念念有词道:“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孤竹公听了,心中一动。他此曲是以角调起,宫商角徵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他此时所奏,原是民间采摘之乐。正平所言,正中其意。
孤竹公当下凝神,再转一调,琴声忽转低沉,如悲如泣,令人听来不禁扼腕。
正平又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孤竹公心中更惊。他此时所弹,乃是思及离家数十年之事。他故居本在江南,因兵事流离此地,然而现下三国鼎分,他有生之年已是难回故乡,终不免客死此地,所以曲中尽是忧伤之情,并寄归乡之念。
而正平此时所诵,却是诗经小雅中的一段,其意为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正与他心中所思之事一模一样。
有人意可与自己音同,孤竹公心中大慰,左手微扬,再转一调。
这一转调,难度却是增了数倍。他商羽交错并用,十指如若狂舞,调转其急,琴声荡然而出,穿彻林中。
韩方听着,胸中突然一股激荡之意。先前之声,美则美矣,他于此情此景下或可听之,平时要拉着他听,那还不如去练一气武。然而这乐声,却十分对他的心思,他只想一直的听下去。
半曲奏过,正平长叹一口气道:“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闾大夫之情,哀而不伤,悲而不戚,哀悲之中,却是一腔热血,壮哉!”
孤竹公大出所望,此曲之情,既是屈原离骚之意。屈原一生,郁郁不得志,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被昏君奸臣所阻。然而他虽是投于汩罗江,心志却丝毫不改,要用独醒独洁之身,唤醒世间庸庸众人。正平竟然又中其意,且对之理解与自己如若心照,他大有终遇知已之意。
孤竹公笑意浮于面上。
他再转一调,便要为这知已再弹一曲,一抒胸中所想。
这次所弹,却大不同于之前。非乐非喜,亦非悲非壮,技巧所用也不多,音调转折也十分平直,大为古朴。
韩方刚刚听完一支激荡之曲,又听正平讲解,正有些昂扬之意,一听这曲,却是沉沉欲睡。司徒信隐隐听出一股琴中之意,正自去想自已弃却江湖,投身军中之事。
正平这次却没再说话,只静静的听着。
孤竹公观其颜色,便知道他已明了此曲之意,更是纵情而奏起来。
他此时所奏,乃是心中的大理想。他少年之时,亦是踌躇满志,要有一番大作为,然而世事艰难,真正能成事者不过尔尔,他穷其一生,也不过只落得个隐于江湖而已。他的所有理想,便在这琴弦之下实现。
他这时弹的,乃是一曲文王操。传说文王操琴,百鸟来贺,凤凰随之飘然而舞,空中似有笙乐相和。此曲大气磅礴,原是凤鸣岐山,君临天下之意。帝王之象,浩大宽博,岂能以铿锵浮脆等俗气驾驭?所以韩方听来便全无滋味了。
孤竹公弹奏此曲,以空弦起,犹如磬钟撞击之声,古朴之至,而后悠然而鸣,一字一音奏出,一派肃穆宏伟气象。他一生之志尽集于此,于此曲精研极深,自料纵是师襄子复生,也难过之了。他对旁人,从来不弹此曲,以免为世俗庸人所污。今日得遇正平,实感是生平一大幸事,这才弹出了此曲。
一曲奏罢,孤竹公头上微微渗出汗迹,心中一片空明,深出一口气,颇有大快平生之意。而韩方此时已然睡着了。
孤竹轻轻一笑,不以为意,他本也不是为他弹奏。看向正平时,只见正平神色一派庄严,与此曲之意恰如浑然天成,隐隐有一股君临之象,他心中一凌,不由的暗生敬意。
他方要说话之时,不料正平闭着双目,说道:
“公此曲中,有一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