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12300000038

第38章 山神庙

已进入十月,寒风更烈。

一行人在荒野上行走,脚下满是厚厚的沙土,到处是撂荒的农田,然后杂草顽强的生长出来,特别靠近河边地带时。

沙壤地、盐碱地、沼泽地、洼塘地,让一行人行走非常困难。

远远看去,前方似乎有山岭的影子。

“相公,就是那座山头,那就是奶奶山。”

张出恭指着西北处的一座山头对杨河说道。

杨河在马上仔细看去,果然那边有一座山。

灵璧境内的山岭海拔都不高,基本就是一百多米,很多山头也比较分散,在平原上眺望,不仔细看,远远的很难发现。

“山啊。”杨河感觉自己很久都没看到山了。

而今天一早,他们就出发了,队伍中并没有胡就业、胡就义、曾有遇、陈仇敖四人。

倒不是他们不愿意留下来,而是他们住在开合山那边,要回去收拾行李。

他们也没有明确说要不要留下来,但杨河与他们说好了,愿意归入伍中,一视同仁。

不愿意,护送到邳州,每人付五两银子的雇佣费。

这价码不低,毕竟当兵一个月也就是一二两银子,现在物价腾贵,但五两银子到州城买一石米还是可以的,特别秋粮收获后,粮价多少有点下降,可以购买的物资更多了。

但他们住在开合山下,一来一去六七十里,不时要跨越河流,各种复杂地形,颇不好走。

所以杨河跟他们说定,在奶奶山下等他们一天。

在张出恭兄弟居住的山神庙汇合。

今早天微亮,他们就赶回去了。

此时杨河一行人就是走在前往奶奶山的荒野上,经常寒风吹来一阵沙土烟尘,所以各人除将全身裹得紧紧的,很多人还戴上帷帽,张出恭兄弟也将自己的红笠军帽戴上,并往下歪了歪。

杨河当然不例外,弟弟妹妹站在马鞍后的背篓内,临出门时,杨河就给二人戴上帷帽了。

韩大侠全副武装,打着披风,远远在前方开道。

然后是杀手队,一色的黑巾罩甲,背着圆盾,扛着长矛,警惕地注视着周遭的一切。

他们行走时,杨河安排以甲为单位,一甲一甲的走,甲长走在前面。

中间是妇女孩童,除了挑各种担担外,还有一些妇女身上有背篓。

现在天气越冷,一些较为稚小的孩童长途跋涉可能受不了,杨河就让孙招弟的采集队背负。

最后是辎重队老弱,裹了黑色的头巾,身上背着圆盾,腰间别着解首刀,挑着各样的物资。

一行人行走,也算井井有条。

张出恭兄弟与杨河走在杀手队前方,他的弟弟张出逊正与杨大臣、罗显爵热火朝天讨论什么,这个清秀的年轻士兵人前腼腆,但相处熟了还是很多话说的。

他们讨论得很热闹,旁边韩官儿与张出敬也不时插嘴几句。

似乎他们正在讨论张氏兄弟的火铳,言语中韩官儿等人对他们的翼虎铳很羡慕,张出逊则打着包票,定会为他们打造几杆同样精良的翼虎铳火器。

张出恭看了看,自家兄弟与伍中相处融洽让他很欣慰,他还频频回看,队伍的井井有条出乎他的意料。

他有种感觉,这只队伍早晚会成为一只精锐的力量。

他扛着鸟铳,不时为杨河指点周遭一切,介绍这边的情况。

杨河点头,看离那奶奶山越来越近,然后各样纵横交错的河道沟渠越多,然基本荒废了。

这里东去开合山一片,两边一直临黄河,两山系间夹着的数十里的平原,村落是非常多的,看去也基本废弃了。

后世他也来过这里,人烟稠密,非常繁盛,眼前却是一片荒草。

看繁华之地成了荒野,总让人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虽然兵火、盗贼是这些村落废弃的重要原因,但水旱灾却是最主要的因素。

看脚下黄河水冲击过的痕迹,杨河叹息,黄河水患不除,这里永为贫瘠之地啊。

……

巳时,杨河到了奶奶山下,一行人从辰时走到现在。

人步行平均每小时可走十里路,他们七点多钟走,十五里路,走到快十点,可见这边路况的恶劣。

好在到了,各人也松了口气。

杨河看那山,长着一片的枫树与柏树,山下有一个不大的庄子,但处处倒塌,成了废墟,但山坡上确实有个庙宇。

“相公,山神庙就在那边,不过庙不大,待不了几人。这庄虽然毁了,但庄内也有一些废屋可以歇息,庄前这河也可以取水。到了这里,再北上就便利了。”

张出恭对杨河说道。

杨河看这庄子地势略高,洪水冲不到这,看这痕迹,应该是毁于兵火匪灾。

庄的东面确实有河,可以取水使用,站在这里往北看去,前方一个又一个山头,地势隆起,土地结实,没有沙壤地、盐碱地、沼泽地、洼塘地,步行速度就快了。

杨河吩咐韩大侠、齐友信带杀手队搜索废庄,排除可能的危险,顺手看看有什么收获,然后辎重队收集材料,采集队采集野菜,后勤队准备造饭,就在这里等待胡就业四人。

然后杨大臣,韩官儿,罗显爵等人跟随,严德政及几个老弱背负细软,随张出恭三兄弟前往山神庙。

他们顺着一条小道走上坡,一株大柏林下,就看到那庙。

山神庙不大,只有一进,庙宇很破旧,但是不倒,周边有收拾过,杂草枯叶很少,有种干净人烟的味道。

看庙前设有障碍掩体,有点类似矮墙,可能是张出恭兄弟设立的防护设备。

他们三人上前,张出恭看了看门扉,似乎松了口气,离开的这天没有人来过。

然后他推开门,招呼杨河道:“相公,里面请。”

杨河下了马,将弟弟妹妹从背篓放下,杨大臣牵着马,然后众人进入庙内。

里面一个小小的院落天井,然后是大堂,一股炭火的气味弥漫,夹着硝石火药味,里面有些灰暗,可能是受煤熏炭燎的缘故,一些砖头都成了煤灰色。

杨河看里面空荡荡的,堂首有个神台,泥塑的神像颇为威严,旁边墙上有些彩绘,但现在与神像一样,颜色都斑驳陆离。

正看着,张出恭已搬了一张椅子出来:“相公,坐。”

杨河坐下,就见张出敬与张出逊兄弟已是忙开,不断搬出架子、锤子、炭炉、铁砧等器械,在堂上一一摆出,也不知道兄弟三人早前将物什器械藏到哪。

可以看出他们工具非常丰富,杨河就看到一种截面为半圆形凹槽的铁砧,凹槽一系列排开,看来是锻造枪管的。

还有似乎是钻床,制作箭秆的器械。

看他们东西越摆越多,杨河不由起身观看。

杨大臣等人也是围上,好奇的东摸西摸。

杨河走到那钻床面前,用木料做框架,以圆形石盘做惯性轮,系有皮条,一种简单的原理,以人力拉动,就可使石盘带动钻头旋转钻孔。

让杨河惊异的是这钻头质量不差,他估了估,已经达到中碳钢,甚至接近高碳钢的标准。

要知道此时火铳钻孔多使用堕子钢,也就是一种低碳钢,钢性不是很硬,除湿布冷却降温,此时钻孔也很少使用什么冷却油。

所以为了避免损伤钻头,损耗工具,就要钻钻停停,制造一根鸟铳时间可达一个月。

有了高质量的钻头,怪不得张氏兄弟手中的火器那么精良。

他仔细看这钻头,看了良久,最后判断是团钢,也就是灌钢,甚至可能苏州出产,这就不简单了。

要知道大明钢铁难得,除了百炼钢,就是炒钢,但过程不好控制,撞大运才能达到钢的标准,一般出炉大部分是熟铁,然后有一小部分的低碳钢。

然后还有灌钢,这是从西晋就有的技术,北宋时更是普遍采用灌钢法。

但灌钢法的弊端就是含碳量不均,钢的品质很难保证,沈括甚至称之为伪钢,极力推崇百炼钢。

要得好的灌钢,又谓之团钢,必须经过多次的灌、锻,对炼成的钢认真锻打,这对工匠体力与经验都要求非常高,所以此时的灌钢普遍良莠不齐。

不过此时苏州出现一种苏钢法,灌钢法的改良,质量不如坩埚炼钢法,但产量却高得多,淮北这一片很少见。

张氏兄弟也不知哪得来的苏钢。

不过看这钻头也有缺陷,就是形状为菱形,这样深加工孔洞时很麻烦,一不小心,枪管就会钻偏了,影响质量。

大明很多枪管的内孔加工弯弯曲曲跟蛇一样,横截面都是不规则的圆,甚至有的工匠钻孔钻到一半,翻过来从另一头再钻一半,最后用四棱挫刀铰一遍,内孔质量可想而知。

杨河当然知道如何解决这个弊端,方法还很简单,但他现在不会说。

……

老白牛:多谢美利堅特別行政區黨委書記、最爱赵中举、只看明穿、洛佩兹酱、统一老四、菜农等书友的投票打赏等,抱歉人数太多,不能一一列举。

这两天写稿不多,发的存稿速度有些快,就发一章了,如果写得多,就发的量多。

回潍县一小兵书友,说起微博,差点忘了两年前也开过一个,大家可以搜:最棒的老白牛,以后地图什么,我在上面发发。

同类推荐
  • 一品国公

    一品国公

    大魏皇朝纷争不断,帝党、太子党、亲王党犬牙交错;法家、儒家分庭抗礼。身处局中,如何不争?争,就争下个偌大的功名,光耀千古!
  • 丛林战争:难忘的越战

    丛林战争:难忘的越战

    拨开战争的重重迷雾,事实的幽灵便清晰可见,越战本质上是一场未宣而战的战争,是一场以游击战为主的战争,也是一场以丛林战争而被铭记的战争。
  • 重生曹昂传

    重生曹昂传

    一个现代军医抢险救灾被洪水冲走后穿越到汉末乱世成了让马给曹操逃跑的长子曹昂,原本打算紧抱曹操这根大腿衣食无忧,没想到这些乱世诸侯根本没那么简单!
  • 大宋遗民

    大宋遗民

    当今天下,宋国偏安于南,西夏国雄踞西北,西南之大理国,土蕃国寻衅不断,北方草原上有蒙古人虎视眈眈,金国站立中央,天下四分五裂动荡不定,群雄争霸致使民不聊生,正需要一位明主一统天下建万世之功业,为众生开太平!我高弘毅生而不凡,卓而不群,我不要这天下,尔等何敢!!!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热门推荐
  • 老黄牛升职记:职场人必读的办公室转运学

    老黄牛升职记:职场人必读的办公室转运学

    本书的主旨就在于:给他们提供一种避免吃亏上当的处世哲学;让?们看清职场的形势,摸清自身所处环境的布局;给他们提供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告诉职场里的老黄牛们,如何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能够更快、更好地行走于职场,在职场理直气壮地占有一席之地,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 死亡聚会

    死亡聚会

    一次普通的交友聚会,结果意外的死了一大批人,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 戾王嗜妻如命

    戾王嗜妻如命

    别人的坏名声,不是自己作的,就是被人诬陷的;靖婉的坏名声,不是自己作的,而是她家未来夫君算计的;鸿渊的坏名声,不是别人作的,而是他自己设计的,只为娶他盯了两辈子的女人!一个没得娶,一个没得嫁,因为他是第一美男,而她不是第一美女,所以还是她赚了?什么鬼?大婚,夫君近身的漂亮丫鬟不爬床,反将她当祖宗伺候;前任总管不揽权,反将产业乃至夫君小金库悉数上交。怎么看怎么诡异!日夜相处,她发现,自家夫君是蛇精病重症患者,求破!夫君,你到底看上我哪点?我改,只求别变态。蛇精病秒秒钟病发,实际行动告诉你,他对你有多强的占有欲,你就要回以多少在意。好吧,为了蛇精病不加重病情,又看在没有小三小四各种小妖精的份上,靖婉摞起袖子拼了。简而言之:这就是,别的女人被小妾逼成妒妇,而她被自家夫君逼成妒妇加悍妇的血泪史!不彪悍不行啊,不秒秒钟灭了各方情敌,她家夫君秒秒钟病发,“灭”了她。【女主穿越,男主重生,1V1,不是小三的小三,那是给靖婉玩儿的,真正的情敌,不管是自己的,还是自家爱妻的,某人都暗搓搓的碾成灰】
  •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中,美国克利亚瑜伽大师托宾·布莱克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冥想秘诀,告诉我们如何从头开始练习冥想,如何安排时间和姿势,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应对冥想过程中包括“走神”在内的各种障碍,如何进入深度冥想,达到“无牵无挂的慈悲”境界,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的交流……通过100天简单易学的练习,托尼·布莱克会让你发现,冥想是上天赐予每个人最珍贵的礼物,哪怕没有一丝基础,你也可以轻松上手,体味冥想带给你的深度愉悦和持久宁静!
  • 网游之星球

    网游之星球

    当人生重来时,孙虹泽能否将家人守护起来?
  •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本书采用世界通用公历和农历相对照,并用图表形式详细列出每年的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简单明了;时限为1930—2120年,共190年,时间跨度大,查找方便,实用性强。本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提炼,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更实用。并根据今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编写了涵盖面非常广的生活实用百科知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本书包括天文历法、传统节日、生肖星座、民俗礼俗、民俗禁忌、民间传说、养生保健、居家风水、吉凶趋势等内容。本书编写体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以契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工具书。
  • 古代农家日常

    古代农家日常

    农学硕士杜锦宁:先写话本,进学堂做个学霸,再来分家。循环养殖,嫁接果树,改良稻种,做个古代大农豪!PS:这是一个现代农学硕士穿成古代女学霸,一路科考成为大司农,为古代农业发展做贡献的故事。【读者建了个VIP读者群(大概是为了方便寄刀片),群号:852338363,全订的亲可以加群哦。需要全订截图。】
  • 身将腐朽,其爱不渝

    身将腐朽,其爱不渝

    那一天到来之前,我必须反复删写这封绝笔信,无从知道,这封信是不是最终你将读到的那一封,但这是我离世之前极为重要的一件事。紫末,我长你四岁,相遇相爱,至今已孕有一子。天绝我,不待我娶你入室,不待孩子出生,二十六岁便夺我性命。原本,我要在海边之山峦下置一个家,弃我祖业,只与你相爱相守,抚儿育女,度此一生。天不遂愿,我更知死后无天堂地狱,无轮回转生。离世,即身躯腐朽,世间再无我一人,独留你与幼子。命运刻薄无常,我爱之悲,恨之切,却不容我再多愤怒一时。连我陪住你的时光也不能多出一刻。我无力为之,日日忧心,何时我的身躯化为灰烟,何时即是我放手之时。
  • 青崖集

    青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harleston Academy of Domestic Pursuits

    The Charleston Academy of Domestic Pursuits

    Nestled deep in the South is a tiny Academy that teaches classes in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world: the domestic arts. The Academy's unique curriculum includes everything from cocktail-party etiquette to business entertaining, dealing with household guests, and cooking for the holidays. Here, after a little gentle instruction from Deans Pollak and Manigault, interspersed with plenty of humor, students find they are living healthier, having stronger ties to friends and family, and using their houses to branch out in ways they never dreamed possible. Since not everyone can get to their sold-out classes in Charleston, the Deans are now offering this book so happier living can be within everyone's grasp, not just the select f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