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78900000018

第18章 香车宝马下

工匠们在芈横的安排下,先献上了马车的模型,请羋横阅看。羋横仔细查看了模型,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是按照设计来的。他对中原马车的细节和自己的想法很有把握,他知道:

清明上河图上的牛拉四轮车,似乎没有专门的转向装置。即使从幸存至今的中国古代的四轮车文物上看,也确实没有专门的转向装置。而被复原的带有转向装置和减震装置的罗马四轮车,前面两个轮子的共用轴的中部有一个与底盘相连的枢纽装置,这两个轮子的共用轴能够绕这个中部枢纽做大角度转动,这样,四轮车就可以较方便地转弯了。这个四轮车的结构类似于汽车的四轮拖挂结构。

四轮车转向装置可能来源于公元前的凯尔特人,罗马人加以学习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得马车的性能大为提高。到公元200年时,坚固的罗马四轮运输车在大道上隆隆驶过,马拉邮车和客车在中途停车更换马匹,继续前进,每24小时可行驶160千米。

行驶缓慢的牛车,在古时候那种道路上,其颠簸程度还能被承受。如果换成几匹用快马拉的马车,其颠簸程度就难以想象了,飞奔的马车,人是坐不住的,也许只能站在马车上来缓解颠簸程度。四轮马车的出现让减震成为可能,虽然那时还没有弹簧,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设置牛皮拽拉模式来减震,这是罗马人的一个创新技术。

从复原的罗马四轮马车局部图可以看出,车厢处于悬挂状态,这可以明显减轻水平晃动的力度,牛皮也具有一定的弹性,竖直方向也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这让四轮马车具有了一定的舒适性。配上罗马帝国修建的40万千米的道路系统,其中8万千米由石头铺成。沿着公路,罗马人还修建了最早的驿站系统,提供食宿和马车雇佣服务。这些驿站不仅服务于军政,也对普通旅客开放。这些措施带来了罗马四轮马车的繁荣。

随着钢材应用的增加,促使弹簧诞生,这带来了马车减震的一次革命,两轮马车也可以方便减震了。

四轮马车的转向装置和减震设施虽然由来已久,东、西方存在广泛的交流,但遗憾的是,这种技术依然在较晚的时候才来到东方。

给马掌钉上蹄铁,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得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让马匹拥有了更强大的奔跑能力,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马蹄铁可能是罗马人的创新,它在公元前1世纪的遗址中就很常见了。

马蹄铁虽起源于西方,但很快传播到了东方,这与四轮马车的情况明显不一样。马蹄铁的出现自然明显促进了马车的繁荣,其对骑兵部队的能力提高也很大,这自然是影响深远的事情,蒙古帝国的崛起就与此有关。

在罗马时代,奇特的“马凉鞋”也很常见。它是一种光滑的铁盘,在每端弯成环。显然它是系在马蹄上,无疑是用于保护马蹄的。少数“马凉鞋”带有尖钉,能帮助马抓牢地面。它可能被应用于鹅卵石路面或其他泥泞坎坷的地面。

两轮马车由于通过车辕与马匹紧密接触,可以依靠马匹刹车。四轮马车的马匹只是起着牵引的作用,刹车设施自然必不可少。轮圈上的刹车,可以用脚踩刹车,这保障了四轮马车的安全性。

在欧洲古代挽具中,胸带和肚带在马肩隆的马轭上相交。对于马来说,如果胸带在颈项上向后拉动,就不可避免地会滑向咽喉。当马用力拉车时,胸带会在马的气管部位产生令马窒息的压力。从12世纪开始,现代形式的牵引挽具已在欧洲普及。在有效利用畜力、增大运输能力的同时,这种挽具还促进了用乘坐更舒适、载重量更大的车辆进行快速的长途旅行。

东方在牵引挽具的改进方面要明显比西方早,比如中国就较早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奔跑时,头是向前的,带马勒的嚼子可使马头向上而使其停步。至少两根缰绳与一个马鞭是必不可少的。

四轮马车随着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而趋向衰落,这可能与之后国家疆域的较小有关,但主要是道路年久失修所致,以及富裕阶层群体的萎缩。逐渐恶劣的道路使得四轮马车难以奔驰起来。这是社会制度巨变的综合影响所致,廉价的奴隶劳动力的消失使得富裕的奴隶主阶层消失,也让修路成本上升。结果是,欧洲进入了所谓的暗淡的中世纪,结构简单一些的两轮马车又繁荣起来。

直到17世纪初,最早的专门服务于城市内的交通工具出租马车才首先出现于伦敦与巴黎。这种雇佣马车即是今天出租车的原型,一开始这种马车只能够乘坐两人,另外在车厢外部坐一名车夫,由两匹马拉动。后来,这种车辆采用了服务于城市间的运送邮件和旅客的驿站马车的缩小版设计,扩大了内空间并降低了底盘变得更稳定而更容易拖动,城市道路往往不像郊外那样崎岖不平,可以装载4人,因为在城市内速度无需太快,只需要一匹马就可以拉动。这种改进增加了马车的运营效率,到1700年,60万人口的伦敦城已有600辆出租马车。

然而,这种出租马车速度很慢而且价格昂贵。因为只有一匹马,城市雇佣马车的行驶速度远低于城市间四匹马拉动的邮政马车,大概也就比走路的速度略快。而当时的城市缺少铺装路面,马车也没有任何减震机构,乘坐这种马车也相当不舒适。在18世纪,出租马车的第一英里起步价大概合今天的4.5美元左右,而当时英国作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家庭收入也就只有3000美元左右。4.5美元,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天一半的收入。只有少数富人能够承担的起。

所以在整个18世纪,绝大部分人在城市内依然以走路为主。适应这种交通方式,18世纪开始扩张后的城市面积也都还不大,大城市的平均半径不到5公里。基本在走路可达范围内。

166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首先设想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在固定路线上运营的公共马车服务,来降低乘坐的费用。他采用了完整版的驿站马车的设计,包含司机总共可以乘坐12人,中途可以上下车。他从国王处得到了运营许可,并在巴黎提供了五条这样的线路。然而,他的公共马车服务运行了不到两年就倒闭了,部分是因为帕斯卡本人于39岁逝世,也是因为这种新型服务在高端市场面对出租马车的激烈竞争,但又因为当时法国对什么样的人能乘坐这种马车有限制,无法吸引到足够的中下层民众。

真正的固定线路公共交通直到19世纪才出现。1825年,一个马车制造商被委托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更大的用于城市间交通的马车,能够乘坐16名乘客,由三匹马拉动。……

想到这些,改造马车的计划便有了,这次只是其中的一步。看过模型,羋横决定,试一试真车。他命寺人们随他来到大殿外的广场上,这里,工匠们已经准备好待试的马车。

众工匠见到羋横,便立即向他作揖行礼,羋横便命其平身。羋横看到了广场上的马车,和预想的差不多。他仔细查看了马车,各关键部件,都没有问题。羋横又查看了各部件的功能,也和预计的一样。

羋横决定,坐上去试试。羋横命寺人把车箱里收拾好,摆好上车用的梯子。羋横踩着梯子,进了车箱。寺人为他关上门,另一个寺人,来到车箱前,这里有为车夫准备的座位。寺人坐了上去,准备出发了。

马车上,已经套上了八匹马,这是一个月前,羋横准备好的。这辆马车最多可以用八匹马来拉,车箱下还装了配重,让车子走的更稳。

这次造的马车,比先前一直使用的,要好了不少。座位,比先前更舒适了,这是减震部件的作用。座位则铺上了厚垫子,比此时马车上的座位好的多。最后,为了看一下车灯,羋横命寺人将车灯点上,寺人照办。

准备好之后,羋横命寺人出发,寺人挥动鞭子,马就走起来了。车子在广场上一圈一圈的跑动,转向自如。在车里,羋横觉得,和坐轿子差不多,一点也不颠。就这样,羋横的设计,成功了。

完成了测试,羋横命寺人停下来。他从车上下来,环视一番,命寺人召来工匠们。羋横对众工匠宣布了赏赐,这次,和以往的赏赐是一样的。这些工匠们,立即向羋横谢恩。羋横命寺人领众工匠领东西,众工匠便起身前往。

第四年九月下旬,古风刊登了新马车的事。羋横开设的车行,开始大量建造这种马车。文人们对羋横的马车,也十分推崇,比轿子快,又比旧式马车舒服。

为了更好的改进马车,羋横又设计了一种新的车箱。这种车箱,里面加了床铺,可以睡觉。除了床,还加了灶具,可以车里煮饭。这样,车箱就像一间住人的房子。有了这个,要比外出找住处,搭帐篷,容易多了。

完成设计,羋横命寺人将图件交给工匠,开始制做。十月初,工匠们完成了新式车箱。羋横试过之后,十分满意,便照例赏赐了众工匠。新车箱也和新马车一样,很快就大行其道了。

完成了衣食行用方面的改进,羋横打算暂时先停一停他的创制活动。他准备为东渡做准备,在这之前,他还得把都城迁至靠海的会稽。

为了运送迁都所涉及的大量物什,他需要准备一批车马。这回,羋横要大量造出可用于运货的四轮马车,这比先前造客运马车更容易。

羋横设计的车箱,就是一个后面开门的大木箱。羋横命寺人将图件交给工匠们,工匠们很快就制好了。羋横对这一切,十分满意。这回,他把这种新式马车,用在迁都这件事上。那么,接下来,羋横打算干什么呢?

同类推荐
  • 穿越之玩转古商

    穿越之玩转古商

    一朝穿越,来到了个架空时代。关键是人家穿越的要么是什么富贵人家,要么是什么厉害的江湖人士,为什么自己还是个普通人?我要逆袭,我要挣钱,把现代商业开在古代!别问我是谁,一穿越的小青年。
  • 波澜升起

    波澜升起

    自大夏一统天下已有二十五年,在这看似太平的国家里,其内部早已暗潮汹涌,在这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敏感时期帝国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此事足以影响如今帝国朝堂格局,同一时期北方四国迅速的统一建立了北魏帝国,北凉与帝国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断的上演,世子殿下回到北凉不久替父又走了一遭江湖,且看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通透,看他如何世袭罔替,且看他如何挑的起北凉重担,且看他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又如何坚守北凉防线使帝国免遭厄运。
  • 回到古代做神探

    回到古代做神探

    一次意外,临猗回到了大唐盛世,成为一个小小的捕快,身带系统的他,本以为可以摆脱前世孤儿跟屌丝的身份,成为一个富甲一方的大富豪,但万万没想到,他的出现还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一场阴谋,每一次水落石出时,都会被莫名破坏,临猗只能是依靠自身的系统一次一次的寻找着线索,寻找可以回到未来之路。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本书讲述了上起公元前 9世纪的行吟诗人荷马,下迄20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领袖毛泽东。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开国元勋的王者风范,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政治家的宦海浮沉,文学家的沧桑人生,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科学家的智慧灵感及施行探险家的神奇经历……
热门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遥远的麦子

    遥远的麦子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我的女王太妖娆

    我的女王太妖娆

    他,是空间异能者,掌握空间机密。想要杀他们的人无数多,却终究只会成为他们前进的踏脚石。我的女王太妖娆太拽太酷太霸道
  • 星形广场

    星形广场

    《星形广场》出版于1968年,是莫迪亚诺的处女作,获当年的罗热-尼米埃奖和费内翁奖。小说通过叙述者拉斐尔·什勒米洛维奇的谵妄幻觉展开,这位主人公变换千百种怪诞离奇而又互相矛盾的犹太身份,却将最痛苦的悲剧隐藏于诙谐之下,于是我们看到诸多或真实或虚构的人物鱼贯而行:莫里斯·萨克斯与奥托·阿贝茨,列维-旺多姆与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医生,马塞尔·普鲁斯特与法国盖世太保,德雷福斯上尉,弗洛伊德,希特勒及其情人爱娃……有如旋转木马一般在时空中疯狂地转动,而当我们合上书,星形广场就镌刻在“痛苦之都”的中心位置。
  • 佛说法身经

    佛说法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

    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

    喜欢五百废的历史读者看过来,新的五百废出现了。一切从一场有组织的到十七世纪初欧洲的穿越试炼开始。对于优秀的赵红军和他的三个兄弟而言,航海探险可以有,征服世界也可以有,然而前提是通过五百名额的试炼……首先,他面临的问题是……他是个文科生,而且马上要被抄家了。“在十七世纪打警察犯不犯法呢?”赵红军。
  • 异能萌宝天价妈

    异能萌宝天价妈

    未婚夫和闺蜜结婚,买醉误惹恶魔,一夜温存,她竟不记得昨晚的男人是谁!六年后强势回归,她是红透半边天的影后,身边还带着个粉嫩的异能宝宝,“乔麦,我可以见到我的爸比嘛?”“乔宝,妈咪也不认识你爸比耶!”当迷糊影后遇上高冷总裁,“乔宝,你……你怎么突然长大了。”
  • 东汉故事

    东汉故事

    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语言,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
  • 懿度

    懿度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得今生一次擦肩。我沐紫霞而去,唱首一生所爱的歌,从此一个人行走,一个人观日落,一个人去往秋冬夏,一个人拈细碎的花......千山万水与你再不相逢,就写下着万千的诗句,来世灯前月下,用尽一生为你诵读。
  • The Fi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