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600000009

第9章 起源与景观 (乙)高级文化的类型(4)

这种经验还告诉我们,那些在目前已经掌握了地球整个表面的文明,并非第三个时代,而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阶段——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其与它的相似物的区别也仅在于它的扩张倾向的强烈性。体验到此为止,所有关于何种新形式将统治未来的人类生活的臆测(或关于这个问题,究竟是否有任何这样的新形式),所有在“它应当是、它将要是”的基础上建成的外表堂皇的纸糊的建筑,不过全是微不足道的——依我看,这是毫无用处的,因而不能证明有一种稍具价值的生活曾经致力于此。

各个高级文化群,作为一个群,不是一个有机的单位。它们正好有这个数目,在这些地点和时间发生,从人类的眼光来看,还是一桩不具有更深刻的意义的偶然事件。相反,个别文化的排列已经这样清楚地突出,以至于中国、枚斋与西方世界的历史技术——的确往往只是这些文化里面受过教育者的同感——已经可以定出一套难以再加改正的名称。

因此,历史思想负有双重的任务,一种是以比较的方法来处理各个文化的各个生活过程,另一种是考察各种文化中间的偶然的、不正常的关系对于这些文化的意义。第一种任务的必要性虽然是十分明显的,但至今仍被忽视。第二种任务已经着手处理,但只是凭借那种呆板的而且肤浅的方法,就是,将因果关系强加于整个的混乱不堪的文化之上,并沿着一个假想的“世界”历史的“进程”将它整整齐齐地展开。如此一来,便既无法发现这些困难的、但饶有参考价值的关系的心理,也无法发现任何特殊文化的内在生活的心理。实际上,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第二个问题已经获得了解决。各种关系是非常不同的,甚至在时间与空间的简单方面也是这样。

十字军让一个正值青春时期的文化与一种古老的和成熟的文明对峙;在克里特—迈锡尼世界中,原始文化与隆盛的晚期同时被见到。一种文明能够从极遥远的地方射来,就像印度文明从东方射入阿拉伯世界;或者衰老而沉闷地压在一个幼年文化的上面,就像古典文明位于它的另一面之上。但是还有性质与力量的区别;西方文化寻求各种关系,埃及文化却试图回避各种关系;前者在悲惨的危机中一再地受到这些关系的打击,但古典文化却由这些关系中得到所有它所能得到的,而未受到损害。但是一切这些倾向的根源全都在于文化本身的灵性,并且有时文化的心灵关于此文化所给予我们的启示,要比它自己的语言所给予我们的启示还多,语言所隐藏的东西总是多于它所传达的东西。

只要浏览文化群,便能发现许多工作在等待去完成。19世纪时,历史研究受自然科学指导,而历史思想则受巴罗克时代的观念指导,这个世纪只将我们带到一处制高点上,从那里我们俯视脚下的新世界。可是我们能否一直掌握那个新世界呢?

甚至现在,对于这些伟大的生命过程的规划处理,还有许多的困难,因为对于那些较遥远的范围根本还没研究过。再者,西方——欧洲人士的贵族气派的眼光让他只注意那种从每一个古代通过一个中世纪的正式的与郑重的途径来接近他的事物,而那种自行进展的事物却很少能引起他的注意。如此一来,中国世界与印度世界的某些事物现在正开始着手解决,像艺术、宗教与哲学,但对政治史,即使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仅是“只言片语”。

还没有见到任何人,像蒙森致力于奥古斯都元首政治研究的那种彻底精神,去探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的宪政问题,比方说厉王(公元前842年)的霍亨斯陶芬式的命运、第一次诸侯大会(公元前659年)、公元前500年到300年间“罗马式”的秦国帝国主义(连横)原则与国际联盟思想(合纵)原则之间的斗争、中国的奥古斯都——秦始皇的兴起(公元前221年),印度的情况也是如此;不管印度人自己如何完全忘记了其国家的历史,关于佛陀时期我们能够利用的材料,毕竟比我们关于公元前9世纪和8世纪的古典历史时期所占有的资料要多一些,但直到现在,我们在着手研究时,还似乎“这”印度人完全在他的哲学中度日一样,正像雅典人(我们的古典学者想让我们这样相信)在伊里苏斯河岸上在诗意般的哲理探讨中消磨他们的岁月那样。但是,就连埃及的政治也极少受到反思的注意。研究晚期的埃及的史学者在“喜克索时期”这个名目下所隐匿的危机,是与中国人在“战国时期”名目下论述所隐含的危机一样的——这也是目前还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对阿拉伯世界的研究兴趣,也只达到了古典语言的疆界,未更进一步。我们曾用怎样孜孜不倦的精神叙述戴克里先的宪法,而且替小亚细亚诸省毫不重要的行政史搜集了资料——由于这种资料是以希腊文写成的。可是,萨珊国家——戴克里先的国家的先例与各方面的模型,却仅是偶尔受到人们的注意,而且就在那时候也是作为和罗马交战的对手而受到注意的。这个国家自己的行政史与法律史是如何的呢?我们关于埃及、印度和中国的法律和经济所搜集的资料的总和,与我们关于希腊及罗马法律所作出的研究成绩相比较,是多么的可怜!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漫长的,在埃及还显而易见的“墨洛温王朝”时代之后,两种最古老的文化在尼罗河下游与幼发拉底河下游非常狭窄的地区肇始了。在这两种情况下,早期与晚期之间的那些区别早已被标志为古王国及中王国、苏美尔及阿卡德。以一个世袭贵族阶级的建立及旧王权的衰落(自第六王朝起)为特征的埃及封建时期的结束,同从周懿王(公元前934—前909年)开始的中国文化的青春时期与从皇帝亨利六世(公元1056—1106年)开始的西方文化的青春时期的事件发展过程,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因此对所有这三种文化的统一的比较的研究,完全可以冒险一试。

在巴比伦的“巴罗克时代”的初期,我们会看到伟大的萨贡这个人物(公元前2500年),他推进至地中海沿岸,征服了塞浦路斯,并与查士丁尼一世及查理五世一样自诩为“世界四方之王”。不久,公元前1800年左右在尼罗河流域及更早一些时候在苏美尔—阿卡德,我们看见最早的一批文明开始了。这二者中的亚细亚文明显示了其莫大的扩张威力。“巴比伦文明的诸多成就”(像书籍中所说的),很多同测量、计数和计算有关的事物与看法,可能一直流传到了北海与黄海。很多印刻在工具上的巴比伦标志或许曾在日耳曼的原野那边被尊崇为一种具有奇异魔力的象征,或许因此产生了某种“早期日耳曼”的装饰品。但是,此时巴比伦的国土本身却一再改变主人。喀西特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米太人、波斯人、马其顿人,所有这些在精干的领袖统治下的规模不大的战士集团,在此地区的首府轮流当家做主,而从没有受到来自其居民方面的任何严重的抵抗。

这是“罗马帝国”形式的第一个例证——不久在埃及也产生了相似的例证。在喀西特人的统治时期,统治者是由禁卫军拥立与撤换的;亚述人与晚期的罗马军人皇帝(康莫都斯以后)一样,维持旧的法制形式;波斯王居鲁士与东哥特王提奥德里克将他们自己看作是帝国的管理者;米太人与伦巴第人的战士集团,则把自己看成是异族环境的统治民族。但这些都只是法制上的而不是事实上的区别;实际上,塞普提姆斯·塞弗茹斯统率的非洲人军团与阿拉里克统率的西哥特人并无区别,而在亚得里亚堡战役时“罗马人”与“蛮族”已经变得差不多难以辨别了。

公元前1500年以后,三种新的文化开始了——首先是上旁遮普的印度文化;其次便是一百年之后产生于黄河中游的中国文化;再次则是公元前1100年左右产生于爱琴海上的古典文化。中国史学家对夏、商、周三大朝代的论述,与拿破仑将自己看作是继墨洛温王朝及加洛林王朝和加贝王朝之后的第四王朝情况大致是一样的。实际上,在任何场合,第三朝都一直是与文化共存的。在公元前441年名存实亡的周王开始被“东周公”的国家供奉时,当公元1793年“路易·加贝”即路易十六被处以死刑时,在此两种情况的任何一种情况之下,文化都变成了文明。一些自商朝晚期保存下来的非常古老的铜器和中国日后艺术的关系,和迈锡尼时期的陶器对古典时代早期陶器、以及加洛林王朝时期的艺术和对罗马式艺术的关系,完全一样。在吠陀文化、荷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青春时期及其“行宫”和“城堡”、骑士制度与封建统治中,能够看到我们哥特时期的所有影像;“大护国者时期”(盟主,公元前685—591年)则正好相当于克伦威尔、华伦斯坦和黎塞留的时期,也相当于希腊世界的第一次僭主政治。

公元前480年到230年被中国史学家称作“战国时期”,这段时期发展到最后,是持续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群众大军之间的相互攻伐和可怕的社会骚乱,且从这里产生出了“罗马式”的秦国,成为中华帝国的创建者。埃及在公元前1780年到1580年经历了相同的阶段,其最后一个世纪是“海克索人”统治时期。古典世界自喀罗尼亚战役(公元前338年)之后经历了这一阶段,并在革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33年)到亚克兴战役(公元前31年)这段时间内达到了恐怖的顶点。这也同样是西方欧美世界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命运。

在这段时期,重心转移了——古典世界自阿提卡转移到了拉丁姆,中国则由黄河(在河南)转移到扬子江(今湖北省)。西江对于那个时期的中国学者就像易北河对亚历山大里亚的地理学者一样的模糊,到那时为止,中国学者还不知道有印度存在。

在地球的那一边出现了朱理乌斯——克劳狄乌斯家族的元首;在中国这边则出现了秦王嬴政这个强有力的人物,他领导着秦国,通过决定性的斗争,独霸了中国,且在公元前221年采用了“始”(在字义上等于“奥古斯都”)的称号与“皇帝”的名号。他建立了“中国和平”(我们能够如此称它),在疲敝的帝国中进行了规模宏大的改革,并似罗马一样迅速地开始建筑其“边界”,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这个目的,他于公元前214年吞并了蒙古的一部分领土。他同时也是第一个在一系列的大规模战役中征服了扬子江以南蛮族的人,随后又用军用大道、堡垒与郡县制度将自己的版图巩固起来。

但是其家族的历史也是“罗马式的”,其中吕不韦(丞相、又是皇帝母亲的第一个丈夫)与伟大的政治家李斯(那个时代的阿格利巴及中国文字的统一者)占了重要的地位,后来这个朝代很快地在罗马暴君尼禄式的恐怖中结束了它的统治。代之而起的是两汉(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东汉,公元25—220年),那时中国的疆界日益扩张,而在京都中宦官大臣、将军和军人团体却能随意拥立废黜统治者。只是在某些罕见的时刻,比如在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与明帝(公元58—76年)时,中国的儒家、印度的佛教及古典的斯多噶主义等几种世界势力才在里海地区相互接近,以至于它们非常可能已经发生了实际的接触。

同类推荐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东张东望

    东张东望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历史,只是日本极少数人在上个世纪和前些年制造了新与旧的不光彩的事件,给中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日本人带来了的伤痛,造成两国人民之间的某些隔阂。目前两国政府正在“破冰”、“融冰”,志在沟通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建立彼此的互信和互惠战略关系。互知才能互信,互信才能做到互惠。
  • 千字文(普及版)

    千字文(普及版)

    《千字文(普及版)》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天地开辟等自然情况以及人文概貌;第二部分着重讲述为人处世的标准和原则;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政治历史方面的知识;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修身养性方面的生活。为了传播这部经典读物,普及国学知识,作者金波精心编撰了《千字文(普及版)》。本书围绕着每一个句段的思想内容,经过注释、点评,再用相关故事延伸其内涵,并用“知识链接”进一步扩大其知识面;全书行文新颖,通俗易懂,融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和教诲,提高修养。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原地区中华古代文明发展史

    中原地区中华古代文明发展史

    本书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史前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大量的考古发现资料,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记载、民族学资料等,从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进而探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鲜明,既是史前时代晚期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史学化”成果,也是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考古学论著,对理解和认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热门推荐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

    李超主编的《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涵盖了中外艺术常识方 面的知识;作为青少年课外读物,与课本的枯燥单调相比,《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中的知识点言筒意赅、通俗易懂,易于被肯少年朋友们 接受。
  • 桃花灼倾世恋

    桃花灼倾世恋

    【坑品保证,放心入坑】守护了数万年的铁树花终开,小仙绮怀梦里都乐醒了:“嘻嘻……嘻嘻。”小仙所想那铁树乃是极地被封的绝色“美人”,“美人”看着满身的痕迹,甚是无奈:“罢了!欠你一世终须偿还,就用我来偿还如何?仙人可满?”“如此,甚好!本大仙甚是满意。”绮怀桃花眼里精光闪闪,欠了她数万年的光阴,还不还,想等什么!
  • 重生之年光荏苒

    重生之年光荏苒

    我们走散的时光,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心慌。爱你,记忆如初。
  • 安琪拉的灰烬

    安琪拉的灰烬

    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生动再现了自己在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贫民窟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记叙了迈考特一家人的艰难岁月——父亲是个酒鬼,没有正式工作,让全家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并在弗兰克十岁时抛弃了他们;母亲竭尽所能地养育几个幼小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弟妹们一个个出生,在饥饿与死亡的阴影中挣扎,最后七个孩子中只有四个活了下来。在苦难面前,小弗兰克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他努力生活,最终攒够了去美国寻梦的路费,踏上了新的征程。
  • 天道修真路

    天道修真路

    修真路漫漫,不是一朝夕。神秘少女给了李小葱得到一本逃命天书,本以为从此开始了绝世修真之路,却不知一切是一场…………修真之路李小葱将面对史上最强敌人,拥有神秘天书的人,拥有神秘老者帮助的少年,以及突然进入这个世界的穿越者…………
  • 岁月流金

    岁月流金

    本集收录文洁若先生随笔近三十篇。全书分为四辑,辑一《家与书》《我怕走过金鱼胡同》《我的初中生活》《我的起点》追忆在北平的出生地金鱼胡同,早年就读日本小学、圣心学校、辅仁附中女校,抗战时期因父亲失业家道中落辛酸往事,以及大学毕业后进入三联开始职业生涯等经历。辑二《忆萧乾》《文学姻缘》《温馨的回忆》等篇记述与夫君萧乾一同走过的四十五年坎坷历程。辑三追怀巴金、冰心、沈从文、聂绀弩等前辈师友;《苦雨斋主人的晚年》《周作人及其儿孙》《周作人与谷崎润一郎》记述五四时期曾与鲁迅并肩战斗的启明老人的凄凉晚景,有助于我们对这位“汉奸文人”另一侧面的认识。辑四收录两篇关于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的论述。
  • 当时说清楚就好了

    当时说清楚就好了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和误解,都与沟通障碍有关。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说不清楚”、“听不明白”造成隔阂,甚至把善意当做恶意。翻开本书,学习为人处世的技巧和说话的艺术,消除人与人之间因沟通不当产生的误会、隔阂,克服交流的恐惧,建立起自信,从而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
  • 不再当公主之公主与灰姑娘(全本)

    不再当公主之公主与灰姑娘(全本)

    出生在同样拥有繁星闪烁的夜晚,一个是公主,一个却是平民。也许是命中注定了的吧!可是公主又如何,灰姑娘又怎么样!在友情面前,永不干涸的感情之泉源,深沉的心之默契,愉快的灵魂之交流,她们演绎平等、纯洁、真诚、关怀的友谊之爱。顾嘉星是一个出生于豪门贵族,生活在上流文明高雅中西思想相结合的环境中,成长在幸福安逸美好的家境里的“小公主”。优越的生活成长环境,让她成为了一个思想纯真、憧憬美好事物、乐观健康向上、富有正义感、心地善良、活泼可爱的少女。游晓星是顾嘉星主保姆乔雅未婚先孕的女儿,乔雅和顾嘉星的母亲李欣雨是深交好朋友。在游晓星出生一个月后,走投无路的乔雅来到李欣雨面前求助。李欣雨同情怜惜自己的好朋友,不想让她们母女两在外受苦,便要求她和她的女儿留在顾家大庄园,顺便照顾自己刚出生的女儿顾嘉星。游晓星自幼体弱多病,寄人篱下的感觉让她心地善良、多愁善感、文静而明事理。游晓星比顾嘉星大一个月,但她们都出生在一个拥有美丽繁星的夜晚。出生在相同的夜晚,却是不同的命运归宿——一个是公主,一个是灰姑娘。因游晓星自幼体弱多病,顾嘉星的爷爷顾年要求将她和自己心爱的孙女小公主隔开,才允许乔雅母女留下,并签了合同。天真无邪的童年相遇相知,没有让那合同给阻止,顾嘉星的活泼亲昵给文静胆小懂事的游晓星带来了一份温馨关爱的友情。顾嘉星因是顾氏集团未来的继承人,倍受其爷爷顾年的保护,一直在家中授着不同的学习教育。她不懂世态炎凉,不懂人心复杂。顾年担心再让她生活在这样优越安逸的环境中,将来会毁了她一生,便狠心在她十四岁那年定出“三年自由约”,让她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让她在这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懂得书本上学不到的道理,懂得世间的冷暖,让她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本故事的起因)令顾嘉星欣喜的是,她和游晓星之间微妙纯真的友谊感动了顾年,顾年没有追究游晓星违反合同的事情,反而答应顾嘉星,让她和游晓星一起去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在离开顾家大庄园前,游晓星无意间偷听到了自己的身世,她为自己还有爸爸而高兴,又为自己无法与爸爸相认而伤心。为了不打扰爸爸现有的家庭幸福,她答应顾嘉星的母亲李欣雨永远不说出真相。
  • 江湖律

    江湖律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大唐武侠,律法、儒学和太虚的融合与反思。有热血、有言情。有家国。
  • 生活系游戏

    生活系游戏

    【一份卖相不好的宫保鸡丁】从江枫无意中发现自己居然可以看到自家老爹炒出来的菜的备注开始,他的人生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本游戏自由度极高,请玩家自行探索.2.本游戏不会干预玩家的任何选择,请玩家努力解锁成就.3.一切解释归游戏所有.普群一群:781556033V群:720368320(全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