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珂签约的第二年,终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黄金期,那一年,她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支钢琴曲《在春日里幻想》,在国内音乐界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此后,宁珂的经纪公司开始为宁珂接一些歌手的邀请,让宁珂录制他们音乐作品中的钢琴部分,还有一些唱片公司直接邀请宁珂为其作曲,有那么一段时间,宁珂一度沉迷在为别人作曲中,她对我说,她终于能够理解冬歌为什么那么喜欢许嵩的歌曲了,如果说一首好的曲子赋予了音乐灵魂,那么一副好的歌词,是赋予了音乐生命。听着自己作的曲被填上词,被别人演唱,感觉它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样,有些歌词写得又是那么深入人心,她说自己有些时候,竟会听一首歌听得泪流满面,却丝毫没有察觉。
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宁珂的第一支钢琴曲问世以后,受到了不小的关注,于是就有很多唱片公司想要买下《在春日里幻想》的版权,其中不乏愿意出巨资者,但宁珂统统拒绝了,理由听来却很任性。她对每一个前来购买版权的公司都提了一个要求:为这首歌写一副词。但那些公司或许太过急于求成,他们提交的歌词没有一副让宁珂满意的,于是她只好统统拒绝。而就在这件事情过去不到一星期后,一位不知名的歌手往宁珂的邮箱里发了一封邮件,邮件里没有自我介绍,没有谈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也没有对宁珂的恭维与赞美,只有一句简单的话—尊敬的宁珂女士,这是我提交的歌词—和一副歌词。那天宁珂是在我的公寓里过夜的,她凌晨的时候看到了这封邮件,还把我叫醒一起来看,看完后她对我说:“哥,我打算把曲子给他。”
“他是谁?”
“不知道,明天让公司联系一下。”
第二天,公司联系上了这位歌手,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没有一个人听说过他,甚至是男是女都不清楚。因此公司当然要反对这次交易,更何况,对方愿意出的钱简直也太少了。“连我一个月工资的一半都不到。”江思语是这么说的。但宁珂无论如何也坚持要把版权出售给他,几经争持之后,公司最后虽然也妥协了,但对宁珂也开始有了不满。大约两天过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歌手应宁珂的邀请来到了公司,对方没有什么排场,孤身一人,背着一把吉他,穿着一件白色衬衫,来到了见面的咖啡厅。
“她是一个女生。”宁珂那天回来以后,跟我讲起见面的场景时回忆道,“看上去年龄很小,只有十七八岁左右的样子,打扮得也很简单,头发也不是很长,话也不多,看上去很拘谨,只是谈起音乐的时候,她就能滔滔不绝说个不停,但又会忽然停下来,抱歉地说:‘对不起,你们说。’。思语姐本来想把版权费要高一点,但她说自己实在没有钱了,这三千块钱已经是她的全部积蓄。我对她说没关系,跟她聊起了她那晚发给我的歌词。她说她听到我的曲子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她的家乡有一片很大的原野,她小时候总爱逃课去那里睡觉,也是在那里,她第一次听到了那首让她很心动的歌,那是一个男生唱的,年龄要比她大十几岁,那人每次都抱着一把吉他,唱着一首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的歌。她问他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他说没有名字,这首歌是自己写的,于是她就很崇拜他,并且模仿着他,自己也开始写起了歌词,写好后就拿给他看,他还答应以后教她作曲,只是后来,他忽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她自己也退了学,一边找他,一边自己写歌,这三千块钱,都是她在街头和酒吧里唱歌挣来的。有一天她听到了我的曲子,觉得特别亲切,听着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想起在那片原野上拿着歌词给他看,听他唱歌的日子。”
宁珂说,自己之所以愿意把曲子给她,是因为自己在作曲的时候,心中想念的也是怀城的那片原野,和我们在原野上的日子,这或许也就是那首曲子和那个女孩的缘分吧。
后来宁珂免费把自己的曲子送给了她,并且告诉她,如果她愿意,她愿意帮助她完成这首歌曲。
我向宁珂建议,让公司签下她,反正她现在没什么钱,也没有稳定的生活,也没有名气,签下她也花不了多少钱,人家还感恩你们,更何况没准她就凭这首歌一夜成名了,让你们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还能打消你们公司的人因为这个事对你的成见。
宁珂听了我的建议,向公司提出了这个想法,但被公司拒绝了,此后这件事情也就再没人提起,那个女生也没有和宁珂再联系过,除了偶尔我和江思语聊天的时候,会拿着这个事情吐槽几句她们公司太没有头脑,人傻钱多,只会重金挖别人家的墙角,不想着自己培养一个门面,何况签了她,她就是宁珂的师妹,师姐相信师妹的才华,把自己的曲子免费送给师妹,还能借机提升一下宁珂的形象,何乐而不呢。
而令我们都没想到的是,就在大约两个月过后,一首与宁珂曲子同名的歌曲《在春日里幻想》从一众作品中脱颖而出,占据了当月各大音乐榜的头名,这首歌曲背后的那个叫伊念的女生,也立刻占据了热点榜,成为了唱片公司,经纪公司们竞相追求的对象。这下宁珂公司可难堪了,江思语和我们一起吃饭时也追悔莫及了起来:“早知道当时听宁珂的了,现在咱们公司要签她,压力太大了,好多大唱片公司都在和她接触,咱们根本排不上号。”
不过我可丝毫不替她们惋惜,还冷嘲热讽地挖苦了几句:“要我说你们就是活该,这么大一个公司,几十万几百万挖人家墙角时不心疼,签一个新人思前顾后,现在人家火了,你们要签人家,那就只能看人家脸色了,你们就盼着她有点感恩的心吧。”
江思语冷冰冰地看了我一眼,却也很难反驳我的话。而后来,事情还真被我说中了,这个女生在网络上公开表态,自己签约只有两个条件:一,签约后自己的歌曲仍然要由自己完成全部的制作。二,只和路远签约。第二条很显然是为了报答宁珂当时对她的帮助和支持。
我和宁珂本以为这个声明一出,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宁珂还跑去乐器店,给自己的小师妹订购了一把吉他。可没想到江思语一通电话打来,事情又出了岔子:公司不同意她的第一个条件,哪有自己一人搞定歌曲的全部制作的,风险太大。于是,两方没有谈拢,签约机会最终还是流了产。宁珂看着自己屋子里的吉他,眼睛里充满了失落,但她还是找到了那个女生,把这把吉他送给了她,也依然对她说:“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来找我。”
虽然签约的事情没能成功,但得益于这首歌的走红,宁珂的曲子再一次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因为这首歌而认识了宁珂这个作曲人,但随着宁珂关注度的持续高涨,我和宁珂的恋情也变得越发难以隐瞒起来,起初我们只要小心一些,每天见上一面,每周住在一起一天还是可以的,可后来,当宁珂几乎时刻都被镜头关注着时,我们的见面只好变成了视频聊天,而每周住在一起的一天,也只好用开一整天的视频来取代,有时我在视频前读书或者写作时,总会传来宁珂的声音问我:“哥,你在干嘛?你把摄像头离得近一点呀,我看不到你啦!”
终于有一天,宁珂实在忍无可忍了,对我说:“哥,我休息几天,咱们去国外吧?要不去日本?我还没去过日本。”
“去日本干嘛?”
“约会呀!”宁珂说,“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好想去你身边,我不想每天只能在视频里看你了,我这个原配搞得像偷情一样,那些媒体倒是像原配派来监视我的。”
我哈哈笑了起来,答应了她的这个愿望。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哥,我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都要跟你约会,大不了以后每周你休息的那两天咱们天天去日本,去韩国,还能躲开这些人,时间也来得及。”
我说:“没事的,这些媒体也不会一直这么拍你,拍一段时间,发现你的生活没有什么让他们惊掉下巴的内容时,他们自己也就放弃了。”
“但愿如此吧,”她唉声叹气地说,“对了,你听没听说,咱们高中把我评为杰出校友了,以后每年新生入校的时候,都能在门口的公告栏那里看到我的照片和介绍。”
她说着笑了起来:“咱们老师也联系到我妈了,问我下个月一号有没有时间,想让我回高中做一个演讲。”
“可以呀,”我打趣道,“你现在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哪有那么夸张,”她说,“不过我跟公司说了,但是公司没有同意,因为九月一号是我曲子首演的时间,但思语姐说她会帮忙调一下,因为她也想回一趟怀城,到时候也叫着冬歌,咱们一起回去,怀城也没什么媒体,咱们两个也能好好在一起。”
“好好好,”我微笑着应允她,“都听你的安排,现在你是大明星,我们都跟着你走。”
“哎呀,哥,”宁珂回答道,“我不是大明星,我就想当你的女朋友。”
“行,”我笑着说,“我的大明星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