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9100000081

第81章 琉璃童(三十四)

蔡员外翻看历书,下月初三正是吉日,适宜婚娶,便把日子定了。

李三听闻之后,十分恼火,如若日后吴言继承了家资,自己将怎样存身,难不成要受他的约束?李三越想越气,心下生出一计来。

次日一早,李三敲响了蔡员外的门。

“李管家这一大早的找我所为何事?”

“禀员外,只因库房缎匹不足,要到南边采办,特来告别员外。”

“哦,好,早去早回。”

”小人还有一事相禀。”

“管家还有何事?”

“小人听闻员外要将小姐许配给吴言师弟?”

“嗯是,昨晚刚定下,不曾想他们早已结有私情,真是缘分哪。”员外十分得意地说。

看到员外满心欢喜的样子,一股怒火顿时从李三心底烧了起来,但李三又赶紧把它压了下去。

“想来师弟以后是要继承家业的,这家里的生意总要会做的,以后员外也好放心。”

“管家说的对呀。”

“不若此次让师弟与我一同前去,多见见生意上的场面,学习学习。”

“嗯,还是管家想的周到,你去把吴言唤来。”

不一会儿,吴言同李三到了员外房中。

“吴言,你既然要做我的女婿,必然要继承我的家业,日后才好照顾我的女儿。今日李管家要到南方采办布匹,你跟着多学习学习,要用心,这份家业交在你手上我才放心。”

“谢员外叮嘱,吴言定当用心。”

吴言出门去辞别小姐,李三在庄门外等候。

两人虽是昨日才向员外吐露心声,但此时二人却像新婚夫妻一般。蔡小姐叮嘱吴言一路上要多加小心,多听少说,尽早回来。吴言嘱咐蔡小姐莫要太过想念,要照顾好员外,员外什么时候喜欢读什么书都一一告知。两人含情脉脉,一步走一步跟,不忍相别。

众人送出庄外,看着车队扬长而去。

小姐回到房中,心里感觉空荡荡的,偌大的一个院子少了许多生趣。以前吴言天天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也不觉得有多少滋味,只是这一离别却要苦杀人了。她从窗子里望去正好看见父亲在书房里捧卷读书。自母亲离世后,父亲便总是孤身一人,时常看到他屋里的灯点到天亮。父亲的心里一定比我此刻苦上千万倍吧。据吴言说,父亲此刻该是在读《左传》了。

她走下楼来,悄悄地走到门边,探头进去。蔡员外一眼就发现她了。

“还和小时候一样,进来吧。”

蔡小姐瘪瘪嘴,走了进去。

“每次都被你发现,一点意思都没有。”

“你是我女儿,你的心思为父还不知道。”

“你就不能假装没有看见?”说着她给员外倒了一杯茶。

“好,下次就当没看见。”员外端起茶来开心地喝了一口。

以前他总是担心自己死后,女儿无人照顾。现在他放心了,吴言为人诚恳,做事机警,更难得是对女儿一片真心,女儿跟了他一定会幸福的。

小姐拉着员外要下盘棋,父女俩已经很久不曾弈棋了。

上一次,还是在小时候。那时她的母亲还没有去世。那天员外教她下棋,母亲则坐在旁边观看。从一开始的“气、提、目、地、空、劫”到后来的“飞、双、立、打、扑、卡、吃”,她一点一点要学会的时候,母亲却突然去世了。此事对员外的打击很大,至此以后员外便没再摸过棋子,免得睹物思人。

员外从壁橱里拿出昔日的棋盘,上面落了些灰尘。

“真是许久不曾动你了,今天心情好,出来见见光。”

员外亲自摆好棋盘,一点点地擦拭干净。与女儿相对坐下。时光就像倒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下午。女儿整把手捏着刚反悔的棋子,一只手挠着头,夫人在旁边做女儿的军师。一晃眼,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是日月穿梭催人老啊!

父女俩对弈几局,员外便觉身子有些疲惫。

“人老了,不中用咯。”说着员外起身想到外面走走。

“女儿陪您吧。”小姐起身来搀住员外。

“女儿回房去吧,为父想一个人走走。”

小姐看着员外出门去了,自己回到房里读书。

员外走出庄门,也不知道要去哪,只是想走走,但似乎又有一个地方在牵引着自己。

员外一路走一路沉思,心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又有一份宁静,一片叶子飘来飘去甚觉可爱。

员外沿着山路走到了夫人的墓旁。他没有说话,只是坐下来看着墓碑上的字“夫人徐氏”,似乎这座坟早已了解了自己的心思。

同类推荐
  • 高薏

    高薏

    高中生活琐碎回忆,高薏并不可爱,(我这样认为。
  • 你说我陪你

    你说我陪你

    诺言都成了谎言……她还是愿意为他守候,她还是愿意偷偷地站在他身后……从不敢面对自己的情感,到直面自己的内心,她成长了太多太多。从初雪飘落的冬季,到樱花纷飞的四月,她的泪流了太多太多。可是,她依然不愿放弃,依然,在等待一个结局……"那个女孩问我,如果,你向她伸出手,她还会不会和你走。就当,她做了一场美好的梦。你觉得,她会和你走吗?""我知道,她会的。""对,她会的。"她用青春做赌注,不知结局是赢是输。 她不断向着最高点,只是为了他能看见。她只是笑着,笑着说:"他说过的话,我都记得。"
  • 成长的分界线

    成长的分界线

    本作品讲述了一个在懵懂与成长过渡期间的女孩,对孩提时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成长之后面对现实的苦与泪,茫然与恐惧,跌倒之后再爬起来的勇气的故事。
  • 谁的温柔岁月可欺

    谁的温柔岁月可欺

    一个萝莉杀手被一群“可爱的旧人”调教(折磨)成可攻可受的乖娃娃的治愈系经历。
  • 飞鸟鱼

    飞鸟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就像林鹏飞与江小鱼之间的爱情一样.总是在不停的错过对方.
热门推荐
  • 被猫宠的正确姿势

    被猫宠的正确姿势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不思进取的编辑和为她操碎了心的腹黑流浪猫的甜(嫌)宠(弃)日常。不正经简介:暮倾无意救下了一只流浪猫,却不想那白猫“恩将仇报”赖上了她,从此,一系列神奇事件接踵而来,打破了暮倾原本简单枯燥又平静的生活。白猫双眼微眯,睥睨脚下一群宠物,低声说道:你们都退下吧,我才是最会宠主子的猫。(PS:本故事灵感源于作者君家的二狗子,如有雷同,纯属碰瓷。)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0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平沙玉尺辨伪总括歌

    平沙玉尺辨伪总括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空之主

    时空之主

    兰若寺中听雨声,蜀山里一剑光寒。青蛇白蛇谁人怜,八仙过海显神通。菩提树下,斗战胜佛!天降玄鸟,逆而生商!五百年前,一无所有!五百年后,谁能阻我!断剑重铸日,骑士归来时!这是一个带着五百年悲愤的蝼蚁卷土重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故事,纵横诸天万界,执掌时空,笑傲诸天!
  • 警戒!萝莉要出逃

    警戒!萝莉要出逃

    顾浅浅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她迷茫的时候,慕倾寒出现在她身边,摸摸她的头,声音淡淡,却暖了她的心,“小家伙,我好像……喜欢上你了。”她孤单的时候,玖月寒把她搂在怀中,声音温和,“浅浅……我多么希望你每次难过的时候,我都可以留在你的身边?”可当与自己长得十分相似的人出现时,她却被抛弃,难过转身,却看到那个冷艳少年:“顾浅浅,我说过,只要你愿意转身,我永远都在你身后。”“尹宇漠,我从来都没有喜欢过你,我和你,只是朋友不好吗?”顾浅浅凝眸,看着眼前的少年,对方则是喃喃道,“可是顾浅浅,我爱你啊……你怎么可以不爱我?”他眼眸冷漠,如果这样只能换来你与我的伤痕累累,没有关系,即使你恨我,也比你忘却我好……
  • 倾城雪:梦里繁花

    倾城雪:梦里繁花

    她是北唐百无一用的公主,文不行武不能。是众人眼中的废物,却是当朝天子的掌中宝。一眼一生,她将那个男子爱入骨髓,却最终以血浸染这份爱情。风云流转,她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激起千层浪。夕阳西下,沙尘滚滚,她一身铠甲屹立前方。万箭齐发间,她抬头,嘴角挑了笑意。纯古典文~没有天马行空,只有动人心肠……
  • 坏种子·铁牛重现

    坏种子·铁牛重现

    开头的新闻绝对真实,作者能坦白的仅限于此。这个世界有太多悬秘,作者来将它们一一揭开。三百万年前的一次陨石坠落给地球带来了一颗坏种子,人类必须抑止它的生长。古人以生命为代价做到了,现代人却险些失手……都江堰鱼嘴在元朝时代是铁牛与铁乌龟,如今不知所终。据说元代治水专家曾用6万斤铁铸成了两只头部相并、屋部分开的铁乌龟用做鱼嘴,明代还用1万多斤铁铸了一只铁牛用做鱼嘴。但后来铁牛和铁乌龟都都被江水冲走了。1990年枯水期时,都江堰文物管理局邀请了相关专家到都江堰内江等地勘探铁牛、铁乌龟的方位。专家的勘探器所到之处,仪器若出现红色的信号……
  •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之以实证研究(含史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全书主要创新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关于会计准则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整框架,并以该框架为标准,对我国会计准则过去20年中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 婚事

    婚事

    这个冬天像我小时候的冬天:刚刚进入腊月,铺天盖地的就都是雪了。那雪一片接着一片落在草垛上、猪圈上的塑料纸上,灰黄色的麦田里,还有园子里青菜上。光秃秃的树丫上细细地竖着一些雪白。风有时候呼啦啦地吹过穿堂,吹过去年贴在门上的对联。那红对联已经变成了灰白色,墨迹也成了灰黑色,墨水顺着雨水浸渍的路线滑下来,在灰白的红纸上划出一道道浅灰的线。雪停的第三个午后,我坐在门口,和来串门的老太太们说起我去世十几年的奶奶,她们身体还很好,而她已经在青河边的桃树下躺了十二个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