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100000224

第224章 变法始发(2)

杨盾在现场带领齐墨、熊沱、上官钊等人,验看已经浇入模具的铁水露出的冒口颜色变化,百里燕(既魏贤)兴致勃勃凑近上前说:

“诸位大师,此法如何?”

齐墨摘掉脸上褐色墨镜,喜形于色道:

“原是魏将军,真是稀客呀。”

这时熊沱、上官钊二人相继围了上来:

“魏将军,这宝镜真是帮了老夫大忙,将军可否卖与老夫,老夫愿重金相购。”熊沱道,指了指摘下的褐色墨镜。

铁水随着温度变化,眼色从暗红色逐渐变化为丹红、艳红、橘红、赤红、火红、亮白、白热化等多个阶段,热辐射和高亮度对眼睛伤害极大。

荒村时为了观察铁水温度,百里燕私下炼了一些玻璃,往里面添了些铅粉,做成了褐色镜片,当时一共做了三十副,陆陆续续损坏了八副。

早期的医用褐色玻璃品,其实就是添加了铅物质进而变成了褐色。熊沱等人都是冶炼大师,与铁水、铜水打了半辈子交道,深受眼疾之苦。

闻听熊沱要买,百里燕摆了摆手道:

“熊沱既然喜欢,拿去便是,来日在下可再炼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闻讯消息,熊沱、上官钊、齐墨等人面面相觑,上官钊问道:

“魏将军,此物当真能炼?”

百里燕没有肯定,只是淡淡说道:

“此物其实很是简单,不过在下不能外传,还请诸位大师恕罪。”

“不碍,匠术本为各家之所长,数月间能从魏将军这里见识到如此精湛炼钢之法,我等受益匪浅,又岂能再向将军索取更多,方才是在下失言,有所失冒犯了将军。”上官钊深施一礼道。

“上官大师不必多礼,在下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商,此处说话多有不便,还请诸位移步厅堂说话。”

与众人来到大院,杨盾、刘灶父子等荒村核心骨干一并列席,除安空、刘郸、吕郜、朱明等人尚在冠汤渠外,连同齐墨父子、熊沱、上官钊等人,砡工派方面来了二十多人。

“齐墨大师,本月底新城即将落成,筹建铁厂、工坊等事宜要陆续开展,耽误不得。不过炼钢之法关系咸国国本,还望齐墨与诸位大师,定要严守秘密,我咸国也将对工匠精挑细选,严防炼钢法落入宵小之手危害咸国。”

“魏将军所言极是,当下黑巾军来势凶猛,万一炼钢法落入黑巾军手中将不堪设想。”齐墨赞同道,熊沱、上官钊等人点头认同。

百里燕目光转向杨盾说道:

“杨工正,本将近日便要出征,杨工正的官职待本将得胜归来之后,将亲自咸王提请,还请杨工正再等些时日。”

“在下倒无出仕打算,干了半辈子冶铁,放也放不下,做个工正倒也没什么。”

百里燕继续道:

“工正虽是百工之首,却无实权,不利于工坊打理,此事不用再议,本将自有安排。”

“诺,杨盾任凭将军差遣。”

“此外,新建工坊势必比之荒村规模扩大数十乃至数百倍,炼钢法以及锻打、淬火、包钢、渗碳等工匠不下万人,当以荒村工匠为魁首加以监管,务必之专司本职,没有本将军调令,工匠不得随意调入其他工艺作坊。

此事杨工正务必严把关口,不得有失,此令砡工派诸位人等不在此列。本将不在期间,倘若不妥之处,杨工正应与与砡工派诸位大师商议后再拿注意。杨工正可听明白。”

“在下领命。”

“那好,刘灶、刘川父子协助砡工派大师与杨工正,在新城落成后修建高炉,务必做到万无一失,不得赶抢时间而懈怠施工。高炉干系重大,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你二人务必按章程办事,不得私自改动工艺,可都清楚。”

“大人请放心,此事我父子二人绝不敢疏忽。”刘灶保证道。

其实早期烧窑、高炉、耐火泥技术都是从制陶、制瓷中分离出的工艺和技术,进而演变为另一门学科和工种。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冶炼技术由易到难,经过一个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逐步体系化科学化,最终形成技术上的独立和分化。

大小事悉数梳理一遍,百里燕着重安排了制冰和肥皂生产。天气逐渐炎热,咸王两天前催人过来询问何时可以向陔陵供应寒冰,当然,咸王的钱就不要赚了,算是免费供应。

为此安空大师在新城地下挖掘了巨大的冰窖,并按百里燕要求陆续开挖大量地掩体,以青石砖为支撑修葺内部结构,一来可以藏人躲避抛石,二来也能用于藏货。

此外,恢复畜牧、养殖普及育苗插秧极有必要,荒村养殖的家禽和家畜,为先锋营早期提供了大量肉食振作了士气,提供了大量蛋白,保证了伤员的营养和康复,这一点很能说明问题。

装备精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伙食同样决定了士气的强弱。在装备对等,将帅不相上下,人数少的一方,士气定不如人多的一方,此时倘若敌方伙食还比你好,哪怕你是正义的一方,也没有人能饿着肚子,勒紧裤腰带提着脑袋去拼命。伙食虽然不能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却往往能给己方士气加成。

诸如雀盲症、伤员、返岗率等不起眼的细枝末节,肉类食物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蛋白质和胆固醇保障,伤口甚至都不能很好愈合。

诸事安排妥当已是深夜,散会后百里燕带着护骑前往春柔、春芳住处。黑暗中见有人而来,值夜的少年子举火上前隔着十步之外喝了一声:

“何人。”

“是本将军!”

百里燕道,少年子举火上前行了一礼:

“原是魏将军,属下失礼。”

“嗯,免礼。”

百里燕翻下马背,看去少年:

“蒋杰何在?”

“禀将军,蒋杰带人去后院外查岗去了。”

“让他过来见我。”

“诺!”

少年子转身即去,百里燕看了眼院中,隐隐还有些灯火,想是春柔、春芳还未睡下。

少时片刻,少年子蒋杰带着二人而来,见是百里燕,蒋杰上前一步行了一礼:

“蒋杰见过将军。”

“免礼蒋校郎。”

“谢将军。”

蒋杰今年十五,是众多少年子中出类拔萃的一个,此外还有诸多少年子,百里燕将他们编为护兵驻守二女小院,一来让他们免于战火,有足够的成长时间,二来蒋杰等人年纪虽小,各方面要比时下同龄少年子脑子更好使,是百里燕逐一挑选筛出来的苗子。

时下急缺的是人才,战争的频繁性将大量青年投入战场,等不及得到成长便过早夭亡。

知识资源的匮乏,同样也导致聪明人得不到足够的教育和启迪,让这些人埋没于茫茫人海,百里燕将他们选拔出来,集中在一起便是给他们时间成长。

时下军职编制较为混乱,除了正规的伍长、什长、百夫长、仕长、都统等军职外,还有“校郎”、“校军郎”等杂编。

这些杂编同样没有薪俸,也没有实权,是军制体系混乱造成的结果。有时军中没有合适军职安排人员,只能临时以其他名义提出一个名头,时间一长,便成了惯例和定制,军制的混乱起初令百里燕棘手了一阵。

有功有脑子的升不上去,只能继续充当大头兵在前冲杀,结果导致大量老卒只能战死。

倘若有合理的晋升和后备役制度,底层将士中大量涌现的人才可以补充进入中上层,多余的则可列位后备役退出一线拼杀,充入役兵任职,或者出任参谋性质的军职。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一个高效而富有活力的军队领导体制,即便整建制被打残,只要军官层和军士长健全,也可在短时内迅速恢复战力。

由于当下尚没有出现类似于商鞅变法后的早期军衔制,都尉以下的中下层军官多半是没有俸禄的,只有军功犒赏这么一说,而当兵的目的就是吃饭,很难起到激励作用。

文官也同样,没有九品制,官位高低看俸禄。虽然有心建议变法推新军衔制,但新法的背后,依然是国力的支撑和贵族利益,没有足够的国力,再好的新法也会成为羁绊。

尤其是当下,过多的封官许愿倘若不能兑现,其恶劣影响对士气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同样的,倘若能有足够的国力,推行军功能力晋升制度不光能凝聚自己内部,对他国同样具有极大的冲击。

试想连伍长都能靠俸禄养活大半个家,当兵的能不卖命杀敌,敌方军士和中下层武官又会如何做想,届时招贤纳士,能者不拒的招贤令发遍中原,又何愁天下能人异士不为自己所用。

蒋杰等人是百里燕征战中精挑细选的少年子,年纪虽小,却不乏头脑。驻守王眷村,空闲时杨盾会来教他们读书认字,传授一些机括营造方面的常识,以开拓他们的眼界。

再过两年,百里燕打算开设讲武堂,集中选拔优秀将官和潜力战卒,讲授兵法和格物术。

所谓“格物”,既科学,最早见于孔子儒家学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同样也是早期注重科学进步的思想家。格物学大量收录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工匠术之大成,但秦一统中国后,格物学并未传于后世。

据信是因格物术记载有大量不能被当时所认知的自然技术,被秦始皇列入了传播邪说方士一类,而毁于焚书坑儒之中。

因而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在秦朝后期受到极大打击,对整个中国在技术进程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黑巾军之所以能席卷中原,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时人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缺乏足够的认知,轻易的一个化学现象,竟也能被解读为上天的神意,最终导致军队哗变。

推广格物学和一定基础教育必要性势在必行,人力资源的根本和社会稳定是教育,没有教育,再多的人口只能从事低下的生产,而将官能否具备统军的能力,往往看兵法运用如何,实则兵法熟练的背后,是一整套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技术认知,这些同样也能通过传授格物常识,增进人的认知视野,锻炼思维逻辑能力。

同类推荐
  • 民国无间道

    民国无间道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正式开始后,中国的爱国人士纷纷加入了抗日的革命洪流当中。此时,蒋介石的“锦衣卫”——军统局也展开了一场与汪伪76号特务组织的暗战。本书详述了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令读者对那个迷雾重重的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民国时期,三大特工组织,在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民国时期的无间道。
  • 混在帝国当王爷

    混在帝国当王爷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的。李狗儿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更没有抱负,只是想做个富贵散人,但是天下已经乱了,这个富贵散人,他还做的下去?
  • 大宋将门

    大宋将门

    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没有把酒问青天,没有清明上河图……一个倒霉的写手,猛然发现,自己好像来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纸。外有大辽雄兵,内有无数猪队友,滔滔黄河,老天爷也来添乱……再多的困难,也不过一只只纸老虎,遇到困难,铁棒横扫,困难加大,铁棒加粗!赫赫将门,终有再兴之时!—————————————————————读者群:284427642(恭候大驾光临)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蛟龙”特战队员,穿越回了烽火连天的明末,面对的是暴戾凶残的强敌、愚昧自私的朝臣、以及居心叵测的异族……
  • 霸唱风云

    霸唱风云

    十万天驱今何在?神州陆沉,有蛮族铁塔踏破河山,巍巍大周,有佳人傲立城头击鼓高歌,有甲士抛家舍业面北而死有无尽的风流和荡气回肠!
热门推荐
  • 酒馆里的九

    酒馆里的九

    法术/美食/成长北宋年间一位姑娘名为小九,离开家乡寻找母亲,在岳阳酒楼里当个店小二。一把银刀,一间旧书店,一个蓝衣少年,一次次遇见将她推向一个神奇的法术世界。讲述一个拜师学艺,点迷津,破封印,处江湖之远,看清风云万变,自我成长的故事。
  • 情似故人来(中册)

    情似故人来(中册)

    一段丝绸世家的盛衰荣辱,一场前世今生的风花雪月。赵以敬和宋清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一次雨夜的邂逅,他记忆深处的那双熟悉眉眼,有了新的灵动。沉稳冷酷的他,淡薄清静的她,第一次爱得欲罢不能,飞蛾扑火。他是她的劫,没有遇到他,今生如虚度;她是他的孽,没有遇到她,岁月空被误。
  • 感恩、敬业、执行

    感恩、敬业、执行

    《感恩、敬业、执行》:提升职业精神的工作哲学,通向职场成功的行动指南,感恩是做人的根本,敬业是做事的根基,执行是成败的关键,学会感恩,懂得敬业,完美执行,你的生活将大放异彩。
  • 旧梦如烟

    旧梦如烟

    他是英俊潇洒又权倾一方的北平督军总司令的公子,她是卑微低下的京剧名伶,一次偶然的相遇,两人互生情愫,彼此爱慕。只是两人间悬殊的背景,注定了情路坎坷。家人的百般阻挠,身边人设的重重陷阱,终使两人渐行渐远。只是,他终是放不下她,血洗她的婚礼,强行将她抢过来。未婚夫的惨死,师傅的发疯,他的无情,终使她万念俱灰。等他幡然醒悟,她却已然遁入空门,常伴青灯古佛。
  • 快穿:听说,你要养我

    快穿:听说,你要养我

    木槿,人送外号「160,钢铁二哈猫。」160的身高,160的智商,猫一样的优雅,却有一颗堪比二哈的心。“信仰之跃,我木槿终将会是自然的主宰!”噗通一跳,挂了。木槿:……我做错了什么,连天地都不容我?灵魂飘在自己半空中,看着自己的身体自怨自艾。宇宙位面管理局,一只小哈士奇咬着男人的裤腿狼嚎:主人,你是要抛弃蠢蠢了吗?男人:不,我要养她!蠢蠢:QAQ 题外话:有旧书新更,在红袖平台,欢迎移步。
  • 叙说微风

    叙说微风

    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感受自由,微风吹过,是你的诉说
  • 让蓝天成为白云的家(星球保卫战)

    让蓝天成为白云的家(星球保卫战)

    曾经,整个地球都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地,天空和大海都是一片蔚蓝的颜色,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鱼儿在水里快乐地游着,其他的动物在陆地上快活地奔跑着。而如今,这种景象或许只有在电影当中才能看到了。森林被大量砍伐,河流污染,野生动物遭到屠杀,自然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
  •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正是一部湘西南农村的现代异闻录,其中令人咋舌的异人、通灵的师公、让很多女子甘愿委身的“洞神”等异端,还有鲁班术、梅山法等这些湘西南人历代崇奉的巫术,无不让人惊异、惑乱。世代相传的与自然神灵紧密连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模式在现代文明的激荡下渐趋化甚至消亡……
  • 做事高标准 做人低姿态

    做事高标准 做人低姿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如何掌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如何成为优胜劣汰中的胜者,是需要掌握大智慧的。人生苦短尘世琐碎,是非成败转念间,若想安然处世,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以最严格的标准来作为做事的准则,要以最低的姿态来作为做人的准则。以高标准做事,会把事做得更出色,以低姿态做人,会把人做得更成功。所谓做事高标准,即为要敢想敢做,要雷厉风行,要自信乐观,要严于律己,要志存高远……所谓做人低姿态,即为要安贫乐道,要宽容大度,要能忍善让,要勇于低头,要敢于吃亏……掌握了这些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智慧,就能够在纷繁的社会中独善其身,就能在复杂的交际中左右逢源。
  • 醉花阴:旧梦红阁

    醉花阴:旧梦红阁

    少时拜师入红阁,暖情暖语护安康。一入红尘深似海,唯心不悔忆初衷。也许,上天注定了要我遇到她,那个改变了我一生的人,不过我无悔,若是从来一次我还要遇见她。耳畔似乎又听到了那个一身着红衣的女子撑着油纸伞缓步而来,倾城而无双,却在她面前喃喃自语“跟我走,我给你一个家。”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一身着白衣的女子在桃花树下笑颜如花,风华而绝代,却在她面前许下诺言“你是我妹妹,我必然护你一生。”一路走来,聚散离合,引起无数悲欢,是谁一直陪在了她的身边,不曾离去?是谁无论如何,都对她宠溺如初?(不主单人CP,讲述的是一个人独特的一段人生经历,不喜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