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3000000008

第8章 关爱:维系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1)

爱是不能任人摆布的,爱是不会销声匿迹的。把爱往一边推开,它就会悄然溜向另一边。

——路易丝·厄德里克

爱作为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困惑的一个永恒主题,既是世界上最为司空见惯的也是最为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埃里希·弗洛姆(Eric Fromm)曾说过:“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殊的人的联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他的对象,而对其他的人无动于衷,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有机体的联系或者是一种更高级意义上的自私。”由此可见爱是人类自身及其生存世界的一种普遍关怀的思想情操及相应行为,爱内蕴为思想情操,外显为实践行为,具体表现为理解、关心、体贴、呵护、帮助、给予、宽容和责任等;爱的本质是融会贯通在人类思想情操及相应行为中的普遍关怀。爱是态度、性格属性、倾向、爱好和目的,是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态度方式,是事物的利用方式。美国著名的基督教伦理学家约瑟夫·弗莱彻(Joseph Fletcher)指出,“爱是唯一的永恒善,爱是唯一的规范,爱同公正是一回事,因为公正就是被分配了的爱。”社会生态学强调爱的社会特性,爱是建立生态社会不可或缺的必备元素。从社会生态学的生态整体性原则出发,人类共同体部分,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是一种基于生物学基础的联合过程,其中合作、相互支持和爱同是自然与文化特性。另一方面,“生态社会观认为,人类作为动物是按照生物学原则组织起来的,从而与他的同类一起生活,并在一个宽泛与自由界定的社会团体中关心与爱护他的同类。这些人类特性不仅被视为人类自然的特性,还被视为构成与组成人类自然本身——事实上,他们对于人类主体性与个性的进化来说是不可分割的。这些特性不仅仅被当作生物性人类共同体的生存机制或社会特性,还被当作进入生态社会结构的构成材料。”爱的这种社会特性是人类共同体的黏合剂,是构建和谐生态社会至关重要的元素。路易丝·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爱这一生态社会中的核心元素,爱是厄德里克长篇小说的本体思想。厄德里克在其长篇小说中把爱这一与灵魂相关的因素作为其创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她强调了爱是人性的关心、宽容、谅解、体贴、呵护和帮助,爱是广博的、全面的和共性的。爱的真谛是美。厄德里克的成名作《爱药》是她的北达科他系列小说的核心著作,小说以“爱药”来命名是极富深意的。爱药是一种有助于荒芜的心灵萌生爱情的疗药,是印第安人期望获得爱和追寻爱的秘方。据传说它的配制是奥吉布瓦部落古老的专长之一,不仅其本身有着神秘独特的配方,而且需要配制者通过静思修炼,获得某种幻觉的启示方能制成此药。“爱药”这一短语一直贯穿在厄德里克的北达科他系列小说中,这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旨和愿望。在金钱盘剥、锱铢必较的冰冷关系支配的社会条件下,爱是美国印第安人黑暗生活中的明灯,爱是真正的疗药,爱如一座象征着希望的彩虹之桥,横跨在每个人的心上,衔接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笔者通过剖析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北达科他系列小说中父母与亲子之间的关系、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族群中的人际关系,阐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反映了作家特立独行的社会生态学思想意识。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人没有爱都是难以生存的,爱是人获取心灵上的慰藉和生活力量的源泉。路易丝·厄德里克在其长篇小说中对爱的呼唤,表达了许多普通人的心声,引起了读者的心灵共鸣。虽然爱往往伴随着痛苦和失败,但是只要爱的疗药存在于宽容、谅解、诉说和倾听之中,爱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一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由于古老的美国印第安人部落是母系社会,母亲在两性社会学的意义上代表了印第安人的传统。然而,随着欧洲殖民主义者的入侵,许多印第安传统文化都沦于毁灭,从这种意义上讲印第安人也就成为没有了母亲的孩子。当今土著美国作家的责任就是要通过重述印第安人的故事来使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想起自己的过去,勿忘自己的身份。而妇女在印第安传统故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她们在印第安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路易丝·厄德里克的长篇小说中鲜明地塑造了许多不同形象的母亲,像弗勒尔·皮雷哲(Fleur Pillager)、露露·纳纳布什(Lulu Nanapush)、琼·莫里西·喀什帕(June Morrissey Kashpaw)、玛丽·喀什帕(Marie Kashpaw)、波林·皮亚特(Pauline Puyat)(即修女利奥波德Sister Leopolda)以及塞尔达·喀什帕(Zelda Kashpaw)等等。这些女性人物对子女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占有欲极强,有的虐待子女,有的甚至抛弃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即使她们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点,但是她们对子女仍然是重要的,因为她们毕竟给予了孩子巨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母爱。

同类推荐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 趣谈修辞

    趣谈修辞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空山灵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小吋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开始创作吋,便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本书作者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
热门推荐
  • 坑爹金手指发家史

    坑爹金手指发家史

    别人家的金手指是灵泉肥田,别人家的金手指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别人家的……对,那是别人家的!女猪脚表示,自己家的金手指就是坑姐的!摸啥啥就坏,碰啥啥就散,尼玛每天还提心吊胆的怕把别人给摸“散”了!唉,这日子可神马时候到头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潘多拉的氧气管

    潘多拉的氧气管

    赵主任打来电话时,我正在路上,一个我曾经写过一篇新闻稿的老板非要请我去他的度假村玩几天,我说没空。确实没空,晚上还有一个饭局。老板在那边就哇哇地叫了起来,高记者,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这样的人?也是,我们没你有文化。我扑哧喷出一声笑,刘老板,你是提错哪壶了?好好好,我怕了你行不,去,下刀子我也去。这个刘老板,书没读几年,却精得赛鬼。当初那篇新闻稿,还是他买通了人来报的料,说在梅香度假村内的野生湖里钓到一条一米五长的大鱼,我们一行三人赶过去,度假村的胖大厨正在热火朝天地片鱼、热锅、翻洗,看见我们,胖圆脸上漾起笑容,训练有素地咬着广东腔普通话说,咱们梅香度假村就是神奇。
  • 万花笑颜皆似你

    万花笑颜皆似你

    生在帝王家,却对皇位不感兴趣,本想着皇帝老儿罩着他,可以正常娶妻生子,游历山水,潇洒度过一生。但没想到,等着他的,竟然是——
  • K城的天空

    K城的天空

    小说通过描写村支书女儿王菊花与后来成为县长的王勇军之间的爱恨情仇,来展现面对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环境,不同人的选择,在讲述k城形形色色的男女为生存而蹦跶的鲜活生活中,引发的啼笑皆非却发人深省的哲理。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断舍弃:告别迷失人生的“九把刀”

    断舍弃:告别迷失人生的“九把刀”

    迷失的人生,多是因为自己的杂念太多、顾虑太多、舍得放手的太少,从而导致自己身心疲惫,看不到希望,重复在错误的路上。是时候要给我们负担沉重的心进行整理了!本书从三大方面九个方向对人的心灵进行整理,这三大方面包括:断开人生的杂念、舍得暂时的失去、弃掉身心的负担。能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内心平静、轻装上阵、远离烦恼,从而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找到人生的幸福。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 妖孽殿下追妻难:废材鬼王妃

    妖孽殿下追妻难:废材鬼王妃

    背叛,被强,被追杀,所有的不幸全都被她赶上。是厄运女神缠身,还是幸运女神眷顾,一切都是未知。不过没关系,她命由她,不由天。听之所听,愿之所愿。且看她如何由废材,一步一步走上强者之巅。风云变幻,傲视群雄,万里苍穹,谁与争锋。这一世谁能与她生死共存。新书推荐《娇妻别跑:腹黑夫君请绕道》
  • 奕剑往事

    奕剑往事

    岂曰无衣,还有师门装。回雁峰下的酒铺里,我一直等你来尝尝我做的九香糕。
  • 十方纵横录

    十方纵横录

    星空彼岸,魔幻妖娆,长生之祸,纷乱万古!一段可歌可泣的侠义赞歌,一个重情重义的开朗少年,江湖上永远流传着他铿锵有力的话语:万世长生谁人要,我送诸雄去往生!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