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3700000004

第4章 东京(3)

“行行行,那就随你的便吧。只要你有本事筹到钱,我不拦你。”母亲敷衍地说着转身进了厨房。

“不用你操心,我发誓,我一定会有办法的。”珮吟冲着母亲的背影喊了一句。

“珮吟啊,要不要给你做早点啊?快到上学的时间啦!”过了一会儿,母亲从厨房探出头来喊道。

“谢了,一会儿我自己来。”珮吟赌气地说道。谁要你给我做早点,珮吟心想。母亲的这种近乎献殷勤的关爱方式,让她很不舒服。这么多年过去,缺失的爱,能用这样的一餐一饭弥补得回来吗?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

第二章

美吟答应母亲,一定不会迟到的,十一点整,她会准时等在新桥站。可是,现在都十点一刻了,她还没拿定主意穿什么呢,身着一套内衣,站在那儿发愣。这套红色的羊毛连衣裙么,太热了,那套藏青色裤装么,又太一本正经了,美吟已经在穿衣镜前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了。望着榻榻米上成堆的被否决掉的衣服,美吟脑子里一片空白,她心神不宁地走到桌前,端起咖啡又喝了一口。她知道,今天的这顿饭很重要,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直到十点半,美吟终于选定了一件本白的绉纱衬衫,配一条羊毛混纺黑西裤,外披一件烟灰色意大利麂皮夹克。这件夹克价格不菲,花去了她大半个月的工资。接着,她又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一顶黑色贝雷帽,小心翼翼地用这顶圆帽子压住了一头鬈发,短短的鬈发略显凌乱,贝雷帽一戴,就显得精神了。出门前,她还戴上了太阳眼镜,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满意地做了个鬼脸。

路上,美吟顺手在报摊上买了一份《读卖新闻》,上了地铁翻看起来。扫一眼标题,就没啥好事,净是些负面消息,无非又是经济不景气,房地产疲软,股票不断缩水。看来,日本几十年来的泡沫经济就要破裂,繁华时代的幕布就要落下了。哎,美吟叹了口气,把报纸一卷,胡乱地塞进了拎包。

美吟知道,日本经济的状况,和自己的饭碗息息相关,她的工作是将客户公司的公关资料翻译成英文。一般来说,公司一旦紧缩财务支出,最先被砍掉的,就是她手上那些可有可无的项目,所以,她不敢不关心日本的经济。当然,今天还有更让她操心的事,那就是如何应对珮吟。现在她满脑子想的都是见了面该说什么,尽管姐妹俩已经不是初次见面,但是一想到这个姐姐,美吟心里还是直发怵。在珮吟来东京之前,她多次劝姐姐别来日本,觉得姐姐对日本抱着太多的幻想,来了不见得好,反而会失望。可是,现在人都到了日本了,还能说什么呢?

美吟觉得姐姐的行为简直不可理解,那么多年都过去了,她为什么还要拼了命地出来,寻找这个在异国他乡漂流着的家呢?现在的姐姐,又不是当年那个半大的孩子,眼看着都奔四了,还是两个孩子的妈。费那么大的劲,又是闹离婚,又是抛下孩子,又丢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大老远的来了,却巴巴地和他们挤在一起,心甘情愿地在别人的国家里做二等公民。何苦呢?这里又没有一座金矿等着她。

自懂事起,美吟从来就没有享受过生活在家乡的那份自在和畅快。以前,在香港,她饱受同学的奚落,被叫作“大陆妹”。在他们眼里,她就是一个乡巴佬,一个土包子。后来,到了日本,美吟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这是一个资源贫乏,极其排外的小岛国,美吟只觉得自己在哪里都格格不入,身为一个外国人,她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过客。无论到哪里,为了谋生,美吟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学会吃苦耐劳不生事,规规矩矩做人,才有可能站住脚。所以,她总是梦想着有一天回到自己的家乡,体验一下走在祖先走过的土地上的感觉。可珮吟倒好,为了出国,有个好好的家却偏偏不要,那是她不懂得寄人篱下的委屈,没有过动不动就得点头哈腰赔不是的经历。

分别了那么久,现在姐姐又来投奔这个家庭,对此,美吟还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她下意识地感觉到,珮吟这位不速之客,恐怕不会给这个流落在海外多年的家庭带来什么好处。这个家庭,沉浮于生活成本昂贵的东京已有十多年,勉力维持着表面的平衡,而姐姐的到来,可能就会一举击破这个平衡。对这位大她四岁的姐姐,美吟已经没什么具体的印象了,但是这么多年来,母亲总是把姐姐的名字挂在嘴边。珮吟是最聪明的,珮吟是最能干的,珮吟做功课最认真,珮吟从来不让爸妈操心,这些话,美吟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是,美吟并没有放在心上,尽管她知道在爸妈的心目中,她就是那个夹在中间既不聪明又不伶俐的二女儿,可是她并不在意,毕竟,又能干又懂事的珮吟离他们很远。可现在不一样了,珮吟已经在日本,她会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她又会给美吟带来什么?美吟不知道。

美吟长大后,曾经在纽约待过几年,在那里读的大学,主攻东亚艺术史。当时,她一边上学,一边在一家美术馆打零工。三年前,因为和男友分手,她离开伤心地,回到了日本她母亲身边。从小四处漂泊,美吟年纪轻轻,但已满心沧桑。这时候,她想到如果能回老家大连,看看张氏家族,还有自己的亲姐姐,那该有多好啊。这种愿望来得很强烈,家乡,那才是她真正的根啊,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一个既亲近又遥远的地方,毕竟,她已经离开老家三十多年了。而珮吟,则是维系她和她的家乡之间唯一的亲人。

为了能够早日回去看看她的家乡,两年前,美吟鼓动母亲和她一起回中国看珮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她们只在北京见了一面,那是姐妹三十年后的第一次重逢,美吟还见到了珮吟的丈夫和孩子们。那以后,美吟更希望能去大连看看,她想找到自己的根。可是,还没等到实现愿望,姐姐就已经只身离开了祖国,这一来,美吟和老家之间的纽带就断了。对于这个结果,美吟一时还没回过神来,所以,尽管珮吟在两周前就已经到了东京,美吟却还没见过她,在东京的第一次会面,她很当回事。

刚走出地铁站,冷风扑面而来,美吟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捂住嘴,哈了一口气,美吟看见自己哈出的气消散在空气中,秋天的寒意渐渐浓了。已经晚了一刻钟了,她的眼前掠过母亲略带愠怒的面容,脚下就快了许多,匆匆地往右边的广场奔去。

早上的新桥广场特别安静,都有点萧索了。不再喷水的池子里,积了厚厚的一层泥土和落叶,周围只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寒风中缩着脖子。不远处,是一个卖鲜花的小摊,水桶里插着几把粉色的玫瑰和亮黄的菊花。路边一家Doutor咖啡馆飘来一阵阵带点焦味的香气,让人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除此之外,此刻的广场,没有一丝普通工作日里的喧哗和拥挤。

美吟一眼就看到了母亲,她和姐姐就站在广场的另一端,身后是一个醒目的火车头模型,这是约好的会面地标。美吟愉快地向母亲挥着手,脸上漾开了笑容,这笑容有点过了,掩盖着她内心的紧张,眼睛的余光,则瞥向了姐姐。

站在母亲身边的姐姐也笑盈盈地看着她。姐姐的身材瘦削而高挑,大概比自己高出半个头吧,美吟心里酸了一下。离上次见面,又是两年过去了,已经三十八岁的珮吟,依然能算得上是一个美人。略显消瘦的鹅蛋脸,细长的双眼,再配上高高的颧骨,像足了母亲,在姐姐身上,美吟依稀看到了母亲的年轻时代。珮吟这些长相上的优点,一下子拉开了和弟弟妹妹之间的距离,算是对她的一点弥补吧。美吟和大卫没能继承陈燕的优点,大扁脸,塌鼻子,一看就是父亲的基因太强大。

不过,珮吟看起来气色不太好,比两年前在北京见到时更苍白了。她烫了一头鬈发,蓬乱晦暗,有种兵荒马乱的感觉,和周围的气氛很不搭。珮吟披着一件褐黄色的风衣,里面是碎花连衣裙,款式和颜色都很土气。更让美吟看不上的是,珮吟的白色凉鞋还配了一双半筒丝袜。天啊,她简直就是个中国大妈。

美吟对着姐姐略一点头,挤出了一个勉强的笑。

陈燕走过来揽住了她的肩头:“你总算来啦,怎么搞的,这么晚。”母亲果然不高兴了。

“对不起啦,我坐的那趟烂车,在田町站给耽误了。”

“美吟啊,你今天穿得很好看啊。”珮吟开口了。

美吟脸上一热,听到姐姐的夸奖,她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毕竟自己刚才在着装上的用心,没有白费。不过,她并没有喜形于色,不知为何,她要在姐姐面前显出自己的高傲,显出自己的不同一般。或者,她就是想在自己和珮吟之间画出一条清晰的界线,不管姐姐的到来会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但是她这个做妹妹的是绝对占了上风的。在两姐妹中,她美吟明摆着是那个受过更多教育的,也是那个见过更多世面的。

“她现在不怎么用美吟这个名字了。”陈燕插了进来,“这阵子,就喜欢用她的英文名字薇薇安。”听母亲这样一说,美吟有点不自在起来了。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一茬,两年前在北京见面的时候,珮吟一直叫她美吟,那时候母亲可什么也没说。当然,话说回来,既然珮吟已经到了东京,这些东西迟早她都会知道的,早说晚说都一样。

“喂喂俺?为啥叫这个名?”珮吟盯着美吟,好像要从她脸上读出答案。

“那是我在横滨上国际学校的时候,一位美国修女给我起的名字,”美吟耸了一下肩,轻描淡写地说,“我的中文名洋人叫不出来,所以,我干脆就用这个名字了,省得麻烦,仅此而已。”

“嚯,你还上了贵族国际学校啊?你可真是幸运儿啊。”珮吟的目光再一次扫遍了美吟的全身。

美吟听出了姐姐话里酸溜溜的味道,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她心里很明白,国内像珮吟这般年纪的人,正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间,几乎没读过什么书,是被荒废掉的一代。虽然她和姐姐只差了四岁,但是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和人生。她能怪珮吟吗?不能,要怪就要怪母亲,没头没脑地在这会儿提起这个话头,这不是在刺激珮吟吗?她有点恼火又有点无奈地看着母亲,好像在等她来圆场。

“哎,薇薇安,光说话,也没点表示啊,”母亲好像看出了美吟的心思,“来来来,打个招呼。你姐姐千里迢迢地来到了日本,姐妹俩终于团圆了,多不容易啊。”

“姐,欢迎你!”美吟迟疑了片刻,慢慢张开了双臂,向前抱住了姐姐。她的动作有点僵硬,拥抱时,她的下巴蹭到了姐姐化纤布料的领子,感觉很不好。

珮吟并没有回抱,相反,她挡开了美吟的胳膊,“美吟,这算什么呀?”她毫不留情面地说道,“你现在都是外国人的做派了,在咱们国内,哪有这样打招呼的?咱们可别来这一套,我都要起鸡皮疙瘩了。要抱,就去抱你们国际学校的老外朋友们吧。”

美吟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生生地收回了胳膊。珮吟的敌意也不难理解,美吟总给珮吟打预防针,告诉她日本不是天堂,某种程度上,或许还比不上中国。在姐姐来日本这件事上,美吟从来就没有赞成过,现在,她还能期待姐姐对她有好脸吗?春天的时候,美吟给姐姐写过一封信,之后她们就没再联系过,两人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隔阂。

“妈,大卫呢?他怎么还没来?”美吟回头问陈燕,借此转移目标。

“嘿,你们都到啦!”正说着,大卫从火车头后面绕了过来。这家伙又长胖了,不过还是乐呵呵的样子。大卫今年三十三岁,这个小弟弟,年纪轻轻,却有点谢顶了,看上去倒是比两个姐姐还要老相一点。

“大姐,怎么样?这些天过得还习惯吗?”他笑吟吟地问珮吟,“睡日本的蒲团,没有睡不着吧?”

“嗯,挺好的!”珮吟笑着点了点头,还伸手拍了拍大卫的肩膀,显然,她和这个弟弟倒是亲热多了。

“那咱们就过去吧!”大卫说着,示意大家跟着他走。

新桥饭店不远,走一会儿就能到。美吟和大卫在前面带路,陈燕和珮吟跟在后面慢慢走。路上,大卫跟美吟聊了会儿工作,又说起了前几天买的索尼Walkman,说着就把他新入的宝贝拿出来跟姐姐显摆了一下。大卫是一家大型贸易公司的销售经理,平日里工作很繁忙,还常常加班。购买最潮的电子产品,成了他犒劳自己和减轻压力的方式,这些新奇玩意儿都是他的玩具。美吟比大卫只大了一岁多一点,但是她对这个从小和她一起漂洋过海的弟弟十分宠爱,虽然她对这些电子玩意儿一点都不感兴趣,但还是饶有兴趣地听着。姐弟俩一路说说笑笑,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他们两个先到了饭店,刚推开大门,美吟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大堂的爸爸。跟儿子一比,张逸文的个子矮了一大截,不过看起来精神很不错。跟往常一样,他头上戴了一顶麂皮帽子,身上散发着Old Spice须后水的香味,体面而清爽,和其他中年日本中产商人没什么两样。“爸,早!”美吟向张逸文挥了挥手,但马上又觉得不对劲,都十一点多了。

张逸文点了点头,以示回应。“你妈她们呢?”说着,眼睛不住地往他们身后瞄,还眨个不停。爸爸也紧张吧,美吟心里暗想。

“她们就在后面,马上就到。”美吟乖巧地答道。

同类推荐
  •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

    《阿瑟·梅琴奇幻惊悚故事集》精选阿瑟·梅琴最具代表性的几部重要作品。其精巧繁复的叙事结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亦真亦幻的意象构思,扣人心弦的悬疑设置,令读者欲罢不能。他的作品善于展现未知世界的神秘恐怖,以及世人在神秘力量蛊惑下难以遏制的欲望及冲动,反映出隐藏在现代社会深处非理性的一面,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理共鸣,更对后世的奇幻惊悚类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我的世界很小,有你刚刚好

    我的世界很小,有你刚刚好

    《我的世界很小,有你刚刚好》:10个触动心灵的故事,10段与众不同的人生,治愈千万网友。漫漫时光,总有一个人,让你爱上这世界。每一次分开,每一次错过,每一次失去……或许只是因为,有个更重要的人在等你。我的世界很小,只容得下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直到有了刚刚好的你,一起发呆,一起笑。一辈子太短,我想早一点遇见你。
  • 王小波全集(第三卷)

    王小波全集(第三卷)

    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并没有一个像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证书来印证这一点,但是,我们相信,时间就是他作品价值的证书。
  • 侠女奇缘(上)

    侠女奇缘(上)

    侠义公案小说之所以在我国长期流传不衰,深受各界阶层人士欢迎,主要是因为侠义公案小说中塑造的名臣官吏多以正直廉洁的形象出现,他们刚正不阿,不畏权豪,体恤百姓,不少人还被作者予以神化,成了“超人”;而侠客义士形象贴近民众,他们劫富济贫,铲除贪官污吏,成了正义的化身,是广大民众心目中的救星,是社会安定太平的希望所在。作为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通俗文学样式,侠义公案小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余绪。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为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
  •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阅读世界名家中短篇小说丛书,用宝贵的时间阅读最有价值的作品,在文字中体味文学世界里的人生百态,做有深度、有广度、有品位的阅读者。本书收录有《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达罗威夫人》《O侯爵夫人》《花园茶会》四篇小说。
热门推荐
  • 扬州屠城亲历

    扬州屠城亲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韩非子凭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纯粹冷静、“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政治谋略,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乃至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的每节分为韩非子箴言、案例引导、管理智慧、行动指导四个板块,除了对韩非子的管理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外,还收罗了古今中外众多典型的管理故事,既有理论又有实例。
  • 婚心计

    婚心计

    结婚当天,没有仪式,没有宾客,没有祝福,甚至……没有新郎。为什么当她和青梅竹马的玩伴参加宴会,会被一双猎鹰捕食的眼睛盯住不放,这种感觉好害怕……他是谁?传说中的冰山首富冷彦?若这最终只是一场游戏,那么,又是谁在最后低低呢喃:唯一,你就是我的唯一!
  • 玄梦来袭

    玄梦来袭

    这深色的夜,上演着孤独、落寞,生命遇上了未知。一种神秘的力量来了,来自于一个女人的夜梦,黑暗退却,一个个鲜活的人生,破晓而出。而那黑色夜里的梦,即将成真……
  •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林肯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卫将军文子

    卫将军文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思路决定出路2

    思路决定出路2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 异能与异兽

    异能与异兽

    二十年前的大火,是天灾还是人祸,异能者和异兽谁才是罪魁祸首,天赋,努力,阴谋围绕着这个世界。
  • 高冷男神放肆爱

    高冷男神放肆爱

    初见时宁璟月叼着奶黄包被沐洛轩看到,他说快吃吧冷了就不好吃了!后来宁璟月将沐洛轩堵在厕所门口想要强吻他,反而被强吻了!“老师,你变了!”那人眉头一挑带着戏谑看着宁璟月:“哦?怎么就变了?”宁璟月简直是恨死了沐洛轩这幅云淡风轻的模样,牙关瞬间咬上了沐洛轩裸露在外的胳膊:“以前以为你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又夹杂着冷傲;呵呵,现在看来……”就是个衣冠禽兽,人前人后不一样,要怪只怪当年的宁璟月太年轻!
  • 侠盗神捕轶事

    侠盗神捕轶事

    男孩子向来都有英雄情结,小时候听那些大孩子吹牛,不是说孙悟空厉害,就是说李向阳本事大,所以玩游戏时全都要争当这些人。不过老是扮孙悟空或李向阳也会烦,有一次,一个孩子说那就扮一扮胡大烟杆。那时谁也不知道胡大烟杆是什么人,有人便问了,那孩子说,胡大烟杆是一百来年以前当地的一个捕快,本事非常大,那些小偷强盗有句俗话叫:“不怕地,不怕天,就怕胡家大烟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