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的由来
龙宫村西边有个“石窦潭”,潭水来自海拔945米的千古名山天门山的“古井潭”。洁净的溪水,流至巨壁岩隙中,突然“轰隆”一声冲出,形成半潭藏阴、半潭露阳、深不可测的水潭,水潭形如官帽,又似宫殿,俗称“水晶宫”。因水潭所在的溪为“龙溪”,故“龙宫”原村名叫“龙溪”。
相传,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蛟龙,一天闲着无事外出云游,来到白峤港这个地方,见港水清澈,顿生好感,于是,就顺港往上游,游啊游,一直游到了石窦潭。真是一个好地方啊!于是,小蛟龙就住在了石窦潭里。因为海水与溪水有区别,住了几天,小蛟龙感到浑身瘙痒,就在洞内的石壁上辗转摩擦,发出“咕咕”的巨大声响。村民们听到声音很好奇,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龙在潭里上下翻滚。于是,有龙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
有道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蛟龙卜居龙潭,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环境,于是满心欢喜。它不时地腾云驾雾,及时行雨消旱,使龙宫村人民丰衣足食。由此,“黄龙盘谷仓,青龙满水缸,蛟龙扶家邦,龙宫是天堂”成为佳话。
石窦潭边怪石峥嵘,水潭日月阴阳,犹如壮丽的宫殿,于是,人们把潭视作“龙潭水晶宫”,并把“石龙窦”三个字刻在岩壁上。明正统十三年(1448),“龙溪村”正式改名为“龙宫村”。
搜集整理:陈志清男1935年出生教师
2015年2月
九进十明堂
龙溪村因山水秀丽而改名为龙宫村。当时,村中巨富陈司聪想,龙宫村不能只有山水出名,更应把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真实“龙宫”,如此才不负“龙宫”美名。
于是他请来风水先生进行地理规划,从龙溪边一直规划到后门山脚,又请来能工巧匠伐木取材,建窑烧制砖瓦,动用工匠数百、民工上千,历时六年,建起了“九进十明堂”。“九进十明堂”正房三九二十七间,厢房八九七十二间,骑马走廊,行走各院,不落天下;雕梁画栋,石磨砖漆,金碧辉煌。他又开沟挖渠引水,使桥坑水与东溪水两道水绕村环流,这就确像“龙宫”,又似皇宫。于是到处盛传龙宫村建造了一座皇宫。如此壮观的建筑、宏大的工程,不但引得四方八邻前来参观,各府各县的人也纷纷慕名而来。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传二传传到了朝廷,朝廷派出密使进行暗访,访得龙宫确实屋造九十九间,灯挂九十九盏,马养九槽,岭设九步,台阶五级,等等。密使将这些一一奏予皇上,皇上听了不禁龙颜大怒。原来九数为大,九五至尊代表皇权,司聪大院触犯了皇家禁忌,朝廷怀疑其有反心,于是指使鹰犬暗中将“九进十明堂”焚毁。
此浩劫后,“九进十明堂”只留下了大致格局和一些石台阶,再也没有重建。此后,龙宫人建房一直忌讳三五九间,如果碰上了也要加上一弄。
搜集整理:陈宝相男1956年出生农民
2015年2月
义庄
龙宫村东月山脚下的月桥边,有一排白墙青瓦的五间平房,名叫“义庄”,俗称“讨饭屋”。“义庄”取名极雅,而它的名气更大。这大名从何而来呢?
龙宫村位于四明山脉和天台山脉的交会处,在骡马步行时代,一直是沿海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由于山高水险,这里十里之内无人家,南出廿里才有邻舍。所以自汉代以来,此处一直设有驿站,而民间往来却没有个可以驻足栖宿的地方。有一次,国子监陈公回乡,正遇新昌旱灾,天天有灾民东来。陈太公见泗洲堂草棚下、牛栏间、猪舍旁到处都有三三两两的灾民馁卧,心里很难受,觉得龙宫村富民丰,应为灾民们多做好事,继承太祖遗风,光大陈氏仁义美名,于是建议族众择地造屋。他自己带头捐银,合族响应,纷纷义捐义助义工,不一年就建成了一排崭新的五间瓦房。从此之后,逃荒灾民、落难乞丐、住不起店的挑夫过客都有了一个安身之所,路旁草棚、街头庙角再也看不到衣衫褴褛的饥馑难民了。
村里多了这一处众产,与宗祠、宗庙一并管理,秩序井然。村民经常在这里布衣舍被、施粥施食,此处一时成了助贫救苦的行善场所。小屋那时虽无名无榜,但经四方难民以口为碑、四处相传,于是声名鹊起,小屋就有了大名气。
有一天,奉化舒璘听说了龙宫行善之事,就来龙宫探访。舒璘(1136—1198),字元质,奉化岳林街道舒家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南宋理学家,人称“广平先生”,与慈溪杨简、鄞县袁燮、镇海沈焕并称“四明四先生”。那一日,舒璘夜宿龙宫驿,听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就想去看看。他进去一看,这“讨饭屋”简直胜过官驿客栈,且有义工为难民剃头剪发,有善男善女施衣舍物、问贫问苦,好不感动。出了门,回过头来看到门楣之上无牌无匾亦无字迹,也就不声不响地回了驿站。第二天一早,他与随从带着笔墨来到小屋门下,叫随从搬出桌椅,他以椅作梯站到桌上,提笔在门框上方写下两个饱墨大字——“义庄”,又在门框两边写下一对楹联:“纵有广厦千百所,不及义庄一两间。”自此,小屋就有了个大雅的名字叫“义庄”。
经舒璘题字,“义庄”的名声更响亮了,于是不断有州府县官来巡视,也时常有文人雅士来观摩,他们在义庄的墙上壁间留下了许多诗词对联,以表达他们的感想与赞颂。如:
桥圆圆圆圆桥圆圆桥上圆圆路;
溪弯弯弯弯溪弯弯溪中弯弯月。
它是三三四三的句法结构,“桥圆圆,圆圆桥,圆圆桥上圆圆路;溪弯弯,弯弯溪,弯弯溪中弯弯月”。寥寥几字重重叠叠,既写出了望月桥与月升山的景色,又蕴含着不管路有多远多曲折,回归故土与家人团团圆圆才是真正的幸福与温暖。月是故乡明,见月思故乡,写出了隐隐的乡情,写出了天圆地方,人生路就是一条追求圆满之路,圆为最美的哲理。这副对联写在这里真是别具匠心,恰到好处。相传,这副对联是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状元乐清王十朋所撰。王十朋为官清廉,力主抗金,以“必复土疆,必雪仇耻”为己任。
对联还有“仁行义举村纳福,善施乐助庄呈祥”“常入名宅豪第,落难似丐宿路廊;初到龙宫义门,贫苦如宾住义庄”等,这些都是对龙宫义庄的赞美。
搜集整理:陈宝相陈国芬
2015年2月
全副銮驾与百世坊
据《陈氏宗谱》记载,以前龙宫村头竖有一座巨石牌坊,坊顶有石刻圣旨,人们把它叫作“百世坊”。祠堂两厢排列着全副銮驾,很有皇家威仪。如此荣耀从何而来呢?这要从陈宏挺回国书娶公主说起。
宏挺从小天资聪颖,八岁就能填词作诗,文章早已闻名乡里,还跟奇人异士兼学外文,十八岁时就考取了国子监。在进京途中,宏挺巧遇微服私访的阁老,与阁老同船。阁老见宏挺相貌英俊、谈吐儒雅,便主动与其攀谈,言语中识得其经纶满腹,非常高兴,于是拿出一张爬满“蚯蚓”“蝌蚪”的纸,问其是否识得。宏挺一看,正是他所学的,便顺利译出。阁老十分惊奇,满朝文武遍访天下无人识得,却在这茫茫孤渡之中巧遇英才,这真是吾皇万福,朝廷有幸,于是水陆同路与宏挺进京。一路上,宏挺尊老爱老,舟车住行无不细心照顾,更使阁老爱才之心倍增,到了京城,阁老道出了真实身份与访才真相。
第二天,宏挺在阁老的安排下面君。帝见殿下之人少年英俊,才高学富,本就有好感,又听阁老奏得此臣识得番文,于是钦命当庭翻译。宏挺一面为皇帝翻译番文,一面笔走龙蛇,修书一气呵成。皇帝龙心大悦,遂不由分说,当殿将义女宋氏赐婚,招宏挺为驸马,即日成婚,并钦定留任国子监。于是满殿庆贺,而宏挺却噤若寒蝉,似有难言之隐。原来,他早有妻室,但现在是有口难辩,君命难违,只得谢恩,奉旨完婚。时过一年,公主生得一子,夫妻恩爱,情深义重。受皇帝恩宠,宏挺得以陪王伴驾,施展才华,可谓功成名就,春风得意,尽享富贵荣华。但他到了家里,在公主面前总是拘谨,且常有惶恐之举。细心的公主感到疑惑,经过多次观察,公主发现驸马一人独处时常常精神恍惚,偶有泪水洗面,于是问起,才知隐情。公主体谅驸马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丈夫,敬重他,便让他请旨回家省亲。
宏挺与公主相约两月即回,但由于车马劳顿,途中又偶感风寒,到龙宫已过一月有余,再走亲访友,一晃已将近两月。当宏挺想起与公主之约,急欲返京时,又忽感身体不适,没能成行。
公主在京扳着手指数日子,望眼欲穿。原来当时驸马离京,她一时糊涂,命大内高手点了驸马血穴,若不能在两月之内返京,恐性命难保。公主急得团团转,于是禀报父皇,又急求太后,借得半副銮驾急奔龙宫而去。到后,却得知驸马已离奇身亡。公主将前因后果禀报皇帝,并留守龙宫为夫守灵。皇帝为义女之忠烈贞洁而感动,也为驸马英年早逝深感痛心,特再赐半副銮驾以示皇家威仪,并命人建造牌坊一座以表纪念。
从此,龙宫就有了流芳百世的“百世坊”和威仪天下的全副銮驾。
搜集整理:陈宝相
2015年2月
龙宫七景的来历
很早很早以前的一天,赤脚大仙和一个骄傲的仙人走在龙宫大溪的路上。骄傲的仙人认为自己法术高强,很瞧不起别人,说起话来狂妄自大。赤脚大仙当面相劝,骄傲的仙人便与他争论起来。
一路上两仙争争吵吵,互不相让,在离龙宫村庄不到三里路的地方,他俩就斗起法来了。
骄傲的仙人随手从腰间解下宝带望空一抖,宝带就脱手而出,向前飘去,忽然间就变成了一堵又高又陡的峭壁,横拦在眼前,使人看了头晕目眩。赤脚大仙一看,毫不在意地说:“这小小法术,何足为奇?”他一边说,一边也从腰间解下一根带子来,随手打了几个结,说声“上”,一只大老鼠便轻飘飘地沿着峭壁直上顶端。骄傲的仙人一看情势不对,连忙用手一指,便滴溜溜地射出一支钢箭,妄图击毙老鼠,收回宝带。谁知赤脚大仙也用手指一指,只听“咄、咄、咄”三声响,一道火光直冲钢箭,“叮”的一声,钢箭被击落,宝带已收回,系回了腰间。由于骄傲的仙人难以收回自己的宝带,峭壁便长留在原地,而钢箭被击落时在峭壁上从上而下凿成了一条山道,留给后人行走。这条岭道就是龙宫大溪有名的老鼠沿岭。
骄傲的仙人第一次斗法输了,非常不服气。他马上提起葫芦,将盖扭去,说声“放”,便“啪啦啦”地飞出一只金鸡,飞上空中。赤脚大仙见了,连忙吸足气,朝溪里用力一吹,一股强气直射溪底,把整块大岩石连同溪水高高掀起,硬生生地将金鸡压在溪里,但是鸡头鸡脚尚在两岸。当时由于金鸡疼痛难当,拼命挣扎,脚爪在后山岩壁上留下了一条岭,这就是天鸡岭;鸡头陷入山中,化成了两块大岩石,岩石高高隆起,在上的叫上鸡冠,在下的叫下鸡冠,整座山就叫作鸡冠山;被掀去大岩石的地方也形成了一个深潭,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泄潭。
骄傲的仙人见这个貌不惊人的对手竟能连破自己两次法术,不敢再轻视,开始有些紧张起来。他使出了自己毕生最后的道法,抽出自己的佩剑,一脚点地,轻轻飞到对岸的大岩石上稳稳坐定,使出自己割头再接的道法,割下头颅递给赤脚大仙。赤脚大仙毫不客气地接过傲慢自负之仙的头颅,用力一掷,抛向远处的山坳,然后一甩袍袖,只顾自己走路。当他经过龙宫村边一座纸厂的门前时,忽见一只雄狮怒吼着从身边跑过,奔向斗法之处,他心里一惊,马上识破这是对手施的割头再接之法。眼看狮子就要跑回骄傲之仙的身上,赤脚大仙急忙伸手抓起纸厂里做纸时温手的汤瓶,使劲地掷向雄狮。汤瓶不偏不斜正好砸在狮子的屁股上,狮子突然感到后身一阵沉重,经受不住,顺势下落,因疼痛难当,狮子朝天怒吼一声,就变成了一座山,就是龙宫村口的狮子头山。镇住狮子的汤瓶随着狮子屁股下落到山脚下,变成了一个深潭,就是龙宫村口的汤瓶潭。骄傲的仙人自知头颅难接,心里一凉就原地变成了一座大岩山。骄傲之仙的身躯仍在,两手抱怀,凸着肚子,盘腿坐着,就像在晒太阳,只是缺少了一个头,所以后人叫它仙人晒肚山。
老鼠沿岭、天鸡岭、大泄潭、汤瓶潭、狮子头山、鸡冠山、仙人晒肚山等七景,构成了龙宫村的天然屏障,成为游览胜地。
搜集整理:陈林宝男1948年出生农民
1985年8月
笔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