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救出诸葛珪之后,直感心情大畅,他总算是干出了一件能够帮得上李宣的事情。
而在琅琊国,贾诩也收到诸葛珪参与谋反的消息,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自从曹操到了兖州之后,他的一举一动便被贾诩死死地盯上,这一次栽赃诸葛珪的事情,贾诩也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而且他很明白,曹操是绝对不会将诸葛珪怎样的,他只是想要把诸葛珪抓回去,然后的手段,贾诩设想了很多,他相信曹操也完全可以想到,然后通过这些明里暗里的手段,最后俘获诸葛珪的心,那时这个人才就算是被曹操牢牢地攥在手心了。
这不是贾诩愿意见到的,因为他知道,如果按照自己的设计发展下去,曹操必然成为李宣的劲敌,到那时此消彼长下,李宣还是会很麻烦,所以他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将诸葛珪弄到手。
只是如今诸葛珪的去向却是成了一个谜,他突然消失了,无奈之下,贾诩只得先把诸葛珪放一放,而是在朝廷的海捕文书下到琅琊之前,先将诸葛珪的家人救走。
说到这里,贾诩不得不佩服李宣的创意,他大胆地使用信鸽作为传书工具,使得原本需要几日才能传送的消息,一般都会在当日到达,这样的效率,绝非朝廷那些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可比,何况,像诸葛珪这样的海捕文书还不能动用八百里加急,那速度就更是要慢很多了。
果然,在贾诩已经暗中安排诸葛珪家人乘船北上青州之后十多天,琅琊国才收到朝廷的命令,当他们气势汹汹地冲到诸葛珪的府中,见到的不过是一些府中丫鬟和小厮,其他近亲是一个也没有。
因为没有最终定罪,所以其他地方也没有收到捉拿诸葛珪家人的命令,因而诸葛珪的家人只是稍稍的进行一下伪装,便轻松地在青州登陆了。
护送的人找到了刘备,拿出了贾诩的书信,说是贾诩的家人,要从青州过境返回并州,刘备当然是二话不说答应了。
如今的刘备也是将青州经营的风生水起,只可惜,他在军略上面比较出色,可是在治理百姓方面便有些捉襟见肘,麾下虽然有孙乾,可也并非什么济世之臣,让他来治理一州,有些为难他。
刘备于是问计与贾诩,毕竟这个人的智谋在李宣的阵营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贾诩很快便给了他答复,可以在朝廷规定的吏员之外,增加一些散职,没有什么实权,只是起到一个参议的作用,至于编外人员的俸禄,则只能是刘备自己出。
这对于刘备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如今的刘备也是财大气粗的很,这段时间海匪平静,他派纪灵、颜良二人几次带兵出海剿匪,收获颇丰。这段时间,青州才是真正的飞速发展。
刘备的榜文一出,立刻有很多文人来应聘,甚至青州之外也有人听到消息,赶来刘备这里碰碰运气。
还别说,真还有几人颇为有才,文有广平人沮授沮公与,武有颜良同乡文丑,刘备得此二人真是喜不自胜,特别是沮授,在内政方面才华甚高,刘备几乎是言听计从,青州由此大为兴盛。
曹操听说了刘备的做法,如梦初醒,忙也有样学样,但是曹操要比刘备更加巧妙,他丝毫不提报酬,这样一来那些徒有虚名却又贪图荣华富贵之人便纷纷离去,倒是真正有些才华的人反而趋之若鹜,其中如郭图、于禁等人,都是难得的人才,而曹操用人也很大胆,他看准的人便大胆的放手去做,绝不干预,给了这些个新老人才充分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各自领域都能够将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因而兖州也高速发展起来。
看着北面的两州都通过这样的方法招揽人才,徐州刺史朱并也不甘寂寞,下发了榜文,便如同在平静的湖水中投下一块石头一般,激起了层层水波,也惊出了一些人才。
这一日午后,贾诩还在午睡,张飞闲来无事,又去找周瑜闲拉了一会儿家常,觉得还是无趣,便提着周瑜要到府外去转转。
也难怪,这段时间突然海匪一个也没了,让武勇的张飞突然成了闲人,他如何受得了,于是整日里就是这里闯闯祸那里闯闯祸。
周瑜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便也懒得再说什么,任由张飞提着自己走。
其实要说作为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周瑜的身高也着实是不低,已经接近七尺,只是不太魁梧,显得有些单薄,廋高廋高的。可是张飞比他高出近两尺,那便将周瑜比的小了很多。
二人正要出门,却见门前一人徘徊,看到二人,便转身要走,张飞只当是路人,可是周瑜多聪明,哪里看不出那人估计是有什么顾虑,犹豫要不要进来。于是挣脱张飞,小跑几步,拦在那人面前道:“先生是何人?为何在我家府门前徘徊?”
只见那人面貌清秀,样子很随和,被周瑜拦住去路后,微微一笑道:“小公子怕是误会了,在下方才只是路过贵府门口,并无意进去叨扰。”
张飞此时也过来,听到那人如此说,一把提起周瑜道:“好的不学,尽学别人仗势欺人,你家府门口何时都不允许人路过了,还要拦着问这问那!”
周瑜大感丢脸,忙叫唤道:“张翼德,你快放我下来,我没有冤枉这位先生,他方才的确是在府门口徘徊,想是有事找咱们的!”
张飞嘿嘿一笑道:“还待狡辩,我看你就是不想和我出去走走,却要在这里叨扰路人。”
周瑜看着匆匆离开的那人的背影,大急道:“张翼德你个呆着,那人一看便知是个大才子,如今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才犹豫要不要投靠到我方,如今事情被你都搅黄了,看吧,人已经走了。”
张飞一听,忽然觉得周瑜说得也有道理,抬眼去找,哪里还能找到,早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朝廷忽然下诏,说青徐海匪已平,张飞和贾诩无需继续留在徐州,可以先到大将军府复职,然后就可以回并州了。
张飞可是乐坏了,总算是解脱了。
贾诩也很高兴,这边的事情基本了了,接下来的事情也无从安排,便欣然领命,准备与张飞一起到洛阳。
至于周瑜,则只能被人护送回庐江了,毕竟他还小,不能到并州去,至于学艺的事情,其实贾诩早已经不教了,现在基本是在磨砺周瑜的心性,因而也不耽误他成才。
只是周瑜这两日魂不守舍,似乎总是在想着什么事。
“公瑾,切记莫要三心二意。”贾诩眯着眼睛,端坐在蒲团上打坐,这是道家的一种锻炼心性的法门,如今便是在教周瑜。
只可惜说了一遍,周瑜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贾诩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又问一遍。
这一次周瑜依旧没有什么反应,直到被贾诩大声唤了一声,他才忽然开口道:“师父,前几日,我和三将军出门的时候,见到一个人鬼鬼祟祟地在我们的府门前徘徊,当时我便将他拦下,想要知道是什么情况。不过后来也没有问清楚,那人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总觉得那人定是有什么事情来找我们,可是几天过去了,我派出去的人一个也没有搜集到有用的线索,如今我军就要从这里班师回朝了,如果不能把那个人找出来,询问一个原委,真是让人心中不安啊。”
贾诩一听,眉头微皱道:“公瑾曾见过这个人,看似一种优势,可以让我们更加方便的找到此人,其实也是一项劣势,那人如果不愿意来,那么只要公瑾出面,此人必然远遁,直到打定主意才会来和我们接触。”
“正是如此,着实让人很为难,如果在城中大肆搜捕,这样的事情师出无名,弄得声势太大也不好,可如果不大张旗鼓,只怕这人还不知道咱们就要离开的消息吧。”周瑜一边看贾诩泡茶一边说着。
这时一个小厮匆匆跑来,对贾诩道:“贾先生,门外一个男人想要求见大人。”
贾诩微微皱了皱眉头,道:“请带客人到客厅,我片刻便到。”说罢,也不理会周瑜,径直向客厅方向走去。
周瑜很是好奇,想要看看来人是否是当日之人,于是也就跟了上去。
等到贾诩和周瑜走进客厅的时候,那人已经喝了两壶茶。
周瑜感觉看去,虽然那人背对着他们,但是大体轮廓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此人正是当日在府门前徘徊之人。
于是不等贾诩开口,周瑜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赶忙上去道:“先生,咱们又见面了。”
那人面色一滞,随即想起来这个周瑜是什么人。于是呵呵一笑道:“在下张昭,早想着要来拜见先生的。”
贾诩忙回礼,淡然地对张昭道:“先生之名在下早有耳闻,今日能来我府,还真是令府中蓬荜生辉啊,先生有什么话尽管说罢。”
究竟贾诩和张昭能否碰撞出火花,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