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5500000010

第10章 爷爷的心事

生产队的大院,比一般人家的院落显然要大得多。

门口是两根粗壮的圆木做门,四周围着高高的土墙。院里,正房是一排长长的土坯房,那是社员们经常开会的地方。东西两侧,有碾房、磨房、羊圈、牛圈、马圈,还有山一般高大的谷草垛,那是牲畜们冬天的饲料。宽阔的院里,散乱地停放着几台胶皮轱辘马车。角角落落里堆放着犁杖、锹、镐等农具。空旷的院里地上满是牲口的粪便。

墙上贴着白底红字的大字标语“人民公社好!”“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字迹红得耀眼,内容更让人触目惊心。

刚刚实行三年互助组,个人积累一点点生产资料,现在又要被强制归公了。动员大会刚刚开过。公社书记一番慷慨激昂的动员讲话之后,社员们便纷纷上交了牛、马、车等生产资料。已经领教过土改的阵势,爷爷不敢怠慢。

刚才走进大门,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程虎子和吴可怜,他们两个人多皱的脸上笑成了花朵。1948年土改时,他们分得了爷爷的青砖房,一直住到今天。现在,十年之后,他们既无牛马,也无车,仍以打土豪分田地的心态,看着社员们将牛马车送进生产队的大院。在潜意识里,他们知道,凡送进院里的生产工具,客观上就有他们的一份。穷人有理,懒人有理。这好事十年来一次,让他们高兴不已。爷爷讨厌他们胜利者的微笑,仿佛没有看见他们一样,从他们身旁走过。在马厩,爷爷将两匹马、一匹骡子、一辆胶皮轱辘马车,交到生产队。那匹老白马竟不肯进生产队的马厩,费了好大的劲,才被牵进去,安顿下来。爷爷转身离开,那匹老白马竟咴儿咴儿地高叫起来。爷爷听懂了它的叫声,那是依恋、不舍、反抗和斗争。爷爷返身回去,把粗大的手掌放到马嘴下,瘦骨嶙峋的马头顿时低落下来,肥厚的嘴唇几乎是颤抖地在爷爷的手掌上舔来舔去。那温热的气息,那柔和的舔舐让爷爷怦然心动,两滴眼泪竟不自觉地滴落在胸前。

这匹老白马是八年前,爷爷用两麻袋黄豆换来的。那时,它还是刚成年的小伙子,伴随着爷爷春耕秋收,生活了八个春秋。八年来,他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爷爷喜欢在马吃草的时候,端着碗边吃饭边看着马吃。晚上马不吃饱,他本人就睡不着。马厩与爷爷的住处仅一墙之隔。即使在万籁俱寂的半夜,爷爷也要给它送来草料。直到看到它吃饱了,安详地闭眼小寐,爷爷才放心地睡去。

晚上,马的嘶叫声、蹄子的蹬踏声、啃槽帮的响声,从土墙那边传来,爷爷便能准确地感应到马的呼唤。啃槽帮是缺料了,爷爷便出去用簸箕送点咸黄豆。蹄子蹬踏,是渴了,用柳罐斗送去一桶水,老白马开心地痛饮之后便安静了。老白马竖着耳朵嘶叫,多半是看到狼或狗,感到威胁了。爷爷走过去,摸摸它的耳根告诉它,不要怕,狗是你的好伙伴,是忠实的看家狗,老白马便低下头来,放心地安静地吃草了。

爷爷清楚地记得,前年春天,在下洼子那片自己家的土地旁,老白马在林带里揽着嫩草吃,爷爷蹲在地头修理耲耙,感觉两只手突然搭上来,从后面抱住了爷爷,低头一看,爷爷吓了一大跳,是两只毛茸茸的爪子。意识到自己遭遇狼了,以前多次听老人说过,狼爪搭在人肩上,人一回头,狼便会咬断人的喉咙。爷爷慌了,急了,慌急之中,他大喊一声“啊——”。不远处吃草的白马听到了,看到了,它竟高高地站起,扬起前蹄,咴儿地大叫一声,然后,快步跑来。那是一匹马调动全身力量,即将进入战斗状态的动作,它的耳朵像两根尖刀一样直立起来,它的眼睛像喷出了怒火,尤其是它的铁蹄,要山一样压下来,将老狼的脑壳蹋得粉碎。那狼被一人一马高亢的叫声,特别是白马那高昂的战斗姿态吓破了胆,它竟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跑了。

白马撒开四蹄,追了好远,直到那狼没了踪影,才打着响鼻走到爷爷的身旁。惊魂未定的爷爷搂着瘦骨嶙峋的马头,脸贴在长长的马脸上,竟呜呜地哭出声来。

此后,爷爷跟马的感情更深了,上街里,在三匹马里,爷爷总是牵着老白马,让它到城里见世面;驮盐或者驮粮,爷爷总是将盐或者粮袋均匀地放置在马背两侧,不让老马有一头重一头轻的感觉。铲地,趟地,爷爷总是将老白马放到外套上,而不在川套和里套上,里套像车的方向盘,拐弯的时候,经常受鞭子的抽打,川套夹在两匹马中间,干起活来燥热。外套则自由度大一些。劳动之余,爷爷总是领着老白,到附近草甸子的水泡去,洗去老白的一身尘土,梳理它那光洁的毛发。每到这时,老白马便顺从地听从爷爷的摆弄,直到洗得干干净净,容光焕发了,它才精神抖擞地晃晃脖颈,抖落身上的水滴,对着长天,咴咴地叫几声,宣泄心中的快乐与舒畅。

再见了,老白马。爷爷倒背着双手,恨恨地走出生产队大院。爷爷今年48岁,是个成熟的男人。过去他从不背着手走路,屯里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反剪着双手走路。有心事,低头,驼背才会背手,这是一个男人驼背和有心事的动作,中年的爷爷竟有老之将至的感觉。

走出生产队的大院,爷爷没有回家。他顺着生产队前面的路不知不觉地走到村外,来到了西下洼子。这是一大片低洼的庄稼地,四周圈种着高大的杨树。此刻,初秋已过,齐刷刷的苞米茬,整齐的垄沟垄台上,都铺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连同那高大的白杨树,都挂着银白色的糖葫芦一样的白霜。薄雾蒙蒙,远树近地都在一层白纱似的轻雾中笼罩着,周边是宽阔的水渠,那上面结了薄薄的一层冰,挂着霜花。

这块地足有二十垧,它打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的。望着这块养育了自己和家里多年的土地,爷爷的眼睛湿润了。连同刚送到生产队的牛、马和这块地,也将属于生产队了。爷爷有种被剥夺、被扒光衣服的感觉。这块地是自己家的祖地,祖坟就在地的中间,那里有先前死去的祖太爷等先祖。

四十年前,爷爷才8岁,在祖太爷的带领下,从山东走到这里。当时这块地地势低洼,长年积水,水草和野生芦苇遍地,野鸭子横飞,野兔奔跑。祖太爷说,这是一块好地,泥土黑,只要把水排出即可。于是一家人贪黑起早地挖壕沟。很快,地里的水顺着壕沟流到草甸上去了,油黑的土地露出了真容。当年种上倭瓜、向日葵(毛磕)就喜获丰收。第二年种上黄豆,获得了更大的丰收。于是,一家三十几口人就在这里住下来,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1948年,土改工作队来了,他们穿着八路军的军服,肩上挎着三八大盖,走家串户鼓动穷苦农民,自己觉悟起来,翻身闹革命。

那些穷人本来就对富人财富红眼,哪想到有打土豪、分田地这等好事?村里五十多队员,只有两三家地主,穷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于是,多数人行动起来,一夜之间,将地主的房屋、土地都查封,把地主及家人绑着双手,送进农会。第二天,全村开斗争大会,几个老地主威风扫地,戴着纸糊的高帽子,被押到主席台前,在一片打倒和控诉声中,有的吓得面如土色,有的瘫坐地上,纷纷认罪。于是,他们几代人几十年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土地、房子等其他家产,都用“抓阄”的方式分给了贫苦农民。

那时候划分成分是按地多寡。凡家人没地或人均一垧地以下者,均为贫农,人均一垧地或以上者,且有雇工者为富农,人均二垧地以上,且有三个以上雇工者,为地主。土改前两年,太爷抽大烟,缺钱就卖地,卖牛卖马。到土改前夕,家只有四十多口人,只剩近四十多垧地,包括下洼子这块,其他的都卖光了。家里没有长工了,只有三个做饭的女工。因祸得福,划为富农,躲过了批斗。批斗大会那天,太爷领着爷爷在下洼子这片地上,坐在壕沟的土坡上,听着村里斗争大会上一声声的呼叫声、哀嚎声、鞭炮声,听到对中农的土地不予分配,也不参与分配的消息,太爷爷乐得直翻跟头。“他妈的,你们天天劝我戒烟,戒烟,老子不抽烟,今天就是地主,斗争对象。抽烟败了家,才保住了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爷的笑声久久地在下洼子这片自家的土地上空飘荡,听上去很瘆人。

从那以后,全家人过上了单干、互助组的生活。基本上是自家地自家人种,没有雇工,没有剩余。政府断了鸦片小贩的生意,这样自给自足的艰苦日子里,没用人劝,没采取什么措施,太爷不抽大烟了,戒了。

现在,1958年,爷爷48岁了,按照当时的说法,已经成家立业了。这片已经耕种和养育了几代人的土地,却拱手交公了。爷爷的心情很坏,全家人今后靠什么生活呢?那人民公社,据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大家在一起干活,打下的粮食先交公粮,剩下的平均分配。表面上看,干的多,记的分多,分的也多,可是,总量呢?总量要是少,工分多也多不哪去呀,公粮呢,公粮交的多,剩下供分配的就少哇。命运交给别人,由别人摆弄和支配的被控制感,让爷爷自觉前途渺茫。

他拿眼扫视这片土地。太阳升得老高了,秋日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这片土地,四周的白杨树,早已脱去夏日的盛装,干枯的枝杈在清风中轻轻摇曳,低矮的苞米茬一看就是正经庄稼人割的,一般高,茬口倒向一面,黄格央央的,排列整齐。垄台的初露逐渐融化,油黑的土地,经过霜打后,呈现浓黑的土色,仿佛底下有油,就要岑岑地渗出。

爷爷神情抑郁地独行,向村里走去。那里有太爷领他们建的七间茅草房。这七间茅草房,苫房草是清一色的芦苇,用了一个星期时间从黑龙江一个叫下坎的地方运回来,看上去整齐、雪白,在全村清一色的茅草房中十分显眼。墙体全是用土坯垒的,外面抹着黄土与麦秸混成的黄泥。墙体直立,墙角线绷直,与周边的其他东倒西歪的茅草房形成鲜明的对照。房檐下面少见地用厚板挡着,防止鸟雀们来做窝,损伤房脊。窗户是少见的实木,刷着天蓝色的油漆,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窗子中间的黄泥墙上,高悬着一串串白色的大蒜、红色的辣椒。房檐下,挂着已经烀熟的一串串嫩黄的玉米,甚至还有金色的腊肉。

爷爷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土坑上,饭桌上,放着冒着热气的小米干饭,还有一盆土豆炖酸菜,炖豆腐,还有盘金黄的炒鸡蛋。围着饭桌,坐着老伴,三个半大孩子。还有一位客人,一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老头。

“我说老太婆舍得吃鸡蛋了,原来家里来客人了。”爷爷坐下,客气地打招呼,并给那老头倒上一小盅白酒。那老头姓赵,是家里的常客。穿着打扮很洋气,一看就知道不是庄稼人。

“老伙计,人民公社了,把马和土地都交给生产队了,心里不是滋味吧?”老赵一年四季南来北往地做生意,见识多,一眼就看出了爷爷的心事。

“半个村子的人组成一个生产单位,能搞好生产吗?”爷爷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老赵头搔搔短发,滋滋地喝口酒,酒盅往桌上一顿,说道:“过去,种什么,怎么种,谁说了算?是家长,家长是谁,是一家之主。一家之主,在你家是你爹,在我家是我爹。他们都是五十岁往上的人,种了一辈子地,有经验,有组织能力。现在不一样了,人民公社化以后,穷人翻身做主人了。生产队长肯定是那些扛活的长工。长工过去是听东家的,东家说干啥,他就干啥。现在长工成地主了,要组织生产,论经验,论能力,那肯定是不行啊。”

爷爷将一大块鸡蛋夹到老赵头碗里,又给他倒满酒。老赵头一番话,说到他心里去了。

“再说了,一帮人聚到一起干活,能卖力气吗?你过去种地卖力气,地上有个高粱穗你都会哈腰捡起来。为什么?因为你是给自己种地,你不卖力气,地不打粮,不打粮你吃什么?掉在地上的高粱穗,你捡起来,明天就进你的碗里了。进了生产队,情况不一样了。干一天,你出力或不出力,干多干少都记十分。这种情况下,傻子才会卖力气。地上有高粱穗,你捡起来,你猫腰费力,最后属于生产队,分到你手里也许只有一粒,你还会捡吗?”

“生产队搞不好,我这么大岁数了还好办,混呗。苦了我这五个孩子了。”爷爷伸出酒杯,与老赵一碰,然后仰脖喝下。

“老哥,你这五个孩子。”老赵头越说越兴奋,“别让他们在屯里混了,出去混去。”

“他们长这么大,都没出过村。”对于出去混,爷爷从来没想过。

“外面世界很大。就说我吧,南边,最远,我去过大连,那里家家都有苹果树,小孩吃苹果像我们这里小孩吃土豆一样方便。”

“我这几个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呢!”

“我秋天去大连弄一筐苹果回来卖掉,就能买一件毛料上衣。我从西荒弄一筐大蒜去双鸭山卖掉,就够买一条裤子了。人挪活,树挪死。你家这么多小伙子,在家干啥?”

“北边,最远,我到过双鸭山。一过山海关,顶属双鸭山啊。那双鸭山可真是好地方,地上长粮食,地下有煤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顿顿吃馒头,天天喝牛奶。做饭烧煤,上班坐汽车,还有电影看。在那里干活的人,一个星期休一天,一个月一开支。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饭桌上,三个孩子谨慎地吃着饭,陪着家人,记住了老赵头的话。

酒足饭饱后,老赵头走了。临走留下了一句话:“过一段时间,我还去那里卖蒜。那地方的钱,好赚。”

没想到,老赵头一席话,说的大伯和父亲三叔三个年轻人眼睛明亮。更没有想到,这一席话,在三个孩子的心里生了根,三个孩子从此走出村子,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同类推荐
  • 怪杰任驰骋 一运成风斤

    怪杰任驰骋 一运成风斤

    小时候就知道亳州这个地方,不单单因为那是我故里的一座城市,还有她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那里曾经香车宝马,商贾云集;那里有一代圣君商汤指点江山的影迹;那里是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代枭雄曹操习兵演武痛饮狂歌的地方,他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至今尚在古城萦绕,留存的地下运兵道、习练水兵的涡水浅滩也还令今人瞩目;那里流传着“天资文藻、博闻强识”的魏文帝曹丕和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的逸事;更有在中国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侯渊、许褚……也知道亳州地理位置优越,更兼水陆之便,在经济上曾无比辉煌。
  • 渡鸦之死

    渡鸦之死

    伦敦的雾无孔不入。说来就来。它从冰冷的、长着暗绿色青苔的石块上滑下,顺着灰黄的泰晤士河绵延向前,飘上伦敦塔褐黄色的屋檐后,惊飞了一群黑色渡鸦。这是一群居住在伦敦塔附近的渡鸦。尽管塔的结构让它们垂涎,适于居住,它们还是不敢涉足半步。因为,任何进入伦敦塔的渡鸦,都会被剪去翅膀,永不能飞翔。是历史决定了渡鸦剪翅的命运。数百年来,在这座塔内,曾经绞死谋杀过不少人。这里是整个伦敦城最为阴魂不散的地方。人们提心吊胆地相信,只要渡鸦一走,伦敦塔就会倒塌,所有的阴魂便会倾巢而出,英格兰将永无宁日。
  • 房间之内 欲望之外

    房间之内 欲望之外

    爱是一定要伤人,被人伤的,因为要深入地去爱。如何透彻骨髓呢?非得尖锐不可,扎进去钻进去,才能告诉臫告诉对方,我是投而入之的。在我的小说里,女孩子了玩摇滚的吉他手,一见钟情。他说她傻。他没有钱、没有户口、没有文凭。他说你为什么要喜欢我?但她被他的音乐感动了。背后是黄浦江灰色的天空。他说我会离开,因为爱。她不懂,但她还是点头。他们在一起过了一年,男孩果真离开了,在都是节日的冬天。他说,我要擦肩而过的爱情。爱过了一个人,身上就有了烙印,磨之不去。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爱情。
  • 步步惊心(罪推理事务所)

    步步惊心(罪推理事务所)

    这是一部充满魔力的小说,故事险象环生、步步惊心。一起非法持枪案掀起连环阴谋,幕后黑手毒辣地掩盖真相,实录传奇警察和走私团伙的精彩交锋,带你揭开黑幕背后的惊天秘密。光明信仰与黑暗力量的对决,结局是毁灭还是胜利?
  • 重启人

    重启人

    畅销欧美十几个国家,口碑媲美《饥饿游戏》、《分歧者》,不输《摆渡人》、《偷影子的人》的人性救赎之作。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已抢下该书的电影版权,由《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制作人等热血监制。被评为GoodReads网站深受欢迎的青少年小说,美国书商协会青少年自选好书,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必读书等。艾米·亭特拉获得拉丁美洲最受瞩目的新人作家Top10奖项。科幻与人性的完美结合。在生与死之间,要权衡生命、自由与爱,他们究竟该如何选择?
热门推荐
  • 双鱼

    双鱼

    肖萌生命中仅有的幸福都记录在他珍藏的油画《双鱼》中,这幸福在他九岁那年戛然而止。九年后,肖萌与画中人不期而遇,随即被卷入一场惊人的案件。冥冥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细细密密地罗织出一张巨网,将彼此的命运诡异地联系在一起。吓坏200万读者的悬疑推理小说,发生在身边的中国版《白夜行》,媲美东野圭吾的青春推理之作。
  • 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从育儿角度来说,孩子在6岁之前,帮助他们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使其受益一生。美国犹太学者席伯格在《犹太人赚钱智慧》一书中便从育儿角度破译了犹太人培养天才的密码。目前,犹太人在美国的人口比例仅占全美国总人口的3.2%,然而在美国大学攻读博士的犹太人,却几乎占全部博士班学生总数的30%!在美国著名的大学中,犹太籍教授竟然占教授总数的30%~50%!纵观犹太人历年来荣获国际公认最具权威的诺贝尔奖人数,竟然占美国全部得奖人数的32%之多,为其他各民族的数十倍。一切的一切,令人不胜惊讶!
  • 岛上的奋斗故事

    岛上的奋斗故事

    在这座岛上,我要度过一段漫长的生涯,想活下来就要一步步脚踏实地……
  •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老板不说,但你要做到的事

    有些事老板没说,但是员工要去做;有些事老板没交代,但员工心里要明白。事实上,所有老板都更喜欢积极主动的员工,所以有些事别让老板来教。本书作为一本企业老板和员工可以共同分享的职业培训书,从工作习惯入手,告诉员工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改进的地方,涵盖了工作态度、方式方法、执行、团队合作、关注细节等多个方面,帮助员工实现从普通到优秀再到卓越的蜕变,最终成为职业化的、卓越的职场精英。同时,作为企业送给员工的培训读本,本书为企业老板说出他们想告诉提醒员工的事,让老板不用事必躬亲即可拥有素质高、能力强的员工。
  • 一寸相思两寸灰

    一寸相思两寸灰

    她,救他,护他,助他;他,恨她,辱她,杀她。到头来,终是误会一场,他以为自己负了师父,岂料师父本无心,是自己自作多情。他想要活着,她许他永生,她想要自由,他囚她永世。费尽心思,终是留不下一个师父。一声师父,一声姐姐,辞,该何去何从。做了那么多,到头来只感动了自己,问他:“值得吗?”他说“值得,我欠师父的。”“师父,我有一寸相思,渡你两世成劫,可好?”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高难度谈话的艺术

    高难度谈话的艺术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沟通不畅的时候,因此需要掌握必要的谈话艺术,把话说到位,才能打开谈话局面。只要肯下工夫练习,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帅、说话高手、拥有高难度谈话的艺术不再是梦!本书站在现实的角度,将目光投注在日常生活中,以采撷鲜活的理论和事例,提炼出浅显易懂的谈话方法。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场合,为大家展示相关的谈话技巧,提升大家的说话能力。全书语言精妙,文字洗练,告诉大家如何修炼谈话能力、怎样提高谈话水平、掌握谈话技巧,堪称一副智慧的锦囊。
  • 会计核算禁忌100例

    会计核算禁忌100例

    本书贴近实务、视角独特、方法新颖。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概念,也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深入浅出的实例,通过“给出错误的实例→分析实例的错误所在及出错原因→给出正确的理论依据与操作规则”的分析思路,使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中的禁忌问题引起关注,让你提前防范,确保会计工作的每一环节万无一失。
  • 夫君之你家媳妇重生了

    夫君之你家媳妇重生了

    重生回大灾年的陆三娘,肚子里揣着一只包子,开始时她维持着感恩的心;后来她不想再忍了!她要反踩在欺负她的人头上。他是超品镇国公!杀进敌营三进三出,手上染血无数!人称血阎王!地位封至一人之下万之人,封无可封!他霸道的宣布:“你只有一个选择,嫁给我。”她唇角一勾:“还有一个选择,你入赘!”躲着偷听的小包子兴奋得双眼直放光……
  • 合约爱情

    合约爱情

    丁小雪带着邱家骏走到黄羊岭时,日头已落进西边山头。冬天的日头一落,夜色跟着就上来了。黄羊镇的直筒子街上,没有了人,两边的门上贴满了春联,又大又红,糨糊的痕迹透过纸来,很新鲜。团年饭吃得早的人家,开始放起了鞭炮。小雪远远看见,镇上唯一的一家旅馆也关了门。过年了,旅馆是私人开的,除夕晚上没有客人在那里过夜。小雪也不想住在镇里,邱家骏是香港商人,在镇里住太寒碜他了。她原想到镇里租个车去县城,哪怕是包辆公汽也行,可是邱家骏走不惯山路,慢,走到镇上已经晚了,最后一趟客车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