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5300000009

第9章

我拿着保鲜盒离开服装店,在走上大路之前,我连上网络叫了辆出租车,我得去火车站赶六点的空铁到长春,那里有人能帮我化验这脑子到底是人造脑还是真脑。我知道,这多半是在浪费时间,应该去抓更有价值的线索,不过想来,现在肯定有一大批警察和部队情报部门的人在找张翰,我可不想跟他们撞个满怀。

我等了大约十分钟,就在我刚刚开始想应该开那辆野马的时候,一辆老旧的丰田车顶着出租的牌子停在了路对面。出租车公司发来消息说车已经到了,但我指定的位置是路的这一边,看样子来的是个活人开的车,而不是无人驾驶的智能车。

我穿过马路,拉开后门上车。司机是个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他的嗓子已经被烟和酒完全摧毁了,听从他嘴里发出的声音好像是听两块石头在磨。我看,过不了多久,他就得换个新的喉咙,或者装个发声器,不过依他这辆破车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我上车开始,他就在问能不能补他点儿钱,租车公司抽成抽得太厉害,他有老婆要养,有儿子要养。我心想,还有烟要抽、酒要喝。我掏出张五十的纸币递过去,他塞进兜里并连声感谢,还表示车里可以抽烟。我想,我要是递张一百的,他大概会请我抽根烟。

车子上路以后,他又开始抱怨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无人驾驶货运车打着安全的旗号,实则事故不断,他的第一任老婆就是去年出车祸死的。我没仔细听,只是在他讲到情绪激动的时候表示认同。我把战车攻进房间和人偶送花的视频在右眼里重放,想从中找出一些线索,但看来看去也只得到了一脑袋的问号。

这次刺杀事件的疑点实在是太多。

如果遥控人偶只是用来定位曹向成,那为何在战车来之前打草惊蛇呢?封死战车的舱门还用上广域干扰器,算是打算同归于尽了,但为何能从外部获取控制权的两个接口没有被封死?

我试着告诉自己,只要找到张翰,搞清楚所谓的新型防火墙就好,但是没用,思路已经开始往所有可能性上发展。我只好把右眼关闭,然后看向车窗外,想办法把脑袋放空。车窗上隐约映出了我的脸,我的义眼看起来像一个白色的空洞。义眼关闭以后,视野像蒙上了一层水雾似的,朦胧不清,我想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去做视力矫正了。这时,车子路过了一个放着建设智能城市标语的全息广告牌,我还没看清楚广告牌上的人是谁,司机突然破口大骂,同时车速飙升,但没等车子快起来,前挡风玻璃上的HUD(Head UP Display,平视显示器)面板就闪出了红色警示标识。接着,车速猛地慢了下来。我开始想念那辆雷克萨斯的司机,还有那真皮打孔座椅。

“老子要是连车都开不了了,早晚有一天要去把曹向成那狗日的弄死。”

“他怎么着你了?”

“你不知道吗?”他语气惊讶得好像我不是地球人,“那狗日的要拿无人机器砸掉我们所有人的饭碗。”

“大势所趋嘛。”

“大势个屁。要我说,就该降低义体的价格,反正义体配上控制软件跟机器人差不多,成本还比机器人低,全搞成机器人不就是方便他把财路都攥在自己手里。”

“是这么个道理。”我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

“搞政治的人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把工业搞烂了不说,还要搞保险。去年他搞了个什么无人机械责任认定法规,弄得保险一分钱都没赔。我老婆开车比我开得都好,出事还能是她的责任?真他娘的,逮到机会,老子就要一脚油门撞死那狗日的。”

“嗯。”

真不错,我现在有个嫌疑人了。

车子到达火车站时刚好五点半,司机走了几条没有纳入地图系统的小路,所以快了不少。

下车时,他发了最后一句牢骚,说要把车卖了换只手臂去打工。我告诉他我认识一个二手义体商,可以省不少钱。他讪笑了两声,说再考虑考虑。

我夹着保鲜盒在终端机前买了票。候车大厅里,机器人和人都没几个,随处可见的金属色装饰条像是与暖气作对似的散发着冰冷的光。排队进站台时,有个装着工程义体的小个子没有通过安检扫描,尖锐的蜂鸣声引得几个穿制服的空铁警察围上来,他只好卸掉左手跟他们走向了运输储存柜。

安检扫描没有从我身上扫出什么。我的右手还不至于对列车造成威胁,我的义眼也不会发射激光。至于盒子里的东西,我想应该是被电脑定义为了生鲜食材。

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在我当上刑警的前两年,出过一个轰动一时的案子,一个外科医生把自己老婆的脑子取出来封进了一个改造过的储存器里,然后他就带着这个脑子若无其事地过了两年。后来抓到那个医生也不是因为有人发现了他老婆失踪,而是有个精神失常的黑客跑到公安局说他听到了地狱的声音,之后有人顺着他的电子脑链接记录定位到了医生家里。最后,警方搜查了三次才从床头柜里找到了那个装着脑子的储存器。

据说那脑子一直是活的,医生建立了一个加密的电子脑通信频道。那两年,他每天带着老婆的脑子上班、下班、旅游、聚会。他老婆的父母被合成的全息影像骗了过去,而那个精神失常的黑客则是在广域扫描的时候扫到了那个加密频道,一时无聊,破解窃听了他们的通信。

案件曝光以后,我也被派去搜查那个医生的家。他的家有一百五十平方米,四室两厅,一厨两卫,还有一个采光超棒的阳台。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上午十点,阳光清冷明媚,还能听到鸟叫。而一屋子警察脸色铁青、一语不发,个个把脑内通信关得死死的,生怕从哪里再翻出个小盒子来。

想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腋下的保鲜盒开始发凉,我用右手把盒子抓住,但那股凉意还是顺着合成皮肤一直爬到了我的肩膀上。

如果这真是张翰的脑子,如果他还活着,他会想些什么?会想那个担心他走上歪路的姐姐吗?

我走到站台上,冷风吹来,乳白色的真空管道里有微弱的电流声。报站员用甜腻的声音说列车还有五分钟进站。报站声的余音刚刚消退,一声大锣的清响便将人们的目光都吸引到了站台中部的全息广告牌上——画着红色十字门脸的樊於期大叫道:

谁要刺秦王?

太子丹望向红色三块瓦脸的荆轲,大锣一击,旁白叫道:

这儿!

大锣五击,荆轲唱道:

是某欲报太子深仇,刺杀那秦王,只恨无有近身之物。可否借得将军头颅一用?

大锣再一击,樊於期仰天长叹一声:

荆卿啊!

然后道:

某与秦国深仇,不共戴天,虽不能生食其肉,死后能见其身首异处,亦可含笑九泉。俺今便借这头颅与你,祝你成功也!

大锣再猛然一击,樊於期拔剑自刎,荆轲割下头颅,众人将其围住。

在太子丹的哭声中,镜头逐渐拉远,展现出气势非凡的沈市大剧院。这是《荆轲传》的第四幕,站台上的几个人都看得很入神。

机器戏曲是什么时候流行开的,还真没人知道,好像一夜之间,那些大舞台和戏班子就都复活了。在这个追求影像真实化的时代,古老的戏曲突然复兴了。如今看客们有两种选择,既可以用高清投影看用软件合成的虚拟特效电影,还可以去剧场看实打实的机器人和人偶唱戏。

五点五十五分,真空管道像是压缩机一样嗡嗡响了起来。管道门与列车门同一时间打开,我把装着脑子的保鲜盒换到左手,再把电子脑的所有网络关闭,然后关掉自己的右手和右眼,进去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五分钟后舱门封闭,列车启动,真空磁悬浮列车一向准时。随着列车一起启动的还有车窗上的环境模拟影像,原本黑暗压抑的车厢立刻变得通透明亮。影像中,列车在海南的环岛铁路上缓缓前行,高拟真的影像似乎能让人闻到海风的味道,偶尔还有模拟汽笛的声音。这多少能让人忘记自己正以时速九百公里的速度北上。

环境模拟影像的初衷是为了改善真空磁悬浮列车内部压抑的气氛,让人爱上旅行。但是说实话,如今人们更喜欢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旅行。

同类推荐
  • 魔兽世界:战争罪行

    魔兽世界:战争罪行

    联盟和部落共同剥夺了加尔鲁什·地狱咆哮的酋长职位。现在,他已经成为艾泽拉斯最受唾弃的人物。他的征服欲望毁灭了众多城市,几乎导致部落分裂。无数生命因此而化为乌有……现在,在传说中的潘达利亚大陆,他将为自己的罪行而接受审判。全世界的著名领袖们将聚集一堂,见证这历史性的事件。随着审判开始,青铜龙军团的使者们向世人呈现出加尔鲁什令人惊骇的暴行。对于许多出席审判的人,这些历史的闪回迫使他们重拾自己充满痛苦的回忆,甚至不得不质疑自己是无辜抑或有罪。对他人而言,这些令人战栗的罪行更是激起了他们憎恨的怒火。
  • 恋爱菜鸟翻身记

    恋爱菜鸟翻身记

    安安猛地回神,坐正身子,肖寒就站在座位旁边,手指敲了敲桌面,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啊,那个……”想了两天,她终于想起临走时他说了什么了。他说企划书要及时交上来……有这样的吗?表白完就提工作要求!“我、我马上传给您,肖总。”安安也不知道他怎么会亲自来策划部,更不知道他来了多久,可能早就把自己发呆的一幕看在眼里了。“嗯,别急,慢慢来。”肖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笑意:“不过另一件事得抓紧了啊。”说完他就径自出了办公室。安安在同事们窃窃私语的声音里悄悄转头看了一眼他的背影,思考着要怎么答复。
  • 左耳失聪

    左耳失聪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城市民谣

    城市民谣

    李来兵:1972年出生于山西省怀仁县。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小说为主。本刊去年曾连续发表其小说《赵丙哥》、《幸福惹得祸》、《别人的村庄》、《客人》、《一天》和《恍惚》。我是隋他妈的。当然是汉族。我是隋他妈的,如果你听到你对面的人这样介绍自己,那么你应该庆幸,因为在这个小城里,遇到隋他妈的就意味着你遇到了最好的腻子匠。当然,如果你不是那种急于装潢房子的除外。其实,我并不叫隋他妈的,我叫隋二。我在家排行老二,隋二是他们叫出来的,我真正的名字是隋永泉。
  • 原点(二)

    原点(二)

    市中心地铁站人来人往。鹦鹉号的人安排盖伊·阿达姆斯来这里接电话,的确很用心。在这种熙熙攘攘的环境里,对方可以躲在任何一个角落,暗中观察盖伊·阿达姆斯。盖伊还是四十岁尼克的装束,只不过,他多用了一个假胡子。一层毛茸茸的胡须顺着他的腮帮一直到耳根,再加上一副眼镜,让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收入一般的工程师模样。在地铁的小角落里,盖伊一眼就看见了那个标着“天使”的花店。
热门推荐
  • 苯毒流入松花江

    苯毒流入松花江

    哈尔滨市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松花江突然遭受“苯毒”污染,滋养冰城的血脉被迫立即切断——四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骤然面临空前而奇特的大水难——大恐慌、大停水、大饥渴、大考验……本纪实披露“水难”期间鲜为人知的故事“小道消息”——大传播2005年11月19日,立冬后的松花江涌动着冰块缓缓流淌着,蜿蜒流过哈尔滨……然而,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也从松花江上游流传进冰城,迅速在民间传递蔓延。
  •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就在你身边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乞丐得到100块施舍,他就觉得幸福;烈日下的民工在空调屋里待一会儿,他就觉得幸福;房奴突然之间把贷款都还了,他会感到幸福;独身多年的老光棍突然之间取到了媳妇,他会感到幸福;亿万富翁治愈了绝症,他觉得幸福;罪犯刑满释放,他也会觉得幸福……幸福是一个人极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得了,幸福是一个人的奢望变成了现实。幸福又是对生活的理性认知,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平常心态。农民把“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当成幸福;而商人则把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当成幸福。幸福没有标准,幸福没有尺度,只要我们平和得对待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随时都能得到幸福。
  • 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

    公元2889年,木卫三,新罗马。壮硕异常的雄狮焦躁地用牛排刀一般锋利的巨爪刨挖着覆满沙土的地面,幽绿色的双眼在粗重的鼻息声中透过铁栅不怀好意地来回逡巡着。它那一尘不染的浓密鬃毛泛着丝绸般的黄铜色光泽,修长的尾巴像瓶刷一样竖立在肌肉虬结的后腿之间,鲜红的舌头耷拉在沾满唾液的弯曲犬齿之外。那帮审美能力不比仓鼠强到哪儿去的大赛组织者大概认为,这副龇牙咧嘴的模样就是所谓“野性”的表现。但在我看来,这头畜生更像是中世纪贵族纹章上画着的那些傻乎乎地吐着舌头、蠢头蠢脑地扶着盾牌或者别的什么玩意儿的家伙,而不是一头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野兽。
  • 如吃如醉,总裁的单身妻

    如吃如醉,总裁的单身妻

    她不懂爱情,却做了一名杂志社的编辑,撰写爱情专栏。她不知道什么是婚姻,却因为自家老宅嫁给商界巨擘的他。婚姻如果处于不公平的状态,必定有‘委曲求全’的觉悟。新婚当夜,她的合法丈夫说:“我的婚姻里没有约束,你可以做任何事,包括找男人。”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中国好丈夫。所以,她结婚就跟没结一样,别人问,她答:“我单身。要追我么?”
  • 余生予你路悠长

    余生予你路悠长

    沈晴予一直希望,能够嫁给陆泽余。可惜,陆泽余深爱的那个人,不是她。沈晴予觉得,她和陆泽余之间是存在缘分的。小学到高中,一直分在同一个班级里。他向来优秀,光芒万丈。她拼命地努力,拉进彼此的距离。然而,陆泽余的目光从未在她身上停留。“晴予,你是我唯一的女性朋友。”女性朋友,却不是女朋友。她看着陆泽余为那个并不优秀的女孩子付出;看着他改变自己,打破原则;看着他拥有再失去,深种情伤。“泽余,我们在一起吧。”“我们婚姻的起点并不是两情相悦,终点却是白头偕老。”多少人有着求而不得的爱情,却不意味着,他们找不到一辈子的深爱。
  • 抡起锤子的奶爸

    抡起锤子的奶爸

    从游戏而来的奶爸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延续原来世界的技能,于是他一边强化武器赚大钱,一边辅助别人闯天下。有人问:奶爸,如果辅助的人不愿帮你怎么办?到了绝境,岂不是凉凉?奶爸听了,随之掏出巨物,大笑道:那就等我抡起锤子,锤死他!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持盾者

    持盾者

    莫名其妙穿越到异世大陆,神?恶魔?魔裔?我要打败他们?开什么玩笑,我是个盾铠战士!我只负责挨打!穿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我想要一顿毒打,最好是两个人!” (世界观庞大,多视角讲述,前期剧情开展不快,容易劝退,需要一定耐心观看。七八章左右进入男主视角,不喜勿入)
  • 新混迹记

    新混迹记

    都市小农民的风格,90年代左右及后期的一些故事,贴近生活略加夸张地描述着,一个从贫困山区出来打工的青年,艰辛和成功的生活道路,故事略带幽默,让你感觉着阅读的轻松,生活原本是很相似着的,有可能被你给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