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09300000002

第2章 出版前言

I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1545年生于罗格罗尼亚主教辖区的多莱西亚·德·卡迈罗斯。十七岁时,门多萨前往墨西哥,不久于1564年在新西班牙首都的修道院加入奥古斯丁修会。在那里度过九年光阴,每天从事语法、艺术和神学的研究。

当时,奥古斯丁修会的传教士正努力在菲律宾从事福音布道活动,米却肯[1]修道院是传教士和探险家从菲律宾前往西班牙宫廷处理要事的必经之地[2]。1573年菲律宾的奥古斯丁省教区大主教迭戈·德·埃雷拉神父受菲律宾总督之托前往西班牙向费利佩二世国王详细禀报征服菲律宾时所遇到的挫折和那里其他情况时便在此修道院逗留。那次埃雷拉神父奔赴西班牙另一目的就是要求国王恩准他们与中华大帝国建立联系。墨西哥的副王[3]令门多萨神父陪同埃雷拉一起前往西班牙。1574年8月13日二人在圣卢卡尔·德·巴拉梅达港登陆。此书的第一部第三卷第二十四章详细记述了这次的出使任务以及费利佩二世对中华帝国的关注。

由于作者不愿明说的原由,他不得不在塞维利亚滞留。等待新令期间,他率四十名教士在卡丹杜纳岛登陆,但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门多萨神父在西班牙又逗留了一段期间,曾去过塞维利亚、萨拉曼卡、索里亚——在索里亚城,神父被任命为教堂副主持。此外,神父还在格拉纳达和马德里工作过,在马德里的圣费利佩·埃尔·雷亚尔地区因其布道精彩而名声大振。不断来自菲律宾方面的恳请和催促使国王同意遣使中国,门多萨神父便是出使中国使节名单中的一个。1581年,他从圣卢卡尔港启程于6月6日抵达墨西哥城,在那里他感到情况不大对头,依墨西哥副王的劝告,不得不停止前进。最后,只好又返回西班牙以便陈述他所遇到的困难和延误赴华的原因。第二年,神父抵达里斯本港受到正在该城逗留的费利佩二世的召见。

种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出使中国的计划只好搁浅,以待形势好转再议。因此,在罗马门多萨神父作为红衣主教和神学家,忙于印刷他初版的《中华大帝国史》是一件并不奇怪的事情,此书于1585年在罗马问世。神父还担任过西印度院院长的书记和教庭的布道师等职。

同年门多萨神父返回马德里,在与书商布拉斯·德·罗布莱斯签订了以六十杜卡多印刷三十六本他的《中华大帝国史》协议后,于1586年末乘船驶抵西印度的卡塔赫纳。在那里工作了几年,足迹遍布新西班牙的各大城市,努力进行布道活动。1589年神父又返回西班牙,三年后他再次前往意大利。在西班牙时,被卡斯蒂利亚省教区遴选为奥古斯丁教士大会会长。1593年,他抵达罗马,被任命为西西里岛利巴利的主教,不久他又回到祖国。1596年,神父经常在马德里的主教仪式上抛头露面。以后又被派往塞维利亚和托莱多担任要职。1607年被选为恰巴斯省的主教,不久又被派往波巴延教区[4],后来他几次申请离开该教区,未果。1618年神父离世。

II

《中华大帝国奇闻要事、礼仪和习俗史》[5]是一部不寻常的著作,它一出版就获得了很大成功。如上所述,此书卡斯蒂利亚语[6]第一版于1585年在罗马的比森蒂诺·阿克斯蒂印刷所印刷,旋即又有诸多版本面世,(如在瓦伦西亚由佩德罗·德·乌埃德的遗孀出版)。翌年,在马德里由书商布拉斯·德·罗布莱斯在弗兰德人的克里诺·赫拉尔多的印刷所再版,此版本堪称这部著作的善本。弗朗西斯科·宾德尔在其发表在《西班牙文库》(1944·1)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收集了此书的五十个版本。从1585年到1600年十六年间此书用卡斯蒂利亚语、英语、意大利语、法语、拉丁语、德语和荷兰语共出了三十八版,证明了此书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在近代,费利克斯·卡尔西亚神父将其列入《西班牙传教集》丛书(马德里,1944)分上下两卷出版。

此书共分两部:第一部共三卷分别叙述了中国的自然、神话、道德和政治;第二部也有三卷。第一卷记述了1577年奥古斯丁修会的马丁·德·拉达和赫罗尼莫·马林二神父到达中国的情况;第二卷记述了两年以后,方济各修会的佩德罗·德·阿尔法罗神父和其他三名教士从菲律宾到中国的旅行;第三卷记述的是1581年至1584年马丁·伊格纳西奥及其他方济各教士的环球行记,他们从西班牙到达中华帝国,又从中华帝国经东印度返回到西班牙,几乎环绕地球一周[7]。

此书作者叙述详尽细腻,颇能引起读者兴趣,第一部尤为精彩。要知道,作者从没到过中国,也没访问过菲律宾。所有知识均来自上述各位教士的记述和他人的零星记载(如在广州的葡萄牙多明我教士加斯帕尔·达·克鲁斯和来自马丁·德·达拉带回来的中文书籍中的记载,这在此书中多有提及)。

曾经有人对门多萨神父能独自完成此书产生怀疑,因为有些作者认为,此书只是上述各位神父著述的移植。他们的结论是此书只比赤裸裸抄袭稍好一些。但只要将此书与1884—1885年发表在《奥古斯丁杂志》上的拉达神父写于1575年的《中国纪行》——该杂志是依据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的版本刊登的——相比,上述怀疑即可烟消云散,因为即便作者使用了上述著作的资料,但神父的文采、对资料真伪的鉴定,尤其是它所具有的表达能力都与《中国纪行》有着很大差别。

III

16世纪末,随着对美洲辽阔土地的深入了解,对征服和殖民的叙述、对那里的财富和各种各样离奇事物的描述逐渐转移了方向。麦哲伦和埃尔卡诺[8]环球航行开辟了太平洋新航路,传统的葡萄牙香料属地由于卡斯蒂利亚多次对摩鹿加的探险和后来卡斯蒂利亚人对菲律宾的占领使葡萄牙人感到威胁。在这场勾心斗角的商战中——其残酷程度和重要性大概从无人对其专门描述过——一个新的因素加重了两国的角逐:在南海的海岸一个神秘而辽阔的大国——对这个国家迷蒙和缥缈的记忆,过去在中世纪曾有描述,但此时已被遗忘,也正因此使美洲的发现成为可能[9]——又从雾霭中崭露头角,给新的、神奇的著述让出了空间。这些著述大量描写了这个大国的权力结构、财富、异国情调和其他似是而非的情况。

然而时代毕竟不同了,神奇的顶峰刚一出现就被一种被称为“科学”的东西所解释,这就是“汉学”,其第一个标志就是经常被提及的马丁·德·拉达的著作,他同时也是一部汉语语法的作者。汉学第一个发展的高峰是阿塔纳西奥·基歇尔(1601—1680)于1670年出版的《中国图志》。由此上溯,在诸多著作中就有早他一百年的门多萨神父的《中华大帝国史》,如果没有这部著作的出现,上述德国耶稣会士基歇尔的名著也就不会问世。

此外,门多萨神父的著作属于行记题材,读来让人爱不释手。这类题材的书籍往往是由没有到过所叙述的国家的作者所写,但是他们对这些国家的了解比去过的人还深刻。可能正因如此,最后唯一值得信赖的人就是那些从来“足不出户的旅行家”。

注释

[1] 米却肯是墨西哥的一个省。——译注

[2] 当时,西班牙人到达菲律宾或中国必先经过美洲的墨西哥或秘鲁,反之亦然。——译注

[3] 殖民时期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建立了四个副王辖区(Virreinato),其中之一便是新西班牙副王辖区,由副王统治。——译注

[4] 恰巴斯和波巴延为新西班牙的两个省。——译注

[5] 因书名过长,后来史书普遍用其简称《中华大帝国史》(Historia del gran reino de la China)。此书有的版本书名更长:《据中国史书记载以及走访过中国的教士和其他人士记述编撰的中华大帝国奇闻要事、礼仪和习俗史》(Historia de las Cosas mɑs Notables,Ritos y Costu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Sabidas asi por los Libros de los Mismos Chinos,como por Relacion de Religiosos,y otras Personas,quien estado en el Dicho Reyno),此书另一名称是《中华大帝国史及新大陆行记》(Historia del Reyno de la China,con Itinerario del Nuevo Mundo)(见本书的“国王特许”和“本书售价”)。——译注

[6] 此书中,凡提到卡斯蒂利亚即指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语即西班牙语,卡斯蒂利亚人即西班牙人。——译注

[7] 这次旅行从西班牙向西到达美洲,再从美洲西行到达中国,从中国再西行经印度洋回到西班牙,所以整个旅行绕了地球一周。——译注

[8] 埃尔卡诺是麦哲伦探险队的副队长,西班牙巴斯克人,麦哲伦被杀后是他带领残部返回西班牙。——译注

[9] 此处似指《马可·波罗游记》,哥伦布正是因读此书而产生了前往中国探险的冲动。航行中他意外到达了美洲,但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他仍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中国,而非到达了一片陌生的大陆。——译注

同类推荐
  •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

    本书是一本历史文化随笔集,对历史、现实中的人与事进行了生动辛辣的评论。
  • 历史小白的穿越

    历史小白的穿越

    谁最有钱?东林党!——抢!谁最有粮?东林党!——抢!谁说我是阉党?东林党!——割!就是这么横,就是这么没文化!
  • 宋货郎

    宋货郎

    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朝政昏暗,为建万岁山,大兴花石纲,拆毁桥梁,凿坏城郭,百姓苦不堪言。后世学生凌空穿越而至,凭借一手高雅清丽的绘画,风流倜傥卓立于世,混迹于波谲云诡的官场,驰骋于金戈铁马的疆场,汇聚天下财富于一身,馈送万千货物与万民,救民于水火之中,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人称宋(送)货郎
  •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大约公元前3世纪,巴勒斯坦城市西顿(Sidon)居住着一位名叫昂蒂帕克(Antipater)的男子。他是古文物领域的贝德克尔,著有一本旅行指南。他或许不是首个试图向旅行者指出不可错过之景的人,但这份举世仰慕之物的列表也许出自他手,并经其他作家转述,直到成为权威。昂蒂帕克有严格的取舍标准,将列表中奇迹的数量限制为神圣之数七,于是有了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
  •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皇后,用智慧改写着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改写着封建王朝的命运。如果说,《甄嬛传》是一个女人的一场精彩,那么,这里就是一堆女人的一堆精彩!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了解皇后,也就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热门推荐
  • 悍妃难娶:王爷不服来战

    悍妃难娶:王爷不服来战

    【新文《绝宠后宫:女帝,请君入帐》已发】她是楚千绝,她彪悍的让男人为她竖起大拇指。她是神女,她狂傲的不可一世。大婚之日,她被夫君抢回家,入门,她给他致命一脚,从此他总有好理由找上她。“娘子,上次被你踢的部位,又没反应了。”楚千绝心生愧疚,不疑有他,问:“那你说怎么办?”“你摸摸,摸摸它就蠢蠢欲动了。”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为啥男二总想和我抢老婆

    为啥男二总想和我抢老婆

    前名《快穿:boss别病娇》『我存了一些稿,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看,有人看的话留言一下,我会发的。』免费文/文渣/不看可以但别恶意差评。不是1:1!不是身心干净文!不接受反驳!不爱看请点击删除!脾气超差的作者,谨慎入坑(不接受差评)。不定时更新,欢迎催更。/这一世,以后的生生世世都有我。漠七无语的翻了个白眼:“果然一开始就不该遇见你!”男人亲昵的抱起她,磁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那以后就多有打扰了……”无论生死,我都不会再放过你了。
  • 喋血钢刀

    喋血钢刀

    刀匠张铁生接到日本黑龙会的“大订单”,他在打听到黑龙会是想用这些刀在中国开武馆、培养汉奸后,拒绝了这个单子,并且不顾黑龙会的威胁,给抵抗黑龙会的土匪头子“鹰三”打刀,黑龙会至此与他交恶。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检察官告诉你,如何使用心灵读眼法;公安人员告诉你,如何解读耳部暗喻;刑侦警察告诉你,嘴巴如何暴露疑犯信息;FBI告诉你,手臂传达了哪些心理玄机;CIA告诉你,脚与腿是*诚实的部位;007告诉你,鼻子与下巴投射出何种情绪;心理学家告诉你,口头禅显露出哪种性格特点;律师告诉你,对问题的反应比回答更重要……《微动作:世界*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以“读懂人心”为基础,让人们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去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信息。
  • 地官司徒

    地官司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问卿何

    问卿何

    她是一缕孟婆残魂,在几百年的时光里徒劳的追寻着自己的过去。孟婆给了她一朵往生花,她便得以寄身人间,了却执念。奈何执念太深,她生生的用掉了十二朵往生花,才得以了却前尘。往生花以魂体为食,她为了了却执念。身受了十二次噬魂之痛。最终,命陨于此。
  • New Grub Street

    New Grub Stre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