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随伯父母、幺叔移居大湾后,由于人手少,土地租种得少,农具也不齐全,因此,家庭生活更加困难。但具有远见的伯父仍想方设法使朱德进入马鞍场附近席国珍(又名席聘三)先生的私塾继续读书。席先生给朱德取的学名“玉阶”,成为后来人们所熟悉的朱德的字号。
从琳琅山偏僻的乡寨来到马鞍场“繁华”的街镇,朱德接触了五花八门的社会,了解了复杂的人情,看到了黑暗的世界。琳琅寨虽然贫困,但那儿风气淳朴、敦厚;马鞍场的市面上却充斥着地痞、流氓,呈现人们眼前的是横征暴敛、尔虞我诈、殊死搏斗的图景。
在朱德开始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他干涸的心田得到了席先生学识雨露的滋润。席国珍是一个很有朝气和骨气的人。他利用讲课和课余时间,向学生们谈古论今,针砭时弊。他猛烈抨击旧制度,经常以相当辛辣的幽默语言,讥讽和蔑视历史上那些被百般美化了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认为他们大都是流氓恶棍,利用权势,雇佣一批文人,伪造历史,把自己打扮成有才有德的圣人君子。他常常把当时的官僚豪绅骂得狗血喷头。他虽然学富五车,却视功名如粪土,不愿对当权者阿谀奉承,不在仕途上下功夫。朱德对他这种叛逆精神十分钦佩,称他是“周身叛骨,朝气勃勃的评论家”。席先生还主张变法维新,自称是“革新派的信徒”。
席先生的私塾离大湾有六七里路。朱德在这里学习了10年。10年间,朱德每天来回走几趟,十分辛苦。朱德回忆说:“上学太远所以养成走路快的习惯。上学怕迟到走得快,中午回来肚子饿跑得快,晚上回来怕天黑了也走得快。”
艰苦的学习生活促使他珍惜每一寸光阴,更加勤奋。他认真地读着《四书》《五经》《纲鉴》及二十四史等古籍,更聚精会神地倾听席先生有创见的讲解。
朱德师从席国珍的10年间,中国近代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勾结中国封建势力,把中国拖进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日益觉醒,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起反抗。这是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而每一次动荡都在席先生的私塾中有所反映。席先生也经常利用那些事件作教材,去启发引导他的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席先生的启蒙和引导下,朱德知道了许多国家大事,懂得了许多道理,并开始思考有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清军全线溃败。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还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地处边远山区的私塾非常闭塞。有关中日战争的消息过了很久之后才传到这里。听了这不幸的消息,师生们都愁眉苦脸,长吁短叹。他们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表示极大的义愤,同时为全国老百姓又要缴纳新税以偿付赔款而发愁。“这么苦难的日子,怎么过啊!”
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大地“四万万人齐下泪”,纷纷要求抵抗侵略,拒绝签约。在这救亡图存的浪潮中,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登上历史舞台。1895年四五月间,康有为在北京联络18省在京会试的举人共一千三百多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万言书,即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万言书中痛陈割地、赔款的严重后果,特别指出:“外患内讧,祸在旦夕”。他们要求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特别指出变法为“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关于变法,康有为等主张推行“富国”、“养民”、“教民”之法,实行“议郎制”(即议会制)。不久,席先生弄到了一份“公车上书”,他十分高兴,立即把学生召集起来,像读经典一样高声朗读,逐字逐句讲解。对变法维新主张,极表赞同,并自称是康有为的信徒。
继“公车上书”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全国各地相继组织学会、开设学堂和创办报刊,为变法维新大造舆论。1897年11月,德国出兵抢占我胶州湾,这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重要信号。接着,各帝国主义接踵而至。在这亡国灭种的关头,沿海人民首先奋起反抗。变法维新的浪潮也日益趋向高潮。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接受改良派的主张,颁发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接着,又相继发布新政诏书、谕令一百多起,主要内容有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修铁路,开矿产;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设立学堂,学习西学;精练海、陆军;改革财政;精简机构,革新吏治等。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变法救亡,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这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黑暗年代,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席先生以极大的兴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到了一些变法诏书。他便立即召集学生反复诵读,深入研究。师生们对变法维新的主张和措施表示欢迎。朱德也热忱地拥护变法维新。他回到家里,就津津乐道地向父兄们宣传变法维新运动。家里人都为年轻的朱德能够懂得这么多的天下大事而感到骄傲,但对于变法本身却极为冷淡。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到变法、改革虽然能给地主、商人、知识分子带来某些好处,但不会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因为它没有触及土地制度这个根本问题。当前的变法维新也是如此。
不久,1898年9月21日,封建顽固派头子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逮捕了维新派首领,“百日维新”运动犹如昙花一现就烟消云散了。从此,中国再度进入了更加黑暗的年代,谁再言变法维新就要被杀头。席先生的私塾里充满了忧虑气氛,大家也只能私下议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它不可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风恶浪,广大人民群众挺身而出,掀起了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同时也有力地打击和削弱了封建统治势力,彻底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真面目,从而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发展。
这时,朱德和同学们经常聚集在席先生周围,兴奋地谈论义和团的英勇斗争,赞扬他们敢于高举“灭洋”的大旗,提出“保国保家”的口号,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作顽强殊死的搏斗。义和团运动的强大声势使他们深受鼓舞,他们以兴奋的心情议论义和团运动何时发展到仪陇县,还研究了一旦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仪陇,自己应该怎么去响应。他们以极大的热忱注视着义和团运动的成败。席先生经常提出许多问题去启发学生们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席先生问:“现在的中国比过去是强了,还是弱了?”
同学回答:“更弱了!”
席先生又问:“西太后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注比以前增加了吗?”
同学们断然地回答:“更少了!”
席先生又问:“是谁命令义和团和外国人作战,而自己跑到西安去呢?”
同学们回答:“是当今(即慈禧太后)。”
席先生又问:“我曾经对你们讲过救国之道,是怎么讲的?”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勤学用功,将来到外面去学习西洋科学。”
不久,义和团运动在各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封建势力的共同绞杀下失败了。1901年9月,反动腐朽的清政府与英、法、日、俄、德、美、意、奥、西、比、荷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屈辱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强逼中国付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还规定帝国主义有权在北京、天津12个战略要地驻军,京津原有御敌工事“一律削平”;还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者参加任何反帝组织和斗争,违者一律杀头;等等。这是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副新的极其沉重的枷锁。
这不幸的消息震动了私塾,师生们“气得话都说不出来”,“好几天无精打采”。都在思考着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自己应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救国?朱德和同学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趁着马鞍场赶集的日子,混在农民中,向农民宣讲,要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危机,告诉他们,老百姓正面临着缴纳新税以偿付巨额赔款的悲惨命运。
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义和团运动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是,革命的烈火是扑灭不了的,许多地区的义和团运动方兴未艾。1902年,四川几十个州县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在川北地区也很活跃。据官府文献记载,义和团“打毁教堂,搜杀教民”,“打富济贫,择肥而噬”,“城内军火,搜劫一空”。帝国主义和清政府惊恐万状,联合进行残酷镇压。英法帝国主义的军舰开到了重庆、叙府(今宜宾),清政府派刽子手岑春煊督川“剿办”。四川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遭到了极大的摧残。这对急切盼望义和团运动来到四川的少年朱德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灾难深重的四川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绞杀中求得余生后,又遭受了几年的大旱灾,河溪干涸,颗粒无收。农民饥肠辘辘,饿殍遍野。饥民们为了活命,扶老携幼,自动集合起来,去寻找地主和有粮人家,要求吃一顿饱饭——叫做“吃大户”。
有一天,朱德正在席先生处读书。突然外面烟尘滚滚,人声喧哗。黑压压的一大片,足有好几百人,那是一群面黄肌瘦、手足干瘪、穿得破破烂烂的饥民。其中有挑着行李的男人,有拄着棍子的老人,有背着婴儿的妇女,跟在后面的还有双眼发呆,肚皮肿胀,光着屁股的孩子。只见他们踉踉跄跄地拖着有气无力的步子,跟着人群,嘴里叫着:“吃大户!吃大户!”……每到一村,就打开地主的粮仓,或从地主的猪圈里把肥猪杀了,饱餐一顿后,又继续漫无目标地向那新的、更远的地方走去。
人面兽心的地主豪绅急忙报告官府,进行镇压。
一天,从保宁府(今阆中县)调来了一大队骑马的官兵,士兵个个身穿黑马褂,拖着大辫子,肩扛步枪,手执大刀。军官头戴水晶顶子,扎着大包头巾,穿着对襟盘花马褂下罩着战裙。马鞍场的绅士们一窝蜂地赶上前去,把腰弯得像镰刀似的在一旁迎接。这些辫子兵在“洋大人”和主子面前像温顺的羔羊,但在手无寸铁的人民面前却比虎狼还凶狠。在一片喊杀声中,他们向几百名“吃大户”的徒手群众猛冲过去,举起步枪频频射击,挥舞大刀乱砍,霎时间,只见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几十里路内,血迹斑斑。无数可怜的饥民惨死在官兵的铁蹄之下。
这一幕的悲惨景象给朱德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直到40年以后,他还能清楚地记得。从中他得以仔细观察并努力认识了中国这个悲惨世界,为他日后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增添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