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笔名博兹,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生活的年代正是英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大批小资产者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破产,无产阶级遭到残酷的剥削而沦为赤贫。当时在英国发生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给予狄更斯很大的影响。他特别注意描写挣扎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和揭露了当时英国复杂混乱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3部半,其中大多数是近百万字的大部头作品,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数百篇,特写集一部,长篇游记两部,《儿童英国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说词、书信、散文、杂诗,并先后创办《家常话》和《一年四季》两种期刊,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
狄更斯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早期(1836—1841),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博兹札记》(1836)、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1837年开始在报上连载)、《雾都孤儿》(1838,第一部动人的社会小说)、长篇小说《尼古拉斯·尼克贝》(1839)、《老古玩店》(1840—1841)。这一时期,狄更斯在揭露社会矛盾方面逐步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越来越深刻。但狄更斯的基调仍是乐观主义的,反面人物大多被漫画化,而社会矛盾总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内部得到解决。
国外旅行期(1841—1847),狄更斯在风华正茂、充满活力的年纪里先后游历、旅居了美国、意大利、瑞士和法国。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美国札记》(1842)、长篇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1844)和《圣诞故事集》,在《圣诞故事集》中包括《圣诞欢歌》(1843)、《钟声》(1844)、《炉边蟋蟀》(1845)等。这几部作品更为鲜明地表现了狄更斯调和社会矛盾的幻想和感伤失望的情绪。
后期创作(1848—1861),这一时期是狄更斯创作的巅峰时期,主要代表作有《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荒凉山庄》(1853)、《艰难时世》(1854)、《小杜丽》(1857)、《双城记》(1859)和《远大前程》(1861)等。由于英、法大革命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的反动势力更加嚣张,狄更斯这一时期作品的主题思想不断深化,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阔,艺术风格也与以前有所改变。他着力描写小人物的善良、温情和道德感化的力量。乐观主义精神已被沉重、苦闷的心情和强烈的愤懑所代替。
晚期创作(1862—1870),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长篇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其中《艾德温·德鲁德之谜》是狄更斯得了轻度中风之后才开始着手写的,未及完稿他就去世了,这是一部戏剧性很强的侦探小说,结构严谨,充满悬念。这一时期,狄更斯由于辛勤的写作而损伤了健康,与妻子的不和使他的心情十分沮丧,同时他又感到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深重,写作心情十分沉重、悲伤、绝望。
狄更斯的小说是其时代的产物,真正地散发、汇集着他所处时代的全部精神。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矛盾也愈加突出。维多利亚文学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自然带有宏大与多样性的特点。它是多侧面而且复杂的,包括浪漫的与现实的反映了人民生活中的各种巨大变化。这个时代小说广泛流行,繁荣发展,诞生了一大批顶天立地的文学巨人。著名小说家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哥斯凯尔夫人与特罗洛普等人。这些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一方面重新倡导18世纪的现实主义,一方面又肩负起批判社会、保卫人民利益的责任。尽管他们的创作角度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特点是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与命运,他们为不人道的社会机构、堕落的社会道德、拜金主义的盛行及大面积的贫困与不公深感愤慨。他们的作品中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社会制度的无情批判唤醒了公众对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在19世纪末还出现了一位勇敢的女性小说家乔治·埃略特与一个不仅揭露批判社会丑恶现象,还大胆向维多利亚传统道德观发起攻击的文学家哈代。狄更斯并不模仿任何人。他广泛地、不断地在社会上交际,积极参加慈善事业的公众集会等。他的演说非常奏效,先是幽默诙谐,然后是述诸观点,直截了当。狄更斯对其时代的影响是深刻而广阔的,使人精神抖擞,富有教益,健康而具有感化作用。
狄更斯先生摆在读者面前的,不是富于营养而调味不佳的食品,而是烹调并不能掩盖其质量的一盘又一盘的菜肴。狄更斯身上有一种画家的气质,那是一种英国画家的气质。从来没有什么人能够像他那样精准而又详细地并且充满活力地把一幅图画的各个部分和色调勾勒出来。他有着如此清晰和强烈的想象力,一定能够毫不费力地使没有生命的事物变成有生命的事物。这种想象力在狄更斯身上激起非凡的感情。他把他心中汹涌澎湃的热情倾注到所想象的事物中去。在他看来,石头会说话;白色的围墙会膨胀成巨大的幽灵;黑色的井在黑暗中狰狞而神秘地打着哈欠;无数奇怪的生物在荒诞离奇的原野上空颤抖地盘旋着;空旷的大自然里充满着生物,没有生命的事物都在那里活动。尽管如此,这些形象始终是清楚的。在这样一个疯狂的世界里,没有一件事物是模糊不清或杂乱无章的;想象中的事物的轮廓和真的事物一样精准,细节同样的丰富。梦幻等于是现实。他的思想好像是一面镜子甚至是显微镜,再琐碎的、最丑陋的细节都逃不脱他的眼睛。在狄更斯的笔下,事物的色彩由人物的思想所决定。狄更斯的想象力十分生动活泼。他的想象往哪个方向发展,事物就跟着往哪个方向奔跑。如果人物心情愉快,石头、鲜花和浮云也就一定是快乐的。如果人物心情悲伤,大自然一定会同他一起哭泣。一切东西,即使是街道上丑陋的房屋,都会说话。这种风格贯串在一大群的幻象之中,并且发展成为种种奇特的怪癖。
疯子和天才之间并没有多大差异。了解人的拿破仑曾经对埃斯奎洛尔这样说过:“同样一种天赋能够使我们享受声名,也能够把我们送进疯人院。”一种幻想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使疯子产生种种错觉,也能够使艺术家塑造出种种人物。这样一种生物学上的分类既适用于前者,也适用于后者。狄更斯头脑中的那种想象力是一个偏执狂患者所固有的。他一旦沉醉于某一种思想,就会被这种思想所吸引住,从此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事物。他会用一百种形式把它重复地表现出来,把它夸大,叫读者看夸大了的形象,使他们眼花缭乱,为之叫绝。它在他们脑海里打下了深刻而强烈的烙印,使他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就是狄更斯的想象力和他的风格的最大特点。狄更斯在描写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一点也不是冷冰冰的。他能把这种细节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原因就在于他观察的深入和集中。他的感情越强烈,他的描写也就越精确。我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感情,但是我们不去寻根究底,搞清楚为什么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经常是在一页完了的时候突然出现的。狄更斯粗放的风格使它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强有力的词句表明了强烈的印象;过分夸大的比喻使我们看到了荒诞的幻象。我们被许多不寻常的景象包围住了……
狄更斯是英国近代文学史上唯一能与莎士比亚相媲美的经典作家,他的作品在英语世界里可谓家喻户晓。他富有深厚的同情心,为普通民众抱不平,同一切不公正、不人道的现象对抗。他讽刺和谴责的笔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济贫院、债务监狱、私立学校、工厂到法庭,对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道德诸多方面进行审视和批判,提倡博爱精神与社会罪恶抗衡。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他被读者视为社会的良心和先知人物。他是文学史上的革新家,英国小说发展到狄更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的作品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出色的人物描写本领。他着重描写了中、下层社会小人物的生活和遭遇,他们的个性、品质的形成过程,塑造了一系列理想青年男女主人公形象。他们勤奋努力、艰苦奋斗,摒弃损人利己的卑鄙手段,积极向上、刻苦奋斗,绝不轻易向命运低头。这些形象充分体现了狄更斯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寄寓了反抗污浊现实的理想。大卫·科波菲尔从未堕落,匹普在一段歧路后又回归正途,而小耐儿、艾妮斯、小杜丽、路茜等善良淳朴,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理想女性”形象,更是得到热情的赞誉。他劝善惩恶,描写了一批处在道德光谱另一极的坏蛋形象,进行嘲讽和鞭挞。法琴、塞克斯、奎尔普、庞得贝等都是丧失人性,极端自私的“恶”的化身,往往不得善终。而董贝、葛擂梗、斯克路奇舅舅等在人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感化下,重获新生。到后期创作中,狄更斯善恶有报的信念受到现实的冲击,坏人的性格更加复杂,他们的结局也并非遇到报应,社会罪恶的表现往往是由大雾、监狱,破烂店、垃圾堆,而并非个人作为象征了。狄更斯塑造最为出色的是各种“怪人”的形象。他充分发扬了英国文学创造的“癖性人物”的传统,抓住人物肖像服饰,言谈举止上的癖性特征,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天真可爱的胖绅士匹克威克先生;穷困潦倒却快活乐天的密考伯先生;怪癖又善良的姨婆,都是文学长廊中的著名人物。这些被称为“扁形人物”或“只有二度空间”的人物,以其自身的鲜活性弥补了缺少心理深度的缺憾。狄更斯作品的幽默与诙谐,很大部分来自于这些“怪人”形象的塑造。
狄更斯的主要构思大都是别出心裁的,他总是怀着道义上的目的,倾向于获得实际效果。如果把狄更斯的作品作为人性的画面而全面加以考虑的话,他的全部作品的道义倾向是明显的而富有张力的。这种人性并不是对邪恶和罪恶的事物谋求获得浪漫色彩的同情,而只是对当今的苦难及最终的后果的厌恶和惊骇,它对人性中一切本质上好的东西寄以真正的、由衷的同情。一般来说,他的全部作品都是沿着这个脉络完成的。
作为狄更斯作品的概括总结,可以说与任何其他现代作品中可以见到的画面与记录相比较,狄更斯的作品包含了大量的现代英国中等阶级和下等阶级的忠实画面和记录。虽然这些作品叙述了统治阶级的污秽邋遢、可憎可怕的行径,并且丝毫不加掩饰地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但作者处理得非常巧妙,人们可以从头至尾阅读他的作品而丝毫不会对其真正的、绝非矫揉造作的精致优美产生反感。总的说来,这些作品着重描写生存在贫穷和悲惨境遇中仍然善良朴素人们的高风亮节,间或插以欢乐及滑稽幽默的形象,以获得读者对生存在社会底层人们的同情。狄更斯向我们讲述的全部“生活”知识是经过如此精心锤炼和加工,并不会使任何一个读者成为无情的愤世嫉俗者,也不会成为心计多端的“世故人”。
狄更斯的小说同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喜欢采用戏剧化的传奇情节,奥立弗的身世之谜,德洛克夫人的隐私底细、匹普的庇护人真相、梅尼特医生被囚的实情等,为作品形成了强烈的悬念,很多小说有犯罪谋杀和探案成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突出地表现在作品强烈的感情倾注上。狄更斯是位情感性的小说家,他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上,驰骋情感力量,使小说具有催人泪下的悲怆、感伤情调,天使般的小耐儿的死,让无数读者痛哭流涕。狄更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尚未受到根本的摇撼,他既毫不粉饰地揭露现实,又相信人和社会的进步,相信个人奋斗、取得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在道德上受到时代的虚伪观念的限制。但是狄更斯的作品代表人道主义和社会批判精神,内含丰富多彩的小说技法,这不仅代表着英国维多利亚盛世小说的最高成就,也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一流地位,成为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