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7200000004

第4章 “真”(2)

(三)

刘培植同志的革命精神,还具有坚定性、彻底性、开放性、兼容性的特点。

刘培植同志的革命精神,首先具有不可动摇的坚定性。这是一个先进阶级的最自觉的认识,即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壮丽的事业,是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的伟大事业。由此而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正是这种坚定性,这种“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忍不拔,才使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成就了今日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刘培植的革命精神的彻底性,表现为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归宿感,一种向伟大目标挺进的坚持不懈与全力以赴。建设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不是一时之计,不但要有革命的坚定性,更要有彻底性,要为之终生奋斗,勇往直前。刘培植以自己的革命实践,以80多岁高龄的忘我奋斗精神,诠释和彪炳了这种革命的彻底性。

刘培植同志的精神体系,不是一个保守的、封闭的、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体系。他在革命实践中,注意汲取各方面的营养,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理想、信念、精神在历练中不断升华。正因为它是开放型的,不断有活水涌流,才会永葆精神的新鲜、活跃,而不会过时和干涸。

我所说的刘培植革命精神的兼容性,是指他能广泛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美好的精神营养,化腐朽为神奇,有批判地继承、兼收并蓄,发扬光大。刘培植的革命精神,既有民族的传统,又有现代革命斗争的精华,更有来自国内外的世界各民族的精神财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这种兼容性,才使刘培植的革命精神丰富而博大、更具先进性和号召力,成为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一部分。

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电波。没有精神支柱的人,是行尸走肉。没有精神支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民族。正因为如此,在21世纪的伟大进军中,在向现代化高峰的登攀中,我们才更需要坚忍不拔、拼搏奉献、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刘培植革命精神,以此武装起浩浩荡荡的改革和建设大军,向着共产主义目标阔步迈进。我以为,这就是我们召开刘培植著作研讨会、发扬刘培植的革命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1999年1月收录于《耿耿丹心立功立言——刘培植著作研讨论文集》)

同一位将军的交情

今年是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祖国已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怎能忘记为共和国的诞生浴血奋斗、出生入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把一生献给党和人民、不计个人利益的光辉精神,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鞭策着我们为共和国的崛起不懈奋斗。原成都军区副政委王永宁中将就是这样一位共和国的奠基者。

王老是宜君籍军人中军衔最高的一位。宜君离延安近,老革命多,这些老革命都是一个村互相带出来的,相互之间多少都有一点亲戚关系。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将军是“土著”的宜君人,也具备宜君人的性格特质。宜君山区多移民,四川、河南、湖北人居多,这些后代一般思想兼容性强,善于与人交往,属于开放型思维。而塬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多,很硬气,性格耿直,爱憎分明,凡自己认为正确的、认准的事,动摇不得,几头牛都拉不回来,原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副部长、被江泽民同志誉为“提案大王”的刘培植和王永宁将军等,就是这种性格的典型代表。

王永宁将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曾获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我任宜君县县长时和将军首次交往,老人家离家多年,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充满了无尽的眷恋。人非常刚直,无私心,在职时没有用权为家乡办事。在同他的几位子女交往中,也了解到他从未用权为子女的工作说过情,这几位子女都很能干,全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老人家退下来后总觉得欠家乡点什么,就动员儿子的朋友为家乡捐款建一所希望小学,那次回家乡就是专程办这件事的。老人家快人快语,步履矫健,回到家乡那个高兴劲就像孩子似的。他给我们讲孩提时的故事,讲从军的过程和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来看他的亲属很多,他按来人给每个孩子发一个红包。亲戚提出子女安排、调动工作的要求,他明确给我们讲不要难为组织,按政策办,不愿意给政府添任何麻烦。

第二次见将军时我任县委书记,去广州招商时专程去看望了老人家。他比前几年清瘦了很多,前一阶段得了一场大病,动了手术,是可恶的胰腺癌,疼痛折磨着老人,但他非常坚强。家乡人来探望他非常高兴,兴致很高地给我们介绍院子的树木花草,带我们去儿子任职的保利大厦参观,又破例陪我们喝了几杯酒,这也是老人家得病后第一次饮酒,能看出他愉快的心情和真诚。老人家对家乡的建设也非常关注,问项目建设情况、县城的变化,关心老百姓的收入,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再次见将军时已是在老人家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来了很多将军,郭伯雄、曹刚川、徐才厚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老人家的逝世表示哀悼,气氛庄严肃穆。家人给将军灵堂书写的挽联是:“平平淡淡来为人民做事争强好胜,清清白白走教子女做人自强自立”,准确地概括了将军的一生和为人。军界对老人的评价是“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这段评价主要来自于他长期在桂林陆军学院任政治委员,为我军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迎来六十华诞,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些开国功勋,他们开创的宏伟事业我们会倍加珍惜,继往开来地推向前进。

大气的刘老

刘老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我原想一生风风火火干惯事能适应吗?结果他不但适应,而且好像焕发了第二次青春,红光满面,心态很好。

刘老退休,才敢把他拉出来聊一聊,“曝曝光”。刘老就是刘遵义,担任过两个市的市长,建了两座新城。任韩城市市长时建起了韩城新区,把韩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了。任铜川市市长时,建起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铜川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煤城焕发了生机,对外形象和区位优势明显提高。

我任宜君县委书记时才有机会接待刘老。他在基层跑的多,想到办公室见他很难。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开会,老人家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来了,已在办公楼下,没有提前打招呼,只带一个秘书,不带任何随员,不带新闻单位,不让做安排,想看啥看啥,他说:“这样才真实。”

刘老任铜川市委书记时用干部,他能说了算,但他还要认真听基层党委的意见;基层说了也不算,还要征求各方面意见。干部用后,大家都说,是老百姓的企盼。刘老的胸怀,体现在用能人,用干事的人,敢于大胆用年轻干部:不管你对谁好,不管你是谁的人,一个要求你对党和人民能做事,我用你!

部下要获得刘老赞扬一声很不容易,不是他没有好恶标准,只要观察他的“包公脸”就明白了。眉头舒展了,说明干得还可以,刘老要求很高,这就不错了。眉头皱起来了,说明事没干好,刘老不高兴了!

刘老爱开我的玩笑,无非讲讲上海滩的事,会几国英语之类的,我也偶尔“砸”一下他的“洋炮”,没事,无非让他乐一乐,该干啥还得干啥。

刘老讲话一般很短,但都讲在要害上,不会长篇大论,不会无内容的空谈,讲了大家印象都比较深,也好贯彻落实。

慈祥的面孔、灿烂的笑容、诙谐的语言、敏捷的脚步、白白的短发,是刘老的“招牌”形象!

憨憨的福才兄

老兄,可敬可爱的老兄,虽然你离开我们好几个年头了,但你那乐观、豁达的性格,智慧的眼神,坚强的意志,不知疲倦的工作态度,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中。

我认识福才兄时你任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矿长,以后历任多种经营公司总经理、铜川矿务局副局长、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经理,你是从一名矿工成为煤炭系统一位高层领导的,同我是老乡,家离得很近。

福才兄干任何工作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也有一股拗劲,有点像拼命三郎。你刚到陕煤建司工作时,是该单位最艰难的时候,也是你人生最精彩最辉煌的时候。当时企业运转不力,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干部思想不稳定。你大刀阔斧,从跑项目入手,硬是用热情、真诚、豪放和企业过硬的素质,拿下了一个一个大项目。在你的努力下,企业很快走出了困境,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那时难得见一面,见面最多的话题你总是谈企业的重大举措,辉煌发展。你考虑工作多却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我知道你胆囊炎多次发作,每次都是疼痛难忍,我也多次劝你尽快做手术,但由于工作太忙,你每次都打几瓶吊针,消消炎、止止痛又投入新的工作,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这次病危就是由于胆囊多次发炎致使胰腺坏死造成的。

你爱朋友,爱家庭,同朋友交往直率,大家有困难你会千方百计出主意,尽最大努力帮忙,因此朋友很多。你爱同你在一起生死与共的掘进工战友,关心他们的家庭、身体,战友时常来访,你会好菜好烟接待。嫂子是你的最爱,有一年一位漂亮的韩国奉化郡公务员金喜善在铜川研修,我宴请时请你作陪,我给她讲,“韩总夫人同你一样漂亮时”,你憨憨地一笑,显得很满足,很开心。

你是从一名掘进工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总觉得文化水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因此坚持不断地学习,参加了矿院的业务学习,年过半百还在攻读硕士研究生。

我和你吃的最后一次饭是在宜君。当时基建公司施工队在修建宜君县武装部,你来检查工程建设情况,要求把工程质量搞好,把速度加快。中午吃饭时你说,“宜君凉粉好吃”,因此再吃了一碗。酒也喝得痛快,就喝的宜君“大西北”。

同你最后一次交流是在2002年市人代会期间的一次会议上,那次是选举省代表。你把当选省代表看得相当重,认为当选后可更好地为基建公司、铜川市的发展呼吁、出力。你最后高票当选,可没等到出席省人代会就病逝了。

我同你最后一次见面是12月7日我去交通大学附属一院看你,你躺在重病监护室。我心痛地说:“你咋弄成这样子了!”,你微微一笑:“谢谢!”。在医生赶我们离开监护室时,你还在给我招手,真有一种生死离别的感觉……

福才,你是大家最好的老兄!

怀念一位记者朋友

听到王科因公殉职的噩耗,我震惊之余,泪眼盈眶。前两天他和一帮新闻界的朋友在北京小聚,饭桌上谈得兴起就给我打来电话,互相间还弟兄般问候了几句,没想到寥寥数语竟成永诀。

和王科认识是在我担任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期间,那时候他刚刚被任命为《人民日报》驻陕记者站站长,我们脾性相投,一见如故,无话不谈,自然成了朋友。

王科个儿不高,但人却帅气、精神,白净的方脸,双棱大眼总是带着自信的笑意,长发飘逸,确有些文人风采,又很平易近人,少了文人的高傲和矜持。才华横溢,处世低调,为人随和,好人缘,直脾气,这就是王科。

党昊是我和王科认识的牵线人,我们相识自然从采访铜川开始,其时宜君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我通过党昊邀请人民日报驻陕记者站作为嘉宾出席,那时候王科刚到陕西,铜川成了他到陕赴任后下基层采访的第一站。我们的本意只是想让他参加一下活动,建立起联系,没想到王科很认真,把活动策划看了又看,决定用摄影报道的形式见报。上万人的活动场面,他一会儿爬到高处,一会儿蹲到地上,天气不热,他却满头大汗。最后见报的照片是从老百姓角度切入的,既反映了活动的隆重,又体现了新农村的新风尚,很生动。这张照片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位置,很醒目。铜川市委、市政府举办“文化建设年”活动,王科认为立意很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得力之举,他不但自始至终参加了活动,而且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使我们受益匪浅。他采写的长篇通讯《铜川党员三兄弟》见报后,在铜川引起很大的反响。这篇通讯成了铜川党员学习的鲜活材料。

铜川陈家山矿难期间,他吃住在现场,在采访的同时,还积极发挥《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对各路记者进行了正面引导,把党和政府对遇难矿工及家属的关心、救援进展情况真实地报道出去,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他到汶川地震灾区采访,返回山西途经西安,眼前的王科是一脸的疲惫、一身的邋遢,同以前的帅气、精干判若两人。在交谈中知道受了很多苦,遇了很多险,也体会到了很多人间真情。后来,听到他被中宣部等单位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我们都感到这是实至名归,也都由衷地为他高兴。

王科是农家出身,对农村有天然的亲近感,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在宜君县尧生乡郭寨村采访时,了解到群众吃水困难,回到西安便马上和省水利厅领导联系,争取到了农村饮水项目。在项目建设期间,他亲自到现场查看,多次给我打电话要求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直到项目完工。他心地善良,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困难的家庭和群众,眼睛就会发潮,把随身带的钱物拿出来支助群众。

对朋友的真诚在王科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为了朋友他什么都能舍得。他一度身体过敏,喝一点酒浑身发痒,但只要我们见面,他总会破例喝几杯小酒。我女儿考上大学,他非常高兴,专程从西安跑到铜川祝贺,给孩子买来学习中需要的东西。朋友到他住处去聊天,他会把最好的书、最珍爱的东西送给你,他爱工作、爱朋友,对家庭更是倾注了非常大的精力,和胡果结婚后,非常希望有一个小孩,因此一度戒烟戒酒,非常认真。胡果去年被评为中国青年十杰,他比谁都高兴,一个一个打电话告诉要好的朋友。夫妻同座的时候,他总是向客人先介绍胡果。朋友间谈天说地闲聊时,每每提起“人民日报那个才女”,他总是一脸得意的表情。

百姓的贴心人,人民的好记者,我们的好朋友,胡果的好丈夫——王科兄弟,一路走好!

(《铜川日报》2009年2月10日发表)

同类推荐
  •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文学消费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作者借鉴西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对文学社会学、文学消费学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开篇《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该文着重阐释了建立在“文学事实”基础上的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出版、图书市场、大众读者、传媒文化、影视生产等对于文学生产的作用和影响,上卷各篇对此都有专题论述。下卷运用上卷的理论成果,从文学消费视野中对20世纪中国各个文学时期的长篇小说作专题研究。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常常忽略了路边的风景。记得早在几年前,我带母亲到南方转了一圈。从湖南的橘子洲头往下一站赶,有近三个小时的路程。当时火车上人满为患,我们连串了几节车厢也没有找到空座位,母亲说不用找了,咱们站在窗口看看外面的景致一会儿也就到了。
  • 2016中国年度随笔

    2016中国年度随笔

    《2016中国年度随笔》由徐南铁主持编选,选取石湾、傅谨、秦颖等人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反思历史与文化、怀念友人、点评文艺作品,臧否历史人物,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性,全书文章以思辨性区别于抒情见长的散文,以视野的广度和历史的纵深感区别于直接针砭时事世风的短小杂文,很多文章读来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能引起读者深思,给读者启迪。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几种理由

    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几种理由

    姬荣,女,陈州城北关人。幼年时聪慧,品学兼优。民国二十七年在开封女高读书时接受马列主义教育,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值陈州沦陷,她胸怀报国壮志,参加了中共淮太西抗日游击队。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陈县县大队副政委、陈县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48年1月,她被派任颍河区土改工作队队长。她工作积极,善于发动群众,敢于与敌人做斗争。不幸于同年3月4日失踪,后经多方寻找,下落不明,成为一大悬案。1955年,经陈县县政府研究决定,追任姬荣同志为革命烈士。
  • 生死扣

    生死扣

    扣子比常小娥大一岁。小时候,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过家家。扣子扮新郎官,常小娥扮新娘子。扣子从家里偷来一块红头巾,戴到常小娥头上,煞有介事地牵着她的手,一边走,一边小声提醒常小娥,你哭呀,为么子不哭了?在扣子记忆中,村里的大姑娘出嫁时没有一个不哭的。可常小娥不仅不哭,还吃吃地笑个不停。跟在后头的小伙伴们一遍一遍地唱:小娥小娥你不哭,转过弯来就是你的屋,小娥小娥你不笑,转过弯来就是你的灶。常小娥笑得更厉害了。扣子没办法,心想,常小娥真是傻乎乎的,长大了我决不找她做媳妇。扣子这样想,不过是一时赌气。
  • 哀家不祥

    哀家不祥

    哀家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可直可弯能屈能伸,镇得住后宫,平的了天下,扮得了少女,当的起后妈,侍奉过先帝,养的起太子,玩的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斥退过死皮赖脸的无知丞相,躲过了不怀好意的搭讪外国使臣,摄政王讲笑话我可以拍桌大笑,小侍卫你要玩文艺我仰望星空。得之你幸,失之你命。
  •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民国才子有一股今日不复再见的气质,在那个独特的时代里,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性格,演绎着人生翩翩风采。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们有着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又曾被多少人误读?本书以唯美的笔触,为读者还原那一段段璀璨的传奇故事,讲述那些民国男子的款款深情,人生得失;为读者拾起那些陨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珍贵老故事,还有那些久违的感动。
  •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通过讲解和生动的举例,对记忆的原理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记忆的种类,判断出自己的记忆类型、记忆等级,本书中,作者抛开繁杂深奥的理论,利用生活小故事层层激活你的大脑,带你突破记忆力极限,检测记忆训练效果,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 岁月与你暖时光

    岁月与你暖时光

    短篇暖文,随意写的。关于学霸与学霸之间的爱情。
  • 玩家愿望系统

    玩家愿望系统

    李悠然得到了一个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系统!第一卷魔幻手机,第二卷女装成名记,第三卷异能教官,第四卷……本书包括但并不限于都市题材,只要你能想到的,应有尽有!
  • 农家娇女要翻天

    农家娇女要翻天

    先前因为身中媚药,整个人都不大清醒,现在解了毒,脑子里的记忆总算也随之清晰了不少。此时……
  • 妾本丝萝

    妾本丝萝

    她本是相门嫡女,一朝封妃,万人钦羡。却不料,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灭门之人正是她的夫君和表姐。重生一世,她发誓,再不与人为善。她心狠手辣!让渣男求生不得,让恶姐求死不能!她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却不曾想,原来变化是从他的出现开始的,幡然醒悟,原来,她的狠毒辣,竟然是他一点点调教出来的!她又能否接受那个腹黑冷面王爷的滴水柔情?一切重来,她不允许自己的命运被操纵!这一世,她要手刃仇人,寻可托付终身的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