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约翰逊:忠实于生活,生活才能忠实于你
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锋、演说家和畅销书作家。他的思想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帮助他们找到可以减少压力、健康生活的简单真理。他曾执笔及合著知名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和《一分钟经理人》(The One Minute Manager)(与肯·布兰佳合著),其他著作还有《珍贵的礼物》(The Precious Present)、《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Yes or No)、《道德故事》(Value Tales),以及“一分钟系列”(One Minute series)的五本书:《一分钟销售》(The One Minute Sales Person)、《好妈妈的一分钟》(The One Minute Mother)、《好爸爸的一分钟》(The One Minute Father)、《一分钟让你更出色》(The One Minute Teacher)和《给你自己一分钟》(One Minute for Yourself)。他的书曾被CNN、《今日秀》《拉里·金直播》《时代》《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美国联合通讯社及UPI合众国际社用作专题报道。
忠实还是不忠实?
我的学习过程一开始非常痛苦,但所学到的却把我带到了一个很棒的境界,让我至今仍深怀感激。
大概是20年前,我才刚开始品尝成功的果实,一切却忽然不对劲了。这就好比河流,到了汇合处就泥沙俱下(这样的苦痛逼迫着我前行,我现在对此心怀感激)。当时经手的几个项目遇到了瓶颈,我面临着经济的压力。祸不单行,我要办理离婚手续。生活的平衡被打破了。表面上看来,我的生活一帆风顺,可暗地里其实已经风起云涌。最糟糕的是,我毫无察觉,被打得措手不及。我的想法跟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自己是忠实于自己的,却发现是自己愚弄了自己。
我抽身脱离了状况一段时间,认真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我选择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可以让人分神,接着花了很多时间在空阔的海滩上来来回回散步。我大脑几乎是一片空白,不知道我的生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独自一人待着,日复一日在水边散步、坐着或是盯着水面,思索着发生的事,思考着得意和失意。
我知道我想要改变,可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错,也不知道如何改变。虽然苦难是很棒的导师,让我决定了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活着,可很自然地,我的内心也想停止折磨。
我纵观了一下自己的生活,将其看成一系列事件的组合。经过长时间安静的观察后,我找到了过去生活的一些规律:成功的部分有其规律,而失败的则是相反规律。对比两者,我意识到,当我知道真相并接纳它的时候,我的生活很顺利;而当我不知道真相或者试图无视它的时候,就陷入了波折,带来痛苦的结果。找到了痛苦的源头,我的“学习之旅”就开启了。
我开始对挑战寻找真相并接受真相兴致盎然,尤其是那些显而易见我却看不到的事实。如今回头再看,事情其实简单得让人尴尬,可我这么多年以来为什么没有看到呢?寻找真相成了我的基石。我意识到,我有愚弄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相信那些不是真相的事情,那我的挑战就是要开始尽可能多地告诉自己真正的事实。
我用“忠实”这个词来指代告诉自己的事实,用“诚实”来指代告诉别人的事实。一旦做到忠实,要诚实也就很容易。对我来说,难的部分是要培养正直的品质——类似慎独。而我领教了“不忠实”,即欺骗自己,忽视或者偏执一词,付出的代价很深重,备受折磨。
一旦“不忠实”,我们就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坚信一件假的事情,我们还会努力说服其他人。而当所有人都走到了这条路的终点,就只剩下谎言,早晚都会感到痛苦。当我环顾世界,我发现所有痛苦的源泉都是真相的缺位。因此,若是我不想再花更多的时间苦苦挣扎,不管是经济方面、身体方面还是情感方面都好,重要的是我得“忠实”,用一切办法看清真相,并告诉自己真正的“真相”。
此外,我还学会了另一课,那就是,当痛苦减轻的时候,我要做的不是严厉苛责自己,而是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仍然要学习,很多时候,也依然振作并享受乐趣。如今,我问自己:“我有保持幽默感吗?”我发现在真相与幽默之间保持平衡非常有益,讽刺的是,非常有利于促进积极性。有趣的是,幽默与积极性并无关联,幽默只是尽量享受当下。
我所写的书里,最喜欢的就是《珍贵的礼物》,因为讲的就是享受当下。这本书是我从放逐自己的荒岛上回来不久后写的,前半部是在从卡特琳娜岛返程的船上写的,后半部分则是一周后某一天在露台上完成的。书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就写完了,我知道不是我写出了那本书,而是书毫不费劲地经过我的手写了出来。
我知道自己逐渐接近了真相,因为个人意识淡了,更加轻松自在。
我领悟到,当忠实真相时,事情很自然就发生了,不需要花费太多功夫。只有在我们不忠实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停下来,说:“等一下,事情出错了。这个太费力了。”
我问自己:“你能感知自己的感觉吗?”一直到在沙滩上久久徘徊之前,我都花费太多功夫去思考,而不是感知。我阅读过、分析过,也思索过。我受过良好的教育(哈佛,梅奥医学中心,皇家外科医学院),撇弃了简单化,敬仰复杂的体系和内容。然而我发现简单其实更加强大——不是纯粹主义。简单是满足所需,无求更多。在我的一生中,没有哪个伟大可行的真理不简单到让我最终认清时几乎感到尴尬。
我的经历教会我另一课,那就是我们的情感,我们的自我,我们的信仰,其实都不十分重要。越是能一笑置之,就越说明这点。一旦撇开这些,在保持高效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很多,因为我们不再是过程的中心;过强的自我意识已经不再是阻碍。对我们自身以及身边的人,这是让我们更加享受生活的好办法。
以前,我做事情尽心竭力,而意识到自己需要放手,相信现实,让事情顺其自然后,所有事情都有了起色。
忠实生活,让我的生活有了飞一样质的提升。我与另一位很棒的女人携手再度踏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拥有了两个小孩,生活美满。对我而言,保持忠实是非常实用的办法。
当然,我必须坦承的是,我偶尔还是会重蹈覆辙,偶尔也会头脑不清,犯下愚蠢的错误,但我希望这些会越来越少。我逐渐意识到,必须时时忠实于生活,对自己和他人都诚实——当然也要享受这个过程。
问题:
我告诉自己的是事实吗?还是只是愚弄自己?
忠于事实还是视而不见?哪个更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