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1800000042

第42章 第四碌 游必有方

离开家门,在外生活,六姐妹都是从高中开始的。

那一年,大姐背着行囊踏上未知旅程。妹妹以为,大姐很快就会回来。不曾想,就算“很快回来”也意味着“很快离开”。从此以后,家里总要隔上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大姐。

这时,是BP机为两地通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镇上,这家里是最早拥有电话的一批人。

最初的电话机就放在草寮靠窗的柜台上。电话铃响,孩子急忙忙接听,然后便要对着门外大喊几声:“阿爸!电话!”

父亲一边走过来一边问:“谁打的啊?”

那时的电话,是父亲的专线电话。孩子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得从电话那头听见父母亲的声音,孩子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得通过一部机子来想象家里的情况……当所有的想不到变成了现实,孩子懂得了科技发展背后的意义。

孩子常能听到父亲朝着电话的那头喊:“帮我CALL……(寻呼号码),让他回电话!”那是父亲有事要联系大姐。

孩子觉着这样的寻呼方式十分的神奇,想着哪天自己也要拥有一个那样的CALL机(即BP机)。当然,其他姐妹到底是没能拥有BP机,因为,手机的发展让BP机成了历史。关于它的模样,妹妹也只能通过哥哥那款BP机模型的小闹钟得知。

又三年,二姐和哥哥也拖着行李出门了。因为邻镇高中离得较近,他们能常常回家,每周至少一次。到幺弟在那上学的时候,来往四轮车方便,幺弟几乎每天都能回家。与此同时,大姐在惠湖上大学,一年才回来一次。妹妹常常给大姐写信,开始读懂难聚又别离的涵义。原来,离别可以那么的平常平淡;原来,挂念可以那么的无声无息。

又四年,妹妹去了县城。此时,二姐在惠湖,哥哥在省城,弟弟也去了邻镇。而大姐,已嫁作人妇。于是妹妹明白了,这世上的人们,都注定要离开最初的那个家。

不过,大姐很多时候还住在家里,因为她在小镇中学教书。每到周末,她再搭车回惠湖夫家。赶巧幺弟正上初中,她便成了幺弟的班主任,幺弟比较顽劣,她就把幺弟座位安排在教室第一排,任他摆明在各个老师眼皮底下。一年之后,大姐生下了小名名。

小镇到县城,三四十分钟的车程。对于那个从没离开过家的妹妹来说,那是仅能知觉到的离家最远的地方。后来放大到城市里一比较,妹妹才知道那是极近的距离。

往届学子在渲染,高中是极忙碌的;无数老师在宣传,高考是大作用的。很多同学忙着备考,没有时间回家。妹妹却还是坚持一周回一次家,于是,他们常笑妹妹有恋家情结。

妹妹是这么思量的:能回家时多回家,将来工作了成家了也许就不怎么有机会了。

宿舍没有电话,妹妹没有手机,父母亲只能等妹妹主动打电话回家。学校饭堂有公共电话亭,妹妹常在那里插上200卡按出那一串熟悉的电话号码。尽管电话通了之后,大家相互之间并没有说些什么。父母亲那头,重复三言两语:饭要吃饱、钱不要省、身体照顾好、学习不要有压力。妹妹这头,除了回答“我会的”就是附和“我知道”。

到填写高考志愿的日子,父亲让妹妹在提前批那里填报都城某大学。

妹妹当即大叫,“不要!那么远!”想着地图上的南北距离,妹妹的泪水都差点掉了出来,“你就忍心把我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父亲皱眉头。接着,轻声细说,“是都城啊……为你将来好的……”

“再好也不去!”妹妹压根听不进。

“你,你现在哪里知道啊!以后你还会反过来感谢我呢……”父亲拿起笔,在妹妹的志愿表上刷刷写下都城某大学的名字。

回头,妹妹拿了橡皮擦,偷偷地把那名字给抹了去。在完全确定填报的志愿之前,志愿表是先用铅笔进行填写的。

过后,父亲发现,可也犟不过妹妹。

父亲仍不放弃地劝说,“你说这都城吧……”

妹妹立刻打断,“是啊,真好啊!可惜和我无缘。”

“你就只记挂着省城×大!”父亲看出了妹妹的心思。

见父女两在争论,母亲问,“填了哪里的?”

“省城的!”妹妹还委屈地向母亲打小报告,“阿爸啊,连都城都要我填!”

“你阿爸啊,也不怕远!填省城就好,哪用那么远!太远啊,啥都不知道……”妹妹对自己不听父亲劝本是有所歉意的,但在听了母亲的话之后,什么愧疚都抛诸脑后了。

妹妹是没出息的,只要是省城的学校,本科还是专科她都不在意。如果可以,她甚至还想选择离家更近的小城市。

孩子远游成才,是父母亲所希望的。让父母亲高兴,这何尝不是一种孝?并且,成才有好收入,才能为尽孝提供经济条件,从而让父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过,妹妹思考不到这点。甚至有一天,她觉得父母亲供她上了四年大学也是一种可惜。远游不一定是“成才”,更多地是“成材”。

妹妹如愿上了省城的大学。两地时空距离的打破,由IC卡变为SIM卡。妹妹有了自己的手机,一指拨键即可听见父母亲的声音,但是她总没能拨出去。“相互之间都不会说话。只到节日时道一声祝福。”

又是一年父亲节。还没等妹妹开口,母亲便笑道:“知是你啊!就知是你啊!”

“怎么知道是我啊?”妹妹笑问。

“就差你啰!你是最晚的一个哦!”

“哈哈,下次我早点打,不让他们抢先!”

母亲开心着笑出了声,接着把电话给了父亲。

“哦,哦,哦,好,好,好,快乐,快乐……”父亲总是这句话儿,不多说,也不多笑。

说完祝福的话语,妹妹不知再对父亲说些什么,而父亲也没有再对妹妹说些什么。这时,电话两头会持续静默几秒。最终,相互寒暄多一两句便挂了。从接通到挂断,往往用时不到一分钟。

每逢佳节,孩子都要想起母亲的话,“过节了,你阿爸会坐在那等你们的电话,一天都不出去。”

电话里说不出话来,妹妹便开始给父亲写信,每两周一封,每次两三页。怕父亲老花眼看不清,妹妹会把字写得很大。

大学第二年,“五一”七天长假被取消了。法定假日从三天减为一天,加上两天挪休,“五一”变成三天假期。“省城回小镇,小镇去省城,来回车费两百多块,要是当饭钱能吃大半个月,三天时间也挺短,车票也不是很好抢。”每到放假,妹妹都要斟酌这么一笔账。

当然,算来算去也抵不及母亲一句,“想回了,就回来。”

这一年,弟弟也到了省城念大学,幺弟也去了他的二姐和两个哥哥曾经就读的那一所高中。哥哥留在省城工作,正和嫂嫂在一起。没多久,二姐嫁出,和二姐夫住在惠湖。

相比省城,惠湖离小镇要近一些。然则导游工作性质的缘故,二姐回家的时候总碰不上其他姐妹。母亲说,“你们假期,刚好是她忙期,而轮到她放假,你们又都走了。”

虽然六姐妹们难得聚齐,但是母亲说道,“这样也好。我的心不会老挂着。”那一边妹妹出门了,这一边二姐回家了。

====《此处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线》====

孩子在家身体不舒服,父母亲能唬一声,“不早说!憋着,就憋着!”

出门在外,父母亲只能对孩子说,“你自己的身体你自己要照顾好。”

每个成功还是不成功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非比寻常的大姨妈。大姨妈不一定每个月准时来一次,也不一定能住上一周,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大姨妈说了算。大姨妈还容易情绪化,动不动就朝人发脾气,掐腰碾腹都不在话下。妹妹也说,“我的好多同学都遭罪了……”有的同学痛得直接晕倒在教室里,有的同学痛得苍白了脸、染红了凳子,有的同学痛得只能躺在床上……“请假,吃药。床上失声痛哭,怎一个凄惨了得!”

因大姨妈不正常造访,二姐上大学那几年也没少受苦。

一次大厅里,除了母亲、大姐和妹妹,还有两个姑姑也在场。“二姐的脸皮薄,总不轻易哭泣。在说起那种痛苦的时候,她抽噎了。”妹妹从没见过二姐那般难过。

独自努力坚强着的人们,并不容易掉眼泪。经常地,他们根本没想去哭也忍住不哭,而当有人关心过问的时候,泪水就会不争气地淌下来。电视上的角色也是这样演地,饱受苦难坚持多日而不晕厥,一旦见到自己人,立马就能倒下去。在足以信赖的人们面前,他们会不由地卸下防备,不由地心生委屈。

看二姐落泪,母亲眼眶也红了。“你这孩子怎么没顾好自己的身体……这么严重都不去看医生……”

长辈们开始聊主意,各种民间秘方,各种注意事项。妹妹也一旁听着并祷告着,“再来大姨妈,但愿姐不会还痛着。”

孩子远行,会伴随着父母亲的牵挂乃至忧伤。

很长一段时间里,哥哥不住咳嗽。前往都城出差的那天下午,哥哥打电话回家,妹妹接的。春节刚过,妹妹学校还没开学。哥哥说:“你和阿爸讲,今天下午,等一下两点钟我就要出发去都城了!不要让他以为我是骗他的。”

妹妹没有转告父亲,只和母亲说了这事。母亲笑着说了个字,“癫。”

覃西有习俗,新婚添丁要到宗祠点灯添油钱。“灯”音同“丁”,“点灯”音同“添丁”,人们认为点灯是添丁的佳兆。前年元宵以后,只要家里添了新成员——添了“丁”,不论男女,到了年初十三这一天,家里便要挑一对红灯笼,先在灯笼红纸上写好姓名,然后再欢天喜地把红灯笼挂到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来象征家中添丁。之后家里还要大摆酒席款待亲朋好友。贺添丁,敬祖公,吃丁酒,煮丁茶,好不热闹。

哥哥和嫂嫂正是结婚第一年,按照习俗是要回覃西老家点灯的。但是,他们工作抽不开身。所以,这电话是哥哥生怕父亲有疑虑而专门打的。

其实,妹妹在接电话之前就已经听到父亲在说,“你哥他没时间回来,这也没办法啊,就由咱替着去啰……我啊,就怕你哥嫌我……”

什么时间打电话,打电话目的说什么,父母亲都会事先考虑好。

“他上班了,打电话不好。等会儿,会嫌我的。说得太多,他也不喜欢……”

“一群孩子都要工作。又让孩子请假,不好。”

“等一下我啰嗦两句,你又要嫌我了……”

不是不想给孩子们打电话,他们是生怕被嫌弃。“一旦来电,那一定是他们有事要说。事情一说完,电话就挂断。”父亲经常是一两句话把事情交待完就立刻挂电话,甚至不等电话那头的孩子是否还有话说。

到了都城,哥哥又打了个电话回家,依旧是妹妹接的。父亲不在,母亲在洗澡。

妹妹对浴室里的母亲说,“哥哥打的,他说等一下再打过来给你。”浴室里传来一阵阵哗啦啦的水声,母亲却是洗好出来了。

电话铃响在三十分钟后。

“身体怎么样……多吃些凉的……多穿些衣服……药要吃着……”挂了电话,母亲对妹妹说,“你哥在都城,冷啊!说是下雪了!”

停了几秒,接着说,“咱这里天气很暖啊。”

过了一会,又说,“都城,那冷啊!”

没多久,还在说,“你哥那边冷着哦……”

隔几日,父亲从外面回来,一进屋往大厅椅子上一坐,就笑着蹦出句词来:“都城同×堂润肺止嗽丸!”

弟弟和妹妹都听蒙了,“嗯?”

父亲没解释,只对弟弟说:“给你哥发个短信,就写‘都城同×堂润肺止嗽丸’。”

弟弟一头雾水,“啊?什么什么丸?”

父亲又重复地说了两遍药名。弟弟一边按着键一边还在“啊、啊”疑惑着。

“同×堂啊,在都城的,肯定有卖,你哥懂的,就这么发个药名过去就行了。”父亲如是说。

妹妹心想:又打哪听的药名呢?想必到处寻方子去了吧。

====《此处填不了空行所以分割线》====

孩子们一个个都出门了,若不是大姐还在小镇教书,家里恐怕只剩父母亲两个人。空巢,已是乡镇普遍存在的状态。

除了大姐,还有小名名也陪着父母亲。“有个小孩子闹着,家里不至于太冷清。”妹妹上大学那一年,大姐离婚,把小名名带回了小镇。

放学回家,大姐会和父母亲聊起学校发生的那些琐事。

今天哪个学生惹她生气了,今天哪个老师算错帐了,今天哪个路上搞笑了……大事小事,喜的悲的……是诉苦,是分享……

妹妹想:下班回家看到阿爸阿妈,和他们说说当天发生的趣事,我以后如果也可以这样,便知足了。

在这世上,有很多人会喊你的名字,用着各种各样的方式。然而,当你许久以后回到家中听到父母亲在呼唤你的名字的时候,你会在一刹那间恍然,只有那样喊着你的名字的声音是世上最最亲切且最最动听的声音。

同类推荐
  • 你的最后一个约定

    你的最后一个约定

    如果一切还能回得去,我身边可不可以再拥有一下你,即使结局不完美,
  • 不忧离别

    不忧离别

    有人说、相识是为了更好的相遇;而在我眼里相识只是离开的开始。相识一场、离别一场,究竟是谁要离开谁?
  • 旧城家事

    旧城家事

    以家史为蓝本,几代人的真事为主线,略加虚构串联而成的小说。折射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贫富差距、以及生话在底层平民的痛苦。反映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本书写到过去上海、苏州各阶层的生活、风土人情、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情义无价和冷暖的人生百态。
  • 工者足迹

    工者足迹

    打工者的遭遇,面临职场的腐败,他们要做出何种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奋起反抗?面对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罢工潮,那些高管们用什么手段拯救企业?最终,是什么压垮大企业的最终原因?是工者?还是腐败?
  • 傻子阿七

    傻子阿七

    痴傻半生,可得一刻清醒。活着,是最大的权利。阿七本是大二学生,有一妹妹,家境小康,但却由于一场大火,他的家毁了,父母妹妹都失踪了,他也在大火中被呛到。之后,整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痴痴呆呆的,偶尔清醒,也持续不了多久。他本天之骄子,是班上的拔尖人物。可惜,这场大火把他的一切都烧没了。他该怎样活着,天知道。
热门推荐
  • 异界之南若雪

    异界之南若雪

    以为已经死去的自己,却没想到在另一个世界仍旧继续活着
  • 更大的福利(节选)

    更大的福利(节选)

    “如果你要受苦,你应该为了国家利益而受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于1948年向因建设希拉库德大坝而背井离乡的村民如是说。我站在小山上放声大笑。我坐船从Jalsindhi横渡纳尔默达河(Narmada),登上了对岸的一块狭长陆地,从那儿,在几个低矮、荒秃的小山顶之间,我可以看见部落Sikka,Surung,Neemgavan,Domkhedi的所在地。我可以看见它们敞亮通风又娇弱的家。我可以看见屋后的田地和森林。我可以看见小孩子赶着他们的小山羊一路小跑,就像装了马达的花生米。
  • 力量代价

    力量代价

    未来世界,上天给人类开了玩笑,让人类突然有了一股神秘力量,这更像是更高的进化。虽然力量无罪,但这取决于在什么样的人使用!我们的主角卢瑟将会在他的成长之路上,会见识到人类得到力量后,将会呈现的样子!
  • 2050超级大国

    2050超级大国

    一百年前,没人可以预言美国会成为威震地球的超级强国;五十年前,没人敢去预言横行霸道的苏联会突然崩溃;三十年前,没人能够预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 那么,展望四十年后,谁将主宰地球?谁将成为2050超级大国的种子选手呢?本书为你分析2050超级大国。
  • 异境仙踪

    异境仙踪

    现代文明与修真者之间的碰撞会发生什么呢?
  • 象棋与围棋

    象棋与围棋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目前围棋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棋类游戏。围棋棋盘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整体性、对称性和均匀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象棋与围棋》适合大众阅读。
  • 盛夏之约

    盛夏之约

    凌芳馨二十多岁的年纪,早已离开学校,她进入新的公司,默默无闻三年后,终于成立了一个女子组合,这一年,她正式在韩国出道。刚出道的她们,知名度很低,走在大街上都不会有人认识这几个人,但是凌芳馨相信自己,她始终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大明星……
  • 重回十二岁

    重回十二岁

    张小寒重生回到12岁。母亲暴躁、脾气坏,父亲偏心、愚孝。弟弟娇纵、贪婪。奶奶嫌贫爱富,心机深沉;爷爷软弱,无主见。还有出嫁的三个姑姑,一个比一个难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里,张小寒感觉不到丝毫的幸福。唯一庆幸的是,读书的权利未被侵夺。不过,姐弟俩的待遇,天差地别。长辈不着调,家庭不和,弟弟被娇纵坏了,走上不归路,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前世,她因为这样的家庭,被人瞧不起,被人嘲笑,和相恋四年的男友分开,甚至最后被害了性命。这一世,有过往的记忆,有随身的空间,她绝对不会再让旧事重演,绝对不会再让别人摆布她的人生!十二岁,卖空间山货,挣钱藏私房;十二岁,努力读书,为谋好前程。十二岁,是在沉默中积累,是在勤奋中创造未来!!
  • 八荒武神

    八荒武神

    真武大陆,万族林立,群雄割据。一个个绝世天才如雨后春笋涌现,在这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年代,热血激烈的争夺属于强者的荣誉,追寻着移山倒海,飞天入地的强大力量。少年罗成,自困境而出,仅凭手中三尺锋芒,披荆斩棘,闯入这个广袤无际,又是精彩绝伦的武者世界,演绎着自己的传奇!绝世武神,横扫八荒!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一个不会讲故事的总经理是做不好营销的!一个优秀的营销家,也一定是个“故事大王”,与其给客户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倒不如给他讲一分钟的小故事。本书分别从品牌、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等9个方面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篇经典营销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饱含着营销智慧,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让您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吸纳营销精华,掌握营销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驶营销的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