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000000004

第4章 国人暴动

(先秦)佚名

【导读】

本文选自《国语》卷一《周语上》。

西周中叶以后,戎族越来越多地骚扰周的领地。周昭王征伐南方的荆楚,结果兵败身死,自此周人渐渐在戎族的反复骚扰下疲于奔命。至周厉王之世,四境戎族肆虐,南方的荆楚一度侵袭洛水流域,威胁成周。厉王在位后期,边疆诸侯又勾结戎族叛乱。叛乱尽管被平定,但是西周军队损失惨重。王室渐感用度困窘,遂有意开发新的财政资源。厉王专利山泽之事,就发生在上述背景下。

居于都城之内的贵族、平民号称“国人”,与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宗法联系,对政治亦有着不小的影响。西周尽管号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周王以土地、士民分封贵族,实际上是周代向来的政治传统。在王畿之内,国人与王室共享自然资源,亦是流传久远的习俗。周厉王有意破除由来已久的惯例,独占共有的资财, 甚至增加赋税。厉王专利使国人之中的贵族颇受损失,而自然也不免波及平民。贵族和平民愤愤不平的反抗受到厉王的镇压,结果引起前者史无前例的报复举动。贵族、平民以及他们组成的军队发动反抗,围攻王宫,厉王被迫流亡外地。此后王畿地区的政治由贵族联合维持,这一段王统中绝的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共和”。

共和十四年后,贵族迎立厉王太子,是为周宣王。周宣王继续整理财政,并与戎族交战,反复拉锯。宣王之世尽管号称“中兴”,但是并未使西周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宣王晚年,形势已经十分窘迫。幽王继位后,叛乱贵族联合犬戎攻入都城,幽王被杀。自此西周王室难以立足于丰、镐故地,唯有东迁洛邑,依附东方诸侯。

厉王虐,国人谤王[厉王:周厉王,名胡。公元前878年即位。国人:国都里的平民。]。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邵公:周厉王的卿士,周朝初年大臣邵康公之后。不堪命:指无法忍受厉王的虐政。]!”王怒,得卫巫[卫巫:卫国的巫者。],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道路以目:人们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示意打招呼。]。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弭谤:制止对自己的指责。弭,消除。],乃不敢言。” 邵公曰:“是障之也[障:本为防水的堤。意谓厉王只是用强硬手段堵住人民之口, 而没有真正消除指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壅:堵塞。], 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列士献诗:诸位士人去献诗讽谏天子。周的士据说分为上、中、下三等,有责任对天子提出规劝。],瞽献曲[瞽献曲:乐师进献乐曲。瞽,瞎子,古代乐官多由瞎子充当。],史献书[史献书:史,指掌管古代典籍的史官。献书供天子作借鉴。],师箴[师箴:少师规劝。师,少师,乐官。],瞍赋,矇诵[瞍赋,矇诵:由瞎子朗诵那些诗与规劝的文字。瞍,没有瞳孔的瞎子。矇,有瞳孔但不能视物的瞎子。],百工谏[百工:从事各种手工生产的人。],庶人传语[庶人:平民。因其无法直接接触天子,故说“传语”。], 近臣尽规[尽:通“进”。或说为“穷尽”。],亲戚补察[亲戚:王族大臣。补察:补齐过失,察其是非。],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耆、艾修之:上了年纪的人提出告诫。耆,六十岁的人。艾, 五十岁的人。],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原:平坦的土地。隰:低下潮湿的土地。衍:低下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的土地,谓产生人类衣食资源的地方。[],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行善而备败:推行好的,防备坏的。],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其与能几何:意谓能坚持多久,也有解释为有谁拥护你呢。]?”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三年,乃流王于彘:指公元前841年,西周的贵族、平民发动“国人暴动”,周厉王仓皇逃到彘。彘,今山西霍县。]。

厉王说荣夷公,芮良夫曰[芮良夫:周大夫芮伯。]:“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利:土地、山林、湖泽等资源的收益,专利就是指独占这些收益。],天地之所载也, 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大雅》曰:‘陈锡载周。’是不布利而惧难乎?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 王而行之,其归鲜矣[其归鲜矣:归附周王者就少了。]。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享:贡献。],王流于彘。彘之乱,宣王在邵公之宫[宣王:厉王之子,其时正避难于邵公处。],国人围之。邵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怼而怒乎[怼:恨。怒:使气。]!夫事君者险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宣王,宣王长而立之。

【延伸阅读】

财政专有制度的演变

周厉王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国君权威更强的各诸侯国相继推行财政专有政策,以增加国用,维持更庞大的政府和军队。管仲在齐国“官山海、官天财”,由国君专有山泽的收益,以后又进一步扩展到拥有盐铁之利。财政专有政策实行后,齐国国用大增,日后“尊王攘夷”的用度多依赖于此。商鞅在秦国变法,实行“壹山泽”,将山泽之利收归国君, 又使官专营盐、铁、铜、林、苑诸业。经过商鞅的变法,秦王室收益大增,权威亦大大增强。

随着财政专有政策的施行,诸国的官制也渐渐发生变更。原来侍奉国君私人生活的官员,因为负责专利,日渐演变为重要的财政官员。其治下的官署,也发展成政府内负责督导财政、税收、手工业的庞大官署。其中秦国的此类官署称为少府,一直延续到秦兼并六国后,成为帝国时期的重要官署之一。这一制度也被后来草创于秦国故地的西汉继承。

故而在秦汉时期,财政由朝廷和宫廷的财政官分理。汉代的宫廷财政官不仅专有山泽、盐铁之利,还征收部分人头税、商业税,并负责铸造钱币,其管辖的收入一度远超于朝廷财政官之上。而宫廷财政官署开支也同样不菲,它必须应付宫廷、朝廷用度,对官员、贵族的赏赐,为应付财政危机而对朝廷官署拨款,等等。学者估计秦代少府也是实际负责帝国财政的官署,汉代宫廷财政官署收支之大,或者受到秦代制度的影响。秦代以后,朝廷官署主持的财政事务日渐增加,日渐超过了宫廷官署。随着收支和职能逐渐被移交给朝廷,少府也渐渐恢复到其往昔宫廷供奉的职能。随着君主专制的巩固,原本依附于国君的官署,渐渐发展成帝国的正规官署。

同类推荐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书写卢沟桥建成后八百多年间,作为一种象征被铭记的人、事、物,她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抗战风云及其历史象征意义,她与北京、中国的精神纽带,与“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新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部重新发现卢沟桥之美、北京城市脊梁之厚重的历史地理之书,也是一部张扬卢沟桥精神,发出中华民族“醒狮”宣言的时代风貌之书。
  •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以孝励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励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通过对旌表制度的源流与流变、旌表的方式与流程、旌表的事例与作用的论述,以使读者能够对古代孝与旌表制度有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热门推荐
  • 三世情缘诺不轻许

    三世情缘诺不轻许

    第一世:一世宿缘似梦浮华(唐朝)性格迥异的三个人被命运牵绊在一起。寻千幽:“如果有来生,我想成为第一个住在你心里的人。”小余:“若有来世,我愿陪你终老,永不分离。”徐天霖:“放开你是我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事,下辈子我会紧紧抓住你的手,绝不再放开。”他们这一世的宿缘,似梦浮华。今生种下的因,来世又会结出怎样的果?第二世:乱世情深奈何缘浅(民国)一场千年的遗梦再次将三人的命运牵绊在一起。沐熙楠:“我会在来世等着你。”莫子鱼:“你还是最初的模样,不曾改变分毫。”林睿霆:“一缕归魂伴伊人。”他们情深缘浅。相遇,分离,重逢,这一世谁偿了谁的债?第三世:寻梦奇缘相惜莫离(现代)这一世,所为何来?司徒然:“我何其有幸,无论在你的梦里还是现实里,我都是你的最爱。”游思瑜:“我心中不可或缺的最爱,只能是你,必须是你。”相爱莫弃,相惜莫离。诺不轻许,许则必为。ps:唐朝+民国+现代,双男主设定,三世情缘,三段不一样的爱情故事,总有一款是你的菜!
  • 权谋

    权谋

    “喂,是小姐吗?”话筒的一侧传来了急迫的声音。“嗯?是阿杉吗?”“是我。这个……老师在家吗?”“爸爸昨天去大阪了,说是今天夜里回来,不过还没到家呢。你现在在哪儿?你不是去隐岐了吗?”“啊,这个……”阿杉模棱两可地回答着。阿杉五天前和有贺一起去了隐岐岛。该不会是出了什么意外吧?一种不安的预感掠过由纪子的心头。“阿杉,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吗?”“……”话筒的另一侧静谧无声。“喂,喂,怎么啦?阿杉!”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诱爱成婚

    诱爱成婚

    前男友和闺蜜在了一起,居然还大摇大摆的订婚,宁夏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这时候,某男出主意说,你嫁给我吧,咱俩闪婚,日期就定在你的前男友订婚那天,抢了他们风头,咋样?宁夏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猛点头,一拍即合。直到婚后某天“喂,老公,咱俩啥时候离婚啊,不是说好了,当初是假结婚吗?”?“离婚也行,不过当初我娶你,可是耗费了一千多万啊,要不,老婆,你先还钱?”“呃……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命就算了,我就要你一辈子吧?”于是,宁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闪婚,被人给按在结婚证上一辈子。
  • 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有的就是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由冯广维编著。《有的就是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讲述了:草根出身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饱尝了草民生活的艰辛,经历了贪官污吏给社会带来的沉重灾难,所以立国之后便对贪腐官员实施了难以想象的残酷惩治,剥皮实草便是当时的杰作,一时间人们谈官色变,避之如虎。但人们一旦走上官位,便抛掉了恐惧,不遗余力极尽各种手段,疯狂地中饱私囊,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锅也在所不惜。晚年的朱皇帝大惑不解:贪腐犹如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人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究竟所为何来?其实整个明朝,贪腐之风恐怕是历朝历代最严重的,最后甚至皇帝也带头大捞私财。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全能影后

    重生全能影后

    本文女主不傻白甜,不圣母。女强,有无cp待定,有无男主待定。
  • 天外天机

    天外天机

    让生活的点滴充满在玄幻之中,愿人生也找到了真谛,让幻想的绚烂融入生活的地气,让情趣实在没有太多的虚无。把段段的历史故事融入今世的人们进入,把尘世的种种融入想象去捉摸人生的密码,把当代人退回到过去的遥远,把当代人融入到未来的将来……凡此种种,拥有也许多多,失去也许多多,付出也许多多,意义也许多多,更想用如下这首诗表达对今世的感悟:为财已欲人间事,树木花草各生心。人生有幸也有苦,人生有苦也有幸。先甜别走后生苦,先苦会将甜后生。心为财心成孤心,圆了此心成孤心。法有青天之日眼,凡心云雨雷警声。见恶罪恶义镇恶,见罪罪恶正镇罪。人生立树风风雨,人生流川曲曲折。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