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9500000006

第6章 非敌亦非友:三家大夫

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一个人能够达到什么高度,很多时候,和选取什么样的人做对手有关。一个人能成为伟人,多半由于他的人生中,碰到了一个伟大的敌人。

孔子一生几乎从不攻击人,只有鲁国三家大夫是例外。《论语》中,三家勉强可以算作孔子的对手。

三家的祖先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以三家也称“三桓”。三桓世居鲁国高位,季孙为司徒(总理),叔孙为司马(国防部长),孟孙[5]为司空(建筑部长)。他们有点像《红楼梦》里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相互照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三家权力,并非来自选举或国君任命,而是源于世袭。世袭制的结果是,天子、诸侯和大夫,相对独立,不存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悲剧。但各个系统独自为政,也容易产生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的乱局。

《八佾篇》开卷写道,季孙在自家厅堂内,跳起了八八六十四人的群舞。按照礼法,这种舞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享用。孔子拍着桌子骂,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还说,三家祭祖时,竟然唱着《雍》撤掉祭品,这算怎么回事?《雍》是《诗经》的一首诗。它的歌词大意是,诸侯助祭,天子主祭。诸侯静静地立两旁,天子肃穆地立中央。这首诗只有天子祭祖时才能演奏。三家侵权,孔子又一次发出了讨伐的声音。

孔子年轻时曾在季孙家工作过。《史记》记载,孔子出身不好,家境很穷。长大后,为季孙家管理仓库,负责食品草料的采购供给。孔子还做过季孙家放牧牛羊的头儿,把牛羊养得都很肥壮。在季孙家的从政,是孔子走向社会的第一课。此时,季孙是孔子的老板,还不是对手。

人到中年,孔子当上了鲁国的司空。宦海浮沉中,孔子和宰相季孙开始了第一场对手戏。当时,鲁国有一棘手的历史问题。季桓子的父亲季平子与鲁昭公矛盾很深。昭公死后,季平子反对昭公和列祖合葬,就把昭公埋在了鲁公陵园的外侧。

孔子上任后,十分不满这种非礼行为。他就派人挖了一条深沟,将昭公墓和先主的陵墓圈在了一起。孔子对季桓子说:“贬低君主,彰显自己的罪过,不合乎礼制。我把他们圈在了一起,可以掩饰您父亲(季平子)曾经的过失。”季桓子听了孔子的话,反对也不好,赞成也不好,只好默许了孔子的行为。孔子坚持了法律原则,又给上级找到了可下的台阶,打赢了和三家的第一仗。

按照我们的逻辑,戏的主角是英雄,对手一定是坏蛋。孔子是红脸的圣人,三家必定是白脸的奸臣。然而,三家实际并不特别坏,他们对孔子十分客气。《论语》中,孔子多次批评三家,但从未记载,三家向孔子发难。反而,三家向孔子问“政”问“孝”,竟达十多处。孟孙甚至将子弟送到了孔子门下学习。像孔子年轻时一样,孔子的学生大多在三家任职。冉有、冉雍、子路都做过季氏宰,即季氏总管。

在我看来,三家和孔子的对立,并不是出于私人恩怨,而只是因为政见不同。这种不和,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鲁国国君饱受三家的折磨,三家同样深受家臣的欺凌。三家礼遇孔子,吸纳孔子弟子从政,是想借助孔子这股独立的力量,去除政在家臣之弊。而孔子一辈子都想推进鲁国的政治改革,恢复国君权威,降低百姓税负,建立礼法秩序。这些改革开始的时候,三家并不反对。但改革是把利剑,伤人在所难免,堕三都就是开始。孔子命子路拆毁三家家邑的城墙,三家猛醒,孔子改革下去,必从根本上动摇鲁国的利益分配格局。

堕三都失败,孔子和三家彻底决裂。孔子悲凉地离开了鲁国。孔子周游中,在很多国家短暂地做过官。孟子将孔子的仕宦经历概括为三类:见行可之仕、际可之仕、公养之仕。“见行可之仕”是见有机会推行自己主张,才去做官;“际可之仕”是遇到了一个贤明的君主,才走进仕途;“公养之仕”是由于国君养贤,孔子才象征性地出山问政。

孟子说,孔子只有在季桓子那里是“见行可之仕”。只有季桓子时期的仕途,最有可能实现孔子的理想。季桓子给予孔子充分的信任和足够的权力,推行改革的理念。而在其他君主那里,孔子的主张,并没有得到认真对待。这些君主承诺给孔子的,大多是空头支票,永远没有兑现的日期。

孔子的仕途,走的是下坡路。一站比一站不如意,一程比一程更恓惶。孔子周游,带着弟子,带着理想,奔走在寂寥的旷野。《新约》里约翰大声疾呼:“你们悔改吧,天国近了。”然而,茫茫大地并没有温暖的回声。孔子也是如此。他大声呼喊,想叫醒在铁屋子里装睡的国君。但没有人相信,一个外乡人的政改方案,能够挽救这个已经腐烂的春秋。

孔子四处碰壁之后,鲁哀公十一年,回到了鲁国。这时,季孙家已换了当家人。季康子当上了季孙新首领。

季康子的当政还有一段插曲。《左传》记载,鲁哀公三年秋,主政大夫季桓子病重,留话给家臣:“我死之后,如果夫人生的是男孩,就做季孙的首领。如果是女孩,侧室所生的肥可做继承人。”“肥”就是此时已过而立之年的季康子。季桓子去世,季康子任季孙代理掌门。季桓子下葬后,夫人生产,诞生的是个男婴。家臣奔向朝廷报告,当时季康子正陪同鲁哀公处理朝政。季康子听到消息,一言未发,就走下了朝堂。鲁哀公立即派人探视新生的季孙之主,但婴儿已经死去。婴儿是谁杀的,《左传》没有下结论。但季孙新主的死,代理族长季康子受益最多,显然嫌疑也最大。

这就是春秋。和历史上所有朝代一样,权力的更替总是伴随着隐秘的算计和残忍的杀戮。这种机制下的胜出者,本性上充满了对暴力和权谋的崇拜。孔子一辈子宣讲仁爱,其实就是想给时代一服解药。消弭这种潜规则主宰的斗争,建立一个人人免于恐惧的社会。只不过,孔子的这种主张,如同向风喊话,传得很远,消散得也很快。

孔子最后一次向风喊话,是在鲁哀公十四年。那年孔子七十一岁,距离辞世还有两年。齐国执政大夫陈成子杀害了齐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孔子沐浴更衣,早早来到了朝堂。老人请求鲁哀公,举兵讨伐陈成子。鲁君问,“齐强鲁弱,发兵讨伐,有几成把握?”孔子答,“陈成子弑君,多数齐国人也很气愤。如果以鲁国全国之众,加上齐国半国之民,打败陈成子,不是没有希望。”哀公叹了口气说,“你还是跟三家商量商量吧。”孔子找到三家,三家无人出来就事态发言。三家用沉默给了晚年的孔子最后一击。

从孔子的经历可以看出,孔子一辈子都想在政治上找到朋友。鲁公、三家、各国诸侯,也都曾经在孔子的朋友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孔子也希望,这些执政者能和自己一起,匡正那个颠倒的时代。或者给他一支杠杆,来撬动这个已经快要停止转动的地球。

为他人而忧,其实就是为自己而忧。为他人说话,就是为自己说话。把违反底线的人视为敌人,也就和真理成了朋友。对于礼崩乐坏的社会,每个人都保持沉默,自己也将成为礼崩乐坏的受害者。

客观上来说,孔子遇到的当权者,对他都不薄。这些人提拔他,任用他,给他很高的俸禄。但孔子并没有因为私恩,放弃政治公义。当这些执政者混乱礼法、大开杀戒时,孔子一定会强烈地抗议,发出良心深处的最强音。朋友不遵守底线,在孔子那里,就成了必须讨伐的敌人。

孔子反复说过一句话,来为此类的抗议作注解。他说,我忝列过大夫之后,不敢不把我的意见坦诚地说出来。哪怕这种真话,得罪了权贵,也要说出来。因为自己当过大夫,对国家便永久有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发展到后来,其实就是杜甫的“穷年忧黎元”,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

为他人而忧,为族群而忧,是一个国家兴旺的根本。相反,一个群体,如果普遍地缺乏这种责任感,普遍地对他人的苦难,持久地保持冷漠。那么,这个国家,迟早会面临灾难。所有的人,在这场灾难中,将无一幸免。

德国牧师马丁·尼默勒写过一首短诗,就曾沉痛地预言过普遍冷漠导致的代价。他说,“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最先他们逮捕共产党员》)

为他人而忧,其实就是为自己而忧。为他人说话,就是为自己说话。把违反底线的人,视为敌人,也就和真理成了朋友。对于礼崩乐坏的社会,每个人都保持沉默,自己也将成为礼崩乐坏的牺牲品。

孔子时代,这个道理,已经应验。孔子劝谏鲁哀公,讨伐弑君的陈成子,哀公没放在心上。十一年后,哀公走上了和齐国国君一样的命运之路。三家大夫共同攻打哀公,哀公出逃,终于死于非命。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根源何在。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 墨子:庶民社会的主张

    墨子:庶民社会的主张

    礼教本身就是祸乱之源!墨子雄辩滔滔地向儒家阵营发起攻击。他是思想家,更是行动派。本书以墨子及墨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为线索,勾勒出了墨子及其学派的思想和实践活动的轮廓:墨子出身于庶民阶级,却主张封建礼教本身就是动乱的根源;墨子雄辩滔滔,以“兼爱”为武器向儒家阵营发动猛烈攻击,反覆冲撞层层壁垒,批判封建礼教支持者言行不一、矛盾可笑;墨家不是只会辩论,他们同样重视身体力行,墨子提出“非攻”主张,也亲自带领门徒为实践信念而奔走于各国,用行动证明,在那样的乱世中,墨家的主张确实有其合理性,也深具价值。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风从何处来

    风从何处来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文学、电影、戏剧、文化、社会。每一部分均选取具有代表性名家,说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社会的现状和未来,这些文章均复杂深刻而耐看,从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如何规划自己,如何看待社会,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有怎样的期许和渴望。这本书里,你看不到夸夸其谈的虚伪激进,你看到的,是真挚和真诚,是如何用真诚之心直面自己、面对他人。
  • 傅斯年讲国学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的历史根源。本书以简体横排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对于晦涩难懂的部分给予读者注释。
热门推荐
  • 暗网争锋

    暗网争锋

    一次监狱改革,换来一场震惊全国的越狱;一次金库大劫案,牵出蠢蠢欲动的黑客团伙;一个黑客,仗着身后犯罪集团提供的支持,肆无忌惮地挑衅我公安系统的权威。王天络,一个入职公安系统的菜鸟,也是网络安全前沿的战将,他将如何还击,上演一幕引人入胜的暗网对决……
  • 墨少请指教

    墨少请指教

    “学姐,学姐,有人欺负我。”某个腹黑墨,可怜兮兮的看着女人。暗处的暗卫不齿自家主子的作为,明明就腹黑、残忍的可以,还非要装小可怜。关键是有人还当真了。女人浑身散发这冷气,及其的护短,手指上银针一闪,“人呢?我已经有些日子没有练习银针扎人的技艺了。”身边的暗卫浑身发抖。这女人的可怕,他们可是都见识过的,简直腹黑的跟他们家主子不分上下。莀子的书友群号为:823853278
  •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如何与异性交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陆先生的隐婚蜜爱

    陆先生的隐婚蜜爱

    她被未婚夫背叛,家破人亡,而他需要一个妻子堵住家人的嘴。他说:“女人,只要嫁给我,护你报仇,有求必应。”她以为只是一场无关感情的合作,谁想婚后却......她抗议,他却勾唇一笑:女人,你还有什么不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 俏厨娘,秀色田园

    俏厨娘,秀色田园

    文艺版简介:他说:等着我,我会回来娶你。守着这句话,她等待了三年。三年过后,良人骑白马而来,而她已嫁作人妇,笑问一声:客从何来?==抽筋版简介:夏帆同学,因为加班过劳,一睡之下,居然穿越了,而且很惨痛的穿越到了被抛弃的四岁寄养女夏小鱼的身上。寄养在楚家十年,一朝被推还夏家,夏小鱼的生活不得不重新开始。继母骄横,继妹刁蛮,可是夏小鱼姑娘也不是随便任人捏的软柿子!斗继母,治刁妹,惩恶少,弱小女子也能生存自立。开起了饭馆酒楼,打羸了擂台,混成了小镇第一食府。
  • 斗罗大陆之苍天之神

    斗罗大陆之苍天之神

    一级神祇苍天之神,因为系统的一个任务,来到斗罗大陆,开启了他传奇般的一生。一句话,这是段小飞装逼的故事。群号:921572337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神仙感遇传

    神仙感遇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暴风雨

    暴风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