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500000012

第12章 他改变了很多人的文学基因

——写在徐迟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

今年10月15日是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徐迟先生的百岁诞辰日。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们无不以感恩之心怀念徐迟先生。

毫无疑问,徐迟先生发表于1978年1月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闪耀的代表作。曾记得,当年《哥德巴赫猜想》给因“文革”而沉闷和压抑了十余年的中国所带来的那股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科学春天”之风是何等地强劲!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后来以昂首阔步的豪迈姿态走向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一首无法叫人忘却和永远不可抹杀的中国走入新时代的激情战斗曲,它通过奔放浩荡、感情丰沛、入情入理的艺术感染力,让多少年来那些躬着腰为共和国拉车、却得不到起码尊重的知识分子重新扬眉吐气;让人类用自己独有的聪明与辛勤劳动锤打出的知识,从臭气熏天的垃圾堆的最底层,重新回到了神圣的殿堂……让整天撕着课本打架的学生重新回到了安静的教室,让牢监农场里的工程师、科学家重新回到了实验室和科学院,让千千万万“臭老九”再度感觉自己有了生的希望和活着的价值,一个文明古国的伟大历史从此也就揭开了全新的时代画卷,而这个时代画卷上呈现给世界的是中国式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于是,一个文学家所塑造的名叫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者”,向我们走来,成为民族的榜样和知识分子的代表。文学的力量何等之大!大到我们整个社会在一天之内以惊天动地、惊涛骇浪、惊心动魄之势,完成了对科学、对知识、对知识分子评价的彻底颠覆。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在30多年前带给中国的伟大贡献,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以特别的感恩之心感谢和纪念徐迟先生的原因所在。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行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命运变化,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对世界和整个人类发展所作出的推动与影响,与一部由中国人写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作品和一个叫徐迟的作家有没有一点关系?回答是肯定的,而这份肯定让同样是一名报告文学作家的我,由衷感到无限的荣耀和文学的崇高尊严。

《哥德巴赫猜想》和徐迟先生对一名普通的作家的影响同样是深远而巨大的,这种深远和巨大有时无法想象。因为大家都知道,人的基因是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我们的生命基因无法改变,但徐迟先生和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则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基因和事业基因。我便是其中之一。现在许多人都称我“报告文学作家”,而我自己也从没有否定过这样的职业称谓。其实,大家并不知道,我最初的文学之路是从诗歌和小说开始的,诗歌写作是因为朦胧的爱情而激发出来的;小说创作是因为上世纪70年代末,我与我的战友们经历了在南方中越边境上的那场自卫反击战争;如果不是今天的纪念会,我早已忘记了自己曾在20多岁时写过和出版了第一部名为《东方毒蛇》的长篇小说。我的最后两部中篇小说《第二道战壕》和《橄榄绿》,分别发表于1982年和1984年。然而之后的30余年里,我再没有写过小说,为什么?因为有一个人动员和鼓励我去做了另外一件事,并且因为这件事,让我的人生基因彻底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徐迟先生和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引领我走上了从此没有改变的报告文学创作之路。这一写就是35年。在生命最重要、最宝贵的30多年里,我几乎没有停止过一天因报告文学而活着的时间与空间;30多年里,我几乎没有停止过一天与报告文学结伴而行的悲喜之情;30多年里,我几乎不知道还有哪一种音乐、哪一个画面、哪一个人,能像报告文学一样吸引我、感动我,甚至是摧残和迷失我!没有。真的没有。

35年!因为您——尊敬的徐迟先生,为了继任您的讴歌伟大时代为己任的报告文学事业,我从一个军队的年轻小伙子,写到了两鬓斑白的小老人!因为您——尊敬的徐迟先生,为了学习您充满激情而有文采的《哥德巴赫猜想》,有无数个夜晚,我会突然从梦中醒来,迅速爬到书桌上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创作和对文体本身的攀登与实验;因为您——尊敬的徐迟先生,为了弘扬你的报告文学价值观,我跋涉了30余年,从湘西的古老村落开始,走向荒野的矿山、冰冷的雪地、酷热的沙漠,甚至是可怕的十几公里纵深的煤井坑道,甚至跑到战火纷飞的非洲苏丹的达尔富尔、利比亚的的黎波里海岸……想起那些岁月,我的眼前立即会重新出现“5·12大地震”那地动山摇、血流成河、尸体遍野的景象;会立即浮现“非典”现场人们在窒息和死亡时的那一幕幕惊恐与悲惨的情形;会立即回到独自一人在深山老林里跟在一个失业的残疾农民身后,屁颠屁颠地跑了十几里路去听他讲述自己如何送儿子上学的情景。那一刻没有人把你当作家、更没有人把你当什么局长、部长,甚至连一口饭、一口水都不会有人想着给你。报告文学作家高尚的时候,比所有高尚者都要高尚,否则你无法抵达高尚者的灵魂深处;报告文学作家勤奋的时候,要比所有种地的农民勤奋百倍,否则你无法听到一个低微的社会弱者的心灵的真实呐喊;报告文学作家勇敢和伟大的时候,要比任何一个战士和水手都要勇敢和伟大,否则你的任何努力都可能半途而废;报告文学作家,还必须具有特殊的忍耐力,意想不到的官司、善意和恶意的讽刺打击,都可能是毁灭和撕裂你意志与信仰的炮弹。为报告文学而活着的人,是钢铁和柔情凝练成的,是汗水和火焰交织成的;喜悦和痛苦、思考和张扬陪伴我们的一生。荣耀与心酸,注定了我们的命运是如此起伏。

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我常常要这样责问自己:为什么非要干报告文学这个苦差事呢?为什么非要坚持这个常常吃力不讨好的文体创作呢?当一个个“为什么”在自己心中滚动和涌出时,您——我们尊敬的徐迟先生便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您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这个“猜想”之下作为一名时代歌手的伟大精神和思想品德,就是一种榜样、一面旗帜,它令人立即产生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前进动力和方向感,这就是徐迟先生使我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基因改变后所获得的一点体会与感情波澜。

今天的中国,处在一个伟大而精彩的、能让文学彰显五彩缤纷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社会变革,给予了报告文学格外的恩赐,几乎每一片土地、每一项事业、每一个变化中的社会的人和人的所有活动,都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丰韵素材,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和自我贬低报告文学文体的价值和它早已被主流社会所广泛认可的客观现实。事实上,还没有哪一种文体在记录、表现和宣扬中国改革开放上,可以同报告文学相比。这一点毫无疑问。尤其在今天,当一些明明是正能量的人和事,却被“小道消息”和网络丑化之后成了负面传闻并且越来越多的时候,报告文学的作用必然对消除和打击这样的邪风歪气起到其他文体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效果。有人说,今天的报告文学面临死亡和边缘化;也有人说,它将被非虚构写作所代替。我在这里明确地告诉大家:在中国,只要继续沿着社会主义特色的道路前行,报告文学不仅不可能边缘化和死亡,相反,它比任何一种文体更具生命力、更放射光芒,更有市场和读者,更被主流意识所认可。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前几年每年进行的年度出版与阅读调查中,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喜欢和热爱纪实类作品的读者,远远超过虚构类的读者人数;在座的朋友们应当知道,中国的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曾经在头版发表报告文学作品的只有两次,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1978年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但在今天,我们的《人民日报》,每年至少要发表20篇报告文学。尤其是《光明日报》,仅以十八大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头版甚至头版头条先后发表了多篇报告文学,其中有我的两篇,李春雷一篇,还有一篇是年轻作者王国平写的。事实上,《光明日报》在10年前的2004年7月26日就在头版和二版发表过我的另一篇名为《永远的红树林》的报告文学。11年前的“非典”期间,上海的《文汇报》也曾有过非同寻常的壮举,连续用8个整版发表了当时我写的报告文学《北京保卫战》。在近两届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每一次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获奖图书是报告文学作品,更可喜的是在上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获奖的十几部电影中有三分之一的电影也是根据报告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些事实,都很好地说明了报告文学不仅没有死亡和边缘化,恰恰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近些年,总有一些人在说非虚构写作将替代报告文学。在我看来,作为丰富和充实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写作现象,我们对非虚构写作将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包容。但,这里有一个学术概念必须加以澄清:所谓的非虚构,其实最早在国外提出的,并不是我们今天一些人所理解的非虚构概念,它最早是由法国著名小说家左拉先生,针对当时的小说家们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写作而提出的创作观点。作为当时法国小说界的领军人物,左拉实在无法接受那种坐在家里、远离生活的同行们的胡编乱造,因此提出小说创作必须尽可能地接近生活本真。为此,他身体力行,为写一部铁路工人生活的小说而不惜用十几天时间亲自趴在火车上去细致地观察铁路上的人间万象,从而形成了他后来被人称为“非虚构”的写作风格。这就是国外流传已久的非虚构写作的真正起源。近几年来,以美国一批新闻记者为代表的写作者所引领的新自由式写作风尚,在西方世界较为流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几年翻译到中国的那本由一个叫雪莉·艾利斯的《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这本书的作者其实是一个创意写作培训师,就像我们中国的广告设计师一类的自由写作者,她所倡导的所谓非虚构写作,好比我们中学里的写作课一样,是专门培训那些缺乏基本写作经验的初学者,如何按照自己的心理感觉进行文字表达的一种课堂写作教学方法。这种创意写作自由度大,不像小说可以全虚构,也不用像传统报告文学那样必须对真人真事有严格要求,自由且随意,尤其注重和倡导作者的自我感受的表达,因此受到一部分因在小说创作中不能很好地艺术虚构、作品越来越没人看而陷入苦恼的小说家们的欢迎;同样,这种非虚构写作也受到了一部分因从事传统报告文学创作必须遵循对真人真事不能有半点虚假的文体要求而感到束缚手脚的写实体作家的欢迎。因为这种新的非虚构写作,可以写到五百年、三千年前的事,也可以将一个白宫的真实事件搬进文中,又可以将自己完全虚设的故事放入其中,这就是非左拉时代的今天西方国家的非虚构写作。中国是个文明大国,包容和吸纳他人的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学经验,一直是我们的明确态度。然而,像雪莉等人倡导的所谓现代式的非虚构写作,其实在中国早已非常成熟了,说白了就是记实体散文写作。它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即使如此,我们中国的文学家,依然对西方写作者的那种灵活、自由和开放式的写作经验,从不拒绝。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有中国的传统与习惯,中国有中国的文体之美和所集成与积累的成功经验。中国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瞿秋白、夏衍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魏巍、巴金、丁玲等,尤其是以徐迟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作家们,他们继承司马迁《史记》这种优秀纪实作品的创作经验和中国人对历史真实的那种毫不留情的严谨治学态度,同时又吸收和发扬了世界现代报告文学奠基人基希先生的报告文学文体创作特点,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报告文学。这就是:将时代性、新闻性、现实性、批判性和文学性融为一体的,早已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爱的,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有自己独立文体要求的文学种类。

非常巧合,在前些天的国庆期间,我在上海与上海高校的几位曾经是非虚构重要推手和倡导者的年轻学者们一起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还了解了他们如今正在努力推行的“创意写作”行动。据我了解,这类写作实验其实都没有超越报告文学文体和中国传统的纪实创作范畴,只是加进了写作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及个人化。而这几点,我们现有的报告文学文体创作并不排斥,同时我们也仍然坚持着报告文学固有的对客观事实的严肃性,因为我们在宣传和传播中国精神与人民的时代风貌过程中,不能有半点虚构和虚假。否则,就完全失去了报告文学文体的庄严性和它的客观优美性!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追求的除了写作的自由与形式优美外,更重要的是内容要经得起历史和社会的检验,同时还要经得起当事人和客观的审查,这是这一文体最严肃和最严谨的地方。有人称报告文学的这些要求,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那么我要说,这正是报告文学文体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与其他文体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所有从事报告文学写作的人必须具有崇高、严肃的写作态度。任何企图绕过这一文体所必须的特有要求的可能,都是对这一文体认识上的偏差和变异,其结果必定会误入歧途,从而损害报告文学文体本身的光芒!

今天的中国,整个社会都处于开放和进步之中,报告文学文体也在接受和吸纳所有新鲜的空气,包括非虚构在内的诸如个人化写作、心灵史叙述、口述回忆录、传记创作、自由度非常大的纪实体散文等写实体作品,以及它们新的写作经验,都将为丰富和发展报告文学文体提供有益的养分和宽阔的空间。

面对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纪念徐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的时刻,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和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我愿意与同行们一起将徐迟先生开创的中国新时代报告文学的文体和他所倡导的文学价值观、文艺观及其文学精神继承与发扬下去,努力实现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新纪元,以满足时代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和期待。

(2014年11月6日)

同类推荐
  • 你不爱自己,谁来爱你

    你不爱自己,谁来爱你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散文诗歌集,作者兰心以其亲身经历,抒写着爱的自我修复与救赎、安全感来自我们自身、打开心,让爱进门、那些美好的际遇、你不爱自己,谁来爱你等诗情画意的美文,既是散发着《爱的正能量》的心灵鸡汤,又是《心宽如海》的温暖沐浴。常年旅居海外的作者,更添一份《问佛》《修一颗温暖有爱的心》的感恩之心。而对爱情、幸福的解读,成为帮助年轻人选择生活的实用指导。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1)散文随笔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11)散文随笔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结集成书。本书为第11册,收录第一届大赛10篇散文游记。包括《生活导演的一次“巧合”》《父亲的故事》《姐姐》《又一年》《离之魅》《回首又见它》《难忘那些美好的时光》等长篇叙事散文,以及抒情散文《兵团的土地,新疆的水》。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 为你抵挡世界的风雪

    为你抵挡世界的风雪

    这是一本国内爆红的百万粉丝大号“真实故事计划”精选的人气故事合集。书中选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气故事,涉及爱情、友情、亲情等,这些故事在发表之后几乎篇篇“十万加”,有些故事阅读量甚至过千万。而讲故事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发现那些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力量。
  •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许地山散文》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热门推荐
  • 独家婚权:总裁请出局

    独家婚权:总裁请出局

    她本是关家不受宠的二女儿,阴差阳错代替他心爱的女人成为主角,却不想从此之后沦为她的替身。从小希望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他的宠爱让她以为幸福要敲门。她终究不是她,当发现了残酷的事实之后,她的人生随之彻底轰塌。仰望着头顶狭小的天空,她发誓她要幸福,不要再被别人抛弃。
  •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有关混凝土的一些基本知识。
  • 重生异界当帝王

    重生异界当帝王

    重生异界,成功登上皇帝的宝座,底下还有一众的历史名臣辅佐,但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刘飞发现自己得到了一群假的历史名臣,怎么办?没关系,是星星他永远会发光的;诶,不对,你不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你咋乱入进来了,你不应该是出现在神话世界中吗?还有你,一个游戏里的小矮人,你还在这儿得瑟!怎么办,我进入到了一个大乱斗的世界里?,我不要啊,我要回家,我要找麻麻!书友群:414084265,欢迎大家畅聊。
  • 破天传说

    破天传说

    破水式,一枪挥出,江河倒流,破火式,一枪挥出,火海熄灭,破云式,一枪挥出,万里无云,破地式,一枪挥出,山崩地裂,位面崩溃,破天一出,谁与争锋!我要逆天,谁能阻挡!在一个魔法强者为尊的世界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武者,开始一步一步登上了强者的最巅峰!这里有热血残酷的争霸大战,有阴险毒辣的阴谋诡计,更有激情四射的爱情故事!
  • 恨深情意浓

    恨深情意浓

    凄冷的雨夜,她绝望的死在一场有预谋的车祸之下。那个她爱的男人,接近她只是为了将她的心脏换给另一个女人!好在老天有眼,她命不该绝……欠债还钱,欠命又该如何?所有害我的人,你们最在乎什么,我就摧毁什么!
  • 小公司如何长大:创立品牌的艺术

    小公司如何长大:创立品牌的艺术

    随着品牌时代的来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小公司从前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发展思路,再也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于是,走品牌之路就成了众多小公司做大做强的途径。本书以小公司作为对象,把品牌打造过程中的定位、销售、差异化战略、定价、管理和保养等不可缺少的步骤连为一体,并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始终围绕着“小公司打造大品牌”的主旨,通过一系列绘声绘色的案例探讨了小公司进行品牌打造的可行性。书中的每一个观点均有事实作为依据,更是创造性地为那些正处在盲目中的小公司老板们指明了一条企业发展之路。沿着这条路,小公司终将越做越强,在残酷无情的市场中成为擎天一柱。
  • 爱禁爱

    爱禁爱

    10月8日晴风,向北我们依然每周去看祈,因为担心她一个人会寂寞。叶子已能渐渐接受这穷极所有也扭转不回的事实,终于相信了那个躺在血泊中的孩子便是一直用塔罗给我们谏言的祈。宛如脱线人偶一般,她离开的那样潇洒。依藤从新加坡回来后,便安静了。未来,又会是个什么模样呢。
  • 祝文艺女青年终成眷属

    祝文艺女青年终成眷属

    人生在世,饮食男女。有人说搞定女人很容易,只需要以她喜欢的方式爱她即可。也有人说搞定男人很容易,只需要陪他吃饭和陪他睡觉。在爱情里,女人总渴望占据男人更多的空间,而男人则渴望拥有自己的更多空间。男人希望做完之后倒头睡一觉,女人则希望谈谈心。两个物种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有人说,如果不是为了解决生理需要,男人更愿意和男人在一起。那么,在矛盾遍布的前提下,如何正确的打开爱情呢?这是一本从男性角度给姑娘们的建议书,不是要求你们用男人的思维与男人谈恋爱,只是为了姑娘们更好的打开爱情。
  •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瑜伽集要施食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古代恋情

    重生古代恋情

    本文纯属YY之作,属慢热型,女主柯吟风是现代的剩女,独立坚强,有点大女人,不完美不万能,有大脾气小毛病。寻寻觅觅,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真爱。死后重生到古代,也许是上天给她安排的另一个浪漫的开始,也许又是前世的重复,谁知道呢?请相信,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第一卷小荷才露尖尖角[内容简介]睁开眼的那一刻,她发现自己成了一名只有五岁的小乞儿,身边围着的那一张张肮脏的小脸使她触摸到了内心的那一丝柔软。有谁能知道,弱小的身躯里却隐藏着一个成熟而独立、坚决地想要改变自己及他人命运的灵魂呢?“吟风,该给我取名了吧?”小三忽然道。她看向他那双明亮的坦荡的眼,眉宇间似有股浩然正气,于是冲口而出:“浩然,你就叫浩然吧。”他姓皇甫,名浩然。他几乎忘记了自己原有的名字。也许是刻意的遗忘,也许是对未来的麻木,但是,柯吟风却燃起了他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渴望。“你说的啊,不能再忘了我。”浩然对她说。可是,年幼时的许诺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呢?眼前的这张脸,模糊了性别,模糊了年龄。……眉目清远如山黛,目光清冷如寒月,气质清雅如荷莲,面容清俊如秀竹。趴在他的脚边,柯吟风甚至能闻到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少年忽然冲口而出:“想学这手功夫吗?”……“那就跟我走吧。”话一出口,少年就愣住了。他小小年纪,地位尊贵,权势惊天。天赋异禀,却心机深沉,行事狠辣,独自品尝着高处的孤独与寂寞。遇见她,是他黑暗生命中的乍现的一丝光明,也是他注定要承受的劫难。他姓邬,世人都知他是邬郡王世子。他任性妄为,自大骄横,遇见她时,他将她视为眼中的一根刺。可谁会料想,这根刺竟会刺入他的心中,每每想起,便一阵疼痛。也曾想,将这刺拔出,种在地上长成树。只是以他们敌对的立场,她永远只能是他心头的一根刺。骆青瑶,骆家堡新一代当家人,世人公认的经商奇才。他外表俊美,潇洒风流,却独对她青睐有加。他说,她是个谜,一个令他无法解开的谜。她说,他们会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可是,为什么,听到这句话后,他会感到不甘和失望呢?冷心,绝杀门门主继承人。遇见她,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无心的人,开始触摸到了心脏跳动的频率,也一并的,品尝到了心痛的滋味。邬郡王看向城门口柯吟风他们远去渐渐消失的身影,眼底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困惑。这个女孩,年纪尚小便有如此胆色,长大了还不知会变成怎样的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