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000000009

第9章 官府拒绝让玄奘西行

从大兴善寺回来的当天晚上,静藏法师就病了。为了治疗方便,道岳老和尚没有放他回蓝田玉泉寺,而是让他在大觉寺安心住了下来。毕竟长安城里名医荟萃,各种药草也更齐全。然而,尽管玄奘、道删他们遍请名医,静藏的病却毫无起色,不几日便到了弥留之际。那日,玄奘通过当朝宰相萧瑀,从皇宫请来一位太医,来给静藏诊治。没想到,他却断然拒绝了大家的一番好意,不让太医把脉。静藏说:“生死有命,命尽寿终。我的病自己知道,没有必要再浪费那些药材了。省下来,或许能救助一些更需要的人。”玄奘劝道:“据萧丞相介绍,这位太医的医术很神奇,那些身患绝症的人在他手里往往也能起死回生。你又不是医生,如何知道自己的病无药可治?还是请太医看看吧。”

静藏摇头的频率虽然缓慢,但态度十分坚决:“再高明的医生,也只能拯救那些命不该绝的人。而我,心力枯竭了。就算他能治我的身体之病,也医不好我的心病。我这病不是世间的医药所能治愈的,所以不要再徒劳无益地耗费信施的钱财了。”

“法师,您这是何苦呢!”

“玄奘,我这病你还不明白?本来,我想在波颇三藏那里得到赐教,或者见到《瑜伽师地论》,以解困扰我几十年的疑惑。可是,贫僧福报有限,慧根不具,大论尚在西天,无缘得见。更可悲的是,贫僧身体病弱,难以西逾沙漠,翻越葱岭(① 即帕米尔高原。),亲自去西天求法。因而,我今生今世注定是与大论妙法无缘了……”静藏法师剧烈地咳嗽起来。弟子道删赶紧为他抚胸捶背,玄奘也为他拭去嘴边的痰液。他喘息了一会儿,心有不甘地说:“至死不能解除心头疑惑,我难以瞑目啊!”

玄奘安慰他说:“法师,您安心治疗。学僧我替您到西天取经。等您的身体养好了,彻底恢复了,我也就能带着《瑜伽师地论》回来了。您精通梵文,咱们共同将其翻译成汉文的同时,研而修之。到那时,困扰你我的疑难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静藏法师苦苦一笑:“玄奘,谢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西天路途遥远,行程艰险。玉门关外,更是突厥人的世界,可谓困难重重,危机重重。西去取经,绝非一日之功。而老僧世缘已尽,就要入灭了,看不到了。等你取经回来,老僧的骨头恐怕也已经烂没了。”

玄奘鼻子一酸,不禁落下泪来。在身后扶着师父的道删,更是泣不成声。

静藏反而安抚他们说:“看你们,出家人应该参破生死,万缘放下,如何作小儿女态?有生就有死,有住就有坏。生老病死,连神仙都不能免,老僧何惧?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稀里糊涂地死。唉——可惜的是,老僧童真出家,修学佛法几十年,却未能在有生之年悟入佛之知见,解脱生死,得大自在。”

玄奘说:“法师早年勤修禅定,遍学经论。先在长安净影寺弘扬所学,后奉诏入鸿胪寺教导了无数藩属遣隋留学僧。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弟子遍海外,功德无限量。”

静藏道:“这些年来,老僧在弘扬佛教义学上,算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也的的确确博得了一些虚名。但由于个人修为不够,机缘不聚,未能悟道,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弟子道删擦擦眼泪说:“师父,您的缺憾弟子替您弥补。我要追随玄奘法师,到西天去求学《瑜伽师地论》。”

“好,好。”静藏法师苍白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了些许笑容。他转而嘱咐玄奘说:“玄奘法师,你是我这些年来所遇到的慧根最灵透、学识最全面、志向最坚定的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克服艰难险阻,从天竺取回大乘瑜伽行派的法典,并在中土发扬光大。老僧虽然无缘亲眼看到了,但为了造福后世,解佛门百年疑难,你一定要乘愿西行啊!”

玄奘眼含热泪,神情庄严,郑重地点点头。

静藏法师对弟子道删说:“道删,请帮我沐浴更衣。”

道删年轻,没明白他的真实意图,不安地问:“师父,您身体这般虚弱,洗澡、换衣裳折腾一番,病痛岂不加剧了?您吃得消吗?”

静藏法师一笑:“老僧毕竟修过禅定,身体上的病痛能奈我何?安详舍报的把握我还是有的。”

静藏法师沐浴更衣之后,跏趺而坐,泊然而逝。

静藏法师圆寂后,玄奘要西行求法的事情正式传扬开来。不但道删要追随玄奘去完成师父的遗愿,而且长安城内外一些志向高远的年轻僧人纷纷前来,要与他结伴同行。

经过综合考虑,玄奘与七八个志同道合的僧人向官府提出了到天竺取经的申请。此时,朝廷刚刚颁布了封锁边关的“禁边令”,严格限制国内的百姓与商人出境。若想出关,必须提前申请,拿到朝廷颁发的“过所”与“通关文牒”,即护照和通行证,才能顺利离境。

可是,申请过所的程序十分繁琐。过所上需要详细注明因何事到何处去,携带何物、几头牲畜……而且申请过程中,还要由有一定社会地位、一定威望的人来担保,以保证申请人身份合法,没有逃避税赋兵役,出关后也能如期返回,所携带的物品来源合法……之后还需要通过层层审批。

为了给玄奘、道删他们担保,大觉寺住持道岳老和尚请来慈悲寺住持玄会与原扶沟(今属河南)令李师政,与自己联名具保。

李师政,乃唐代著名居士,也是护法大师法琳的俗家弟子。

这是李师政第一次见到玄奘:“老夫早已听闻过法师的大名。没想到,誉满长安的玄奘,竟然如此年轻!”

玄奘道:“老居士过奖了。学僧拜读过您的《内德论》,洋洋一万二千余言,说理透彻,为维护正法贡献良多。”

李师政却摇摇头,谦虚地说道:“老夫听说玄奘法师要去西天取经,倍感欣慰。但愿你能求得上乘妙法,充分展示佛法的独特魅力,造福华夏。”

“学僧一定不辜负老居士的热望,争取早日成行。”

这时,玄会和尚关切地问:“玄奘、道删,你们可真的准备好了?要知道,西行之路遥远且危险,特别要穿过千里茫茫的大沙漠,翻越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险阻万重,九死一生!”

玄奘说:“困难再多,危险再大,也挡不住我们求法的决心。再说,两百多年前法显大师已经走过这条取经之路,虽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最终到达了天竺。前辈能完成的壮举,我们没有理由退缩。”

道删颔首称是:“有这些前辈们做榜样,我们一定能有所作为。”

玄奘神情肃穆地补充说:“同时,我们也做好了随时随地牺牲的准备。一旦踏上征途,就算丢掉性命也绝不退缩。”

玄奘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和天竺之间,有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在交通不发达的一千多年前,人们如果走陆路到天竺去,只好绕一个大大的圈子: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穿越大戈壁,向西越过葱岭,进入中亚细亚,再由兴都库什山脉的缺口,到达北印度的旁遮普。这条数万里之遥的求法之路,危机四伏,艰险万分,最终生还的可能性极低。从公元3世纪至8世纪,中国西行的求法僧约一百七十多人,最终平安回来的仅有四十二位——只占四分之一。

然而,玄奘他们的热情洋溢、热血澎湃,却碰到了一堵冷若冰霜且不可逾越的高墙:他们前往天竺的出关申请没有得到官府的准许。既然朝廷已经颁布“禁约百姓,不许出番”的法令,所以在相关官员看来,玄奘等人乃是明知故犯,有意挑战朝廷的权威,所以干脆利索地批示道:不许!

古来,出家僧人最守规矩,看到官府不批过所,其他人都知难而退,放弃了西行计划。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是,世界上也总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人。无疑,玄奘就是这样的人,一头撞了南墙仍不死心。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商人顺利拿到了过所,而他的求法申请却得不到批准?于是,他再次郑重其事地上表请求。

然而,玄奘连续两次上表,宛若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玄奘一直等到第二年春天,朝廷仍没有颁给他过所,却赐给了他一个绝大多数僧人梦寐以求的宝座: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大庄严寺住持慧因大师病逝,宰相萧瑀向朝廷提议,请玄奘出任住持。

大庄严寺乃是长安最大、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其住持一直由全国闻名的高僧担任,在佛教界有着崇高的地位。年仅二十八岁的玄奘,能出任这样一座名声显赫的皇寺住持,可谓空前绝后,古今罕有。一方面,这说明玄奘的修为学识、名望道德出类拔萃,得到了皇家的肯定与认可;另一方面,作为皇家大寺的住持,代表着玄奘正式步入了全国顶级高僧之列。因此,这既是一项名利双收、出人头地、风光无限的巨大荣耀,也是一个充分展示才能的巨大舞台。他完全可以借此“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为佛教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名垂青史。

那天,萧瑀将玄奘召进官邸,略微寒暄之后,将自己的提议、朝廷的意思提前告诉了他。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玄奘一口回绝了他的美意。态度之坚决,神情之断然,丝毫没有谦逊的成分。虽然皇家寺院住持的光环耀人眼目,万人敬仰,但玄奘志不在此。为了西行求法,他轻易地放弃了这个他人梦寐以求的大好机会。

玄奘志存高远,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目标。同时,他也非常清楚,自己选择了一条艰难坎坷、充满未知的人生之路。他将以自己的生命作为筹码,践行信仰的探索。

玄奘不改初衷,虽然只剩一人,他仍然决定等待时机,独自一人前往天竺。

玄奘并不是热情如火的冒险家,也不是力挽狂澜的英雄,反而,他的性格天生柔弱,甚至有些怯懦。他之所以独自一人也要西行求法,一方面是虔诚信仰所激发出的庄严使命,另一方面则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神圣责任。这种使命与责任,使得他从柔弱变得无比坚韧,百折而不挠。此时的他就像小溪之水,哪怕是迂回徘徊,千绕百转,也一定要冲破关山阻隔,奔流向海。

因而,他一边跟那些暂居长安的西域各国僧人学习语言,向那些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打探路途;一边设想出种种困境锻炼身体,锤炼意志,考验心理。西路艰险,以人迹罕至、饥寒交迫的雪山与酷热焦渴的沙漠为最,于是,玄奘就寻找相似的恶劣环境,进行生存模拟训练。

同类推荐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倾城毒妃要休夫

    倾城毒妃要休夫

    莫家有女唤芊芊,左手翻云,右手覆雨。莫芊芊一个无良的小女人,以炼毒为乐,以妙手救人为善。后被父母“卖入”宫中成为皇妃,可她岂是任人摆布的棋子。想拥有本毒妃?门都没有,老娘要休了他。一座宫廷,怎能困住凤凰。(倾城毒妃要休夫)且看莫芊芊如何在宫中翻云覆雨,步步升花。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The Aspern Papers

    The Aspern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irst and Last

    The First and La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灵我心中的歌

    水灵我心中的歌

    林杰先生是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他与妻子分居两地并生有一个女儿,现六岁,由妻待养。夫妻分居的艰苦使他爱好文学,并最终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作家。他是幸运儿,但复杂的爱情插曲让他尝到了不少心情感伤的疾苦和遭遇。因为他的才华及其为人的事理他除妻以外,有一天被一个名叫水灵的漂亮姑娘所爱。他从拒爱,敢爱到深爱,到水灵姑娘被其生父最终卖给日本人作老婆,从而自已又经历了被另外两个女人爱上的故事。
  • 荡剑诛魔传

    荡剑诛魔传

    【原名:相忘江湖】外夷祸乱平息十余年后,邪门魔教阴谋逆乾坤,名门正派羸弱难自保,贼臣奸宦弄权搅风云,高举侠义大旗的新兴江湖势力腹背受敌下,竟兵戈相向。中州朝野一片混沌,昔年遗患暗流涌动,风云际会,谁主天下沉浮?为侠,为大义而舞剑?为魔,为己欲而操戈?是非善恶谁能断,不过戏说,且听戏说。故事从十六年前,主角出生的那年开始……-----------------------------------ps:新人处女作,希冀能以古龙的文风刻画出金庸的丰满故事,望各位书友能一同见证尘缘叹与姜逸尘的成长进步,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担待。flag:本书绝不太监!
  • 凤霸天下:拒做帝王宠

    凤霸天下:拒做帝王宠

    他是名动天下权势滔天的大将军王,她是一心想要逍遥江湖的淡定小女子……他对她绽开了冰封的心,邀她一世宠,却原来不过是权谋之策。她可以爱上他,也可以忘记他,世上好男千千万,何必单单恋上他。公主曰:吾去也,王爷不见!……他绝色乌瞳映出的是她笑颜如花……对着另一个男人!他允许了么?他年,她剑指中原,他兵临城下。那是怎样一曲袖手天下!
  • Vernon God Little

    Vernon God Little

    Hailed by the critics and lauded by readers for its riotously funny and scathing portrayal of America in an age of trial by media, materialism, and violence, Vernon God Little was an international sensation when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2003 and awarded the prestigious Man Booker wkkk.net memorable portrait of America is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a wry, young, protagonist. Fifteen-year-old Vernon narrates the story with a cynical twang and a four-letter barb for each of his townsfolk, a medley of characters. With a plot involving a school shooting and death-row reality TV shows, Pierre's effortless prose and dialogue combine to form a novel of postmodern gamesmanship.
  • 斗虫记

    斗虫记

    中秋时节,淡淡的桂花香在空气中飘散,一轮皓月高悬天际。此时,上海大多数人家都在团聚赏月,而在浜南福康里的卢家大宅,却显得十分冷清而沉寂,似笼罩着不祥之气。原来数天前,卢小开瞒着卢老爷到“帅居”去斗蟋蟀,上海人叫斗虫,又叫上栅,栅即蟋蟀决斗的长方形笼栅。卢小开拿去的是一只上海七宝名虫蟹青铺铁砂,而对方地皮大王的小开金少爷,他的虫是山东宁津的柏叶青,《促织》中的蟋蟀即出于此地。
  • 吃货,快到碗里来!

    吃货,快到碗里来!

    这是一个二货女主,没心没肺没眼色,缺钱缺爱缺调教;这是一个腹黑暖男,暖男是表象,腹黑是本质。不就是“敲诈”了一顿肯德基嘛,至于穷追不舍么?什么?还要写下欠条,要还的却远远不止一顿肯德基?真是一逞口腹之欲,却成为了别人嘴里的食物?冤家,快到碗里来!本着再见不相识的想法,基于不吃白不吃的原则,一时没忍住,吃了一顿便宜快餐,却把自己赔了进去。看着好欺负的人,怎么最后露出大灰狼的面目?两个冤家斗法,最终收获幸福。幸好,能再相逢;幸好,得此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