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600000001

第1章 绪论

补益中药养全身

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祖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在国内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在国外也备受推崇。药物学是中医很重要的部分。

中国两大药物学宝典

在传统药物学中,《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深远。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书中介绍了365种药物,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等都有详细记载。另外,书中还介绍了药物之间要相互配合应用等。

《本草纲目》会更熟悉些,小学课本上就讲了李时珍的故事。《本草纲目》是在前人基础上做的总结、修正与补充。全书收录了1892种药物,都是经过实地考察和亲历实践所得。《本草纲目》对后世影响最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本草纲目》采用了“以纲挈目”的体例编写,人们查阅时更方便。“本草纲目”之名也由此而来。

《本草纲目》的深远影响

《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中收录的药物种类相差非常悬殊。在《本草纲目》里就有374种之前没有的新药。这也就是说,更多植物被列入药物的范围内,发挥其价值,从而带给人们更多的福利。《本草纲目》让人们认识到日常中有很多宜药宜食的食物,从心理上对“药”的敏感和排斥感也减轻了。

善用本草保健康

中国古代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已开始探索食物和药物的功用,故有“药食同源”之说。西周时期,宫廷医生分为四科,其中的“食医”,即通过调配膳食为帝王的养生、保健服务。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着作

《黄帝内经》,载药膳方数则。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的品种,如红枣、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米等。

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亦载有一些药膳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专列有“食治”、“养老食疗”等内容,药膳方十分丰富。

至宋代,陈直的《养老寿亲书》是中国现存的早期老年医学专着,在其所载的方剂中,药膳方约占70%。该书强调:“凡老人之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元代御医忽思慧所着的药膳专书《饮膳正要》,药膳方和食疗药十分丰富,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

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许多药膳方,仅药粥、药酒就各有数十则;明代高濂的养生学专着《遵生八笺》,也载有不少养生保健药膳。清代药膳专着各有特色,如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介绍了药用食物300余种,章穆的《调疾饮食辩》所涉及的药用食物更多,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中列出老年保健药粥百种。

善用本草延年益寿

在《本草纲目》中收集了11096个医方,这些医方是什么,就是看病时医生开的方子,治病用什么药,怎样用药。这些医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结晶。

善用本草讲科学

人体正气,来源于五脏,五脏坚强,血气充实,卫外固密,外邪无从侵入,疾病则不发生,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本草养生强调五谷为养,如《黄帝内经·素问·脏器法时论》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指出五谷五味是人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所以偏食、暴食、过饥、过饱皆不利。可见,本草养生是以药物为膳食,以膳食为药物,将药物与食物相配伍,烹制成融养生保健为一体的美味佳肴。

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结合患者的体质进行相应治疗,药膳食物的应用和药物治疗一样,也要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食配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临床病症不外虚证、实证、寒证、热证。虚证主要表现为:神疲气短、倦怠懒言、舌质淡、脉虚无力等;实证主要表现为:形体壮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苍老、脉实有力等;寒证主要表现为: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等;热证主要表现为:口渴喜冷、身热出汗、舌红苔黄、脉数等。

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虚证患者根据其不同脏腑阴阳气血虚损的差异,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

另外,在辨证施膳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不宜过食肥甘厚味,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不宜过食辛燥火热之品,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还要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分析不同季节、气候人体生理病理的差异,及其对饮食养生的影响。

食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中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通过精神调养、药膳食疗、养生功法等整体、自然、综合地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即为养生。其中药膳食疗养生是古代养生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药膳是一种药食相助的特殊食品,由药物、食物、调料三部分组成,既能食用充腹,又可保健养生;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饮食,而是通过药食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保养身体,调整人体阴阳,补养气血,疏通经络。

何为食补

所谓食补,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饮食来达到补益身体的目的。一方面要根据食物的营养功效来定;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身体的情况来定,如体质阴阳、热寒、虚实等。

“药食同源”理论

在中国,“药食同源”理论源远流长。智慧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许多食物不仅可以充饥、补养身体,而且能够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在此基础上无数的中医学家(尤其是古代食医)、养生学家及道家、佛家等贤哲们又通过不懈的积累、总结,归纳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食疗养生体系。

认为“食之偏性为药性”,药物和食物不可分,其分类是相对而言的,药物是食物,食物也是药物,只是食物的作用缓和、不良反应小;药物的作用相对显着、不良反应大。何况,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归经的特性。

为什么说食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体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通过日常饮食中获取的。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安身之本必之于食”,“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

合理的膳食安排不只是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等作用。另外,人们日常饮食以食物为主,逐渐地,人体功能对其极为适应,食补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再者,食补的和日常饮食不冲突,完全可以结合日常饮食来安排,不用担心是否有服药禁忌等,实行起来极为便利。

如何食补

食补和日常饮食不冲突,但食补并不等于日常饮食,二者不要混淆。如何食补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根据个人情况食补。看个人体质,热性体质多食寒凉性食物;寒性体质,就要多食温热性食物。

二是根据季节食补。这一点在下面详细介绍。

三是根据病情食补。日常有很多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如感冒了喝姜汤,咳嗽煮雪梨。当然大夫问诊时还要望闻问切,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开方,采取不同的饮食策略。

四是注意饮食禁忌。食补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如果弄错了,反而损害身体健康,所以,食补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禁忌,如一些容易过敏的食物,不宜搭配在一起吃的食物等。尤其是孕妇、小儿、老人、体虚多病者更要注意。

季节性食补

季节性食补是食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也是最为广泛。季节性食补就是随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来调整饮食,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效果。

同类推荐
  •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人一生要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

    本书倡导了“细节决定健康”这一理念,提出了人一生当中必须注意的100个健康细节,这些健康细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接触最多、同时也最容易忽略的,而正是这些小细节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甚至影响到一生的幸福。本书带领读者认识忽略健康细节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本书让您了解到真正的健康是怎样的状态,您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态、运动以及饮食与健康有怎样的关系。本书重点讲述了家中的少儿、男人、女人和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并提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和一些常见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此外,本书还讲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和儿童及成人的急救知识以及身体发出的一些健康警讯。拿起这本书,您会发现,它内容涵盖广,信息量大,而且条目详细又切实可行。那么现在您还犹豫什么呢?请拿起这本《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吧,试着翻翻它,觉着可以读·读的话,再试着把它置于床头案牍,时常翻阅。您或许会发现,原来,健康是与它结伴而来的!
  • 本草纲目花草养颜经

    本草纲目花草养颜经

    自古人们就习惯用花来形容女人的美丽,每个女人也都梦想如花般娇艳。在古代,没有任何的化学方剂,女人养颜之材全部源于天然之物,花草是用得最多的美容材料,历代医家为女人创造了许多美肤养颜的天然本草配方。桃花、红花、芦荟、玫瑰花等被制成香粉、面脂、沐浴香汤等美容用品,用来对付色斑、皮肤粗糙、肤色暗沉、皱纹等各种美容难题。本书集结了历代医家的花草美容养颜妙方,无需担心化学物质对身体的伤害,轻松拥有健康美丽。
  •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胃肠病用药配餐指南

    胃肠病用药配餐指南

    本书是一本胃肠病的用药配餐指南,共分为三部分,包括胃肠病的基本常识、胃肠病的用药常识及胃肠病的食疗食谱,为胃肠病患者的用药、保健提供全面的解析,是胃肠病患者的良师益友、家庭医生。希望通过阅读此书,患者能对胃肠病有进一步了解,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早日获得健康。相信通过努力,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快乐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妃常致命

    妃常致命

    穿越了,旁边居然还有只萌宠小狼?!本来穿做公主也不错,而且还有非凡伸手,谁知道那个嚣张的紫云城帝君居然来提亲!哼,不就是成亲嘛,进王府,气宠妾,看谁斗得过谁!那神马丐帮帮主玉玲珑,笑面阎罗祁笑天,都给本公主滚开,姐一个人逍遥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霏雨传

    霏雨传

    重复轮回,只为了改变未来。无奈未来不可变,但情感永留存。朋友的牺牲,换来霏雨的平安。而霏雨的选择,却要改变他们的未来,永远坚持走下去。
  • 天神启示录

    天神启示录

    修行没有终点,命运的年轮下,又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因果循环,造化万物,哪有绝对的平衡,唯有无穷无尽,如意长生。
  • 女皇请你狠一点

    女皇请你狠一点

    宋清瞳,北秦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荒淫无耻,死于男人的算计!双眸再睁,她已非她。唇边一抹狡黠的微笑,她是来自现代的超级腹黑女,谈笑间,将一切算计踩在脚下。曾经人人避之如蛇蝎,如今却引来桃花朵朵,他们是真心爱她,还是另有所图?当淫荡背后的真相一点点揭开,她该如何抉择?【片段1】“宫里什么时候请的道士?”宋清瞳见一位道士打扮的人坐在凉亭里。“皇上说的是青峰观的主持吧,三个月前您邀他进宫讲道。”玉儿回答。“他到现在还没走?”“皇上以全观道士的性命威胁,留他在宫里,赐封文贵君,还准他穿道服。”宋清瞳脚底一滑。“不止文贵君,法良人和澄良人也是皇上礼佛时顺道捎回来的。”玉儿唯恐天下不乱补充道,她看见文贵君对面坐的好像是澄良人,还是一次说干净为好。【片段2】“皇后有话不妨直说。”宋清瞳放下茶盏,扯了半天没见他说正题,她的时间很宝贵。“……这些天,皇上一直召华贵君侍寝?”上官潋月犹豫一下,板起面孔问。“皇后有异议?”宋清瞳好整以暇,原来他拐弯抹角就是问这个。“华贵君出身低微,不配令皇上诞下龙子。”宋清瞳扑哧一笑,嘲弄道:“皇后的意思是,你更有资格?”“皇上以为如何?”袍袖一展,将她圈进怀中。
  • 穿书之为何我完成不了捧杀

    穿书之为何我完成不了捧杀

    一觉醒来就发现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自己穿成了未成年,一下子年轻了好多岁,据说还有了一个小萝卜头的未婚夫,而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还没开始生活就发现自己原来是穿到了之前看过的一本小说里,而自己的原身,不是主角的后宫,亦不是主角的红颜,而是主角的炮灰哥哥的炮灰未婚妻而已,除了幼儿时的短篇出现,就只剩死得凄惨的那一小部分了,这么一想,未免沾边的剧情也太少了吧,好歹也干脆点给个边都沾不上的身份啊……
  • 绯闻情缘:且把明月来相照

    绯闻情缘:且把明月来相照

    【加读者群174452691敲门砖文中任意角色】这是一段无厘头的爱情喜剧。也是一段啼笑皆非的绯闻情缘。更是一段不得不说的萝莉和大叔之间的那点儿事。当某幼师遇见昔日心仪的教授,是该坐等那人一点一点接近还是该主动出击掀起一场让人措手不及的腥风血雨?当全世界的人都以为他们两个在一起,那么,老师,咱俩就假戏真做呗?你要相信,人生没有偶然,所有的巧合都是命中注定。当杜小桐遇见邵清明,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简介无能君飘过……【注:绝不弃坑,风格偏于暖萌,另著《雕镂的时光》全本免费,微虐】
  • 绝品武神

    绝品武神

    被鉴定为修炼废物的杨家少主,被一尊强者残魂附身,竟然发掘其乃是传承万载的无上体质!一门盖世奇功“神魔百炼劲”,让其一步一步踏上修炼界的无上巅峰!一句“诸天万界,唯我独尊”,响彻大地,谁敢不服?
  • 邪王追妻医妃别逃

    邪王追妻医妃别逃

    身为公主的她,虽然拥有高贵的身份,但是事实上呢?后宫争宠,母妃离世,小小年纪就伤痕累累,任人欺负。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医学鬼才,拥有和植物沟通的能力,处事随心随性,狂放不羁,一次试验失败,醒来却来到了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国度,灵魂附身在她的身上。从此,她变成了她,在这个世界大方异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你千千万万次

    爱你千千万万次

    “有人说,爱一个人是一场孤独盛宴难以收敛,是一个人的狂欢庆典难以遮掩,所以呀,你准备好接受我的热情呦~”某只花痴女超级得瑟的看着眼前略显震惊的清冷“病美人”。“……”“病美人”表示被幸福砸晕了,但还是要静静地任人摆布……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