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4200000004

第4章 青少年时代(4)

初到伦敦的莎士比亚,看到了一个不同于斯特拉福的城市。伦敦在十六世纪末是英国最大的城市,全国的商业和交通中心,居民有二十万人,比斯特拉福可大多了。与安静的斯特拉福小镇迥然不同,伦敦是座喧闹的城市,到处是商店、工场和贸易公司办事处,还有通向全国各地的大道。泰晤士河流经市区,把伦敦分为东西两部分。河的西岸是贵族区,伦敦剧团经常在那里为达官贵人演出。东部就是可怕的伦敦塔,即囚禁犯人的地方。后来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中多次提到伦敦塔。高大宏伟的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生活的中心。人们不仅由于宗教目的而聚集于此,还和朋友在此约会,洽谈生意。伦敦大桥是横跨泰晤士河的惟一桥梁,桥下有许多拱座,桥上两边都是高耸的房舍,形成另一街道。伦敦街上还有许多小酒馆,酒馆的庭院也有一些戏剧演出。

伦敦城里会集着三教九流,各色人物,文明野蛮,兼容并蓄,充满了活力,而这一切都让莎士比亚感到十分新奇。

当时伦敦虽然还没有报纸,却大量出版一种叫“街头叙事诗”的印刷品,叙述政治事件和各类新闻,这些也成为伦敦戏剧演出的重要内容。

1576年,伦敦出现了首座剧院,这是眼光独到的詹姆士·伯比奇投资的,他是一位木匠,也是一位演员,他很明智地在城墙北边选址兴建了他称为“剧院”的建筑。当时的“剧院”渗透着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也与当时的酒馆庭院有些类似,是一座木制的环形剧场,两三个回廊围绕一个露天的表演场,场上有一个突出的舞台,演员可以在上面尽情施展自己的表演才华。随后,另外一些剧院也开始修建,当莎士比亚到达伦敦时,伦敦已经有不少剧院了。

当时英国的宫殿里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女王伊丽莎白的统治在国内正受到威胁,人们对女子统治国家具有极大的不信任感,再加上天主教和清教的矛盾,使女王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国外,英国面临西班牙的入侵。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非常强大,英国似乎无以抵抗。

但是,伊丽莎白才貌双全,才智过人,通晓多国语言,博览群书,熟悉法学,她用一系列的行动应对国内外的政治危机和宗教矛盾,她接受了新教,使英国避免了宗教内战。1588年,西班牙国王派出装备精良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为了鼓舞英国军队击败西班牙军队,她曾经在检阅部队时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我知道我惟有一女子孱弱娇小之身躯,但我有君王的,而且是英国君王的勇气和肝胆。巴马或西班牙或欧洲任何一个君王胆敢入侵我君临之疆域,我均鄙夷视之。与其耻辱因我而生,我毋宁亲自拿起武器。我将统率你们亲临疆场,判定和犒赏你们在战场上的英勇业绩。”

随后,英国军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战胜了西班牙强大的无敌舰队,这一切,都使伊丽莎白王朝达到了稳定和繁荣,也为自己赢得了“贤明的女王”的称号。

正是在这样巨大的社会动荡和变革之中,莎士比亚来到了伦敦。但对于像他这样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看中的是伦敦所蕴藏着的无尽的创业和成功的机会。他虽然对宫廷内外正在发生的一切知之不多,但也目睹了战争中人民沸腾着的爱国主义感情。莎士比亚在这里度过了英国和西班牙冲突不断的风云岁月,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很好的素材。

初抵伦敦的莎士比亚,在这座喧嚣的城市举目无亲,迎接他的并非都是笑脸、鲜花和掌声,而是简陋的住所、鄙视的目光和冷漠的表情。事情也没有他想像得那么简单。在剧团里,一个新入行的演员不可能马上得到上台的机会,演员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何况是像他这样的新手?莎士比亚只好从最底层的工作干起,以待机会。他最初在剧院给人打打杂,如看门、扫地、给来看戏的绅士们照看马匹、遛马等,然后在剧团里跑跑龙套、给人提提台词。同事们还看不起他这个打杂的。

莎士比亚不时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寂,他想念家人,特别是他的儿女:“他们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可是他又不想回家,因为他曾经向父母和妻儿允诺过,不混出模样来,是决不会回斯特拉福的。但看着自己成天做的事情,莎士比亚不知道何时才会有自己的机会。然而他没有在困境与歧视中消沉,对自己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有一天,莎士比亚到离伦敦圣保罗教堂不远的印刷和买卖书籍的地区闲逛,这是他工作之余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有琳琅满目的图书,有宗教书籍、地理学和历史学著作、游记、自然科学著作、小说、诗集等等,这些书里有丰富的知识和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传说。莎士比亚虽然买不起多少书,但他经常在这里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书籍,然后读一会儿,时间长了,这里很多售书的老板都认识他了。那天,就在莎士比亚拿起一本小说准备阅读时,只听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威廉,这不是威廉吗?”

莎士比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在伦敦,他没有几个熟人,怎么会有人在这里叫他呢?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家乡斯特拉福的制革匠菲尔得的儿子理查·菲尔得,他记得理查比他早几年就到了伦敦。在异乡碰到自己多年不见的同乡,使两个人百感交集,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从与理查的交谈中,莎士比亚知道,刚到伦敦时,理查在一家印刷所当帮工,干得十分出色,颇得老板赏识。不久,老板就去世了,他娶了老板的遗孀为妻,自己当上了这家印刷所的老板。

理查也知道莎士比亚初抵伦敦,还在剧院打杂,境况并不如意,就有意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印刷所。他诚恳地说:“威廉,不要再到剧场去打杂了,到我那儿去干吧,我买卖不错,忙不过来,正缺人手。”

莎士比亚想了想,到印刷所工作,也许是比在剧院打杂强些,报酬可能还能高些,也比较稳定,但是,这不是离自己的舞台梦想越来越远了吗?所以他还是婉言谢绝了理查的好意:“谢谢你,但我还是想着舞台,希望有朝一日能走向舞台演戏,这是我自己喜欢的事情。”

理查不解地望着莎士比亚,他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舞台对莎士比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况且演员在当时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高尚的职业,老镇长的儿子怎么会对此情有独钟?他只好说:“那就随你吧!不过万一你有困难,或者需要到印刷所来,我随时欢迎你。”

从此,莎士比亚和理查一直保持着往来,后来他的书还在理查那里印刷过。

年轻的莎士比亚依然在剧团默默地奋斗着。当时演员的生活是紧张而艰苦的,在清早就开始排戏,迟到就要受到惩罚。午饭以后,大约两点钟左右就开始演出,大概要演三个小时。一周之内,天天下午都会上演不同的剧目,而且每隔两周就会推出一出新戏。春天他们会在某个大众剧院演出,夏天则展开巡回演出,秋天他们会重返伦敦,到了冬天则要排练进宫表演的剧本。

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在打杂的同时,悄悄地观察舞台上演员的演出,观察着百姓人生。他深知自己读书不多,就坚持苦读古今名家名作,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人手不足,需要临时演员时,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华和演技,他终于慢慢地走上舞台,开始扮演一些配角。即使演的是出场时间很短的配角,他也兢兢业业,凭着对剧本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演技,莎士比亚终于博得了同行和观众的赞誉,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了。

剧团不断地上演新剧目,一出戏最多只演十五到二十场,节奏较快,因此莎士比亚只有到晚上才能从事创作。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诗歌创作,在后台没有演出任务时,他或者提笔构思,或者轻声吟唱。由于莎士比亚积极地参加演出,很快成了剧团的一个骨干。他偶尔也参与剧本的修改,总能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这使得剧团老板对他刮目相看。他逐渐开始得到剧团的信任,担任了剧团的编剧和文学指导。

有一天,莎士比亚在台上的演出引起了一位贵族的注意,他就是南安普敦伯爵亨利·莱奥提斯利。伯爵当时虽然还不满二十岁,却已经属于伊丽莎白时代最高贵的望族。在他十九岁时,长兄去世,他继承了家中的财产,成为一个富有而独立的人。伯爵是个戏迷,每天到剧场去快乐地消磨时间,也经常到后台去看望演员。他发现今天这出戏的一位男配角演员有些陌生,而且这位演员好像有些特殊的东西吸引着他。于是,他就叫来了剧团的团长,问道:“你们最近新招收了演员吗?刚才那位演员是谁?”

“哦,你说的是威廉·莎士比亚吧?他从斯特拉福来,其实已经来了一段时间了,只不过一直在打杂,最近才开始演一些角色,可他却是个多面手,他还会改编一些剧本,写一些诗歌呢!”

听说莎士比亚还会创作诗歌,更引起了伯爵的兴趣,这样一名演员,能写出诗歌,这似乎使他难以相信。伯爵确实非常倾慕有文学才华的人,所以忍不住要与莎士比亚相识,更想读一下他的诗稿,所以他就吩咐剧团团长在演出后让莎士比亚去见他。

演出结束了,莎士比亚跟着团长去拜见伯爵。团长介绍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安普敦伯爵,他可是我们剧团的常客。伯爵,这位就是您想见到的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先生,很高兴认识你。”南安普敦伯爵友好地与莎士比亚打招呼。

“我也很荣幸认识伯爵。”见是一位贵族,莎士比亚有些怯怯地说。

“我听说你既会演戏,又会写诗,我能有幸拜读一下你的诗稿吗?”伯爵又问道。

“伯爵感兴趣,当然可以。”说着,莎士比亚随即回去拿出了自己在业余时间写的一些当时流行的十四行诗。

南安普敦伯爵拿着诗稿,仔细地读着莎士比亚的诗句,好奇地问:“这些都是你自己写的吗?”

听到这样的问题,莎士比亚有些不快,随后他坚定地回答:“当然是我自己写的,怎么伯爵您不相信吗?”

听到这样的回答,南安普敦伯爵意识到莎士比亚误会了,急忙说:“我相信是你写的,我只是觉得这些诗歌写得非常好,我非常愿意和你这样的人交朋友。我想邀请您到我府上去参加一些文学聚会,不知你肯赏光吗?”南安普敦伯爵很乐意邀请那些刚刚踏上文坛的作家和一些文学青年到家里去,因此他的家是诗人和学者聚会的场所,这次他看中了莎士比亚的才华,确信他将来能成为出色的诗人。

面对这样的邀请,莎士比亚也极为惊讶。自从他来到伦敦成为演员后,并未受到多少尊重,他已经习惯了人们的白眼,因为演员被认为是低贱的职业,甚至他从妻子和父母的来信中知道,在斯特拉福,也因为他成了演员,家人经常遭到人们的讥讽。他根本没有想到此刻会受到一位贵族的邀请,还要与他交朋友,这使他有些受宠若惊。

从此莎士比亚成了南安普敦伯爵家里的常客,南安普敦伯爵也成了莎士比亚的保护人。这对莎士比亚后来的创作生涯具有很大的影响。

每天晚上,南安普敦伯爵家总是高朋满座,在客厅里,聚集着许多出类拔萃、富有才华的贵族青年,大批仆人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南安普敦伯爵把莎士比亚带到了家中。走进伯爵家,莎士比亚看到他的客厅富丽堂皇,宽敞明亮,墙上挂着意大利名画,餐桌上放着名贵的水晶玻璃杯,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贵族青年们穿着华丽的天鹅绒套装,就连鞋子上都缀满了宝石。他们围坐在一个大壁炉前,壁炉上面装饰着精美的石雕,里面燃烧着熊熊的火焰,映红了每位青年的脸。他们轻松自如地靠在壁炉旁的椅子上,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什么。

一进门,南安普敦伯爵就对着客人们大声地说:“朋友们,大家安静,安静。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就是威廉·莎士比亚。他是一位演员,却是一名很好的诗人。”

一听到南安普敦伯爵带来一位演员,顿时有一阵骚乱,很多人暗地里在想,伯爵怎么会带一名演员来和我们聚会?演员也会写诗歌吗?他懂得诗歌吗?

南安普敦伯爵看出了大家的疑问,就大声说:“不要小看这位莎士比亚先生,他写的诗歌我可拜读过了,非同寻常啊!我相信他以后一定会成为伟大的诗人的。”

听了这席话,人们才安静下来,但很多人看着这位穿着简朴的演员,眼睛里还是流露出了怀疑和不屑。莎士比亚自从来到伦敦后,对这种鄙视或者轻蔑的眼光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他就找了一个角落的位子坐了下来,静静地倾听着青年们的高谈阔论。

莎士比亚仔细地观察着这里的一切。青年们的言谈举止,贵族的家庭生活,特别是这样的文学聚会,都使他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人们时而谈论文学,常常逐段朗诵当时著名作家锡得尼撰写的长篇传奇《阿卡狄亚》,时而讨论诗人斯宾塞的十四行诗歌,更多的是展示他们自己创作的十四行诗。有时他们也轮流复述意大利的小说,欣赏意大利音乐,甚至举办化装舞会。他们语言华丽,十分注意表达形式,因为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英国文坛强调的是文采华美,这些贵族青年对这种花哨的语言十分推崇,这也影响了莎士比亚初期作品的语言风格。

对于莎士比亚来说,南安普敦伯爵的家和他与这些贵族青年的聚会,似乎成了一所“学院”。在这里,他不仅受到艺术和诗歌的熏陶,还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为他今后作品中对贵族生活生动的描绘奠定了基础。

伦敦的生活吸引着年轻的莎士比亚,他在这座城市居住了下来,不断地为实现自己的“舞台之梦”努力。人们也许不会想到,这个来自于异乡的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日后会成为一名伟大的戏剧家。

同类推荐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和珅传

    和珅传

    “满洲青年才俊”堕落蜕变的终极原因;“乾隆第一宠臣”为人处世的生存之术;“史上第一大贪官”爬上高位、聚敛财富的翔实记录。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活法机要

    活法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女配逆袭指南

    快穿之女配逆袭指南

    新文《念你千千万万次》已开。甜宠1v1在剧情维护部门任务10连败的苏梨,终于有了调换岗位的机会。于是她……虐完了出轨富家公子,装逼王爷,直男癌总裁,自私太子,苏梨表示逆袭任务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悲惨女配虐死渣男打脸白莲花然后和酷炫老公相亲相爱的故事。纯甜恋爱文。
  • 防癌抗癌食疗食谱

    防癌抗癌食疗食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防癌抗癌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防癌抗癌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于各类人士尤其是癌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本书精选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多篇文章,共分为四辑,这些文章,或写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感受和见闻,或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她的诗歌曼妙飘逸、清丽宛转,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书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至情至性。本书经过精心选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助于我们全方面了解林徽因的思想精神,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兰台妙选

    兰台妙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碧里杂存

    碧里杂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修神系统

    逆天修神系统

    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使苏越一觉睡到了笔下的世界,一夜之间应有尽有。专属系统,神级心法,高阶武学,灵丹妙药,所有光环都落到他的头上,成了史上最强修行者。拥有这么多优势,该做些什么好呢?当然是尽情的为非作歹,挖坑整人,推倒各路天之骄女,夜夜笙歌了。
  • 上海蓝调

    上海蓝调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人口,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的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洋气”、一个“霸气”,“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最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The Inheritance of Loss

    The Inheritance of Loss

    In a crumbling, isolated house at the foot of Mount Kanchenjunga in the Himalayas lives an embittered judge who wants only to retire in peace, when his orphaned granddaughter, Sai, arrives on his doorstep. The judge's cook watches over her distractedly, for his thoughts are often on his son, Biju, who is hopscotching from one gritty New York restaurant to another. Kiran Desai's brilliant novel, published to huge acclaim, is a story of joy and despair. Her characters face numerous choices that majestically illuminate the consequences of colonialism as it collides with the modern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