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因子成为企业文化集合构成元素的条件,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思维方式或行事习惯,它们对企业文化特定内容的作用都是通过复制因子所承载的信息指令实现的。价值观念能够成为评价事物的标准。思维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支配人们的行为,创新思维方式。行事习惯直接把这种信息指令固化为一种模式化行为和反应方式。
一、复制因子成为价值观念构成元素的条件
虽然价值观念是由复制因子构成的,但是反过来可不能说复制因子就是价值观念。
1价值观念的四个特点
什么是价值观念?这个问题尽管在前面作过概述,在这里还要进一步展开讨论。价值观念的内涵是由选择与否、优先顺序和情感导向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界定的。
(1)对于价值观念的界定往往只能选择不完全列举法。可对于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问题的解答都只能列举并且内容还无法列举穷尽,而这每一个内容也都是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复制因子。在企业的人员选拔中才德兼取,但才德二者都是一个内容无法穷尽的概念。
(2)构成价值观念集合的元素与元素之间不能存在矛盾和冲突。矛盾冲突的内容不能汇集到一个价值观念集合中构成这个集合的元素。在取人的“德”中,说诚实、勤劳是美德,可不能又说狡诈、懒惰也是美德。诚实、勤劳与狡诈、懒惰是相互矛盾的,就不能汇集到一个集合中去。
(3)每一个价值观念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是一个复制因子。诚实、勤劳分别是一个价值观念,诚实、勤劳就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也就是一个复制因子。
(4)作为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支离破碎的几句标语口号不能构成一个文化的价值观念。所以笔者反复强调企业文化核心层的价值观念必须涵盖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作业者等四个内部环境活动主体,以及产品客户、商务伙伴、国家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四个外部环境活动主体两组要素之间,以及各组之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念是复制因子的集合,复制因子是价值观念的元素。一般意义上的复制因子不能直接成为价值观念。那么,复制因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入价值观念的集合?
2复制因子成为价值观念的条件一:所承载信息中包含评价事物的标准
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思维方式或行事习惯,它们对企业文化特定内容的作用都是通过复制因子所承载的信息指令实现的。价值观念之所以能够成为评价事物的标准,是因为它所承载的信息包含评价事物的标准,其信息指令明确了应该怎么样的要求。作为评价标准,它有以下两种形式:
(1)海洋法系(即英美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首先产生于英国,后来扩大到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主要法系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法典的延续性,以判例法——简单解释判例法就是以前怎么判,现在还是怎么判——为主要形式)的判例法,强调通过具体事物的类比进行判断。
(2)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又可称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首先产生在欧洲大陆,后来扩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族各国。法国和德国是该法系的两个典型代表,是拥有条例清晰、概念明确的成文法典,所以叫成文法)的成文法,强调通过事先的描绘界定说明罪与非罪的界限。
这两种形式是可以并存的。用成文法的界定确定观念,再用判例法的事实类比具体化,让成文法的界定变得生动具体。或者说价值观念的界定可选用成文法的界定,而对于价值观念的展开说明则必须引入判例法的具体事实以具体化。
因此,只有能通过关联关系才能起到这两种作用的复制因子成为价值观念的集合构成元素。这仅仅是从技术上讲的,也就是说满足这一条件都可能成为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的集合构成元素,但只有紧密关联的一组复制因子才能成为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道理很简单,构成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这一特定集合构成元素彼此之间必须紧密关联,否则就成了一个矛盾冲突的大杂烩。即使没有矛盾冲突,如果构成价值观念的复制因子散乱无章,它作为一个整体也不免降低作用和影响力,失去它的再复制能力。
3复制因子成为价值观念的条件二:所承载信息中包含善恶取舍的内容
海尔最着名的故事莫过于张瑞敏砸冰箱了。海尔冰箱创立于1984年,当时(1985年)是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砸冰箱”的故事改变了这家不知名小厂的命运。
1985年12月的一天,当时担任青岛海尔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的质量问题。张瑞敏带领管理人员到仓库进行了现场质检,发现400多台海尔冰箱中有76台不合格。张瑞敏随即召集企业组织所有成员到仓库开现场会,问大家怎么办?当时多数人提出,这些冰箱仅仅是外观划伤并不影响使用,建议作为福利便宜点儿卖给内部职工。而张瑞敏认为,如果允许把这76台海尔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明天再生产760台、7600台存在质量问题的冰箱。于是张瑞敏宣布,把这些不合格的海尔冰箱搬到广场上去,把能离岗的员工都召集起来,当众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且他抡起大锤,亲手砸下了第一锤。
这则故事就是一个判例法的复制因子。它所承载的信息中直接包含什么是应该的,必须选择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必须扬弃的选择与否的问题。保证质量是应该的,是必须选择的行为,忽视质量是不应该的,是必须扬弃的行为。在质量和产量之间,质量是重要的,具有更大的价值,产量相对质量是不重要的。在质量上精益求精的行为是可敬的,值得尊重的,忽略质量是可鄙的、不值得尊重的。
正因为这则故事具有价值观念的作用,所以最近海尔产品质量下滑后才有人撰文《海尔冰箱半年内两少女触电身亡,质量问题尚需重锤》。2010年9月5日新华网。该文介绍,据广东梅州电视台报道,2010年2月1日,梅县石扇村南村一名年仅8岁的少女叶燕晖在开海尔冰箱时触电身亡。叶燕晖的父亲告诉记者,这台冰箱是他2009年8月29日在梅城一个商行里购买的。买回来没几天,就发现冰箱有漏电问题。海尔经销商却答复:“这是超低压的,没有什么关系。”又据山东新闻网报道,2010年8月16日,江西省永丰县一个女孩在靠近海尔电冰箱捡东西时,被带有强大电流的冰箱外壳牢牢吸住,11岁少女不幸触电身亡。据悉,死者刘思清家的海尔冰箱型号为BCD-196TDXZ,已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该文还谈到,海尔冰箱的质量问题,也使得消费者开始效仿张瑞敏,用铁锤给海尔公司敲响质量警钟。
2010年4月29日《长江日报》发文《海尔冰箱起火烧了家,顾客怒砸卖场冰箱》报道:“28日上午,在武昌徐东路一家电器商场内,顾客卢女士抡起一把铁锤,将卖场的3台海尔电冰箱当众砸坏。”“卢女士向记者出示一份市公安局武昌消防中队火灾原因认定书,上面显示消防部门明确认定海尔电冰箱故障起火引发火灾,家中空调、洗衣机等其他家电及家具被烧毁,直接财产损失92307元。”“卢女士对记者抱怨:‘我真的是有家不能归,自失火以来,为保持现场,家里到现在都不能清理,一家5口人20多天住在旅店里。’”“卢女士对记者说,火灾发生后她曾多次找到海尔武汉公司负责人交涉,要求赔偿损失,也向市消费者协会投诉过,但都没有结果。海尔武汉公司负责人只答应赔偿3万元,与实际损失相去甚远。”
4复制因子成为价值观念的条件三:所承载信息能影响人的善恶取舍
复制因子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影响人的善恶取舍标准,也是一个条件。也就是说,复制子因子所承载的信息影响到人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影响人的善恶取舍标准。这种影响带来的可能是正面作用,也可能是负面作用。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所有的齐国人都穿起了紫色衣服。一时间紫色的衣料大贵,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齐桓公担心市场发生混乱,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衣服,全国百姓都穿紫色衣服,怎么办?”管仲说:“主公如果想制止这种局面,为什么不停止穿紫色衣服呢?你还应该对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如果有人穿着紫色衣服来见你,你一定要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色染料的臭气!’”齐桓公依计行事,当天所有的近臣就不再穿紫色衣服了,第二天国都临淄已没人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整个齐国已找不到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人了。故事中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就是一个复制因子。因为齐桓公是齐国之尊,所以他之好就影响到其他人的善恶判断。
二、复制因子成为思维方式构成元素的条件
1社会实践活动决定思维方式的发展水平
思维方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既与特定价值观念相关,但更主要的是社会实践活动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实践的规模、水平和范围,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也就决定了人们思维方式发展的科学化程度高低。因为历史时代的社会实践决定了当时社会认知外部世界的总体水平和能力,任何人也无法超越这种历史的局限性。在当代佛教中有人认为当代物理科学才认知到宇宙是由大爆炸形成的,任何一个构成物质的原子,其内在的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都存在数十倍于电子与原子核自身直径的空间,而佛学创始人释迦牟尼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万物性空的特性,已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一种错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超越他所处时代的社会认知水平,最多能做出一些猜想。释迦牟尼定义的空,根本不是这一意义上的空,而仅仅是从事物本体的角度做出的说明。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任何事物的存在仅仅是一种因缘和合(因为内因,比如草木的种子,缘为外因,比如种子发芽生长环境中的水分、空气、养分等条件具备才构成草木的成长),没有固定不变的本性,不变的仅仅是这种因缘关系。所以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没有真实的自体本性存在。缘起变化发生了,固定不变的本性就不存在了),而不是说宇宙世界万事万物是由空无构成或发展形成的。
但是,同一时代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别,这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才导致不同的探索。这种思维方式是微观的,是特定个人对事物认知、感觉、判断的方式。这是思想理论多样化,情感情绪多样化的基础。这种思维方式带有太多思维主体个人的认知局限性,同时也是他认知局限性的体现。但在一个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企业组织中,对于特定事物在认知上存在统一性,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是企业共同思维方式能够形成和存在的前提。
2新的复制因子的进入则创新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虽然相对稳定,可以潜移默化地支配人们的行为,但是一旦有了新的复制因子的进入,就可能导致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创新思维方式。
1952年,日本的经济已经有所恢复,以生产电风扇为主的东芝电气公司的前景却一片暗淡。虽然日本的夏天炎热,电风扇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由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很快,国内生产电风扇的公司很多,供给严重过剩,东芝电气公司的电风扇也大量积压,尽管公司上下都想了好多办法,却没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