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7600000008

第8章 文化的构成元素——复制因子(2)

午餐时间早过了,可公司食堂还不开门,等在食堂门口的员工就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他们的不满,并且随着时间的延伸,这种不满还会演变为愤怒。2010年9月7日,日本巡逻船撞击我国在钓鱼岛海域捕鱼的渔船,并非法扣押渔船,抓扣合法作业的渔民,拘押船长17天。这是藐视中国主权,践踏中国人权,因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两种不满情绪都由相对独立的两个复制因子——信息束激活的。去食堂就餐的员工开始没有不满,是因为食堂过时还不开门供给午餐的信息束进入他们大脑之后,使之感到意志无端受挫而形成了不满情绪。中国本来想和日本搞好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嘛,可日本藐视中国主权,践踏中国人权的挑衅行为这一信息束进入中国人的大脑后,让人实在忍无可忍了,才表达出愤怒和抗议。图1-7大脑里情感、情绪复制因子被情感、情绪事件复制因子激活形成情感、情绪人之所以有情感、情绪,是因为大脑中储存着情感、情绪复制因子——什么让人爱恋,什么让人憎恨;什么让人喜悦,什么让人愤怒;什么让人快乐,什么让人悲哀……,回答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完整答案,也都是一个复制因子。之所以能够表现出一定情感、情绪,是因为大脑里原有的情感、情绪复制因子受到外部世界发展变化的新信息——情感、情绪事件复制因子的冲击而被激活了。意志无端受挫就不免不满。所以该吃午餐了,食堂不供给午餐,就不免让人不满。主权被藐视,人权遭践踏,就不免让人愤怒。什么让人爱恋,什么让人憎恨;什么让人喜悦,什么让人愤怒;什么让人快乐,什么让人悲哀等,就是大脑里原有的情、感情绪复制因子。食堂午餐不按时开始,日本非法扣押我国渔船,抓扣我国渔民,拘押我国船长,就是情感、情绪事件复制因子。

情感、情绪的激活,就是原有的情感、情绪复制因子与有关外部世界发展变化的复制因子——情感、情绪事件复制因子形成的一种共鸣。比如热爱祖国的情感一旦遇到祖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或者陷于恶化等情感、情绪事件复制因子就会被激发,对于前者表现为快乐和欣喜,对于后者则表现为忧虑和愤怒。人大脑中原有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复制因子在平时是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外在的表现。一旦祖国陷于兴盛和衰微的重大影响事件过程之中时,这个情感、情绪事件复制因子就会与爱国情感复制因子发生碰撞,因而爆发出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强烈爱国情感,并做出牺牲自我也在所不惜的行为选择。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史,就是由这样一批具有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强烈爱国情感激发的志士仁人维系的。

文化不是一种实物,尽管有物质文化这样的说法,建筑、艺术品、工具等都可以承载文化信息,但是它们本身并不是文化,它们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仅仅是由诸多复制因子构成的一个集合,而这每一个复制因子都是承载一定价值观念或思维方式、行事习惯的信息束,因此,没有信息就没有文化。人们常说的文化人,只不过是说他掌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信息。

六、文化是复制因子的集合

1文化的载体是复制因子

一个复制因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束,只能传播文化的一个小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中所有思想和行事方式的总和,而它本身又构成了精神财富的一部分。所以涵盖了无数的复制因子,可以说就是这无数个内容关联、性质一致的复制因子构成了文化。

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把人们在现实中或思维中的某些确定的能够明确相互关联关系的对象汇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构成集合的对象被称为这一集合构成元素,简称为元。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

在这里之所以引用数学集合的概念,是因为构成文化的元素与文化以及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性质,与集合定义的整体和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完全一致。因此,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内容关联、性质一致的复制因子构成的集合,可表达得更准确、更完整。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是构成“三个共同”的一系列复制因子集合而形成的整体。假设单独一个价值观念并有一个与之关联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就难以称之为文化。而它们三者俱全,三者都是复制因子,这也就超越了单一复制因子的限制。况且构成文化的价值观念内容无论怎么精简也无法精简到单独一个复制因子的地步,而复制因子仅仅是构成文化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元或元素。文化是一个无限集,它包含了一定社会组织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并且很难穷尽列举说明。每一个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又都是一个复制因子,谁也无法穷尽列举特定文化的复制因子,而复制因子在列举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复制因子。列举本身就是对现有复制因子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这就会有新的复制因子形成,这就像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样。

2文化的发展就是复制因子的集合和传播

既然文化是由无穷个复制因子构成的集合,复制因子是文化的构成元素,那么文化的形成、传播、作用和演变,与复制因子是什么关系呢?

下面以中国文化为例来回答。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并且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几次大的外族入侵中,不但没有毁灭,反而把入侵的异族文化给同化了,实现了文化的大融合,推动了原有文化的新发展。就中国文化中的子集,诸子百家、诗书礼仪、琴棋书画、宗教哲学、医卜星算、武术养生、民风习俗、神话传说、儒释道法……任何一个方面分析,都具有丰富广博的内容,是由为数难以数清的复制因子构成的。这些文化没有哪一个内容或叫子集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几千年不断传承、积累形成的。就武术而言,开始只是作为打猎防身技能中的一个一个的套路,后来演化成技击,用来格斗或厮杀,再后来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就形成了五花八门的门派,各自传承各自总结的特有套路。不管是什么套路,都还在通过总结、归纳、整理不断发展,而每一个套路又都是一个复制因子。传说中的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板斧就是一个套路,一个复制因子。中国武术正是通过一个一个套路的积累,才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

如果文化的形成是由无数个复制因子不断汇集实现的,那么文化的传播就是复制因子再复制、再传播的过程。文化通过复制因子把其信息传递给其他人,这也就实现了对于特定复制因子的再复制和再传播,并且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自我倍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实现的,而这一过程的中断,也就是文化的死亡。

如果没有复制因子的传播,那么人类社会就难以把自身行为活动的信息沉淀传承下来,也就难有社会的进步。中国古代的人体保存技术,作为一种特定的复制因子,就因为没有复制因子载体的存在,最后彻底消失了。所以2000多年前保留下来的古尸,被发掘出来后只能眼睁睁地让它变质。长沙马王堆和荆州发掘出来的古尸,刚出土时,据说还可对之进行肌体注射处理,但现在都变成了蜡黄的干尸。

图1-8复制因子的存在和传播要受载体的限制文化是通过复制因子的再复制实现传播的,而文化的作用就是引导、激励和调整接触到这种文化的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而这些作用又都是通过复制因子为他人所接受的再复制和传播过程实现的。也就是说,构成新的文化的复制因子与一个人大脑里的复制因子在信息指令方向上相悖时,他所能选择的行为就是抵制和摒弃,这种文化也就无法作用于这个人,对这个人也就产生不了作用。

以儒家文化为例。儒家文化想要传播,首先就要得到传播对象的认同,也就是传播对象会通过原有复制因子对儒家文化进行鉴别。只有当传播对象原有的复制因子与儒家文化能产生一定共鸣时,才能把儒家文化中的复制因子复制到他的复制因子集合中去。当他原有的复制因子都是来源于儒家文化时,儒家文化对他的传播也就仅仅是一种复制因子的积聚。其结果只不过是让他更加严格完整地遵循儒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行动,严格地用儒生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如果一个人对构成儒家文化的复制因子无法产生共鸣,难以达成认同,那么构成儒家文化的复制因子的再复制过程也就无法实现,构成儒家文化的复制因子也就起不到再复制和传播的作用。在十年动乱中,片面强调矛盾的对立面,把阶级斗争理论提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完全否定儒家文化的积极意义,因而使生长和启蒙在这一时期的人,甚至连孔子、孟子为何许人都不知道。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让构成儒家文化的复制因子丧失了再复制能力,它也就不再能对这一代人产生作用了,所以尽管共产主义道德的说教从未中断过,但孝敬尊长的意识仍是有所缺乏,当今社会现实中虐待父母、老人的事时有发生,这就是典型的事实。

2008年8月28日华商网(陕西西安)《八旬老太太住进猪圈,儿媳称为老人安全考虑》一文中报道:“陕西汉阴县平梁镇87岁的石老太太被儿媳安排住进了废弃的旧猪圈,儿媳称是为老人的安全考虑。每天,儿媳把饭菜端给老人,老人就坐在猪圈里吃饭。杂乱的柴堆里扔着几件衣服和一床褥子,前几天下雨后,雨水打湿了简陋的床板,老人只好在柴堆里睡觉。”这已是令人发指了,可虐待老人致残致死的事例也举不胜举。如果儒家文化没有中断,至少不会有如此之多的人如此这般丧尽天良。

3文化的演变就是集合中复制因子的转换

文化不是一旦形成之后就永远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之中。就人类社会发展史而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就体现为一种文化,而每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也都仅仅是文化集合构成元素——复制因子被部分转换的过程,即构成文化集合中的复制因子一部分丧失复制能力,被冷藏起来,而又有来自原文化之外的复制因子被复制集合进来。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当一定层次的社会组织发现已有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妨碍、制约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时,这部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就会被遗弃,尽管当时还可能有人作为卫道士跳出来进行抵制,但妨碍、制约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事实最终会让他转变态度。这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总不断有人跳出来指责改革开放政策一样,可中国进入新的千禧年之后,就不再有这种杂音了,至少这种杂音变得低微了。改革开放引进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事习惯也并不是来自其他星球,而是来自当时的敌对社会文化——资本主义国家。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一个理论,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构成部分,资本主义能运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借用。

4没有魄力和胆识超群的人推动,很难有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演变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因为构成文化的复制因子集合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后,集合构成元素——复制因子相互之间结成了相对稳定的关联关系,拆离部分元素就会牵扯到整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的特征中分离出来,很多人难以接受和抵制的原因。如果要加速文化的发展变革,这就需要有伟人的作用,通过强力来推动。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三十年中崛起,在世界舞台上拥有必须被尊重的地位,就是因为有邓小平这一伟人的作用。否则我们也可能和朝鲜一样,还处在饥寒交迫、受人排斥的艰难困苦之中。邓小平开启的改革开放路线,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场经济政策的调整,其实是一场内容极为广泛的文化大变革。这场文化大变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质疑和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潮甚嚣尘上,几乎导致改革开放的夭折。如果不是邓小平的魄力和胆识,仍不会有今天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祖国的强大。

文化变革还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新的元素——复制因子要汇集进来不免要受到已有元素——复制因子的抗拒,新旧复制因子之间如果找不到能在更高层次上达成统一的信息融合的接口,比如改革开放实践者与反对抵制者之间在发展的价值观念上达成统一,那么这种变革就几乎是不可能继续而最终完成的。因为新旧元素——复制因子之间难有共鸣形成。国家层次的社会文化变革如此,企业层次的文化变革也如此,只不过是范围大小不同而已。这就是企业文化理论层建设的巨大意义之所在。正因为如此,企业文化建设也就必须由魄力和胆识都超群的领导人推动的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很多企业文化建设失败,有投入,没有产出,最后无疾而终,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魄力和胆识都超群的领导人推动。

同类推荐
  • 绝对成交的心理操控术

    绝对成交的心理操控术

    销售的目的在于与客户成交,而与客户成交的根本在于“打动人心”。谁能在瞬间打动客户的心,谁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订单;谁能持续地赢得客户的心,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最终的赢家。要想实现上述目标,销售员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成交技巧,还必须懂得如何操控客户的心理。本书以成交过程中的心理操控为重点,全面解读如何运用读心、攻心等心理策略,帮助销售员有效引导客户心理,最大化地激发客户购买欲望,从而在最短时间内顺利成交。
  • 中层领导力(团队建设篇)

    中层领导力(团队建设篇)

    要有更强的领导力,就要培养人来完全取代你。你需要一眼识别身边有潜力的领导者,全面培养他们,直至他们成为另外一个你。掌握10个秘诀,轻松带出完美团队。
  • 关键在于落实

    关键在于落实

    本书为2006年出版的《关键在于落实》的修订版,全书诠释了落实的真谛和落实的现实意义;提示了落实不力带来的危害,探寻了落实不力的根源,并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旧版相比,本书的思想观点更为新颖,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书中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建议,比如书中为如何做一个落实型的员工和落实型领导提供了修炼的路径,为如何构建良好的落实文化提供了方法,为如何打造高效落实的团队提供了经验,等等。
  • 现代领导必备的条件与品质

    现代领导必备的条件与品质

    人们追随的不是某个计划,而是能够鼓舞人心的领导者——欲取得人们的信任,领导者必须是能力和品格的典范。违反或忽视它们,你就无法有效地领导别人;拥有它们,人们才会欣然追随你。此书既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书,同时又是一本事业的工具书。你在读完之后,可以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方法,或经验,正在慢慢地变成你人生财富的重要一部分。
  •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通过剖析海底捞、海景花园酒店、天目湖宾馆等优秀餐饮酒店企业精深的服务模式和鲜活的服务技巧,揭示了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的两大核心:一是服务好内部员工,因为员工用心是顾客满意的前提,感动员工才能感动顾客;二是服务好外部顾客,因为顾客是你的衣食父母,留住顾客就是留住的利润。
热门推荐
  • 拾而不语

    拾而不语

    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误入梦中异世,如同投进水中的石子,带来一圈圈改变未来的涟漪——
  •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

    大实话:历史与现在

    本书是一本历史文化随笔集,对历史、现实中的人与事进行了生动辛辣的评论。
  • 穿梭时空学院1:春秋战国的孩子们

    穿梭时空学院1:春秋战国的孩子们

    二十世纪,一个平凡无奇的高中生,也是个时时被小太保欺负的可怜虫,因宿命的原因,陷入了奇妙的时光异变,来到一所奇异的学校,这个学校不存在于任何地点,也不存在于任何时代,只有一个老师,还有几个助教,和一群十来岁的古怪学生。只是这个老师的名字叫做鬼谷子,助教们来自不同时代,学生虽然都是毛头小孩,但他们却都来自战国时代,也就是日后的孔子、庄子、老子、列子及公孙龙。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凤栖九霄

    凤栖九霄

    四界联赛时,她遭人追杀,身负重伤,刚好撞上正准备修炼的他,被他救了一命,从此,她被他缠上……“大爷!小女子不嫁!不嫁!不嫁!”划重点!某男听后眉头微蹙,随即抬眸满脸认真,“那我嫁与你罢。”某女泪奔,大爷咱可以不谈婚论嫁不?(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双处,可放心入坑)
  • 幽幽香草 昭昭美人:《楚辞》赏析

    幽幽香草 昭昭美人:《楚辞》赏析

    《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带有浓烈楚地风情的具有浪漫主义风情的一种文体,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屈原对楚国浓浓的爱国之情。本书通过浅显的语言,将《楚辞》这一楚地特有的诗歌形式展现给读者,带读者去感悟屈原灵魂深处那一抹浓重的爱国情怀。
  • 江湖浪子游

    江湖浪子游

    他想要离开江湖,却无法离开。一日江湖人,终生江湖魂。这是江湖人的悲哀,也是诅咒。于是他走遍这江湖,看遍这江湖里的人和事。做一个他人生命里的过客。只为打破这诅咒,寻找那一份逍遥。
  • 献帝春秋

    献帝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椋鸟

    椋鸟

    椋鸟,某些种类在饲养条件下可习人语,但鸟终究无法成为人。一群被世界所遗弃的生物,被鸟儿的歌声所吸引,重新的活着,尽力的活着。他们在黑暗里欢笑着,在光明里搞笑着(雾)。这是秋意椋月的旅程,也是所有人的,欢迎您与他们共同前行。目前诈尸性更新中。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